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宫寒不孕症13例
2011-04-13黄海涛
黄海涛
针灸治疗宫寒不孕症13例
黄海涛
(深圳市黄海涛中医针灸诊所,广东 518055)
不孕症;针灸疗法;辨证分型;宫寒
育龄妇女,未避孕,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以上而未怀孕者;或曾经有过生育或流产,而又2年以上未怀孕者,称为不孕症[1]。妇女因胞宫寒冷而不孕时则称为宫寒不孕。主要表现为小腹冷感,冷痛,白带清稀,痛经等。笔者于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宫寒不孕症13例,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不孕症患者均来自诊所的患者,其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0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妇科学》[2]不孕症诊断标准及肾虚(偏阳虚)辨证。
1.3 纳入标准
同居2年以上未孕或曾经生育或流产后2年以上未孕,怕冷,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闭经,面色晦暗,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1.4 排除标准
①经西医检查有明显异常者(如输卵管堵塞等);②不能按要求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取中脘、足三里(双)、神阙、气海、关元、子宫(双)、三阴交(双)穴。针刺采用提插补法,足三里用温针灸法,腹部以神阙为中心采用艾灸盒灸。每次治疗40 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遇经期避开,月经周期第12天开始同房,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 怀孕并顺利产下胎儿。
有效 怀孕但胎儿中途流产。
无效 未怀孕。
3.2 治疗结果
痊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2009年8月8日初诊。患者5年前怀孕后不明原因流产,经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年来经中西医诊治(具体治疗不详)无效。患者希望能通过针灸调经。症见月经错后,量少色暗,有血块,素体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月经后期、宫寒不孕。予针灸治疗,取中脘、足三里(双,温针灸)、神阙(艾灸盒灸)、气海、关元、子宫(双)、三阴交(双),采用提插补法。隔日治疗1次。患者针灸8次后说应该要来月经了,嘱患者经后继续治疗。患者因月经应至未至,检查发现已怀孕,于2010年5月顺利产下一女。
4 讨论
张景岳《类经》:“冲任为经络之海,其起脉之处,则在胞中而上行于背里。所谓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宫”即是中医所说的胞宫(女子胞),即包括女性内生殖器官中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寒”即子宫受寒,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等,还包括中医所讲的阴寒内盛,阳气不足,肾阳虚寒等。胞宫是女子孕育胎儿的场所,因此胞宫的功能正常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另外与种子发芽生长需要阳光一样,胎儿的发育也需要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所以女子阳气充足才能使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深圳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患者多有使用空调和吃寒凉食品习惯,使机体的阳气受损,从而造成宫寒不孕。针灸并用恰好能温阳散寒,中脘、足三里健脾养血,关元、气海、神阙温肾助阳,子宫穴调理子宫的功能,三阴交调理脾肝肾三脏。气血足,寒气散,故能孕。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7.
[2]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9.
2011-06-20
R246.3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853
1005-0957(2011)12-0853-01
黄海涛(1971 - ),男,主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