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1-04-13孟晓斌
孟晓斌
(柞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商洛 711400)
一、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目前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分春秋集中强制免疫和养殖场程序化免疫两个层次。春秋集中强制免疫主要由县级畜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协调、督查、检查,各乡(镇)政府为工作主体,畜牧兽医站负责技术指导,村级动物防疫员进村入户按要求进行免疫注射、挂标建档开展春秋集中免疫。基本都能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强制免疫工作,口蹄疫、禽流感等几种强制免疫病种集中防疫密度都达到了规定要求,免疫同步加挂动物免疫标识和建立统一免疫档案,并且坚持月补针制度,防疫密度常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基本能满足散养户动物防疫需要。养殖场程序化免疫是以养殖场(大户)为主体,可在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镇畜牧兽医站免费领取强制免疫疫苗,在市场购买计划免疫疫苗,由场内部兽医开展程序化免疫注射,同步佩带耳标和建立防疫档案,所在地村级动物防疫员、镇畜牧兽医站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三级监管。程序化免疫可控性大,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管理水平、场主及场内兽医个人素质水平等,是养殖场成败的关键,因此做好养殖场疫病防控至关重要。
二、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养殖户积极地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不断有其他行业人员转行从事畜牧养殖。畜牧业养殖结构也逐步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现代养殖、规模养殖转变。同时也造成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养殖场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疫情风险控制上存在重大隐患。
1.动物防疫条件不达标。一是场内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养殖场(小区)污道、净道有重叠和交叉,生产区和生活区混为一体,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病隔离观察治疗场所。二是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现在场区和生产区门口未建消毒池、更衣消毒室或消毒设施达不到预防消毒目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病死动物不能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理。三是防疫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养殖场防疫制度不健全或不按章操作,防疫工作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管理。四是防疫人员素质低。主要表现在养殖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畜禽发病时不积极治疗或随意用药;发生疫情不及时报告,有的将发病畜禽淘汰上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动物疫病的防控,极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既影响疫病防治效果,又影响畜禽产品质量。
2.免疫不科学。一是动物免疫程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仅仅做强制免疫病种;购买疫苗比较盲目,免疫时不按畜禽生长阶段进行,有疫苗就免,没疫苗就不免,免疫随意性较大;免疫后不佩带耳标,未填写免疫档案。二是存在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主要表现在养殖场滥用疫苗和漏防某些重大疫病现象。三是滥用抗菌素影响动物防疫效果和产品质量。主要表现在养殖场在饲料中滥加药物;治疗滥用,大剂量加倍使用;防疫注射反应抢救时,使用大剂量抗菌素药物,影响疫(菌)苗效力;长期使用致使药物残留,严重影响畜禽产品质量。
3.防疫意识淡漠。一是养殖档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做免疫、用药、用料等记录,存在蛮干现象;虽建立但记载不够详实准确,对动物免疫、监测、诊断、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记录不全面,不规范。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主观上认识不足,对免疫、检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没有科学的认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做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养殖场饲养数量多、密度高、疫病风险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几率高、传播风险大、发生疫情后处理难度大,社会影响面广。因此,养殖场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部位和敏感环节,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突破口和安全工作落脚点,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完善动物防疫条件。
(1)科学建设养殖场。养殖场建场之前,要由畜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根据地形、地势、位置,合理选定养殖场场址,并科学规划养殖场布局,使其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建好围墙、大门、隔离区、消毒池等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要实现“六有”,即有诊疗场所、有隔离圈舍、有消毒设施、有场方兽医、有管理制度、有养殖档案。
(2)建立各项防疫制度档案。从管理、消毒、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入手,制定防疫制度、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兽药、添加剂使用制度、检疫申报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引种制度、疫病诊疗制度等多项制度,并张贴上墙。根据相关制度完善档案记录,做到记录与制度统一。通过建立制度和规范管理,逐步实现管理制度、档案记录的制式化,统一化。
(3)实施封闭管理。养殖场要实施封闭管理,严禁人员随意进出。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对饲养场地、用具、设备等定期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须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
