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复原·探究:百年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
2011-04-13丁贤勇
丁贤勇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历史研究辛亥革命在浙江讨论之二
纪念·复原·探究:百年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
丁贤勇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浙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与繁荣等阶段,呈现出现实纪念、历史复原、学术探究的有机结合;文献整理、口传征集与纪念场域修复,形成其厚实的研究基础。在社会背景、建立民国和辛亥人物等方面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成为全国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代表性走向之一。研究平台建设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支撑体系之一,对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人才培养等起了重要作用。
辛亥革命;浙江;100周年;学术史
2011年正值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浙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当年革命志士称之为“中国文明之制造厂”或“文明之中心点”;金冲及说,“浙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地区”,与湖北、江苏、上海、广东、湖南等地一起,构成全国辛亥革命的核心地带。清末民初的浙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变革,为浙江辛亥革命乃至全国辛亥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浙江的革命党人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陈其美、朱执信和章太炎、蔡元培等,以及作为三大革命团体之一的光复会,都为全国和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安徽等地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浙江辛亥革命在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关于辛亥革命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除纪念辛亥革命周年论文集的出版之外,就是相关学术史研究。学界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学术梳理,已有相当成绩。就浙江而言,除姚辉《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述略》等少数论著外,则稍感不足。辛亥以降,历经百年,需要以省域为单位、以百年纪念为范围,对区域辛亥革命史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将从现有数千篇(部)相关学术成果中,选择出代表性成果,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企望以辛亥革命的风云背景、激荡历程和后续影响等发展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人物等研究内容为纬;以史料、论文、专著为主,以纪念场域、学术会议、学术机构为辅;以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存在的现实纪念、历史复原、学术探究相结合的特殊现象为主旨,对百年来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一 研究时段:起步·发展·繁荣
与全国相仿,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着现实政治的需要、学术研究的积淀及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客观地位,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成为浙江史学研究少有的热点,并取得了巨大学术成绩,百年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研究起步阶段(1911-1949)
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始于清末、1912年民国成立前后,其间一些记载革命过程的史书面世,或亲身经历,或报章资料,或文件汇编。如陶成章《浙案纪略》、顾乃斌《浙江革命记》。
整个民国时期,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辛亥革命史研究总体上未曾展开,仅停留在记录(如攻宁支队)、回忆(如禇辅成)、纪念(秋瑾、陈其美、章太炎)的研究层面。如秋瑾研究,自秋瑾就义至民国初年,人们为表达对以身殉国的女革命家的爱戴和景仰之情,纷纷以各种形式彰显其英雄事迹,追悼其壮烈牺牲,使秋瑾之纪念与研究呈现出了一个高潮,如吴芝瑛《秋女士传》(1907)、何震《秋瑾诗词》(1907)、静观子《六月霜》(1912)等。再如陈其美研究,其遇刺后民心社即编《大革命家陈其美》(1916);1925年邵元冲编《陈英士先生革命小史》,是介绍其生平事迹的纪念和宣传性册子。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史研究大体上在1920年代以前以罗列史实的史事记述为主,1930年代以后作为国民党党史的一部分,为树立国民党正统形象服务,一些史书削足适履,掩饰涂改,以致面目全非。但这些纪念与研究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开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有限研究阶段(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辛亥革命史研究得以展开。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活动,拉开了全国纪念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帷幕;1957年,又开展了纪念秋瑾牺牲50周年活动;196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学术活动。1950-196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如范文澜对秋瑾、李时岳对光复会、魏建猷对龙华会、李侃对鲁迅,以及赵金钰对“浙路风潮”、沈雨梧对人民斗争等,从反帝反封建的视角,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形成四个研究热点:秋瑾、章太炎、光复会、浙路风潮。如《秋瑾集》(中华书局,1960)多次再版,累计发行达20万册。其间因1951年系建国之初进行抗美援朝,1971年“文革”正酣和林彪事件发生,未能投入较大力量纪念与研究辛亥革命史。
