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探讨
2011-04-13魏建生肖茏权
魏建生,肖茏权
(1.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海南海口571158; 2.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广东韶关 512000)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探讨
魏建生1,肖茏权2
(1.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海南海口571158; 2.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广东韶关 512000)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开展工作、发挥战斗力的基础,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方面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在社会矛盾纷纷凸显出来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建党;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即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建国迄今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也随之转型,由原本单一的社会结构向多元的社会结构转变着,这使得人们的利益结构等也向多元化发展。这些变化,已经逐渐地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党执政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得我党执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好坏与否是我党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所以基层党组织应做出改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 基层党组织的含义及其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里面明确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可见,基层党组织是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中的党的组织(包括党委总支、支部)。[1]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层党组织是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实践者。
第二,基层党组织常常在基层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力争把各种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是社会矛盾的化解者。
第三,基层党组织在各种社会组织间进行协调,努力由构造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全社会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是社会组织的协调者。
第四,基层党组织担负着解决社会治安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公民合理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防止过激行为的重任,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第五,基层党组织负责加强文化前沿阵地建设,创新文化活动的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诚实守信文化的塑造者。
第六,基层党组织致力于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活力的激发者。
二 目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推进,破除了原有的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从总体来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得还比较到位,党员的整体素质主流还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思想建设方面,基层党组织里的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并且理论素养不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一,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出现理想信念退化、宗旨观念淡化和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的现象,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学习观念淡薄,学习能力欠缺,缺乏奋发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与新形势对基层党组织的新要求格格不入。三,随着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党员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市场经济体制中固有的趋利性和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及生活方式也纷至沓来,导致一些基层党员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行为屡见不鲜。
在组织建设方面,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缺乏制度保障。目前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过多过滥,且执行不力,缺乏对干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等现象还有不少,民主难以实现,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也因此大打折扣,甚至被错误执行,使得基层党组织威信下降,缺乏领导力。另一方面,党员组织生活形式陈旧,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因为基层党组织工作面广量多、时间紧、任务重。这使党的组织活动在时间、内容、人员上难以到位,有的党支部一年难开展几次活动,即使开展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读读材料,看看片子,传统的关爱、帮助、交心、尊重等人文的东西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萎缩,随之而来的是过分强调权威和冰冷的制度,使党员觉得枯燥乏味,导致基层组织建设退化,随之党的组织亲和力、感召力下降。另外,在抓基层党员思想教育方法上,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缺乏形式上的创新,往往是上级有布置就抓一抓,形式上做做样子,使一些党员教育和管理处于弱化状态。
在作风建设方面,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脱节现象较为普遍,作风严重退化。广泛的社会调研发现:民众对我们党组织的信心在从基层、地方、省到中央的排序中呈逐级递增趋势,出现了“上级比下级好,中央比地方好”的心态。[2]总的来说,基层党组织在处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常常忽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前进的主体的物质利益、政治权力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心存片面的对上负责观念,对群众感情淡漠,强征、强收、强拿、强要,遇事推诿,不负责任。二,随着改革的深入,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以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平等、监督意识正在逐步强化,而一些党组织或党员领导干部却看不到这种新变化和新气象,认为让人民群众自己作主决定自己的事情会乱阵脚,带来负面影响,因而不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三,有的党组织或党员领导干部虽然也讲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但在具体操作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愚弄群众;有的甚至把少数人的意见说成多数人的意见,用自己的看法代替群众的看法。四,在做群众工作时,有的党组织或党员领导干部政策法律观念淡漠,缺乏群众观点,对群众一时不理解的问题不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辱骂群众。
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对待,积极采取措施改正不足,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项基础性工作向前发展。
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性
目前,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各种矛盾冲突加剧,我党已充分认识到,现有基层党组织已经逐渐地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也显得尤为迫切。
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是我党的战斗堡垒,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实践者,是联系党的领导和群众血肉关系的纽带,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联结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党的事业,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起来,围绕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旗帜周围,构建发展的核心凝聚力,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的作用,这是责无旁贷且举足轻重的。把基层党组织建成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坚强战斗堡垒,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国际上形势突发多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则自然灾害频发,公共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加上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土地、能源、生态和环境瓶颈制约等新的发展难题相继凸显。这使得我党在深化改革开放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肩负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复杂、繁重。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改革发展的承担者和执行者,上述客观现实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自身忧患意识,具备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要求我们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建设具备与时俱进性质的基层党组织。
四 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紧密结合我们的工作重点、难点,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思想建设,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抓基础、抓根本,从思想建设做起。[3]因为思想统一是党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党内和谐的灵魂。一个政党能否具备强大的凝聚力,首要在于其成员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方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思想意识尤其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对党员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其思想上出现偏差,并易犯错误。要从根本上消除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这些有害的思想意识,在基层党组织内部形成和谐统一的思想氛围,就必须加强对基层党员及干部的教育,引导他们筑起牢固的思想大堤。
