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背后
--------评八集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
2011-04-13钱洪波
钱 洪 波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纪录片曾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也是人们认知世界和审视生活的重要窗口。如今,它的身影几乎被掩埋在浩如烟海的电视节目之中。然而,纪录片的独立精神、文化品质与心灵抒写,保证其在浮躁的媒体环境中,能够出奇制胜、脱颖而出。或记录过程,它让纪录片保持艺术生命;或记录情状,它让纪录片走向艺术升华;或记录心灵,它让纪录片呈现诗化境地。这位荧屏里的文化使者,始终在向人们召唤:回到人的内心世界中去。
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和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八集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以来,受到了文化界和学界的普遍好评。该片首次以电视方式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中国昆曲艺术,包括昆曲起源、发展历程、艺术成就和现状。从历史和当代的古今对比中,我们可以见证昆曲六百年的薪火传承。从文化和艺术的中外勾联中,我们可以共同体味昆曲舞动了六百年的艺术之美。从戏中人眼波流转,我们可以觉察到六百年昆曲经历过的世事沧桑。而在长袖善舞间,我们仿佛体悟到了现代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自信、坚守与张扬。本片以现代影像语言(再现、动画、空镜、访谈、纪实)作为结构形式,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中,一方面呈现出电视纪录片新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传达出影像背后的新观念、新理念、新趋向。纪录片不仅可以记录过程或情状,还可以记录心灵,倾泻诗意。
一、纪录是一种态度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而各人对真实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巴赞倡导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复原现实原貌,呈现“毛茸茸”的原生态生活。朱羽君则认为,纪录片的美感在于以影像语言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而马塞尔·马尔丹言:“任何电影再现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论它在物质上是否真实,都是有价值的。”[1](P139)可见,真实包含了若干维度,不仅有巴赞极力提倡的事件真实,还有情感真实和价值真实。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实取决于事件本身,同时取决于观众和影像之间达成的认同与默契。纪录片不仅追求真实,还探寻真实感。换言之,纪录是一种态度,真实(真实感)是纪录片的本质。
在《昆曲六百年》中,真实首先通过纪实来体现。纪实描绘了昆曲的进行时,传达出了昆曲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和信息。在开篇《前世今生》中,其中一幅整屏由一系列小格画面组合而成,使昆曲的最新讯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如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引起的“牡丹亭热”以及海外巡演盛况,《长生殿》在北京保利剧院的演出盛景,《1699·桃花扇》在紫金剧场的排练场面和成功演出,以及演员化装、戏服展览、学者讲学等等。纪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借助这组镜头,我们不仅获取了昆曲繁华的近况,更为重要的是,还知道了自从2001年昆曲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在中央、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催生出了几部颇具影响力的全本戏。昆曲在人类文化舞台上渐渐拉开了复兴的大幕,逐步成为大众目光关注的亮点。一路走来,虽崎岖不平,然而昆曲毕竟在路上,并向高峰重新攀登。这段纪实影像让人欢欣鼓舞。另一段影像真实记录了现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个性舒展。在此,纪实不乏婉约的魅力。在一个叫南石皮记的私家园林里,摄影机从左至右摇移,小戏台、假山湖石、彩鱼游走,一角小荷将园林渲染得更为清澈、静谧与空灵。屋内摆放着一桌两椅,香烟袅袅。园林主人约来三五知己,泡一壶清茶,尽显闲适、风雅和自然。透过园林舞台,看人生如戏。透过摄影机镜头,品戏如人生。
昆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被誉为“百戏之母”。此外,昆曲集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她是一种舞台综合艺术。和表现近代、现代或当代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因为昆曲年代离我们实在太久远。和表现书法、绘画、建筑、山川、河流等题材的纪录片也不同,因为昆曲属于一种流动的艺术。那么《昆曲六百年》是如何还原悠悠六百年昆曲史,又是如何体现昆曲这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艺术魅力的呢?在《昆曲六百年》中,真实感主要通过访谈来实现。访谈还原了昆曲的过去时,传达出了昆曲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信息。本片摄制组先后奔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香港、台湾等地采访,还远赴纽约、马里兰采访拍摄。片中采访人物近60位之多,包括昆曲表演艺术家、昆曲曲家、业内专家、文化学者、戏曲理论家、戏曲评论家、戏曲导演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如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等。通过这些重量级人物的讲述,观众大致可以了解六百年昆曲的实事图景。从昆曲起源、魏良辅革新昆山腔、家班勃兴、职业昆班涌现,到明末清初昆曲长达两百年盛世,再到花雅之争、昆剧传习所成立、《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等大事件;从文人雅士对昆曲的偏好与雕琢,到汤显祖与《牡丹亭》、洪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传奇掌故,再到“新乐府”和“仙霓社”演出活动、“传字辈”老艺人倪传钺和美籍华人张充和的昆曲梦等小故事,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一部悠久却又十分生动有趣的中国昆曲史。除了借助人物访谈给观众提供真实感以外,摄影机还对准了史料图片、明清珍本木刻版插图、经典剧照、演出戏单等。这实质上是让观众穿过镜头讲述空间,对中国昆曲艺术本身形成某种逼近,从而看到一幅更为真实的昆曲长卷。
