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重点

2011-09-05卢淑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图书图书馆

卢淑玲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图书馆,北京 101601)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区服务问题的提出

2002年教育部修订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02〕3 号)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一规定指明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发展之路。然而高等学校图书馆 “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定位,导致我国高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只能为学校服务而不能与社会共享,造成情报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社会发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意识的逐渐加强,社区居民对图书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是发展最快的社会事业之一,高职院校由1998年的432所发展到2009年底的1215所,增长了2.8倍(见表1),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的52.7%。如果按照1所高职院校1个图书馆计算,占同期全国公共图书馆(2833个)数量的42.9.7%。但是,高校的发展、社区的增加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成正比。高职院校图书馆所在的社区,一般为社区居民相对集中、图书信息资源需求旺盛的文化型社区(文化区),他们更多地渴望能够接受现代大学文化特别是大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图书、数字化图书信息的熏陶。

表1 2000年以来10年间高校、高职院校、社区和图书馆发展情况统计表

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封闭办馆的体制和服务理念的局限,早已把社区居民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高职院校图书馆也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亦应和其它公共图书馆一样,肩负起文化传承、服务读者群众的责任。建立图书馆全民共享服务体系,让任何一个公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利用图书馆和图书信息系统来满足自己的信息、文化、教育、休闲需求[1]。为社区服务既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2]。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主动适应,整合资源,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灵活、简便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完善的读书环境和学习休闲场所,是一项新的不可回避的任务,也是现代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新使命。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区服务的优势分析

2.1 社区图书馆本身的条件制约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区开放提供了可能

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中,公共图书馆(含基层图书馆)、科学图书馆在服务社区和社区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本身数量较少、覆盖率较低、距居民区远等天然的条件的限制,多数居民利用社区图书馆还不十分便利。而很多基层社区图书馆虽然位于居民区,但是发展相对缓慢,设施简陋,开放时间不能保证;经费紧张,购书困难,大部分书刊来自于政府和公共图书馆的捐赠;管理人才缺乏,专业技能人员不足,服务方式单一,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需求。而作为政府财政支持为主,拥有图书馆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成为社区居民获取信息的一种补充形式。面向社会和社区居民开放,把服务对象延伸到社区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历史的必然。

2.2 开展社区服务的自身优势

2.2.1 服务条件优越

高职院校图书馆集中了网络、报纸、期刊、图书等众多的媒体优势,有众多的知识信息资源,文献信息量大、质量高。其网络条件、传输系统、交换系统和存储系统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好的配备,具有满足社会和社区读者需求的客观物质条件。

2.2.2 服务队伍优良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且其中不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他们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文献信息收集、开发、利用,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完全有能力为社会和社区服务。

2.2.3 服务社区在国外司空见惯

为社会和社区居民服务,在国外已有不少成功先例。如美国纽约市皇后区图书馆经常举办贴近社区的各类活动[3]。美国的蒙大纳理工学院图书馆、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学校没有围墙,任何人可自带书包进图书馆看书、复印资资料”[4]。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都是向公众开放的,市民可以随便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英国大学图书馆里大约有5%的读者是普通市民。在中北欧的一些国家,一些大学图书馆本身就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具有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身份。如近270万书刊及差不多同等数量的特殊资料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就担负着芬兰国家图书馆、版本图书馆的职责,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即是法兰克福市图书馆,为校内服务量占60%,社会服务量占40%。在亚洲,日本在1990年向社会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就达97%[5]。

2.2.4 服务社区在国内高校也有成功案例

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如知名大学中的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复旦等大学的图书馆开始了有限的开放尝试[6]。在地方大学包括高职院校,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海南大学、哈尔滨师大、绥化学院、信阳师院等图书馆也在尝试开展这方面的服务,苏州大学图书馆就兼有苏州社区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认识以及馆藏资源和人员不足等原因[7],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尽管高校面向社社会开放举步维艰,顾虑重重,但是作为与社区联系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服务社区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2.2.5 服务具有双向特点

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提供的服务具有互惠互利的双向特点,其合作类型和方式是多样化的[8]。大学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大学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浸染。大学文化厚重的文化土壤、高品味的精神追求、严谨的治学风气和优雅的生活环境,时刻引导、辐射、熏陶、规范着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的文化品味、生活质量和居民的文明素养[9]。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大学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10]。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应关注特殊对象

3.1 为社区大众做好导读工作,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图书馆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的有效途径是从传统的藏书理念和服务意识中解放出来,让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提供社区民众享用,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 (1892~1972)在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说过“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要“为每本书找到它的读者”、“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但是面对着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不足30%的现状[11],开展社区信息资源服务是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新使命,也是为图书找到更合适的读者的过程。

