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

2011-04-13蔡美霞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栓塞

蔡美霞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2007~2010年笔者所在科共收治由动脉瘤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现将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1~66岁,平均 44岁。通过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2 心理护理

2.1 心理准备 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热情接待患者,自我介绍后,介绍主管医师、科主任及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使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感。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患者需配合的内容;②根据患者的职业、性别、文化修养等不同,针对性地解除患者恐惧、忧虑、悲观情绪,使其在接受治疗时处于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1]。所以,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对手术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一般资料认为[2]: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介入治疗造成躯体痛苦,担心术者的技术是否过硬及手术能否成功、会不会有并发症,怕发生意外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亲友和单位带来麻烦或被轻视,失去原有待遇,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等,加之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及其病理改变,会对介入治疗的进行有很大的影响。护士首先帮患者调整情绪,关心鼓励患者。可利用图片给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重要性,告诉患者栓塞术是一门高新的介入技术,该技术创伤小,定位准确、疗效显著,能解决传统开颅手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重要意义。并可介绍患者认识病区内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其信心,赢得最佳的配合。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鼓励和支持患者,给患者最大的心理安慰,使医、护、患、家属都积极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在患者清醒后,应第一时间祝贺患者手术很成功,使其放心,以利于配合术后治疗;给患者讲解术后严密心电监护的重要性,使其不要恐惧,告诉其穿刺点加压包扎、穿刺下肢制动的必要性;而护士应细心观察穿刺点有无血肿、渗血,穿刺下肢的足背动脉搏动如有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或皮肤温度下降,提示供血障碍,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3];术后禁食4 h后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合理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过度,避免发生再出血。需继续服药的要严格遵医嘱服用。

3 体 会

在临床中通过积极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更能够取得患者积极配合,使其顺利渡过手术难关,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也能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此种治疗方法,故加强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1]杨 艳.肝癌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2,18(2):15.

[2]何志晶,汤盛饮,吴其常,等.手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970:421-423.

[3]马 红.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13(1):19-20.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栓塞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