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针织外衣感官评价分析

2011-01-19吉利梅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指纹图外衣针织

吉利梅(, )

针织服装以其舒适随意的造型风格、贴体又富有弹性的优良性能、方便的整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也逐步向时尚化、外衣化方向发展。同时,从针织服装消费状况来看,女性服装消费市场远比男性服装消费市场广阔,尤其是以18岁以上的成年女性服装消费最为活跃。

感性工学由日本学者Nagamachi提出,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是以消费者导向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技术,通过研究产品对使用者感官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对产品舒适性的需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使用欲和购买欲。本文借助感性工学技术,对女性针织外衣的感性形象调查研究,概括性地提出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构成的几大要素,找出女性消费群体对女针织外衣的感性需求和喜好倾向,为生产企业的产品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促进服装市场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主要以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女性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随机调查,当面回收,第一部分调查,共发出问卷450份,全数回收,其中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为400份;第二部分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全数收回,其中有效问卷为90份。

1.2 调查内容与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筛选大众对女性针织外衣感性评价的形容词,采用语义微分法,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对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评价。具体做法:由11名服装工程专业人员组成小组,从各类期刊和专业书籍中收集若干描述女性针织外衣的感性形容词,同时收集消费者在购买女性针织外衣时描述服装的感性形容词,再从中进行筛选,最后获得32项,然后设计调查问卷,采用5分赋值法进行评定,即每一项可供选择的答案为“确实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调查结果采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8个主因子,见表1。

表1 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问项的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

注:①特征值是指各因子能解释的方差,一般特征值在1以上的就认为是重要的因子;②贡献率是指各因子的特征值与所有因子的特征值总和的比。

第二部分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消费者对女性针织外衣的感性需求,在第一部分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得出的因子再进行二次调查。具体做法:利用8大因子对四组12款典型的女性针织外衣(其中第一组3款为全棉纬编针织短袖衫;第二组3款分别为两翻领、半高领和低领羊毛衫;第三组3款为棉涤中厚型针织外套;第四组3款分别为天丝、莫代尔、全棉薄型针织长袖衫)进行感性形象评价,结果利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统计软件进行均值多重比较DunCan分析与指纹图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的因子分析

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的因子分析调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直角旋转),按各因子特征值的大小排列,前8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在1以上,且累积贡献率为63.132%,表明这八大因子能说明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的主要信息。按贡献率排列为:品位因子、结构因子、图案因子、材质因子、色彩因子、款式因子、舒适因子、实用因子。总体而言,大多数女性对于针织外衣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服装的整体品位及款式结构的简单舒适性上。

2.2 女性针织外衣感官特征比较

根据第一次调查总结归纳的八大因子,针对上述介绍四组12款女性针织外衣进行二次调查,分析女性对于这几款针织外衣的感性评价。依据每组每项的平均得分绘制每组针织服装的指纹图,如图1~图4所示。

图1 第一组女针织外衣感性特征指纹图

从图1可以看出,一般女性对第一组3款服装的款式因子、实用因子和色彩因子的平均分值较高,认可程度较高,而对品位因子和舒适因子的认可程度不高。说明人们认为此组针织外衣的款式较为前卫、都市化又不失端庄,色彩鲜艳、运动活泼,易于打理,但普遍认为该组针织外衣做工不够精细、不够高雅,同时舒适性不够。

图2 第二组女针织外衣感性特征指纹图

从图2可以看出,第二组3款服装的品位因子、材质因子和结构因子的得分较高,说明一般女性认为该组针织外衣结构简单大方又不失高雅和品位,由天然纤维形成的面料透气性好同时做工较为精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该组服装的色彩因子得分偏低,说明该组服装色彩不够鲜艳、华丽。

图3 第三组女针织外衣感性特征指纹图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三组3款服装的款式因子和品位因子的平均得分较高,而实用因子和舒适因子得分偏低,由此可以说明该组针织外衣高雅、时尚、有品位,款式端庄,做工精细,相对而言,该组服装不够休闲,款式过于拘谨而且较难打理。

图4 第四组女针织外衣感性特征指纹图

从图4可以看出,第四组3款服装的实用因子、色彩因子和图案因子得分较高,说明该组针织外衣色彩鲜艳,图案清晰可爱,运动活泼且易于打理;但同时可以看出该组针织外衣的品位因子和舒适因子得分较低,说明该组服装虽运动活泼但不够柔软舒适,整体而言不够有品位,做工不够精细。

通过四组12款针织外衣感官特征比较可以得出:①不同款式的针织服装在感官评价中存在个体差异,其中,第一组3款服装与第四组3款服装的款式因子和实用因子得分相对较高,表明对于夏季穿着用女针织衫的款式及实用性给予认可,但对于品位因子得分都较低,表明对于夏季穿着用女针织衫普遍认为品位不高、不够高雅,更进一步说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夏季穿着用女针织衫更适宜于平时的工作家居休闲服;第二组3款服装与第三组3款服装的品位因子得分都较高,表明对于秋冬款女性针织外衣的品位认可度很高,但同时对于实用因子的得分都相对较低,表明对这两款针织女衫的实用性不够认同。

3 结语

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女性针织外衣的感性形象的主要因子有:品位因子、结构因子、图案因子、材质因子、色彩因子、款式因子、舒适因子和实用因子等。根据各因子累积贡献率和平均值可知,其中品位因子、结构因子、图案因子和材质因子是构成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的主要因子;同时女性对于针织外衣的品位因子、结构因子和实用因子普遍认可度高。

通过四组12款典型女性针织外衣的8个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①款式不同,其分析结果差异很大。由此,提醒服装设计师在进行女性针织服装设计时应根据季节、穿着者的使用不同区别对待,借助不同的感官风格差异表现不同的服装风格特征。②女性针织外衣的消费更多锁定于工作家居休闲服,针织服装离真正的外衣化、时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织造、后整理技术的进步,针织外衣作为服装市场的后起之秀,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 刘红,徐红.针织服装款式设计[J].四川丝绸,2008,(1):37—40.

[2] 张莉,刘国联.服装市场调研分析——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 施静.热缩膜成型皱缩面料的感性形象分析[J].纺织学报,2008,29(4):67—70.

[4] 刘国联.辽宁省老年人消费观念和服装态度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6):62—65.

[5] 吉利梅,刘国联.女性针织外衣感性形象与消费调查分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3—35.

[6] 覃蕊,梁惠娥,陈东升等.服装风格评价体系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2007,48(5):33—35.

猜你喜欢

指纹图外衣针织
神秘的外衣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地球的外衣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形式主义的“外衣”
指纹图像干湿度评价及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研究
沉香GC-MS指纹图谱分析
基于模板检测法的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提取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