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30例观察
2011-06-07付国春杜宗礼戴晓峰张雪芹
付国春,杜宗礼,戴晓峰,张雪芹
(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糖尿病专科,安徽蚌埠233010)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以胃动力障碍和胃排空延迟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大便异常甚至胃石形成等,一般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笔者用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07~2009年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7~74岁,糖尿病病程5~12年、胃轻瘫病程3~21个月。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9岁,糖尿病病程5~13年、胃轻瘫病程3~20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有早饱、腹胀、恶心、呕吐、进食后腹胀明显等,并持续1个月以上。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6h)。近期胃镜、B超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排除溃疡病、胃肿瘤、幽门梗阻等及其他器质性胃病而导致的胃动力异常。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胃轻瘫治疗。
治疗组:①暴露脊背部,以温和灸灸胃俞、脾俞、三焦俞,每次20min,每日1次。②患者取坐位,以温和灸灸中脘、章门、太溪、三阴交,每次20min,每日1次。灸10天,休息3天,再开始下一个10天。
对照组:用多潘立酮10~2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3 疗效标准
显效:厌食、腹胀、恶心、呕吐及腹痛等消失,胃排空试验基本正常。有效:厌食、腹胀、恶心、呕吐及腹痛等部分消失,胃排空试验有改善。无效:厌食、腹胀、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示缓解,胃排空试验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5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
项目8.31 ±2.17 8.22 ±1.90糖化血红蛋白(mg/dl)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 8.10 ±2.15 6.05 ±1.94**△△7.53 ±1.12 7.39 ±1.22 7.90 ±1.10 7.88 ±1.08
5 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其发病主要与神经病变、高血糖、胃肠激素分泌、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有关。有研究表明[2],糖尿病胃轻瘫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0%~76%。开始时症状常与血糖浓度较高有关[3]。
本病属中医“痞满”、“呕吐”范畴,其病位在肺、脾、胃、肾,以脾胃为主。艾灸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及防病保健作用。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之处,而艾灸比针刺的范围要大,所以关元穴也在灸治范围内。足三里为阳明胃肠经合穴,艾灸能振奋脾胃阳气,恢复胃肠蠕动功能[3]。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太溪补益命门,扶正培元。取中脘、胃俞俞募相配,加足三里可通降胃气、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脾俞、章门调补脾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健脾益气养阴。通过调补脾胃,使脾得健运、水谷运化、水液输布正常、胃能受纳腐熟和降,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苏李等[4]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器官-系统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两方面来探讨灸法的作用机理,发现艾灸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提高血清胃泌素、降低生长抑素、提高胃黏膜前列腺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α含量,从而达到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目的。还可抑制大鼠结肠成纤维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有防治肠纤维化的作用。因此,艾灸调控消化系统的机理可能与其直接或间接提高胃肠道血液循环、调节细胞分泌和增殖以达到改善胃肠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有关。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分子和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部位分子经缓慢而不可逆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产物,随血糖浓度而增减[5]。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天)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本实验糖化血红蛋白未有明显改变,和实验周期短及样本数量小可能有关。
[1]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25-726.
[2]童钟杭.糖尿病与胃轻瘫的关系[J].科技通报,1999,15(6):457-461.
[3]刘云,孙岩.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90 -293.
[4]苏李,李亮,杨金生,等.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101 -102.
[5]潘志耆,池芝盛.糖化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内科杂志,1983,3(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