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撤并学校出现的问题及其治理

2011-04-13袁杰

关键词:上学农村学校

袁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上海 200241)

农村撤并学校出现的问题及其治理

袁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上海 200241)

在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调整过程中,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情况,脱离当地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新的上学难上学贵;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调整的速度,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布局调整后的学校成了巨型学校和班级,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管理走向“军事化”;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因此,撤并学校布局调整,一定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农村撤点并校;治理;一刀切

一 “撤点并校”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许多县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要在村庄2.5公里之内,以便学生就近上学。由于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小班额班级比例大,造成了农村师资力量的分散配置,一人一班甚至一人一校的现象大有存在,加上目前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历偏低和老龄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能适应,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此外,教育经费紧缺,虽然国家每年按生均下拨给学校公用经费,但由于学校点多面广,这些资金分散,僧多粥少,效益难以发挥,其中很大部分钱只能用于危房改造和修葺,所拨资金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在城市化进城中,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加之大量父母带子女外出务工,这些小学不仅招生越来越困难,师资也令人头疼。因此,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行集中办学,寄宿式办学已成为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行之路。但由于部分地区在操作中“一刀切”,急功近利,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甚至导致辍学更加严重。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受到舆论的争议。

二 实际运作出现的问题和忧虑

改革的出发点,即采取集中化教学和管理,集中共享教育资源,目的要达到优化教育资源和教学,其出发点和本意是好的,理论上是说得通的,有一定道理。但实际运作问题很多。

(一)上学成本剧增,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苦

“两免一补”的政策推行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上学应该不用交钱,至少费用应该大减才是,但是由于“撤点并校”的政策,实际上很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反而增加。很多地方的撤并校的推行并没有广泛征求当地百姓的意见,也没有做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就盲目推进了,以至在一些地方(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中学)还发生了村民和学校的矛盾。“撤点并校”在贫困山区主要是撤除偏远小学,并将集中办学看成是现代化教育的表现。当村里的学校被撤掉以后,学生就要集中到中心校上学。村到中心校有公路和班车的,学生就要付钱坐车,许多村离中心校远,不通公车,要走三四个小时去上学,只能选择住校。从财政角度看,撤点并校后教育投资成本是降低了,但对农民来说成本却增加了。主要表现在:并校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开销。如华侨杨贵平为“撤点并校”前后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做了一次精确的统计。在河北省某县,李村小学是中心校,辐射周边多个村落,很多学生寄宿,而张村小学实行就近入学。根据他的调查显示,住宿学生年消费1580元,包括住宿费140元,吃饭1300元,交通费240元,而就近入学学生每天在家里住宿、吃饭,年支出只需要440元,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1]此外,一些小学生年龄太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或爷爷奶奶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走读上学,但由于路途较远,也要承担交通费等费用,交通的安全也是令家长担忧的一个因素。上述这些支出对于不少贫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教育费用骤增,家庭境况不好学生,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辍学。低年级学生在学校住宿,得自理生活费,这增加了农民负担,一些家庭可能因为支付不起学生每月一两百块的生活费(以前吃饭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吃,成本低),可能导致部分孩子辍学。贫困家庭孩子生活费供给不足,也会导致处在长身体的青少年营养不良。农村发展教育就是要解决上学不方便上学难的问题,这样的改革让学生上学不方便也让学生上学成本高,是违背改革初衷的。这样的改革意味着很多小学生,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父母,带上几十块钱的生活费,到离家二三十公里的地方求学,这样的景象显得凄凉。现在的改革相当于取消和缩减一些小学规模,让上学难上学远,也让一部分家庭因付不起学费而让孩子辍学。以广东化州市的一所学校为例:当地人抱怨说:“从江林中学转到江谷中学,上学费用一下翻了几倍。”四会市江谷镇小乐村村民吴世财,因无力承担飞涨的上学费用,两个孩子被迫先后辍学。因为家穷影响了孩子的前程,吴世财感到很愧疚,“我们村很多孩子都想读书,但付不起一星期六七十块的费用,要是江林中学还在就好了。”[2]如果政府不补贴学生的寄宿费、交通费的话,寄宿同时意味着农村孩子更重的教育负担。

