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织物在中国元素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2011-04-13王式竹0005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舒适性刺绣面料

王式竹(., ;., 0005)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服装的原创设计也被提上日程,而中国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也被中国原创服装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用在服装设计中去。强调中国元素并不是把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服饰照搬到今天的服装上,而是“强其神而弱其形”,同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中国元素服装是指在服装的整个设计中选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料、色彩图案、结构、工艺或装饰,比如中国传统的织锦缎面料、平面结构、盘扣工艺、绣花工艺等。习惯上,我们一提到毛织物,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服,西裤、西裙,全都挂上一个“西”,好像毛织物天生就适合制作西式服装。而中式服装往往和丝绸联系在一起。的确,丝绸原料高贵,色泽华美,很适合表达中国服饰的精致华贵。通过对上海地区十几个中国元素品牌服装的调研发现,只有不足30%的中国元素品牌服装使用了毛织物,且只限于秋冬装。可实际上,毛织物光泽柔和,色彩含蓄,恰恰适合表达中国元素服装的优雅含蓄;同时,毛织物是织物中的高档品种,可以提升服装的档次。毛织物在中国元素服装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而是经过一些创新设计后再应用于中国元素服装。

1 毛织物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的设计

1.1 缂毛工艺的运用

缂毛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毛织物手工织制工艺,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其整体的布面色彩和肌理效果主要是通过纬纱的设计与排列组合实现的。纬纱可根据设计图形的色彩要求选择多种颜色的毛线,运用适宜的缂织技法在局部图形内的经纱上来回穿织,直至完成对应的局部图形;织制时,纬纱的缂织密度可保持相对稳定,也可有所变化;因此,缂毛能较灵活地表现比较复杂的图形与丰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在缂毛的设计实践中,较常用的基本缂织技法包括品字纹、连珠纹、栽绒和簇绒等技法,其具体的缂织技法与图形效果也各有特色,花纹具有凸起毛绒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本身就具有中国元素的特征,应用于中国元素服装上,会给消费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消费者着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1.2 毛织物和刺绣工艺的结合

中国的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在国际上独树一帜。苏绣和湘绣、粤绣以及蜀绣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绣”,同时还有河南汴绣、湘西苗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工艺。传统的刺绣多是绣在丝绸上的。我们可以改变思路,在毛织物上进行刺绣,毛织物底色醇厚,绒毛丰满,更可以反衬丝线绣花本身的华美。例如毛织物中的华达呢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耐磨性好,呢面光洁平整,光泽自然柔和,颜色纯正,很适合在上面进行刺绣设计;还有麦尔登,面料本身色泽新鲜柔和,呢面平整细洁,质地紧密,呢面丰满,不露地纹,耐磨性好,不起球,手感挺实而富有弹性。女装用麦尔登具有鲜艳的色泽,如红、绿或中浅色等。在上面进行刺绣,可以更好地凸显中国元素服装的中国特色工艺。刺绣工艺和毛织物的含蓄风格相结合,正好从神韵上暗合中国元素服装。

1.3 毛织物特征的强化或弱化

将毛织物层层晕染,形成不同明度的色彩变化;毛织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独特的处理手段,比如漂洗、印染、打磨、缩水、挤压等,改变毛织物的外貌。精纺和粗纺毛织物的混合使用,利用毛织物本身的厚薄、织纹的疏密和起伏、图案的镂空等,通过珠绣等加工手段,从而完成毛织物的面料再造。

1.4 利用羊毛的缩绒性进行面料再创造

缩绒性也叫毡缩性,毛纤维制品在皂洗溶液或酸性溶液中反复挤压揉搓,纤维互相缠绕和毡合,纤维间缝隙变小,渐趋紧密,并不再恢复成疏松的原状,这一特性称毡缩性。在毛织物湿整理中,缩绒后的毛织物绒面细密、手感柔软、丰满而富有弹性。毛纤维制品之所以有毡缩性是因为纤维表面有鳞片和毛纤维本身的弹性。由于鳞片,使纤维逆向有不同的运动阻力,造成纤维单方向移动,又由于它的弹性,使它在外力的作用下伸缩前进,渐趋毡合。由于缩绒处理使毛织物致密、丰满、保暖,形成优美的外观和独特的风格,如麦尔登、法兰绒等粗纺呢绒都要经缩绒处理。我们还可以改变思路,将毛织物进行一些织物组织变化,然后进行缩绒处理获得一些特殊肌理效果,获得新鲜的视觉感受。