(4)粪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建设沼气池,利用污水和粪便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进行综合利用。或建立粪便堆放池,经发酵后方能出场使用。
2.科学开展程序化免疫。
(1)科学制定实用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畜禽一生中各种疫(菌)苗接种的次数、次序和日程。而畜禽接种疫苗的日龄不同、疫苗接种次数不同、前后接种疫苗间隔时间不同,免疫效果都会不一样。科学的免疫程序应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制定,而不能按照个人意愿随意制定,并非是接种疫苗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接种。一是根据本地本场疫病发生实际情况和疫病发生变化制定免疫计划,如一旦发生猪瘟,即实施超前免疫,吃乳前1小时首次接种猪瘟疫苗;二是根据群体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来制定免疫计划,要考虑到母源抗体干扰;三是要结合周边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来调整免疫计划;四是根据疫病发生季节性来制定免疫计划,如夏季来临前接种猪乙型脑炎疫苗,冬季来临前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
(2)免疫接种的原则。一是针对养殖场危害严重可造成重大损失的疫病,特别是能引起种畜禽繁殖障碍和无药物可预防、治疗的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等必须实施免疫接种。二是要根据免疫程序,实施科学地免疫接种,避免疫苗之间相互干扰或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三是要保持所使用疫苗的相对稳定,选择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优质疫苗,不要经常更换不同厂家的疫苗,避免对生猪产生一些应激反应等不良影响。四是免疫接种的操作一定要严格规范。
(3)免疫接种的技术操作。一是为防止接种疫苗时传播疫病,注射接种过程中应严格消毒、细致操作。注射器应洗净煮沸10 min备用,针头一畜一换;二是注射部位要准确,如肌肉注射,一定要把疫苗注射到肌肉内,切勿注射到皮下、脂肪内、体外或体腔等部位;三是注射的剂量要准确,进针要稳,推液不宜太快,不漏注、不白注,保证足量的疫苗真正注射到生猪体内;四是接种部位以3%碘酒消毒为宜,以免影响疫苗活性而使弱毒活疫苗失败。五是疫苗使用前应检查疫苗是否符合要求,接种弱毒菌苗前后1周内,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因为抗生素对细菌性活疫苗具有抑杀作用。六是稀释弱毒疫苗时一定要用专用稀释液严格按比例稀释,不同批次的疫苗,不能同瓶稀释,疫苗稀释后应放置在疫苗冷藏箱内,2~4 h内用完,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七是接种前要健康检查,禁止给不健康的畜禽接种疫苗。八是及时做好记录。记录表格记完后,要及时整理分类归档,并要经常查阅记录档案,及时掌握应免畜禽的数量和应免日期,以保证及时接种疫苗。
3.认真开展疫病监测。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可以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
(1)疫病监测方法。一是临床观察。每天进行临床巡查,要做到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检查时要区别群发性或零星发病,疫病群发且有共同临床症状,要考虑传染病或中毒性疫病;零星发病可能多是普通病。都要及时隔离治疗。二是实验室监测。养殖场对免疫后的畜禽,要主动开展免疫抗体检测,以检促防。可以采样送县动物疫控中心集中进行抗体检测。另外,在发现某些疑似疫病时,要及时、合理采样送检,进行病原学诊断,不可盲目治疗。
(2)发现疫情苗头果断处置。养殖场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不论其危害程度大小,必须向所在地畜牧部门报告发病情况,及时诊断。当确诊为常见常发疫病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单位要求,开展紧急免疫接种、消毒、隔离、治疗,及时处理淘汰患病动物,净化养殖场环境;在诊断为一类疫病时,应积极配合落实有关单位的处置措施,扑杀养殖场内所有易感动物,对养殖场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
4.加强饲养管理。
(1)引进健康种畜禽。一是必须从非疫区引进畜禽,应到种畜禽场实地考察,了解其疫病发生情况、免疫接种情况、监测情况。有条件的可委托具备一定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确保无疫病感染。二是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办理引种手续后引进种畜禽,引进后必须进行隔离、观察、消毒。在隔离期内畜群健康、未出现不良反应,方可混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水平。饲养管理和营养方面的优化可降低动物对疫病的易感性,使动物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发挥其最佳生产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抵抗力。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水平,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供给全价营养饲料。即:圈舍要温湿度适宜、干净卫生,饲料营养成分要求蛋白质水平适宜、氨基酸均衡、无变质发霉,饮水干净,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满足生理需要。二是减少应激因素。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全进全出模式,做好消毒、杀虫灭蚊等消灭传染媒介,加强生物安全。
(3)改善圈舍小环境。圈舍的环境有任何干扰,都会对畜禽产生应激,诱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对于圈舍小环境的控制很重要,圈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暑降温,取暖防寒,防潮排水,通风换气,为畜禽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降低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一般饲养密度要适中,不同日龄的畜禽应分群饲养,可降低畜禽疾病的感染。
(4)建立科学的消毒程序,严防病原感染。科学的消毒程序要选用适宜的消毒药品,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严格实施环境消毒,圈舍消毒,用具消毒和带畜消毒,并适时交叉更换使用消毒药品,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一是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猪舍内粪便、污物、垃圾每天要清除,运往圈舍下风口500米外堆积发酵做无害化处理。二是圈舍地面、墙壁、设备及用具等都要定期消毒,降低猪场环境微生物的数量。用两种以上的消毒药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