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2011-04-13周呈呈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周呈呈

(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海南海口 57115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周呈呈

(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海南海口 57115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党90周年以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非常注意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把最终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探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首先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和人的终极关怀而存在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它经历了从孕育到逐步成熟的逻辑演变,最终在《资本论》中第一次科学而详尽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其许多著作中均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追求。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根本上而言就是“以人为本”的理论。这种价值追求随着其他革命性的理论一起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实现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而创立的。从建党之初到现在,中共的几代领导人在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无不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诉求为根本。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

在马克思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价值思考,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说,“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这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为以后从事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奠定了信念。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资本主义成为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大社会根源。面临日益严重的“异化”现象,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认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所以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得消灭资本主义。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认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1]273这是根据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界定的。其中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人将得到“自由个性 ”的充分实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特性发挥的充分性,个人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丰富。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主张通过实践的手段,消灭私有制和劳动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从而为共产主义确立了一个最高目标,使共产主义成为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曾多次表达。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共几代领导人的价值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在其传播过程中,也为其继承者所接受。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创建之初,就把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90年以来,党的这一目标从未改变过,并且在实践中得以证实。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中共几代领导人的价值追求。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将该思想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来,为我国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政治、教育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角度,把“三个面向”作为培养人才质量的标准,提出了“四有”新人理论,为新时期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在继承前两代领导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人的重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确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毛泽东人的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生关注民众疾苦 、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己任的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一个知行结合、勇于实践的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它既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又为当代中国人寻求一条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道路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这不仅为广泛的范围内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条件,也对培养适应建设新社会的人才提出了要求。毛泽东提出这样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除此之外,“身心并完”,即要培养体力和智力两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多面手”等思想均是毛泽东对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全面发展的表述。“总之,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2]85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并且为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为新中国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二)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人的发展问题始终在邓小平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建立在对人的问题的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之上的。他立足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考人的发展问题,在肯定人的合理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肯定人的精神文化需要,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着眼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角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培养人、塑造人是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人民的作用,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邓小平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继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现状和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四有”新人理论,体现了他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

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思想,而且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后来又提出,应教育人民成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3]110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完善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精神素质是邓小平对人的塑造的构想。除此之外,围绕着“四有新人”理论,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现手段和措施。其中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人的全面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真正得到了落实。

(三)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探索

步入新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发展理论的探索,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包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目标的具体界定和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并列的高度,并且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总体来讲,江泽民同志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来谈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体现出的对人的发展的探讨。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前两点是基础,最根本的还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提法不仅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四)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化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从而是生产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在科学发展观中,对人的重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有其特定的内涵,“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总书记说“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以人为本作为促进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那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摈弃了过去忽视甚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的发展理念,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念与和谐社会是吻合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来讲就是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而当前我国作为“后发型”的国家,尚有庞大的低素质人口,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继承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从实际出发,重视人的发展,对我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提高人民素质、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目标。所以,从根本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始终着眼于和致力于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问题,紧紧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个主题而展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5]徐晓东.从科学发展观看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0.

Marx’s Thought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ZHOU Cheng-che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A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theory but also the supreme state and objective of human liberation-the leading value of Marxism,it is of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arxist theory.Since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Marx's thought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has been gradually carried forward in China,becaus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ve,in leading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been aware of the value goal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and been in pursuit of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of the people.With the advancement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it is of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systematize and explor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Marxism;China;realistic significance

D2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061-04

2011-10-12

周呈呈(1988-),女,河北唐山人,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黄 澜)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