(二)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生可能会出现人格和心理问题

小学生寄宿制,最明显的是原先的家庭教育被大量学校教育包办。现在很多地方已开始推行小学生寄宿,六七岁的孩子就要远离父母,在学校里独立生活,提前进入独立学习和生活阶段。以前孩子每天在家吃饭在家住宿,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在父母身边度过,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父母成了“孩子最好的老师”。经过改革,学生一个星期,有5天是在学校度过,缺少父母和家庭的教育,缺少平日父母的关怀和帮助,而老师也不可能取代父母的那种大爱,小学生从小就要相对独立生活,自己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长期以来,会导致孩子人格上和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好比单亲家庭和孩子父母双亡的家庭,其孩子在成人后出现的问题总是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的经历和教育,这种过早脱离父母教育的经历可能会为以后孩子人格不健全埋下隐患。当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长期以来的生活起居由父母全部精心负责,集体学校的独立生活,这些孩子一下子适应不了,必然要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厌学厌师厌校,容易造成心理创伤。所以说,家庭教育始终是学生教育和学生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不重视,更不能短缺。即使学校的物质条件、管理水平很好,也不能替代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假如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度过12年连续的寄宿在学校生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农村孩子长大后适应农村的能力被削弱。在传统教育中,农村孩子也是家庭小帮手,帮助父母做各种家务和农活,烧饭、带弟妹、挑水、喂猪、种菜等等,尤其是学会一些农村生活的基本技能,懂得农村生活的一些常识。而在寄宿学校,则失去了学习这些技能的条件。

(三)“大集体学校”模式的管理趋向“标准化”和“军事化”

学校的大规模突然合并,有的一个乡镇合并为两三个学校进行集中教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镇出现学生人数很多的巨型学校和巨型班级,学生人数达五六千、近万人的中学已不在少数。如此巨大的学校规模,给学校管理、学校文化营造、校风建设以及教育资源再分配等方面都带来新的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寄宿制办学矛盾丛生。

在寄宿制的大集体学校,管理责任重如泰山。管理的对象是一些年龄很小的学生,免疫力、抵抗力较弱,时有孩子半夜三更因病被送到医院,学校及管理老师压力较大;管理的人数可能上一两千,人数之多,必须统一步调,严格管理;学校是全方位的“保姆”,所要承担的监护责任非常巨大,一些本是划分给家庭的责任需要学校包揽起来。在一个星期的5天中,学校成了孩子“完全的监护人”,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习外,还得照顾学生的饮食安全、玩耍安全、住宿安全、教学设施安全等一系列安全。基于重大责任和安全,面对上千号人的管理,要保证孩子5天吃喝玩乐学正常化,也就必然要采取非常严格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就会变成“军队式”管理,如果用于管理小学生,很明显的是小学生们都被驯服的无比乖巧、听话、顺从、胆小懦弱,千篇一律。本应该是活蹦乱跳,调皮捣蛋的小学生被管理得死死的,未必是教育的成功,可能是对孩子本性和创造性的抹杀,是教育的失败。笔者所在家乡的中心学校校长说:“没有餐厅,只有180多平方米的食堂,我们采取学生的三餐时间统一安排,早餐、中餐、午餐安排2至3名值周教师维持学生的就餐纪律,学生排队就餐,打好饭后分班级分小组就餐,保证学生的正常就餐秩序。”笔者对这种景象感到有些不舒服,太标准化、军事化了。寄宿在中心校,孩子离开了父母,离开从小生长的乡村,应试教育导致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不到两个小时的课间休息及运动,其他的时间就是背书、做作业。在这样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绝不是成功的孩子。

(四)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质量仍待改善

改革急促进行,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质量却未改善。撤点过快过急的同时,很多配套建设、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客观上并没有收到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效果。寄宿学生远离家乡去求学,获得的依旧是低质量的教育。布局调整后学校条件建设不足,仍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一是很多学校生活设施不健全,给学生生活带来困难。如小学生寄宿面临洗衣服、洗澡、就餐等难题,很多学校相关设施并不完善,一些学校甚至连热水都无法提供。二是缺乏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调整过程中部分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学校并没有相应地改进教育设施,学校缺少专门的运动场、语音室、新实验室、微机室等,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三是布局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都来自被撤并学校,由于编制限制、不合格教师清退难,优秀师资补充依旧困难。很多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得参与班级管理。

几十年辛苦建立的校舍被迫闲置,新建学校成本高。最近几十年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很多地方的小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颇具现代化。如今,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撤销一些小学,导致的是已经建好的教育基础设施被闲置和利用不足,投入大笔资金建设新的教室和教育设施去开办“大集体学校”,直接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也针对撤并校向记者提出看法。一位校长说到:“而今那些曾经让各方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村小,或被废弃不用,或贱卖为私房,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以接受采访的某位校长所在县的某镇为例,1990年,这个乡镇有19所小学,1997年“两基”验收时,学校建教学楼,搞达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大多是负债兴建。到2007年,21所小学只剩下5所,撤并率在73%以上。那些“普九”攻坚战中建立起来的花园式学校,就这样人去楼空,很可惜。[3]

