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要——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2011-04-13郭广堃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全馆建库馆藏

郭广堃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1 特色数据库的建库原则

1.1 选题准确性原则

开发特色数据库首先要把好选题关,选题的确切与否直接关系着建库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建库前的调研工作以及选题的可行性分析。建库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数据库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做认真细致的调查,避免重复建设;其次,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馆藏文献信息的特点、迫切度以及读者的需求,确定适当的主题范围。

1.2 馆藏及区域性原则

近年来馆内数据库建设,除了继续延袭以往的建库模式,继续扩充专题书目数据库、图片库的建设外,开始系统开发大规模全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书目、文摘、图片、全文及多媒体等各类型数据结合在一起的专题库的建设。“张学良专题数据库”、“九·一八专题”等数据库的建设都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除了数据库的种类繁多外,在内容建设上,我们还特别注重开发具有馆藏文献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数据库,将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知识、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创新与拯救馆藏文献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现在的数据库内容建设日益丰富,建成了一批涉及到辽宁的地方历史文化或地方文献、具有鲜明馆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资源库。

1.3 实用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我们及时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设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数据库”,将有价值的专家学者、政府人士对相关问题的论述、相关的背景分析、政策法规等及时汇总提供给读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典型特色馆藏库

2.1 馆藏建国前东北地区期刊全文数据库

此库是我馆大力开发特色馆藏、推进全馆数字资源建设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系统建库工程,该库从选题和资源调查、审核立项、系统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和测试、批量数据加工和审核,直至项目验收后投入使用,历时三年。现在已制作完成馆藏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的建国前期刊的全文扫描74万页,篇名数据录入和审校24万条,总量达到200GB,并全部上网发布。目前读者可以通过刊名、出版发行时间、卷期号、题名、责任者、主题词等多途径进行复合检索,并可即时浏览、打印期刊全文。

2.2 “张学良将军”数据库

建设“张学良将军数据库”的目的,在于使海内外炎黄子孙,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这位集国难家仇于一身、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将领,在为争取祖国统一、独立、富强的伟大事业中,曾做出何等重要的贡献和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张学良将军的故乡在东北,建此数据库是表达全国人民对张将军的深切怀念。现已制作完成611幅图片、相关文献索引733条,张学良将军大事年表、奉系与东北军等栏目共3.11G信息量供读者使用。

2.3 “东北图录”数据库

“东北图录数据库”内容定位为1840年至1949年的东北图片。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已从80余本照片集、画册、图片集及各种文献的插页中收集了建筑、人物、民俗、名胜古迹、文物考古、日俄战争等系列图片12,000幅,数据录入8,777条,数据总量约9GB,图片库基本形成规模。这些珍贵的图片极具史料价值,对研究东北历史及东北的发展均有启示与保存作用。

东北图录数据库的建设是对馆藏文献进行的一次探索性质的开发,由于我们对数据库建设的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诸如图片扫描规则的制定、用MARC来描述图片信息的尝试等等诸多业务工作在我馆都是第一次进行,我们的数据库建设有很多方面都是不完善的。但是这些探索性工作的意义是重大的,为我馆今后数据库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2.4 东北抗战史文献数据库

此库是一个在数字图书馆结构中融入知识组织系统的实验型数据库,通过对各种文献元数据著录标准及著录元素的选择和确定来揭示文献;通过知识组织系统建立不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超文本链接技术,在相同主题的不同类型文献之间建立相互关联;通过跨库检索技术对以上类型的东北抗战史数字资源进行整合。读者可以通过题名、主题词、时间等多途径进行全文和跨库检索。

2.5 《盛京时报》数据库

《盛京时报》是由日本人中岛真雄创办的中文报纸,该报以中国国内时事和评论为主,大量报道了当时(1906-1943年)东北地区商贸、金融、交通、教育等许多方面的信息。此报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方便读者查找和利用文献,充分发挥其史料参考作用,辽宁省图书馆与清华同方公司合作,应用TPI系统对《盛京时报》进行数字化加工、标引和发布,大大缩短了建库时间,提高了效率。

3 馆藏特色数据库的建库经验

3.1 领导重视,管理规范

馆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从组织机构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两方面加强对数字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保证全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稳步、协调、持续发展。

在总结以往多年数据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馆增设了数字化办公室,专职负责统筹全馆数据库建设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及时统计、汇总全馆数据资源,加强建库的质量的进度监控,彻底改变了以往数据库建设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局面。

馆里还出台了《辽宁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规则》,以此作为统领全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该规则明确提出了全馆数字资源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联合建设;需求牵引、突出特色;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强化积累、持续发展;注意版权、稳妥运作”的总体原则,指出数字资源建设是我馆自动化发展和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室都要积极参与与自身业务工作相关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该规则对我馆数据库建设中各业务部室的职能、建库的选题和资源调查、审核立项、软件开发与选择、参与建库人员的上岗培训、数据库建设的质量监控、数据库的验收与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报送与备份、数据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分散电子数据的管理等各环节工作都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3.2 依托馆藏,特色建设

在网络环境和数字图书馆环境下,我馆前期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文献资源很有限,为弥补这一不足,开发和建设具有我馆特色的数字文献资源很有必要,因此,我馆依托馆藏资源,建设了10多个特色资源库,其中容量在百G以上的4个库,这既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需要,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优点是建库成本低、有利于保存与管理,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便利,具有现实意义。

3.3 资源整合,不断扩充

特色数据库建设要注重对旧有数字资源的规范整合,对在建数据库的补充和更新和开设新的建库项目之间的良好结合,保持数据库总量持续稳步增长。

我馆的数据库建设起步较早,多年来有了一定的数字资源的积累,但由于硬件设备、技术条件等因素,早期的数据库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从2002年起,全馆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旧有数字资源的系统整合,重新进行建库选题的分析与论证,将利用价值不大的数据库果断予以撤消,不再继续建设;将尚有续建价值的数据库进行规范整合,将数据统一装入资源加工软件中,并对外发布。其中“辽宁大事记、地方性法规数据库、张学良专题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等在进行原有数据资源的整合中还适时充实、补充了较大量的新数据,使得原有的数据库总量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完整。

辽宁省图书馆在特色馆藏数字化工作中与时俱进,更新文献资源建设的观念,重在利用、重在存取、进行多元思维和综合评价。不断加大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力度,以地方特色馆藏、虚拟馆藏、图书馆联盟和整体化资源为重点,进行数字资源的加工、存储和访问、管理,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知识服务体系。

[1]李有诚.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探讨[J].图书馆,2002(4).

[2]杨坤.长春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4(12).

[3]欧阳锋.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

[4]夏秋萍.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性研究[J].晋图学刊,2009(3).

猜你喜欢

全馆建库馆藏
馆藏
邯郸市档案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公共图书馆全馆外包模式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研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沧州市档案馆举行冬季消防安全培训演练
面向建库与制图一体化的规则研究
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三二行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