(三)全面展开阶段(1978-1990)
以《历史研究》复刊为标志,浙江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以拨乱反正、公正评价、全面展开为特色的新时期。1981年,全国进入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以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为契机,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新阶段:一是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光复会成立80周年、纪念秋瑾牺牲80周年等大型学术和纪念性活动;二是出版了《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选辑》《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浙江辛亥革命史料,为浙江辛亥革命史的全面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史料基础;三是成立了浙江省辛亥革命研究会、秋瑾研究会、章太炎研究会、陈英士研究会等民间学术团体,将研究推进到一个高点,展开了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人物研究为中心的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四是一些标志性的纪念场域得以重建、新建,如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秋瑾墓、陈英士墓等等。
(四)空前繁荣阶段(1991-2011)
对近2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金冲及将之形容为“空前繁荣”,浙江也不例外。这一时期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主要有以下特色:一是主要以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及90周年、光复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将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深入。尤其是对非革命党人,如立宪派领袖汤寿潜的研究全面展开。二是形成了每年一次轮流召集的江浙沪皖华东三省一市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区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协作、交流与提高。另外,浙江省设立了民国史研究基地、越文化研究基地等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均涉及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内容。三是方法论上以文化史、社会史为全新研究视角。诸如对“秋案”时期民间舆论的研究,代表了目前“新史学”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最高成就之一。四是出版了一批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五是为纪念浙江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继筹备大型学术研讨活动,整理出版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成果,设立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研究专项,促进了研究的深入与质量提升。同时,浙江省各级政协也积极筹备大型纪念与学术活动,组织大型史料文集的出版。
二 历史复原:文献·口传·场域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其基础条件在于大量辛亥革命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辛亥史料可略分为文献、口传与实物三类,共同构成其研究基础。因辛亥革命去今不远,对革命遗址加以保护、征集“三亲”史料,为今天复原历史场景、走进“历史现场”打下了扎实基础。
(一)文献资料的出版
浙江辛亥革命史的文献资料出版,分为三类。一是浙江辛亥革命的综合史料。
早在清末民初,浙江辛亥革命史料的出版就已开始。如前述《浙案纪略》,陶成章原著于1907年至1910年,经魏兰补注于1916年出版。还如1912年顾乃斌编《浙军杭州光复记》(浙军第四十九旅司令部),1936年《辛亥革命纪念特号》(《越风半月刊》第20期),1945年褚辅成《浙江辛亥革命纪实》(《浙江通志馆刊》创刊号)等。
自1954年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近代史资料》,刊登了一大批浙江辛亥革命史资料。1957年,中国史学会编辑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第1、3、7册有光复会、徐锡麟起义及“秋瑾案”、浙江光复的史料。它们虽多为节录,却奠定了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1960年代以来,台北文海出版了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三编》,收录了大量浙江辛亥革命的相关史料。
1980年代,浙江省出版了两部较有份量的浙江辛亥革命史料集——《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和《续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987),共计80万字,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最基本的史料。由浙江省政协文史委主持、陶水木主编《浙江辛亥革命史料辑刊》和杭州市文史研究会编《辛亥革命杭州史料辑刊》(各10卷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定将推动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稳步发展。丁贤勇、陈浩译编《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对了解民初浙江社会、研究浙江辛亥革命史具有参考价值。
二是浙江辛亥革命的人物史料。这是浙江辛亥革命史料中较为全面系统的部分。其中所载秋瑾、徐锡麟、陶成章、陈其美等的史料,基本上均在辛亥革命时期内;章太炎、蔡元培等人的史料所处时间跨度较大,但也涵盖了涉及辛亥革命有关内容。人物史料内容丰富,将另文论述。
三是专题类史料。如费有容编《浙路拒款始末记》(1910)、《浙江铁路拒款风潮录》(清末)、朱福诜等编《浙路代表旅津绅商废章保律公牍》(1910)、汤寿潜《浙路輶轩表》(1913)、龚翼星编《光复军志》(1919)。汪林茂主编7卷本《清末民初浙江宪政运动史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收录了浙江咨议局和省议会的珍贵史料。
(二)口传回忆的征集
