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2例

2011-04-13叶承莉李天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断端针灸穴位

叶承莉,李天慧

(1.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400012;2.重庆市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重庆401346)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6~62岁,病程最长16个月、最短4个月,肱骨干骨折9例、尺骨及桡骨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7例、胫骨及腓骨骨折8例、跖骨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8例,经手术复位内固定21例、石膏外固定7例、夹板固定4例。

诊断标准[1]为骨折经复位治疗后,愈合速度缓慢,已超正常临床愈合时间,患部仍有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现象,X片显示骨折断端所产生的骨痂较少,骨折线未消失,骨折断端无硬化现象,且轻度脱钙。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肾、脾、肝经及表里经腧穴为主,配合骨折断端附近取穴。主穴取肾俞、太溪、足三里、大杼、阳陵泉、绝骨,上肢骨折加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骨折加取环跳、伏兔、丰隆、解溪、太冲。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3寸毫针针刺,得气后配合电针治疗仪,每次留针20~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注射:取骨折断端邻近腧穴2~3个,在常规消毒后,每穴分别注射当归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10101)1~2mL,有酸胀感后徐徐推药,隔2日1次,5次为一疗程。

功能锻炼:适当活动四肢关节,并握拳、耸肩、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蹬床,适当扶拐杖下床行走及肢体纵轴叩击等,早晚各1次。

3 疗效标准[1]

治愈:骨折愈合,对位对线良好,达到功能恢复的要求,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正常,X片显示骨折断端所产生大量骨痂,骨折线模糊。好转:骨折接近愈合,接近功能复位要求,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改善,X片显示骨折断端有较多连续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胀、疼痛较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严重,X片显示骨折断端无明显连续性骨痂形成。

4 治疗结果

治疗6~9个疗程,治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

5 典型病例

赖某,性,53岁。右双踝陈旧性骨折迟缓愈合住院。5个月前从高处跌下,致右踝关节扭挫伤,伤后X片显示内、外踝粉碎性骨折,在当地某院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治疗3个月后踝关节仍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小腿中部以下肤色晦暗,皮下广泛斑状色素沉着,复摄X片显示断端骨面清晰,未见明显骨痂生长。经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3个月,痊愈出院。

6 体会

良好的血液供应、骨折断端相互接触并保持相对稳定,持续有效的生理应力刺激是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如果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或手术复位内固定时骨膜损伤过多、血液供应不良,或手法复位不当、多次反复整复、断端分离或对位不佳,或固定不当、骨折断端不稳定,或功能锻炼不当或缺乏功能锻炼、使骨折断端没有持续有效的生理应力刺激,均可导致骨折迟缓愈合。

骨折愈合与肾、肝、脾及血瘀有密切关系。肾藏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筋,故肝肾不足则髓不充骨、血不荣筋,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筋骨失养,而骨折迟缓愈合。针刺肾肝脾之经及表里经腧穴,可调激三经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补肝肾、健脾胃、强筋骨目的。

骨折愈合的各个环节都依赖于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张俐等[2]在家兔造模前后对骨折局部肢体进行红外线热像仪扫描,并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骨折局部的温度值,发现针灸组骨折局部的温度高峰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且皮温高峰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针灸治疗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功。张作君等[3]发现骨折家兔在针灸治疗前后供应患肢主要动脉血管的直径有明显改变。祁晓华等[4]在针灸治疗家兔骨折的实验中发现,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及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激活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张晓燕等[5]研究表明,对于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神经以及骨组织的损伤、断裂,针灸都有促进其修复、再生的作用。

在针刺基础上,结合当归注射液于骨折断端邻近腧穴穴位注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断端的营养,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而达活血化瘀、接筋续骨的目的。加用电刺激可促进提高断端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破骨细胞的增加及功能活跃。诸法合用,可增强局部代谢、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增加钙磷沉积、促进骨痂形成及改建。配合功能锻炼可给予骨折断端持续有效的生理应力刺激,以促进骨折愈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2]张俐,张安桢,移平.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红外热象图观察[J].中国骨伤,2006,14(8):468 -469.

[3]张作君,赵然,成传德,等.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2.4(2):7-8.

[4]祁晓华,吕越,聂明,等.针刺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血液流变学及组织学观察[J].中国针灸,1998,l8(12):745.748.

[5]张晓燕,吴铁.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J].河北中医,2005,27(7):548-550.

猜你喜欢

断端针灸穴位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大隐静脉包裹肌腱断端防止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