(五)乡土文化气息淡去,甚至乡村衰败

撤并村校还会带来更为深层的乡村文化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是乡村的知识分子,学校和乡村不可分割,乡村会因为有学校变得更加完整,村民也会因为自己的学校而感到自豪。学校和村民、和乡村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华侨老教师杨贵平在谈到中国“撤点并校”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说:一个北方乡村,村里原有的一个小学有一至五年级。撤了五年级后,9个家庭随上学的孩子搬走了。四年级学生的家长,也有十几家准备搬走。村主任眼见学校办不下去,村子就要死了,于是四处奔走,希望能保住学校,保住这千年的古镇。山西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原有100多户人家,村里有个小学。学校被撤了后,孩子要到中心校住读,仅仅两年间,就有30多个家庭搬走了,搬走的农民离开了家园,土地也荒废了,“留下的村民大多是最贫困,最没有办法的。”。而离开土地的父母,在城镇找到长期稳定收入的机会同样渺茫,他们再回农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这些孩子,这些父母,以及逐步走向衰落的村庄,他们的前途在哪里?在她看来,学校就是一个村庄的中心,学校的老师是最受尊敬的,孩子则给乡村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撤了学校,村里没有了中心,多数时间里没有7岁以上的孩子,一些年轻父母也随着孩子离开了村庄。城镇里出现了大量的陪读者。撤点并校、集中办学迫使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进入了城镇,农村则是房屋上锁、田地撂荒,一片凋敝景象。据新闻报导,某些地方还以教师进城,学校合并进城来推动城市化。

三 解决措施

事实上,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曾指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只是在具体执行和操作中,盲目急促,一刀切。以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布局调整不能“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学校的裁撤、合并,既要考虑到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也要考虑到地方的文化特点、民族状况、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不以人为本、增加农民负担、不顾群众诉求的胡乱“撤并学校”歪风必须遏制。农村地域广大,居住分散,有的山区路途崎岖、交通很差,硬性撤点并校,会增加农村儿童的上学距离,也会导致安全隐患。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校舍安全工程,保留一定的教学点,要在便利和质量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本着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加强调查研究,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在实施撤并校调整前,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修改、完善方案,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总体来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长期趋势,但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二)完善已经合并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后续服务

各地对原来确实不具备撤并条件但已完成撤并工作的学校,要及时采取特殊倾斜政策加以扶持,促其尽快完善,全面做好寄宿制小学的建设。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小学检查管理制度,从学校设施建设、生活条件(包括住宿、饮食、卫生等)、文化娱乐、教育质量及安全工作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协调帮助解决学生往返家校的交通车辆问题,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人事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核定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专职生管老师编制,以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对寄宿制小学进行规范化管理。

[1]雷宇,蒋帅.一个华侨老教师看中国撤并校[J]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版,2010-02-22.

[2]谢庆裕,胡志飞,谢苗枫.“麻雀”消灭后怎么办?农村学校撤并弊端凸现[N].南方日报,2009-04-02(A07).

[3]王亮,苏令.一封农村小学校长来信:撤点并校,步子再稳些[N].中国教育报,2011-03-11(2).

The Merging and Withdrawal of Schools in Rural Areas:Problems and Solutions

YUAN Ji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241,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erging and withdrawi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rural areas,there have emerged in some places the conduct of simplification and“imposing uniformity in all cases”,which is divorced from the local reality.In consequence,the withdrawal of primary schools and teaching schools in some regions short of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has caused new educational difficulties and excessive costs for students.In some areas,the speed of regulation has been pursued blindly,thus having led to the waste and loss of origi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Moreover,after the regulation,some schools have become too gigantic to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le their management has also tend to be“militarized”.With sluggish constructions,bad accommod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excessive cost of living beyond the capacity of local people,some boarding schools have increased the burdens of farmers.Therefore,we should,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merge and withdrawal,solicit public opinions and advice and handle the work by adopting realistic,steady and effective measues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so as to avoid“imposing uniformity in all cases”or seeking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s.

the merging and withdrawal of schools in rural areas;solutions;impaseing unfornity in all cases

G52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098-05

2011-10-05

袁杰(1984-),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国际政治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教育改革、西方政治思潮。

(责任编辑:胡素萍)

猜你喜欢

上学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上学啦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