口传回忆史料是辛亥革命史料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一大亮点。1959年以来,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多方搜集近代以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辛亥革命史料的征集、整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尽管其间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过分突出政治斗争,突出新旧对比,忽略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内容,但毕竟搜集、保留了大量生动详实极有价值的史料。回头看来,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否则,这些已被记录下来的历史信息将会变成过眼烟云,漂散消失,不可复得。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另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如此数量众多、内容完整、质量较高的口传类史料。这些口述回忆的最大特色在于,它们是参加过当时革命活动的健在辛亥老人的亲历亲闻,或家属提供的信札、日记、家谱、未刊稿等罕见的史实,以其亲身经历从各个角度反映革命党人斗争的史实, 读来使人备感亲切。这些史料分布于各期文史资料选辑之中并适时结集出版,使得今人能够结合官方档案、大众报刊和私家记载,更为准确地把握辛亥革命的历史真实,复现辛亥革命的历史原貌。
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选编《辛亥革命回忆录》(中华书局1961-1962年共出版6集,后又增加2集)。在《第4集》(1981)《第8集》(1982)中,辑录了近30篇浙江辛亥革命的回忆录。
浙江辛亥革命口述实录史料,以政协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1-4辑最为重要,计62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986)。各地政协“文史委”以纪念辛亥革命70、80、90周年活动为契机,编印了一批纪念史料与论文专集,如绍兴市(1981)、云和县(1985)、嵊县(1987);1991年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政协浙江省和嘉兴、绍兴、宁波、金华、湖州市等及绍兴县(文史委)均有专辑出版;此后还有嵊县(1992)、绍兴县(2001)等政协出版专辑。其他省市的文史资料也收录了一大批浙江辛亥史料,如政协上海“文史委”《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文史资料专辑》(1981)。
(三)纪念场域的建设
浙江辛亥革命的纪念场域众多,主要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场馆、人物故居、墓地,以及以辛亥人物命名的村镇、道路、公园、建筑物和学校等。民国以降,辛亥革命纪念设施的营建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场域也是研究辛亥革命史最为重要的“历史现场”。具体内容,将另文论述。
三 学术研究:背景·创制·传论
浙江辛亥革命史的总体性研究,有吴原《辛亥革命在浙江》(《越风半月刊》第20期,辛亥革命纪念特号,1936年10月10日)、杨渭生《辛亥革命在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汪林茂《浙江辛亥革命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刘俊峰《辛亥革命浙江大事记1894-19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李俊洁《人物·事件·记忆:浙江辛亥革命遗迹图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钱茂竹《辛亥革命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1)。作为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的《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集粹》(丁贤勇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以近200万字的篇幅,主要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浙江辛亥革命史重要论文,较全面地对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集中于社会大背景、建立民国政府及影响和辛亥人物三方面。
(一)社会背景
一是关于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研究。它为认知辛亥革命提供一个广阔的时代大背景,这也是过去很长时期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成果包括沈雨梧《义和团运动前后浙江人民反教会斗争》(《浙江学刊》1963年第2期)、[日]山下米子《辛亥革命の时期の民众运动:江浙地区の农民运动を中心とし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37册,1965年3月)、张鉴安《辛亥前夕湖嘉两府农民斗争考》(《湖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徐兆文《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胡国枢《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会党》(《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和杨渭生《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会党》(《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近年来,邵晓芙从“民变”的角度重新对这一时期群众斗争进行探索,如《清末吏治与乡村民变——以浙江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的浙江民变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二是资产阶级反帝爱国运动研究。诸如赵金钰《苏杭甬铁路借款和江浙人民的拒款运动》(《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何玉畴《清朝末年江浙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自办运动》(《历史教学》1963年第4期)、沈雨梧《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与浙江资产阶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王逍《浙路风潮再反思:光复会计划失败的原因》(《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三是20世纪初浙江社会经济研究。诸如沈雨梧《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闵杰《浙路公司的集资与经营》(《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和大里浩秋(OSATOHiroaki)对杭州租借的研究。