1.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内成员的思想建设。要构建起党员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能真正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意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要培育和谐的党内文化。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内部和谐统一,我们应在党内生活中着力培育以和为上、以和为荣、以和为贵的党内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应当体现崇和尚中、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体现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的思维方式,体现严己宽人、修身养性的行为操守,体现事业至上、和衷共济的务实氛围,体现遵章守制、顺畅有序的党内风尚。[4]只有培育出党内和谐文化,将之用于教育、陶冶党员,和谐理念才会成为党内发展的自觉取向,党员们方能心往一处靠,力往一处使。
(二)推进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保证。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动摇了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党执政的基础。①李贺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基层.北京日报,2004-10-11由于基层党组织组织涣散,造成了上下脱节,使得这些党失去了紧密联系群众的纽带,从而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动摇了自身的执政地位。要加强组织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发挥核心作用。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人。作为基层党组织主体的党员及干部个人的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建设的成败。
首先,从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班子来讲,要克服领导干部的“三拍”行为(“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着力打造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树立起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干部们只有具备了上述能力及素养,才能勇于担当,带好队伍,团结干事,取得新成绩,真正意义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从普通党员方面来讲,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充分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动力。要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树立为民意识。一方面基层支部要把政治学习与业务探索有机结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学习跟进。另一方面要壮大基层组织,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注重培养基层一线的青年骨干,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更重要的是,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关心党员的生活,实现党内关怀。
2.开展多样化的党组织活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不同年龄、层次的党员的兴趣点是不相同的。应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的构成、需求,尝试在自然科学的环境中引入社会科学的要素,通过重大政治问题讲座等各方面党员感兴趣或希望了解的知识的宣传,调动党员的兴奋点,通过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组织生活提高党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活跃工作和生活氛围,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推进制度创新,保证党组织高效率地运行。首先,要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形成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制度,定期分析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要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在工作形式上要结合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实际,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基层党组织工作中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路子。
再次,在党内,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并将其与党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坚决查处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的行为。必须形成一套对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行评价、奖惩的科学合理机制,既能保障和鼓励基层党组织的一班人奋力工作,大胆开拓,又能有效地制约他们的越权、违纪、不法等行为。[5]
(三)增强作风建设,保证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
党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中重要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必须看到,党的作风建设是随着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的变化,向党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作风建设。
首先,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应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当好排头兵,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政勤政上严格要求,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党小组和支部的监督,接受上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接受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党委开好每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党委成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对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不足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剖析自己,交流思想。民主生活会切实解决班子或个人存在的问题,在班子里形成一种讲团结、讲民主、讲集中、守纪律的好风气。[6]
其次,推动作风建设,要坚持关于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必要的党纪、党风、党性教育,纠正错误倾向,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另一方面要紧抓廉政建设,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坚持用反面典型进行教育,使大家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7]
总而言之,基层党组织是我党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内整个党的建设这庞大的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的高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我党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党应适应这一趋势,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1]贺洋,冯诺舟,王一舟.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J].才智,2011(5):251.
[2]彭穗宁.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出路[N].学习时报,2010-04-26(5).
[3]高天刚.立足根本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N].固原日报,2008-11-29(3).
[4]黄洁.党内和谐初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2):64.
[5]胡永佳,贾宏宇.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2002(20):9-10.
[6]田志强,胡振海,魏银凡.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134.
[7]李宏龙.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09(18):179.
A Tal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WEI Jian-sheng1,XIAO Long-quan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2.Special Policemen Detachment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512000,China)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the basis for our Party to carry out its work and to bring into play its capacity,so they serve as fighting bastions in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lines,policies and various tasks.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hould,in the new context of obv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als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advance with the times,focus on their self-construction,try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ighting bastions so as to contribute to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Party building;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construction
D2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024-05
2011-10-12
魏建生(1989-),男,重庆开县人,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黄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