二、纪实和审美
有位纪录片导演曾说过:“纪录片是一种表述形式,不是一种要我们去遵守的形而上的精神。”[2]纪录片创作者个性不同,因而所选择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这是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自由。在新技术条件下,将“表现”(美学范畴)应用到电视纪录片创作之中,一方面纪实里多了点写意、抒情和想象力,透过色彩、影调、光线和镜头位移,呈现出优雅、唯美的视觉画面;另一方面在长镜头与蒙太奇、原生态与戏剧性、写实与写意相互微妙的关系中,开辟出了多种解读历史文本的可能性途径。这一敞开式空间,让纪实和审美最终达成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毋庸置疑,这是纪实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对传统纪录片的一种改变和超越。电视纪录片不仅可以小心求真,而且可以大胆求美。
《昆曲六百年》之美通过再现、动画和空镜来实现。在先进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保驾护航下,昆曲这一流动的艺术被演绎成一个有形载体,其生命、脚步和气息律动,在镜头里舒卷而去,又在光影变幻中款款而来。
再现是一种通过演员扮演,将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可能已经发生的事情或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影视手法。再现可以作为一种叙述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画面信息的有力手段,同时还可以为观众营造一个想象空间,映照出再现对象的另一个模样。在《昆曲六百年》中,再现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剧情再现,即在昆曲发展史中还原重要历史人物、场景和事件。如在第二集《迤逦之声起江南》中,还原了魏良辅革新昆山腔始末:明代太仓南码头,一片繁荣景象。一位文人沿着九曲桥缓缓而行,颇具几分英气,他便是魏良辅。此时镜头切到亭子间,一个容貌俊秀之人,在众人围坐中拍曲吟唱,他便是张野塘。在画面移动转切时,可以体察到魏良辅如获至宝,和张野塘相见恨晚。在特写镜头的渲染下,可以发现张野塘眼神中神采飞扬,和魏良辅成了莫逆之交。镜头顺势切到魏良辅家中,呈现出了一幅名家云集的画面:除张野塘外,另有洞箫名家张梅谷、笛师谢林泉和名曲家过云适。在风淡云清的镜头里,他们唱词度曲。在绵长悠远的画面中,他们潜心研磨。十年光阴,水磨调应运而生。另一类为剧目再现,即在特定条件下还原昆曲代表性剧目。在《前世今生》中,还原了《牡丹亭·游园》和《长生殿·惊变》。昆曲作品大多以园林为背景或生活场景,园林犹如一幅立体画,一首凝固诗,静中寄寓动,而昆曲词美、曲美、舞美、动中藏匿静。两者相结合,更添诗意画境。两出戏的画面即便同样取景于苏州古典园林,但前一出取景纯净优美,后一出则显得古色古香。摄影机从水中倒影开拍,一位游园少女娇羞、柔媚的倩影即刻浮出水面。姹紫嫣红开遍,却分明萦绕伤春哀怨。镜头在园林回廊游走,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曲折地呈现了出来。两人爱意连连,却分明包孕爱恨情愁。
动画体现了童心、童趣与童贞,当它被电视纪录片吸收并用于创作的时候,这种表达方式产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昆曲六百年》每集片首的水墨动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淡淡画面,水莲花开。远处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川,青雁点点。近处是湖心,一叶扁舟悠然自得。梅兰竹菊、民居故院、亭台楼阁淡入淡出,好不惬意。生、旦、净、丑、末各色行当穿插其间,给画面嵌入了一层明亮的色彩。一指鲜红在印章里化染开来,如同烙印一般,无可抹灭。伴随一咏三叹笛声,我们惊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肃然起敬之感从我们心中升腾。本片前六集中,还有很多以古代绘画为蓝本制成的动画,也很有新意。如《前世今生》中,有一段动画表现了明朝中后期苏州城的繁华景象。画中人物活动了起来,或在菜市场里讨价还价,或在戏园里听戏吃茶,或在江河中泛舟游览,个个活灵活现,而且形神兼备。另有些和实景拍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如第四集《不朽传奇》(下),动画背景烟雾缭绕、层峦叠嶂,而前景中的戏中人翩翩起舞、风姿绰约。背景为虚,前景为实,虚实相生。
在《昆曲六百年》中,空镜手法俯拾即是。空镜可以为画面自然过渡、衔接提供有力保障;可以表现对象形态,譬如用航拍来呈现现代苏州全景,用特写来呈现昆山千灯古镇;可以表现时间流转,譬如园林一角从桃花纷飞、莲叶田田、秋叶落红,到白雪皑皑;同时还可以表现象征与意境,譬如以两面高墙来喻示“汤沈之争”,用一排排空座椅来表现“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困境。空镜和人物访谈、纪实段落、史料图片、再现和动画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昆曲六百年》的一个完整叙事。
三、纪实背后
《昆曲六百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实施了一次有意义的大众传播,它给电视荧屏增添了一种文化的色彩。本片既呈现了昆曲六百年恢弘壮阔的历史,又表现出昆曲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命运、情感和性格变化,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和发展,代表性剧目的产生、衍变和流传。这是文本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胜利,是民族传统美学的胜利。本片既有传统纪录片一以贯之的表现手法,又有新技术条件下敞开式的表达方式,开辟出了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另一块处女地。这是媒介的胜利,是新时代和科技力量的胜利。本片既有对六百年昆曲的总体感悟和认知,又有摄影机背后拍摄者独立和个性化的审视与思考。这是观念的胜利,是人的胜利,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自信、坚守与张扬。
纪录片是收藏时间的艺术,而责任让创作者淡于寂寞。因为这是主流媒体对于民族艺术发展所应该肩负的责任,是制作者对于纪录片作品所应该肩负的责任,是创作者对于观众和社会所应该肩负的责任。责任隐藏在纪实背后,不容易被人发现与瞧见。然而,它始终在敦促着人们去表现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生动、更加复杂的人类历史。时代日新月异,纪录片告诉我们:在和时间赛跑的同时,也要驻足停歇,考量自己。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2] 李兴国, 张贞贞.以独立精神唱响历史篇章——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带来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