四是有关清末浙江教育发展与知识分子觉醒研究。诸如章开沅《论1903年江浙知识界的新觉醒》(《江汉论坛》1981年第3期)、陈可畏《略论清末浙江的兴学运动》(《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仲玉英《浙江知识阶层的觉醒与清末兴学》(《史林》1997年第1期)、张彬《留学生和浙江教育近代化》(《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何扬鸣《浙江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这一时期的浙江创办报刊、翻译西书活动,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如杨渭生、何扬鸣等的相关研究。
五是有关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立宪活动研究。美国学者玛丽·兰金(MaryBackusRankin)涉及近代浙江诸如浙路风潮中绅商作用的研究著作有:EarlyChineseRevolutionaries:RadicalIntellectualinShanghaiandChekiang,1902-1922(Cambridge:HavardUniversityPress,1971),系由其1961年哈佛博士论文(StudentRevolutionariesinShanghaiandChekiang,1902-1907)增订而成,EliteActivismandPoliticalTransformationinChina:ZhejiangProvince,1865-1911(Stanford,CA:StanfordUniv.Press,1986)。其论文有TheRevolutionaryMovementinChekiang:AStudyinTheTenacityofTradition(MaryC.Wright,ed.,ChinainRevolution:TheFirstPhase1900-1913,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 1968)和KeithSchoppa,ChineseEliteandPoliticalChange:ZhejiangProvinceintheEarlyTwentiethCentury(1982)。
国内的研究诸如章开沅《辛亥革命与江浙资产阶级》(《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2期)、汪林茂《江浙士绅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钟永山《浙江咨议局在清末宪政运动中的政治意向》(《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沈晓敏《浙江咨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以咨议局议案为中心》(《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和《处常与求变:清末民初的浙江咨议局和省议会》(三联书店,2005)。还有邵勇《汤寿潜与清末预备立宪》(《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陈水林《沈钧儒与清末宪政运动》(《温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承载、王恩重《张元济和清末立宪运动》(《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等。
(二)创立民国
一是有关光复会的研究。作为辛亥革命三大团体之一的光复会,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重点、热点和焦点内容。比如从1984年第6期起,《浙江学刊》开辟“光复会研究”专栏,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郑云山《光复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胡国枢《光复会与辛亥革命》(杭州出版社,2002),朱顺佐、李永鑫《光复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谢一彪《光复会史稿》(人民出版社,2009)。还有朱顺佐《光复会群体思想研究 》(1993)、李永鑫主编《光复会与民族觉醒——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等。主要论文(1950-1960年代)有:李芃《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光明日报》1954年10月28日)、李时岳《论光复会》(《史学月刊》1959年第8期)、罗耀九《光复会性质探讨》《光复会性质再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1961年第1期)等开创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论文主要有:杨天石《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胡国枢《论光复会》(《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徐和雍《光复会的革命活动及其与同盟会的关系》(《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张玉法《光复会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第1册,1981年)、姚辉《重建光复会述评》(《浙江学刊》1985年第1期)、罗福惠《光复会的特点及其悲剧:纪念光复会成立80周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日]大里浩秋《光复会成立前后の事情:光复会论の(一)》《光复会前期の活动について:光复会论の(二)》(《东洋文化研究纪要》第112册1990年3月、第115册1991年3月),谢俊美《重评光复会》(《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2期)、汤志钧《光复会的重组及其评价》(《民国档案》2004年第4期)、戴鞍钢《晚清浙沪交往与光复会成立》(《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1期)、汤仁泽《光复会和浙江》(《史林》2005年第1期)、谢一彪《再论光复会重组的原因》(《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等。
二是有关浙江各地光复活动的研究。相关论文包括胡国枢《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兴起》(《浙江学刊》1991年第5期)、汪林茂《辛亥革命中浙江各地的光复活动》(《浙江档案》2001年第10期)、林昭《辛亥革命时期的台州》(《台州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张智辉《吕逢樵革命活动与处州光复》(《丽水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陆联甫《辛亥革命在嘉湖地区》(《湖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陈梅龙《辛亥革命在宁波》(《浙江学刊》1991年第5期)等。
