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011-04-13孙忆华
孙忆华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回顾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在信息技术冲击下社会诸方面发生的变化,信息已开始作为一种财富,一种产业,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文献信息作为工作对象的图书馆如何保持它的吸引力,如何确保图书馆是人们愿意造访的地方,是当前图书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与运用,使现代图书馆已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阶段,正经历着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冲击,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1 当代图书馆的深刻变化
1.1 对图书馆观念形态的影响
图书馆一直都是知识、信息的免费来源,尽管阅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但是在新科技、新学科、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的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的竟争已成为文化与科技的竟争,今天阅读的含义更加广泛,已远远不限于图书甚至纸质媒介,使人们对图书馆的观念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如: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在它的核心目标宣言中提出了“使用户容易地找到并获取信息资源”这一口号,这与以往对用户服务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使图书馆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审视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用户对图书馆处理信息、传递情报、创造知识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读者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
1.2 对图书馆性质、职能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利用,而且使信息的传递、检索变得轻而易举了。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为图书馆的信息储存、处理、传递和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使图书馆正在由一个单纯的文化部门逐步转变为信息产业的重要部门,它的性质开始由非经济实体转变为经济实体,在它身上将会产生一种企业的属性。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和要求,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将会越来越多地以社会文献信息为其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加工整理,生产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情报,并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如,目前英国图书馆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宽带网络的存取,无线局域网和存储管理服务,使各种信息跨跃时区国界在瞬息之间就可送到用户面前。因此向用户提供可信赖的信息资源简单而直接的渠道,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
1.3 对图书馆馆藏形式的影响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加上新型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交流的载体不断发生着变化,图书已不是图书馆唯一的收藏品,传统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在馆藏文献的类型中,电子文献所占比例将不断增加,用微缩胶卷、磁带、磁盘所记载的文献信息及先进的光盘存储技术与多媒体数码应用技术已被图书馆所收藏,网络将图书馆的藏书量从有限扩大到无限,分成了实际馆藏和虚拟馆藏两个组成部分,随着广域网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信息不断涌入因特网使其信息量极为丰富,通过图书馆的收集、加工、处理、协作、协调,使其发挥着资源共享的作用。
1.4 对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已发生着重大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为被动的借阅服务,近年来已出现了专题服务和跟踪服务,在围绕用户某一专题进行文献服务和围绕一个专题一跟到底的服务过程中,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在不断地加强,这样专题和跟踪服务又开始进一步转变为参与式情报服务。因此图书馆更多地直接参与生产、科研、设计、教学等活动的课题攻关,以此来开发馆藏的知识、信息,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生产情报,创造财富和价值。
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方向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视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00年将图书馆最重要的图书资料,包括绘画图书、音乐、手稿、照片及运动画面全部数字化,通过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传播给用户。另外美国在华盛顿网络信息联盟会议,由16所主要图书馆成立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其任务是在因特网上实现分散式的开放图书馆,以期实现数字化来保存美国文化遗产,并与全球用户共享。接着加拿大政府也随之公布了“建立信息社会:使加拿大进入21世纪的行动计划”来统筹全国的数字化工作。因此欧洲各国也紧随美国之后都纷纷对本国的图书馆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而我国的共公图书馆从数量上看虽然有2600多个,但从发展速度来看,只有少数图书馆已向多功能、现代化迈进,一部分图书馆正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更多的图书馆还是处在传统图书馆的环境中,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不可能发展很快,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人力、物力的现实情况,朝着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是印刷型文献和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献信息共存互补,传统图书馆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共存互补,逐步向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过渡的一种发展模式。
3 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应注重的事项
3.1 在馆藏建设方面
一方面要注意收藏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信息,大力推进传统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传统馆藏图书资料数字化的工作也是对以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继续。了解图书资料的价值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在遵循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书资料。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料的收集,要有选择性、制度性地收集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资料。并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使图书馆为科学文化传播打开新的电子时代的大门。
3.2 在文献信息的检索手段方面
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开展好各种各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首先需要有传统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作支撑,全方位开发现有的馆藏信息资源,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本馆所藏,随着图书馆网络化的建设必将融入因特网及国家主干网的大环境中,实现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家对图书馆的投入不够,图书馆自动化普及程度不高,受经济能力的制约,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甚至远远低于许多发展中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建造自己的局域网、区域网,逐步实现与因特网的连接。从而通过网络快速地传播,方便地为人们所利用。
3.3 在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方面
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逐步过渡阶段更要注重开展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电子展示会等方式,提高读者对电子信息资源的兴趣,从而拉动读者需求,这对发展图书馆服务事业则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图书馆要主动地去了解读者需求,研究读者需求,要有服务的危机意识,争取服务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图书馆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和信息服务的综合能力,因为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管理手段自动化和程序化了,管理内容标准化和规范化了,管理队伍专业化和制度化了,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对创建和收集的资源提供服务,图书馆才能给予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检索能力,使用户能用最小的努力就能获取期望的信息资源。
总之,因特网不能代替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总体目标是借助机算机来完成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的存储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向分布广泛的用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文献服务,让人们自由、方便地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从而扩大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达到创造一个网络化知识社会的目标。
[1]http://nla.gov.au/library/directions.html;《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1).
[2]http://www.rila.gov.uk/spress-article.asp,2005.9.13; library use soars.25 May.2005.
[3]http://www.chinalibs.net 2005.9.15;《文汇读书周报》2005.9.14.
[4]http://www.ifla.org/VIISL3/frbr.htm;《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6).
[5]张秀如.当代图书馆的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J].铜陵社会科学,2006(9).
[6]苏榕丽.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探析[J].情报探析,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