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探析
2011-04-13张秦
张秦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 100072)
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探析
张秦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北京 100072)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军事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化战争模式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快高技术装备的发展步伐,更要加速高素质装备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军事武器装备管理人才,使之适应未来装备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环境
一 武器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军事战争的需要
当代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军事人才的竞争,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96年12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国家军委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1]在中国进入新时期之初,国家与军队的领导人就已经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提出了我军人才建设的远大战略目标及要求。可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首要的是人才战略的建设。
一个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作为保障打赢高技术现代战争的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现代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不容忽视。从本世纪发生的几场战争来看,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利比亚军事战争等战争实际,莫不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现代化战争中新型武器装备种类的增多,科技含量的日益增强,要想实现“打赢未来战争”的宏伟目标,在军事斗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加速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员的培养势在必行。
所以,随着信息化战争模式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现代化军事作战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快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装备的发展步伐,更要加速高素质装备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军事武器装备管理人才,使之适应装备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加强国防科技和装备现代化的今天,武器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摆在了军队建设的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 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的成长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政治与军事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多轴化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日益渗透进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也直接导致了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随着新型装备的产生,战争的形态、作战的样式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信息化正在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为应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2000年12月,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在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争取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直延续至今,科技强军战略成为我军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的需要,加速推进军队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十分必要。培养高素质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既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营造一个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是需要各级领导和机关认真研究思考和迫切解决的课题。当前,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观念上要“超越”
受机械化、半机械化建设思路影响,抓人才建设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紧迫感。
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超前培养高素质装备管理人才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领导必须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转变思想观念,从“官本位”等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建设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大力营造崇尚科技、鼓励创新、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以利超前培养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
(二)体制上要“超重”
在立足自我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外军经验,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尽快组建计算机网络和战略信息作战部队,合理增编电子对抗、网络战、心理战、特种作战部队,使之达到应有的比重;成立各类技术、战役、战术模拟研究机构,弥补我军在作战训练模拟领域的不足;作战团司令部要增编指挥自动化工作站,增强信息技术保障能力等。总之,要切实通过优化编制结构,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政策上要“超常”
超前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政策制度是关键。要建立有利于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健康发展的干部选拔机制,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氛围,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要建立有利于尖子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专长、成绩突出的干部,该奖的要重奖;年轻有发展潜力的,要破格提拔使用,从各个方面调动人才成长的积极性。
三 创建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解决了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以及体制、政策上的问题,无疑就为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创建了新的平台。军队的建设要想夯实基础,人才的战略是第一位的。总的来说,为应对新军事变革的需求,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培养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应当具备以下的素质和能力:
1.良好、全面的素质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所说的全面,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觉悟上的与时俱进,与中央保持一致,还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更要在军事专业和技能上获得全面、过硬的发展,以及人格上的完善和道德的修养。
2.现代军事管理要达到优质化的管理目标,具备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执行力,既懂现代电子装备体系,又注重军事技能,使装备保障工作高速有效地运转。
3.要培养具有全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则可持续发展动力就缺乏,“跨越式”发展将成为空谈。要扩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军事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一种常态,要把人才常规性的创新和阶段性的创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是针对军队人才建设对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总体而言的。具体到武器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来说,我们要结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及战略考量,也要根据现代化武器装备管理的特性,从培训体制、政策制度到管理保障机制等各个层面予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创建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其一,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为适应装备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武器装备管理人才不能只满足于过去的大而全。要对人员区分指挥、管理、技术、参谋、科研、应用等不同类型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形成装备管理人才各个层级的有效配备。要细化各类人才培养的模型和思路,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其二,要针对现代武器装备系统构成复杂、科技含量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3]培养一批实用的、跨越式的管理人才:既懂我军又懂外军的武器装备性能,同时又能及时把握高科技信息化在军事方面的发展方向。要把人才培训的重点定位在新型装备方面,学习和掌握武器装备发展相关的高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管理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的能力,进而提高对先进武器装备的管理水平。
其三,要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有序地培养人才。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有勇于创新,开创具有军队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要着重选拔一批学历高、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装备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中去。[2]要有计划地制定一些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案和对策,如定期开办装备系统的集训班、培训班以及各种形式的管理研讨班等等,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
唯有给人才培养搭建了新的平台,不走管理人才培养的老路子,才能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我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断地持续和深化。
[1]黄国柱,贾永,曹智.与时俱进砺雄狮[N]人民日报,2002-07-31(01).
[2]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江泽民同志关心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纪实[EB/OL].中国网,来源:解放军报,2002-11-01.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26428.htm.2011-08-03.
[3]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EB/OL].中国网,来源:新华社,2002年7月30日.http:// www.china.com.cn/chinese/2002/Jul/180758.htm.2011-08-03.
[4]刘华.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战略研究[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A Probe into Personnel Training for Modern Weapon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ZHANG Qin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 and Management,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Institute,Beijing100072,China)
Competition in the military field worldwide is after all the competition for military talents.With the deepening of information warfare modes and for meeting the need of modern warfare,we should accelerate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quipment but als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equipment personnel so as to train a host of high-quality personnel for military weapon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ilitary equipmen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modern weapons and equipment;the training of management personnel;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talents
E248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117-03
2011-09-14
张秦(1981-),女,蒙古族,内蒙古哲理木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备保障与指挥。
(责任编辑:詹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