三是有关浙江军政府的研究。相关论文有陶水木《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军政府》(《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邱远猷《试析〈浙江军政府临时约法〉》(《历史教学》2000年第5期)、程翌康《试论绍兴军政分府的性质》(《上海师大学报》1986年第6期)等。
四是民国初年的浙江社会研究。相关论文有陶士和《民国初年浙江地方政治的近代化转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杨天石《蒋介石刺杀陶成章的自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陶水木《蒋尊簋督浙述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董惠民《辛亥前后浙江民族工业之比较》(《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沈雨梧《辛亥革命前后浙江的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汪利平《杭州旅游业与城市空间变迁》(《史林》2005年第5期)、汪林茂《浙北市镇的社会变迁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2001)。还如汪利平(博士论文)ParadiseforSale:UrbanSpaceandTourismintheSocialTransformationofHangzhou,1589-1937.(UnevesityofCalifornia,SanDiego.1997;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forthcoming)和《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三)人物传论
辛亥革命人物研究,一直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首要重点与最大热点。具体到主要人物的研究却是冷热不一,比如秋瑾、章太炎、蔡元培等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陶成章、陈其美、王金发、汤寿潜等,不同时期情形则有不同;而对徐锡麟、陈伯平、禇辅成等的研究明显不够。相关成果主要有汪林茂主编《辛亥革命浙江人物谱》(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谢一彪《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张立道、龚平《辛亥革命中的台州著名人物》(1986)、民革青田县委《青田辛亥志士纪略:辛亥革命百年祭》(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等。最重要的人物研究,因内容较多,仅举几例。
如研究章太炎的论文,在改革开放初期数量多质量高,代表了当时学界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如唐振常《论章太炎》(《历史研究》1978年第1期)、李泽厚《章太炎剖析》(《历史研究》1978年第3期)、汤志钧《章太炎与孙中山》(《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李时岳《论章炳麟与光复会》(《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胡平生《革命先进章炳麟》(《明道文艺》第34期,1979年1月)、黄克武《章太炎的早期生涯——一个心理的分析》(《食货月刊》复刊第9卷第10期,1980年1月)、汤志钧《辛亥革命前夕的章太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2辑,1980年)、WongYoung-tsu“ChangPing-linandtheRisingChineseRevolutionaryMovement, 1900-1905”(《“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期,1983)、胡国枢《章太炎与“兴浙会” 》(《浙江学刊》1987年第1期)、王汎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思与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等。
再如有关汤寿潜的研究,相关论著主要有[日]支南珏一郎《浙路风潮汤寿潜》(永川会社,清末),政协浙江省萧山“文史委”编《汤寿潜史料专辑》(1993)和《汤寿潜研究》(团结出版社,1995)。论文方面有:刘坚、丁贤勇的《第一任浙江都督汤寿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否认了汤氏出任都督是“窃权”之陈说,第一次就汤氏对浙江辛亥革命贡献做出了肯定;郑云山《汤寿潜与“秋案”关系析》(《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推翻了延续汤氏参与“秋案”的陈说,为客观评价汤寿潜扫除了心理障碍;熊月之《汤寿潜与浙江人文传统》(《同济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从浙江人文传统的广阔视野,论述了汤氏以思言行将古今中外文化中优秀成份的有机结合。章开沅《论汤寿潜现象——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之一》(《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认为汤氏主张君主立宪,其所作所为值得肯定、无法取代;章开沅《张汤交谊与辛亥革命》(《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一文认为,东南地区及其精英在当时全国政局变化中已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张、汤为代表的立宪派在各项革新事业中的贡献对国民政治觉醒起了作用。汤氏是与张謇并称的立宪派代表,因史料缺乏和“秋案”影响等,长期以来对其研究未曾展开。及至1990年代,汤寿潜研究的展开成为国内对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研究的代表性案例。