1.5 将织锦缎 古香缎等镶嵌或缝制在毛织物上

将织锦缎、古香缎等有中国特色面料作为装饰物,镶嵌或缝制在毛织物上,产生一种新的面料特征和风格,强调不同面料之间色彩明度、质感、肌理以及体积、面积之间的对比,从而创造一种新的面料风格。

毛织物通过面料再造赋予中国元素服装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可以体现中国元素服装的原创性。

2 中国元素对毛织物性能的影响

2.1 提升服装档次

毛织物的主要纤维原料是羊毛,羊毛属于蛋白质纤维;羊毛的吸湿性较强。在标准大气状态下,细羊毛的回潮率可达15%~17%,细羊毛的最大吸湿能力可达40%以上;毛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不同的特点是热湿定形性好;具有很好的弹性,伸长3%时的回复率为99%左右,断裂伸长为25%~35%,皆为天然纤维之首。由于羊毛的弹性和回弹性好,毛织品经长期穿着后,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平挺性,不易起皱和变形;毛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不同的特点是热湿定形性好。羊毛之所以有定形性,主要是由于它的纤维大分子上含有在热湿条件能拆开和重新建立的氢键和二硫键。正是由于毛织物的纤维原料有这些优良性能,所以才使得毛织物在各种织物中处于高档地位,将毛织物应用于中国元素服装可以改善服装的服用性,提升服装的档次。

2.2 提高毛织物穿着舒适性

随着服装消费市场的成熟,服装消费者对于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舒适性主要分为热湿舒适性和变形舒适性两大类:热湿舒适性是指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决定的舒适性。制作工艺上适合采用归拔手法,通过在服装裁片腰部、肘部、肩部的归拔处理,可以使服装凹凸部位造型更加圆润,提升服装的品质与穿着舒适度。变形舒适性指由面料变形决定的服装舒适性,毛织物弹性好,穿皱的毛织物服装悬挂一段时间后,往往还能恢复平整,制作的服装穿着也比较舒适。

2.3 毛织物提升中国元素服装的织物风格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面料风格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购买衣服或面料时有“一看、二摸”的选评顺序,因为服装与人体接触使用,人体皮肤或于接触面料时人的感觉如何成为选择面料的一项重要依据。通常把人的皮肤或手通过触摸来判断的面料性能称为手感或触觉风格,在日本和国内的学术界,触觉风格也常常被简称为织物风格。

毛织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材料,光泽柔和、色泽纯正,手感好,应用于中国元素服装,第一印象就会获得消费者的好感。使人进而愿意试穿。

3 结论

中国服装业要想实现服装大国成长为服装强国,创新是其必由之路,在世界著名品牌林立中,有特色才有立足之地。中国元素服装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市场上许多中国原创品牌服装运用了中国元素,但面料主要以棉织物、丝织物和化纤织物为主。而毛织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档次较高的织物却很少得到应用;研究毛织物在中国元素服装中的创新应用,一方面可以使中国元素服装性能更加良好,服装品类更加丰富,服装舒适性有所提高,档次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生产的毛织物用途更广泛。

[1] 王府梅.服装面料的性能设计[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府梅.纺织服装商品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 王革辉.服装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 肖红.缂毛的技术特征与应用设计[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1):64—65.

[5] 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J].流行色,2006,(8):78—81.

猜你喜欢

舒适性刺绣面料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清新唯美的刺绣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基于Airpak的教室热舒适性优化模拟研究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