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儒文化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的研究

2011-04-13韦震

关键词:儒家思想价值观道德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我国传统儒文化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的研究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其博大精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涉及哲学、政治、文化、历史、教育和经济各个领域,它是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当今世界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束奇葩。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外来的和内在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在鱼龙混杂的价值观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如何在历史的深刻变革中把握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价值观;传统教育;儒家思想;青少年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锋。儒家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历代帝王竞相推崇的代表,与其所强调的对人内心世界的启发和对人自身的肯定,以及追求人与天地及万物的关系如何实现和谐统一是分不开的。儒家提倡的培养民族精神、淳化民风,提高人的道德法则和修养,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一 儒家思想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核”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反映了其哲学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悌不仅仅是对于父母的赡养,而且更应该是对于父母的尊重。若赡养父母如同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宋明时期把孝道作为道德伦理中的重要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反映出孝道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儒学的重要思想。孝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诠释和演变,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会理性正确地去学习孝道,对于父母的建议和意见要充分尊重,同时也要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和自身特点的发挥。孝道是仁爱的基础,而仁爱是以爱人为核心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应该在吸纳其精华的同时,进一步在理性上感知领悟,在实践中履行。

奉行孝道的中国人把孝看成是最高的道德价值,孝道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统领作用,对于协调父子、君臣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培养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着某种程度的进步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现代孝道的要求和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其形式、内容、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在学习孝道的同时要注重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孝道价值体系,抛开孝道中的糟粕,吸取精华,避免一些极端行孝的行为,提倡文明孝道。例如,当今社会,关心老人物质层面上的多于精神层面的关心,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没有得到子女和社会的足够关爱与照顾,尤其一些退休的老干部退休后,感觉自己仿佛是“老无所用”,失去了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造成心理上的严重偏差和缺失。因此,作为年轻一辈应该尽可能在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适当给予老人一些能使他们发挥余热的“岗位”,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这既是“孝为百善之首,孝为诸德之本,孝为百行之源”的内在要求,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二)儒家思想在生活中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学》中讲:“大学之德,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现正其心。”①《四书五经》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47页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想治国还是想平天下,首要的就是修身为本,这是因为儒家以道德为安身立命、治国安邦和经世济民的根本。其实,所谓的修身在今天看来就是自我道德的提升,这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德育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完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建设首先要把握好家庭这个重要的“战场”。从根本上讲,家庭是青少年人生中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只有在家庭中把握好价值观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才能够完成道德赋予人类的历史使命,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在儒家看来,道德作为人主体的属性是人类的自觉活动,正是由于道德具备这样的特性而青少年又处于思想道德的形成期,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才显得不言而喻。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能动者也。可见早在古代,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早已被重视起来。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信是道德之本,而道德是为人之本,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修身”。时代不断赋予思想道德新的内涵,使之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辉,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起这份责任。

崇道尚德、名义重公、贵和乐群的精神特质,在本质反映了中华民族对道德的推崇与追求。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个人的价值不可能单独在社会中得以体现,需要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反映出来,这正是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要将个人价值熔铸于人类的生命之中。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才能得以推崇和实现以至永恒。儒家思想以德性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凸显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摸索和利用自然规律,积极进取、刚健有为,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性格和五千多年的文明。

儒家伦理认为,人是不可能同社会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离开了社会,人的价值无法实现。这也告诫我们青少年在今后的成长道路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学习体系,通过自我强化、自我锻炼来形成正确的德育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还要融入到集体、社会大家庭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青少年可能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能够“择善而行”,最终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二 目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价值的缺失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和价值观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涌入中国,一时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方面,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政府的主导作用减弱,经济回归其市场属性的情况下,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过分地强调多元、差异、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弱化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充分地展示出来,西方文化强调展示个性,而东方文化往往把集体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各种冲突中出现心理失衡,迷失自我,导致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的现象。青少年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由于其价值观仍在形成期,所以致使这个群体更加敏感、脆弱,因而更加需要人们去关注。据2003年美国心理学会报告的统计,上网人群中成瘾者的比例为6%,照此比例推算,我国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学生至少300多万。外来文化特别容易通过互联网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而互联网仅仅是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表现形式和途径之一,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传统文化未能形成合力并且统领多元文化和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育方法失当

传统的教育忽略了个性的发展和差异化的需求,儒家思想也是强调集体而忽略了个人需求的发展和需要。传统的价值观的教育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存活于自己的领域内而不能“下放”到当代青少年需要的层面上来,这便导致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德育价值观教育之间出现了“代沟”,两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契合在一起,那么即便是传统文化再完美,都无法运用到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去。因此,社会、学校应该在一个更加包容、自由的大环境中去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培养青少年的个性,更加注重个性的发挥和培养。

三 加强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教育

(一)内抓“自律”

所谓内抓自律就是指要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评价。古人曾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这就告诫我们不可能万事求完美,人也一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修正,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还是必要的。

要想使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首先应当自我设立一种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青少年在自我教育和评价的同时也要注意尽量做到反对功利化,要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自己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同时青少年也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与提升,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价值融入到集体中去,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高度统一,最终提升自我价值。

(二)外抓“监督”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问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不管时代怎样进步,科技怎样发展,教育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其本质的层面上来。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造成了人们生活在冷冰冰的科技生活之中,在人们过分强调“科技化”的同时却忽略了人文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积极教育和影响,从而导致了许多人“被科技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人们受到的教育一味地追求抽象科学知识,实用技能、技巧,而对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及生活、生命等话题却很少关注,致使教育观失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成了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其实,中国的传统道德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变得虚伪、变得庸俗、变得无趣,而是恰恰相反。道德理想本身是个好东西,但是把它唱到不近人情的高度,并迫使人人都去被动的接受,就会变成道德专制主义与理想法西斯主义。①陶东风:《王小波的智慧》,《风雨敲书窗》,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因此,我们的价值观道德教育要离开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生活是使其重获生命力的唯一出路。首先,社会监督责无旁贷,学校配合义不容辞。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离开家庭走向的必经地,尤其是社会,是考验一个人各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场所。社会各个部门应配合好媒体,做出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不要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当代青少年的积极教育和培养。正如康德所说:“人能够具有自我”。其次,社会学校也要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相互配合,正确引导监督,给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必须要有统一的主流价值目标,如果没有统一的主流价值目标,就会陷入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而混乱不堪,使我们的民族丧失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点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转型带来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多元的价值观必然致使一些青少年迷茫,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的把握好主要矛盾,坚定不移的搞好自身发展,提升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才能坚定的屹立于国际舞台,才能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守住我们内心的底线!

[1]朱岚著.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

[3]王振存.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4]二十五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吴枫.中华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Teenagers

WEI Zhe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Confucianism,as the backb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for its extensiveness and profundity all over the world.Moreover,involving various fields like philosophy,politics,culture,history,education,and economy,it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which is both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n exotic flower in th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orldwide.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transition,teenagers in our country are subject to various impacts and challenges in their values,therefore,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fish out a set of values geared to our young people amid mixed-up values and to grasp correct values amid profound changes of history.

values;traditional education;Confucianism;teenagers

G41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038-04

2011-10-25

韦震(1986-),男,山东济宁人,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毕和平)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儒家思想与书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