秋瑾研究成为学界不同历史时期对辛亥革命人物研究水平的标志。秋瑾是辛亥革命中最知名的女革命家。自1907年秋瑾就义始,迄今已百余春秋,有关她的研究涉及历史、政治、文学、戏剧诸领域,波浪迭起,成果丰硕。其传记在民国时期有:吴芝瑛《秋女士传》(《时报》1907年7月21日)、彭子仪《秋瑾》(上海亚星书局,1941)、罗时晹《秋瑾》(南京青年出版社,1946)、国民党党史会编《秋瑾传》(1949)等。新中国成立后的秋瑾传记研究有:夏衍剧本《秋瑾传》(原名《自由魂》,开明书店1936、1950,柯灵改编《秋瑾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使作为艺术形象的秋瑾成为革命新女性的代表。于肇贻《秋瑾》(香港亚洲出版社,1956)、朱耀庭《秋瑾》(浙江人民出版社,1957)、周素珊《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传》(台北近代中国杂志社,1979)、郑云山《秋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欧阳云梓《秋瑾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等;日本学者武田泰淳(1968)、永田圭介(2004)、内田弘(2010)等均有专著出版。研究论文如范文澜《女革命家秋瑾》(《中国妇女》1956年第8期)、陈铁健《秋瑾》(《历史教学》1963年第1期)、郑云山《唤回闺梦说平权:秋瑾与妇女解放运动》(《浙江学刊》1981年第1期)、陶士和《论秋瑾与浙江辛亥光复的关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夏晓虹《秋瑾与贵林》(《读书》2007年第9期)等代表性成果。对其生平的考证,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研究的一个时代性亮点,相关成果包括郭长海、李亚彬、郭延礼、郑云山、王士伦、潘国琪等一批学者的研究。近年来,对“秋案”引起的强烈民间舆论反响的研究,再次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夏晓虹《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李细珠《清末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以张曾敭与秋瑾案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2期)、《民间舆论与秋瑾案问题及其他》(《史林》2006年第2期)和《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历史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马自毅《冤哉,秋瑾女士》(《安徽史学》2005年第2期)和《民间舆论如何看待秋瑾案》(《史林》2005年第5期),董佳《从徐锡麟、秋瑾案看清末的危机处理》(《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它们作为高质量的论文,代表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四 研究平台:研讨·团队·展望
基于共享、公共机制的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平台,包括专题学术研讨会、科学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团队以及研究会等,是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必不可少的支撑体系之一,对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学术研讨
在历史学学术研讨会中,辛亥革命史学术研讨会可谓一枝独秀,长盛不衰。1980年代开启了拨乱反正的学术讨论,1990年代中期进入深入发展时期。学术研讨会,有力推动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持续深入。浙江的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纪念辛亥革命、孙中山。诸如1961年10月,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武汉),会议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章炳麟评价问题。1981年10月的浙江省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杭州),是浙江省第一次规模较大的纪念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1986年11月召开纪念孙中山与浙江的学术讨论会(杭州)。
二是纪念光复会。诸如1984年11月,纪念光复会80周年学术讨论会(杭州)。2004年5-11月,光复会成立100周年,上海、杭州、绍兴分别召开了学术研讨会。
三是纪念辛亥英烈。诸如1982年7月,纪念徐锡麟和秋瑾就义75周年、陶成章逝世70周年学术讨论会;2007年7月,纪念皖浙起义暨秋瑾、徐锡麟就义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均在绍兴举行。1985年5月,旨在纪念王金发殉难70周年的王金发学术讨论会(嵊县)。1986年5月,旨在纪念陈英士殉难70周年的陈英士学术讨论会(湖州);1999年4月,纪念陈英士诞辰120周年——陈英士生平与事业研讨会(湖州)。1994年10月,汤寿潜学术讨论会(萧山)。1986年6月,纪念章太炎逝世50周年学术讨论会(杭州);1996年6月,章太炎逝世6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讨论会(杭州);2006年8月,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70周年国学国际研讨会(山西);2009年1月,纪念章太炎先生诞辰140周年报告会(杭州)。
四是华东三省一市“辛亥革命与长江中下游”会议协作平台。2001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有关学术团体和机构,达成合作研究协议,引发了对区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持续讨论。自2002年始,联办2轮8次专题学术研讨会,成为一种非常有益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其中杭州师范大学(民国史中心)代表浙江承办两届会议:光复会成立100周年暨第二届民国浙江史学术研讨会( 2004年8月)、辛亥革命与民初社会暨第三届浙江民国史学术研讨会( 2008年7月)。
(二)研究团队
各地研究浙江辛亥革命史的学者人数广泛,该领域不少著名学者对浙江辛亥革命史均有研究力作;浙江学者研究全国辛亥革命史也不在少数,均取得丰硕成果。浙江学者研究浙江辛亥革命具有地利人和的天然优势,形成了以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宁波大学(含原宁波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原杭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原绍兴师专)和湖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以及浙江社会科学院和浙江省政协各级文史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组成的较为整齐的队伍。目前,浙江初步形成了涵盖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机构团队,如浙江民国史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师范大学)、越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蒋介石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另外,1980-1990年代以来,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有关秋瑾、章太炎、蔡元培、陈其美等历史人物的研究会等民间学术组织以及“民革”浙江省委等,对浙江辛亥革命史史料编撰、力量凝聚和促进学术研究等都做出了贡献。再者,浙江高校招收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学科的硕博士研究生,持续研究与撰写了一批以该时期浙江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