社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他包括各个阶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广大群众。要把方方面面的人吸引到图书馆来,就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以及自动化、网络化的优势,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计划,有适应性、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做好导读工作[12]。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阅览室、上网检索图书信息资料的能力。依托社区延伸图书馆的服务,与社区图书资源实现有效对接[13],丰富和拓宽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图书馆为大众服务的社会职能。

3.2为社区特殊群体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传递信息的职能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社区服务时,首先必须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相当多的社区中都有老人、儿童及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便到图书馆,但他们不应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他们同样有享受文化、信息的权利[14]。对他们的关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为社区特殊群体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3.2.1 为社区中的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信息服务

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图书馆应该配合社区、学校、家长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把孩子们吸引到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信息技术和环境条件启发他们的学习、阅读兴趣,把图书馆作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在他们放学、放假时,没有地方可去,放在家里家长又不放心,可以组织他们到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空间和环境、资源等优势,为社区青少年和儿童兴趣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但是由于少年儿童年龄小,生理与心理上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好奇多动的个性,到图书馆仅看书可能缺乏吸引力,可根据其特点及兴趣爱好,开设兴趣班和集体阅读班,开办动静结合的兴趣活动。如开设故事会、智力竞赛、书法漫画、插花剪纸、绘画手工、电脑操作、英语口语练习及球类比赛、放映录像等,让他们感受知识的乐趣和图书馆的魅力。同时,在寒暑假期间举办各种青少年培训班。如美术、舞蹈、电脑、英文、航模、棋艺、手工制作班等等。使其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各方面的处事能力,也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3.2.2 为社会和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做为政府支助、扶持的社会教育、学习的公共服务机构,要有公益事业单位的奉献情怀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理念,为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服务,借助社会向各界呼吁为他们献爱心、赠图书,请他们走进图书馆,参观学习,为他们办理借书证、上网卡,让他们在信息资源的海洋里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对不能到图书馆的残障者,图书馆可以送书上门、邮递借书、电话、走访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把图书作为真正的福利,惠及包括社区特殊对象在内的每一个社区居民,让每一个需要学习的人都能享受到知识的快乐,让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的关爱。

3.3.3 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信息服务

社区内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出门查询图书有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为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采编、配送、捐赠适用于他们的图书。如养生保健、食疗、防病治病、护理方面的图书。在敬老、养老机构设置“图书流动站”,由高职院校图书馆定期向“图书流动站”调换图书刊物,为老人们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实老人的晚年生活。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加速书刊的流通,提高了高校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3.3.4 为社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

农民工做为城市崛起的主力军,游离于城市和农村边缘。先天的文化教育不足,后天文化营养不良,忙碌一天后,晚上主要靠睡觉和闲聊来打发时间,阴雨天不能工作时,他们或在居住比较集中的“都市村庄”里闲逛,或在工棚里、地摊上喝酒打牌。单调的生活和工作使他们面对丰富多彩的城市时感到困惑和迷茫,也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为了让农民工能够融入城市,消除农民工边缘化的思维定势,对农民工进行文化补偿教育,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农民工确立融入城市的理念,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应免费为农民工办理各种借书、阅览、上网手续,为他们看书阅报、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提供方便,也为构建和谐社区,稳定社会安定创造条件。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改善社区生活,促进社区建设,加快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更是图书馆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黄天助.谈图书馆全民共享服务体系[DB/OL].http://www.chnlib.com/Zylwj/9743.html.

[2] 林梅影.浅谈图书馆的社区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2(9):50-53.

[3] 孟蔚彦.任何读者与任何信息之间的桥梁——介绍美国纽约皇后区图书馆 [J].图书馆杂志,1998(1):36-37.

[4] 金旭东.21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5] 高珑,黎娜.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分析[DB/OL].http://www.papercool.com/html/xingzheng/shehuiqita/201007/13-35389.html.

[6] 张丽平,郑琳.试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限开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15-17.

[7] 赵怀忠.试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0(5):29-31.

[8] 曲晓玮.论图书馆的社会合作[J].图书馆论坛,2010(6):88-89.

[9] 宋俊成.论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交融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6):11-12.

[10] 杨一虹等.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途径探讨——以绥化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12):70-72.

[11]卢滨玲.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实践和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103-106.

[12] 卢淑玲.中专生导读工作浅谈[J].图书馆论坛,1999(2):60-61.

[13]胡大琴.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0(4):51-52.

[14]刘静春.服务社区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10.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图书图书馆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图书推荐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