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产后尿潴留8例
2011-04-13李天慧
李天慧,刘 芸
(1.重庆市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重庆401346;2.重庆学府医院,重庆400060)
我们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尿潴留8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均为2008年~2009年收治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39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1例;经产道分娩6例,剖宫产2例;最短6h,最长48h。产后未能自行解小便。神疲乏力,面色乏华,气短,腰膝酸软,不思饮食,小腹膨隆,膀胱高度充盈,语声低细,舌质淡白,脉沉细而弱。
2 治疗方法
针灸:患者仰卧位,腘窝部位放一枕垫,腿呈半屈膝状。取穴足三里、肾俞、曲骨、中极、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或大巨、水道、归来。用直径0.25~0.30mm,长度40~50mm的毫针直刺,留针20~30min,提插捻转相结合,平补平泻法,每5min行针1次,得气后有酸、麻、重、胀感。腹部穴刺激要轻、小,肢体部位刺激要重、大。水道、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穴针刺配以温针灸,使火力缓慢透入深层,以患部皮肤潮红,感到热气透入体内为度[1]。
中药:用癃闭散加减。肉桂9g,牛膝18g,木通15g,苡仁 25g,山茱萸 18g,白术 15g,黄芪 30g,生地15g,赤芍15g,沙参 15g,瞿麦 18g,胡芦巴 15g。2 日1剂,水煎服,1剂共煎 1200mL,每日 3次,每次200mL。
3 治疗结果
7例治疗2~6h后自行排出小便,1例治疗2次后自行排出小便。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28岁,2008年9月3日初诊。初产,施会阴侧切术,产后小便不能自解。用新斯的明、热敷、诱导法均无效,留置导尿管。9月5日上午会诊,查小腹膨胀,隐隐腹痛,舌淡苔薄白,尿不得出。予针灸治疗,并留针20min,提插捻转相结合,配以温针灸。同时用癃闭散加减水煎服。治疗后5h仍不能自行小便,于9月5日下午再次治疗1次,2h后自行小便。
5 讨论
产后尿潴留多因生产时损伤膀胱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及膀胱括约肌痉挛等,致产后尿道堵塞,尿液积聚于膀胱内;或产后体虚气弱,气虚推动无力,膀胱气化无权;或瘀血凝滞,气血不畅,以致尿液潴留膀胱;或气虚体弱,致中气不足,膀胱传送无力,尿液难以排出,潴留于膀胱。或局部充血、水肿,使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致使膀胱颈部以下梗阻,产生排尿障碍,尿液潴留于膀胱内,膀胱过度充盈,逼尿肌弹性疲劳,致排尿功能障碍。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多为气血亏虚、冲任失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气化失司所致,与膀胱、肾、脾、肺、三焦有关。治疗主要以补虚扶弱,温通经络为主。针灸肾俞可调补肾气,益肾利水;足三里扶正培元,健脾祛湿;三阴交健脾胃,益肝肾,祛湿利尿;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居下腹近膀胱,有补肾利尿、祛湿利水之功;中极乃膀胱募穴,是膀胱经气结聚之处,对水液代谢有调节作用,亦有补肾利尿之功;阴陵泉是脾经合水穴,为健脾祛湿利水之要穴。诸穴相伍,补虚益气,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使膀胱开阖有度。艾炷连续燃烧,可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之交会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三穴可以通调水道、补益气血,以促进水液运行和膀胱气化。配合中药温肾补精,约制膀胱。诸法合用,共奏补肾益气,促膀胱气化而利小便之效,故效果较好。
本文得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魏安宁教授指点,特此致谢。
[1]刘冠军.针灸学[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0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