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出版了以书代刊的《民国史论丛》,目前已出版了三辑,前二辑收录了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相关论文,第三辑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辑”。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出版了《光复会史稿》《陶成章传》《秋瑾评传》等一批部头较大、质量较高的研究专著。
(三)展望点滴
辛亥革命史研究与一般历史研究有所不同。作为中华民族从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转折,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尤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理所当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张海鹏说,“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纪念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但不是惟一的理由。把纪念辛亥革命和祖国统一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和建立中华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系起来,这是现实的政治需要,这就是现实的政治。”这种政治性与学术研究有相融互补性,能够有力推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现有史料、研究成果的出版,正好体现了这一巨大优势,这是其他历史事件所无法比拟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界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现实纪念、历史复原和学术探究这三者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随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不断成熟,研究力量、研究团队的不断壮大,研究史料获得更多更深更全的整理出版,辛亥革命史研究借百年纪念之契机,必将迈入一个更好的发展全新的阶段。
百年以来、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在数代学人的辛勤耕耘下,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体现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学科形态,其研究的起点达到了较高层次。长期以来,辛亥革命史研究以政治史的研究为主,因为辛亥革命首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转折。进入21世纪,政治史研究似乎不再时髦了,似乎不谈社会史就是落伍。其实,这两种研究体现了学术发展的继承与扬弃关系,不是否定和对立的关系。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是进行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基础;近百年有关辛亥革命的政治史、经济史研究积淀,为社会史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将使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有理由认为,从整理、叙事出发,建构整体的辛亥革命史学,即由政治史的传统范式向社会史的新范式转移,以“总体史”“综合史”“社会史”的研究代替单一、狭窄的“政治史”研究,将成为未来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主导趋势。
经历百年,辛亥革命史研究已经具备了纵向考察更长时段的认知条件。早在1984年,章开沅先生就提出辛亥革命史研究“上下延伸和横向会通”。1980年代以来,辛亥革命研究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人们将研究时段向前延展至革命的酝酿、准备阶段,向后扩展至民国初年。如2008年“辛亥革命与民初社会”学术研究会(杭州),拓展研究视域,增强历史纵深感,从而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梳理历史脉络。其次是横向拓展,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之外,可以加强对清朝统治的研究,对大部分辛亥人物、下层民众研究,更小区域范围诸如一城一镇一村一户的研究等。如浙江辛亥人物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秋瑾、章太炎、陶成章等“一线”人物的研究上,今后应挖掘史料,加强其他人物的研究,如文人方面有褚辅成、沈翼中、王嘉炜,会党人物如敖嘉熊、王金发、张恭等。再如,2011年在上虞市小越镇田家村的百年祠堂——紫荆堂,发现了张謇、汤寿潜、朱瑞、屈映光等14位辛亥名人题写的对联抱联石柱。该祠堂由上虞籍商人、辛亥时期爱国志士田时霖(1876-1925)出资修建,1915年完工。田时霖在上海以木业起家,曾任绍属七县旅沪同乡会会长、浙绍会馆永锡堂总董、上海商会商品陈列所所长、中央信托公司董事长,与立宪派、革命党人以及政府的联系均较紧密。“文革”期间,为保护对联使之不被破坏,村民用泥灰将其覆盖,幸以残存。紫荆堂急需文物保护部门进行保护修复,也需学界跟进相关研究。应及时发现、抢救现存的实物史料,并结合档案、方志、宗谱、民间文书、口传史料等,深入研究这些珍贵案例。
结 语
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作为全国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甚或主要组成部分,其与后者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浙江辛亥革命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内涵较为丰富,对全国辛亥革命的影响较大。大量辛亥革命史料的编辑、出版,又为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打下了一个较好的研究基础。相对而言,浙江省对辛亥革命史研究投入的力量较大,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因此,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区域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辛亥革命人物研究,如对章太炎、蔡元培的研究。尤其是秋瑾研究,百年来一直处于不同时代辛亥人物研究的最前沿,代表了学界不同历史时期对辛亥革命人物研究的水平与方向。汤寿潜研究则是1990年代以来学界研究立宪派的代表。
