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13陈丽君
陈丽君,王 琳
(1.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3)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地区研究型大学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空间,它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最早的IC是1992年8月由美国爱荷华大学 (University of Iowa)图书馆创建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1]。从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许多大学图书馆重新定位图书馆的使命,相继开展IC服务,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图书情报界一些专家和学者也积极投身于IC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之中。我国自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发表论文《开放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2]向国内首次介绍IC以来,也掀起IC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潮。但我国IC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仍处于初始的“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国内只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少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创建了IC,而且功能比较简单。这不可否认地显现出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IC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值得去深思、解决。
1 我国高校构建IC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问题
在我国,华东地区高校首先构建IC,除了对IC先进理念接受因素外,经济力量占了很大比重。这是因为,高校往往把科研教学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政府所拨经费有限,高校会优先考虑把经费用于教学单位,图书馆等教辅单位次之;另一方面,IC建设中,场地、基础设施,设备,软硬件购买和升级维护等都需要投入很多成本。据调查,美国已经构建IC的高校图书馆中,在建设资金方面,45%的图书馆得到上级部门专项拨款,41%的图书馆得到私人捐赠,9%的图书馆设专项运行资金,预算为38.5-155万美元,平均110万美元。因此,经费问题使很多高校图书馆感到IC可望而不可及[3]。
1.2 图书馆与其他院系的沟通协调问题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也有很大不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里,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相对较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程度较高。而在中国,情况则相反,造成其他院系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资源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整合到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并把功劳归功于图书馆。这直接影响到共享空间的构建效果与预期目标。
1.3 实际运作管理问题
IC本身是个新事物,对于已经建设起来的IC,由于国内外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别,国外的管理经验很难效仿和借鉴。所以,实际运作管理则是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对于领导层的管理者来说,如何从宏观上摸索和制定IC的本土化管理策略,从而充分利用IC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优势,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包括文献借阅传递、信息检索、数字参考咨询、信息发布推送、知识导航、馆际互借、实时咨询和用户教育培训等。这些服务在各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模式,而IC需要有独特集成服务模式。一旦IC建立起来,同一个高校图书馆内就出现两套服务模式,IC所开展的服务与高校图书馆的原有服务内容产生了重叠,给已经定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带来冲击。这种集成服务模式如何实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IC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
IC环境需要计算机人员、参考咨询人员与媒体人员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并需要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按各自特长合理分工协作,营造共同学习、相互平等的开放式的和谐环境。需要他们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努力打破自身学科限制,掌握新技能,并能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而我国高校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数量、学科背景、专业技能有限,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IC运作的需要。
1.5 宣传推广问题
由于IC是新生事物,学生对IC的熟悉、接受,尤其是对IC的虚拟服务层,需要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的使用效率。实践表明,学生很容易接受IC的一些常规的基础服务如视听、媒体制作、阅览等,实体存在的新功能,如讨论室也很受欢迎,但IC提供的虚拟的高层次服务如虚拟讨论室、学科博客、虚拟参考咨询却受到冷落。另外,IC如果建设在本科生校区,往往也受到学生科研水平限制,使得一些高级功能无法施展。
2 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IC的对策
2.1 根据图书馆自身的经费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模式
其实,国内图书馆大部分都具备了IC的组成元素[4],有的已开展了相关服务。国内外IC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1)改造型IC。在现有电子阅览室、参考咨询部和技术部的基础上扩展改造而成,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闵行校区在原来空间布局基础上建立27间讨论室和相应设备,使其初具IC功能特征。清华大学图书馆IC也是在阅览室的基础上改造而成。(2)部门式IC。在图书馆单独开辟一块空间,重新组建IC。上海师范大学IC就属于这一种。(3)IC大楼。即把整座大楼构建为IC。由于经费、空间等限制,国内尚未出现此类IC。由此可见,对于经费紧张,空间不足的图书馆完全可以采用第一种建设方式。
2.2 图书馆要加强与院系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院系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首先有利于减轻经费紧张的压力。如果IC设计方案效果良好,确实能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学院为图书馆分担IC建设费用或联合向学校申请更多的经费。其次有利于解决IC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图书馆人员由于专业、数量、时间、精力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信息咨询需求。如果图书馆与院系合作,让院系安排1-2名老师到图书馆兼职,将有利于缓解IC工作人员不足的压力,并且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为各院系的老师更了解本院系的学科发展方向,更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可以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手段与方式,以及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等方面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2.3 图书馆领导层要对IC做好前期规划并加强科学管理
要构建成功的IC必须先做好前期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前者是从战略上综合考虑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后者从战术上制定短期内IC的实施细则。制定的规划应当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要开展用户需求调研,在认真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构建IC的使命、目标和预期结果等。其次,认真考察图书馆现有的服务体系、设施、资源和人员等条件与新服务模式的实际差距。第三,确定新服务模式的服务范围、运行机制、人员结构、资源配置等。最后,详细制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工作量等。其实,IC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强调服务创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达到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统一,传统与现代服务的有机结合,又要结合现有服务设施和条件,争取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服务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实施方案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确保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此外,需要制定IC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IC绩效考核标准,更重要的是制定一条适合国内教育体制和本校实际情况的IC发展之路。如上海师范大学制定的IC学科化服务发展策略,实现IC与学院共建共享,同时把课堂搬进IC,充分利用IC资源优势,为教学改革提供条件支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也十分活跃,实践表明是一条不错的发展之路。值得强调的是,建设初期,图书馆领导管理层需要对IC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考虑如何容纳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研究习惯,使个体空间与群体空间交错,独立与合作空间并存,安静与喧闹区域分离。
2.4 图书馆应加强对IC人员的培训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IC的成功运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IC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不仅要加强对IC工作人员信息导航能力的培训,还要强化对他们信息检索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合作伙伴的关系,能够灵活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例如,对学科馆员所培训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其服务的学科的概况,如学科体系、学科发展背景、学科热点以及学科前沿动态等,同时需要他们熟练掌握所服务学科的馆内外文献资源状况以及IC虚拟层面上一些软件的操作技术等。
2.5 积极进行IC的宣传推广工作
为了促使读者观念的转换,使其了解、接受并逐渐依赖IC,需要做好IC的推广工作。在建设前注重调查,并在新生入馆培训和日常培训中介绍和推广IC。在使用IC的过程中,要主动出击,科学规划,积极组织,以各种兴趣活动为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逐步了解与使用IC,使他们逐步接受与熟悉IC,喜欢IC。另外,考虑到IC的服务对象,建设在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聚集校区以及科研集中的校区,也是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5]。
[1]University of lowa information commons.http://www.lib.uiowa.edu/commons,2008-6.
[2]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3]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4]马凌云.浅析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非技术因素[J].图书情报工作,2008(3):125-127.
[5]杜慧平,刘晓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