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洪贵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

2011-04-13王祥双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内科四川三台6211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肺失蛤蚧景洪

王祥双(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内科,四川三台621100)

景洪贵主任医师系四川省中医师承教育导师,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笔者有幸成为景洪贵老师的学生,得到景师的亲自教诲,获益良多。现将景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介绍如下。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等范畴。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体虚、病后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景师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虽病位在肺,但其脾、肾两虚是根本。“脾为生痰之源”,“肾不纳气,气不归根”,从而致痰湿内生、肺气上逆、肺失通调、血行不畅、瘀积于肺。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夙根”。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则可引发哮喘。分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施治。

发作期:痰气相搏,阻塞气道,肺失肃降。当“急则治其标”,常用小柴胡汤加味。偏寒者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常合射干麻黄汤;偏热者宣肺清热、化痰降逆,合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紫苏子。另外,景师还特别注重以下三法:①抗过敏。景师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因肺、脾、肾亏虚、不能耐受各种致敏因素刺激所致,故常选用紫草、地肤子、蝉蜕、地龙、大枣等具有良好的抗组胺、缓解支气管痉挛作用的药物。②活血化瘀。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肺失宣降,痰饮内停,痰阻肺络,血行不畅,瘀滞于肺,痰夹瘀血,遂成巢囊,表现为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等。景师强调治肺应活血,常用丹参、三七、红花、刺五加、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药。发作期用药宜偏清,常用地龙、红花、川芎;缓解期宜偏补,多选三七、丹参、鸡血藤。③解痉。哮喘发作时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故景师常用蜂房、地龙、紫苏子、僵蚕解痉平喘。

缓解期:实邪虽去而虚邪尚存。故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在宣肺化痰的同时益气健脾以绝生痰之源、益肾固本以纳上逆之气,常伍四君子汤用山药、当归、黄芪、女贞子、旱莲草、蛤蚧等。景师认为攻邪应不忘补虚,补虚不碍攻邪,健脾可绝生痰之源,治肾可使金水相生。常用白人参250g,白术100g,茯苓100g,蛤蚧2对,山茱萸200g,枸杞子250g,山药250g,女贞子200g,丹参200g,三七150g,肉桂50g,陈皮50g,甘草50g。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1日2次。

典型病例:李某,男,14岁,2008年2月26日诊。自幼患支气管哮喘,每年冬春稍受凉则发。现又发作3个月,咳嗽有痰,咳嗽遇冷加重,咯白色泡沫痰。热则背汗出,气紧、喘息、胸闷,时有咽痒。支气管激发试验(+)。行肺功能测定后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辅舒酮、万托林等无效,输抗生素无显效。脉弦涩数,左关弦、两寸尺不显,舌暗红有齿痕苔薄少津。诊断为喘证。证属肺肾气阴两虚,失其肃降。西医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治以养阴益气,肃肺化痰。药用柴胡15g,黄芩15g,北沙参50g,紫草30g,胆南星 12g,蝉蜕 12g,射干 15g,五味子 12g,苦参 30g,乌梅 30g,佛手15g,大枣50g,桔梗12g,地肤子30g。水煎3次混合,分6次服。服3剂后咳喘大减,仅余轻微咳嗽、气紧、咯白色泡沫痰,夜已不咳,咽不痒。原方去射干、乌梅、佛手再服3剂,诸症若失。后用白人参180g,白术90g,茯苓90g,蛤蚧2只 ,山茱萸150g,枸杞子150g,山药200g,女贞子150g,丹参150g,三七100g,肉桂30g,陈皮30g,甘草30g。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8g,1日2次。至2010年11月,哮喘发作仅2次,症状轻微,治疗即愈。

猜你喜欢

肺失蛤蚧景洪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学病机的探讨∗
蛤蚧人工养殖技术
景洪电厂监控系统不间断电源设计与应用
景洪电厂监控系统下位机数据传输网络改造
挑选蛤蚧应注意鉴别伪品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哮45例临床观察
蛤蚧六参汤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肺失宣发与外感表证的相关性探讨
急性支气管炎食疗方
梧州蛤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