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原因及护理

2011-04-13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断指危象清创

韦 娟

近年来,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断指再植术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而血管危象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术后再植指的顺利成活。本文对2008-01~2010-12笔者所在科123例断指再植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3例186指。男89例134指,女34例52指;年龄16~60岁,平均38岁。伤后就诊时间0.5~6 h。致伤原因:切割伤96指,挤压伤44指,电锯46指。完全离断132指,不完全离断54指。均给予清创再植。

1.2 结果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0指,其中动脉危象17指,静脉危象10指,混合危象3指。所有血管危象均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18指经过镇静、解痉、保暖、拆除缝线、指端侧方切开放血等处理得到缓解,5指进行了血管危象探查术,4指危象解除,1指坏死,2指无探查条件。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的心理因素 手外伤一般发生突然,外伤导致疼痛剧烈,加上患者对治疗和预后的担忧,容易出现恐惧和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导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或痉挛,造成吻合口血流减慢致血栓形成,从而影响再植指体血运。

2.2 环境因素 不适当的室温,如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低温和寒冷天气更易发生血管危象;室温过高加速组织耗氧代谢。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周身小动脉收缩,手指血管阻力增加,还可使血小板凝集,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从而诱发血管危象。嘈杂的环境,不良的语言暗示可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特别是对自残患者,更易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以致造成血管危象的发生。

2.3 个体因素 部分患者遵医依从性差,不配合术后的治疗及护理,如私自做起、下床、床上随便改变肢体的位置,影响了血流动力造成血管危象的发生。

2.4 疼痛因素 疼痛可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机体释放许多损伤因子,如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等,使小血管强烈收缩,诱发血管危象。

2.5 伤口敷料对血管的压迫 敷料包扎过紧可导致吻合血管受压,或创面渗血较多,未及时更换敷料,以致敷料渗血干涸后压迫再植指。

2.6 术后感染 局部感染可引起血管持续痉挛甚至血栓形成,是诱发迟发性血管危象的重要原因。多因创伤严重或术中清创不彻底,造成了术后切口感染,使新吻合的血管出现炎性水肿刺激血管引起痉挛甚至栓塞。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护士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疏导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3.2 环境护理 术后尽可能为患者安置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内,保持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50%~60%,局部应用烤灯照射保暖,保持灯距在30~40 cm,并随时检查保暖措施落实情况,以保证局部合适的温度,使血液循环良好,避免血管痉挛。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吸烟的危害性,做好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室内有禁烟标志,同时加强对病房的巡视,不厌其烦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吸烟对手指的危害性及对他人治疗的影响。严格探视及陪护制度,保持病房安静,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3.3 健康教育 患者术后应绝对卧床7~10 d,避免过早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卧床的目的和重要性,听取患者的感受,及时为患者去除不舒适的因素,提高患者的合作意识,同时加强巡视,检查督促。

3.4 疼痛护理 及时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原因清除的术后疼痛,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去痛片、曲马多等)进行镇痛,而不是等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术后也可使用一次性镇痛输注泵进行镇痛,缓解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有助于维持内稳态平衡和术后康复。在进行换药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疼痛而引起血管痉挛。

3.5 包扎 包扎患指时要注意松紧要适宜,解除血管外压迫,保持血流通畅。术后应及时换药并清除干结血痂,宽松包扎伤口,特别是对指端侧方切开放血的患者,敷料渗血多时要及时更换,同时动作要轻柔。

3.6 防止术后感染 术前应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去除伤口污垢、油脂、血迹。手术时要彻底的清创和严格的无菌操作外。术前及术后应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换药要注意无菌操作,病房减少探视人员。鼓励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做好病房清洁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断指危象清创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