三、近代以降,浙江成为全国开风气之先的地区,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并对后续社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浙江辛亥革命之背景、影响的研究,引起了美国、日本和国内学者较长时期的高度关注。“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浙江”。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成为浙江民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为浙江民国史研究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1]章开沅.辛亥革命与江浙资产阶级[J].近代史研究,1982,(2).
[2]金冲及,等.史家论浙江辛亥革命[J].浙江学刊,2001,(5).
[3]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5).
[4]严昌洪,马敏.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0,(3).
[5]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6).
[6]章开沅,田彤.新世纪之初的辛亥革命史研究(2000-2009)[J].浙江社会科学,2010,(9).
[7]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5).
[8]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回顾和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28.
[9]姚辉.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述略[J].浙江社会科学,1991,(5).
[10]曹振华.八十年来秋瑾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1992,(4).
[11]吴波.中国大陆陈其美研究综述[J].前沿,2008,(11).
[12]欧阳哲生.章太炎研究述评[J].求索,1991,(4).
[13]李时岳,等.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一些问题[J].历史研究,1961,(6).
[14]云山,谷虚.浙江省召开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会[J].浙江学刊,1982,(1).
[15]戴鞍钢,廖大伟.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月刊,2004,(8).
[16]罗福惠,彭剑.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浙江学刊,2005,(1).
[17]陶水木,丁贤勇.光复会成立100周年暨第二届民国浙江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国档案,2004,(4).
[18]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6).
[19]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J].近代史研究,1984,(5).
[20]丁贤勇.辛亥革命与民初社会暨第三届浙江民国史研讨会综述[J].民国档案,2008,(3).
Commemoration,ResotrationandExploration:TheHistoryoftheRevolutionof1911inZhejiangRevisitedontheOccasionofthe100thAnniversary
DING Xian-y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Zhejiang w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Zhejiang has undergone the starting, developing and flourishing stages, which suggests the combination of commemoration, historical restor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Document arrangement, oral historical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memorial site rehabilatation have laid a firm found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s far as social background,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mportant revolutionary figures are concerned, fruitful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hey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research trends for the stud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platform is one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Zhejiang. And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the research level, promoting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research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train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 Zhejiang; 100thanniversary; academic history
2011-09-03
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系列项目“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项研究(10WHXH31)成果。
丁贤勇(1963-),男,浙江桐庐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浙江区域史研究。
K29
A
1674-2338(2011)06-0076-09
(责任编辑: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