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境外电视剧艺术特色及其本土化应用

2011-04-13

关键词:丑女贝蒂美剧

梅 梅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电广传媒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在电影被视为高消费娱乐活动的当下,电视剧自然成为最平易近人的消遣活动,在各国都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电视剧与其他节目形式一样,逐渐形成了全球化传播格局。我国也引进了不少境外电视剧,大大丰富了我国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先后形成了美剧、日剧、韩剧的收视风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移植境外电视剧形式之先河,最先引进并移植的电视剧形式是情景喜剧。1993年,河北电视台首播借鉴美国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简称为sitcom)形式的《我爱我家》。这部长达120集的中国式家庭情景喜剧是境外电视剧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移植的最早尝试,并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收视狂潮。《我爱我家》的成功带动了其他境外电视剧的移植之风,从90年代末开始,这种电视剧的“拿来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众多引进、移植的电视剧中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更多的是表现一般、反响平平,甚至有不少引进、移植剧目还来不及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就早早“夭折”了。这说明我国对境外电视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缺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本土化改造。以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境外电视剧的艺术特色来探讨境外电视剧形态的本土化应用问题。

一、美剧、日韩剧、泰剧的艺术特色

(一)美剧

美国被公认为传媒文化产业的出口大国。据统计,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竟高达60%-80%,这些国家的电视台几乎成了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1]美剧是美国电视节目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覆盖各种电视剧类型,如喜剧经典《Friends》、悬疑剧经典《24小时》、警匪剧《越狱》、都市言情剧《欲望都市》,更不用提《豪斯医生》、《绝望主妇》、当红的《绯闻女孩》和在中国人气火爆却在ABC电视台惨遭停播的《丑女贝蒂》。多元化的社会给予美剧多元化的题材,多元化的文化共存塑造了美剧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美剧在情感方面的表达非常到位,鲜见矫情泛滥,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加以艺术的夸张,一张一弛之间把握得得心应手。在美国电影与音乐事业繁荣的背景支持下,美剧在镜头、音乐方面的应用同样具有独特的特征。美剧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集数多但剧情扑朔迷离、令人着迷。虽然美剧有时实在长得拖沓,可对于一部真正称得上经典的美剧来说,这种遥遥无期反而能给观众一种有陪伴的安心感。比如《Friends》,即使没有结局也能吸引观众。

(二)日、韩剧

相较于美剧来说,日剧另有一番风味。大概是因为文化背景相近的因素,日剧中的幽默等各种元素更容易被东方观众所理解与接受。日本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腻唯美的风格在日剧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日剧的深度与吸引力。当然,日剧的典型代表不仅只是青春爱情剧,日本东京警视厅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FBI的最有效率的警察机构,而社会现象对文化现象有强烈的影响,所以日本的刑侦剧也有着自己强大的市场。[2]日本各类侦探片层出不穷,且表现不凡。如早期的《古畑任三郎》,近期的《神探伽利略》、《大脑先生》、《Boss》等。日本的刑侦片大多以单元剧的形式出现,每一集都是独立的,这种灵活的手法在其他各国的喜剧中也有出现,为受众的观看提供了方便。幽默、独立单元、剧情、画面唯美,这是属于日本电视剧的代名词。

韩国的爱情片曾经一度风靡亚洲,它大起大落的剧情起伏和哭不完的眼泪,曾经让很多观众感动,尤其赚取了不少家庭主妇的泪水。不过可惜的是,这种类型一直没有得到创新和改进,以至于现在的韩剧总是千篇一律,所以家庭肥皂剧是韩剧的代名词。

(三)泰剧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电视剧频道和各省级电视台中经常可以看到泰国电视剧。泰剧剧情温馨浪漫,充满幻想,可以说是言情小说的电视版;演员是东南亚血统的帅哥美女;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画面精致而充满异域风情。泰剧善于表达复杂多样的感情因素,而好的演员能把这些感情因素融入自己的角色中。泰剧在叙事上遵循传统的影视模式,充满强烈的人际冲突,但所有的冲突都会在剧尾得以化解,每个人都会原谅对方,坏人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好人会得到奖赏,社会恢复秩序和平衡。从《虎纹月亮》到《千金女佣》,再到《爱的阴霾》,都是这种故事构架。泰剧的这一叙事特点来源于泰国这个佛教国家的文化背景,佛教文化中力求和谐与因果应报的观念。在受佛教文化传统意识影响数千年的中国观众看来,这种观念与我们“扬善抑恶”的传统道德标准是如此合拍,从而泰剧也深受我国观众欢迎。

二、境外电视剧的本土化应用

各类境外电视剧的艺术特点值得中国电视剧借鉴和学习。中国的电视剧与韩国电视剧的缺点极其相似。中国的电视剧大多是电视连续剧,在形式和剧情等方面迟迟没有创新,演员也陷入互相模仿或守旧的表演模式里不能脱身,同质化现象严重。中国比较有实力的电视剧当属纪实的革命题材与古装历史题材。这些电视剧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历史厚重感。如《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团长我的团》和古装电视剧《康熙王朝》等。

近年来,“山寨”风刮到了电视剧产业。湖南卫视的自制剧《丑女无敌》就模仿了美剧《丑女贝蒂》(《丑女贝蒂》的最初版其实源自哥伦比亚,之后才有美国版、墨西哥版、俄罗斯版、德国版和中国版,其中美国版最为观众所熟知与喜爱)。与各国版本相比较,我国的《丑女无敌》自播出后就招致不少批评。

首先,丑女非丑。丑女故事中的女主角本就是丑女,美国版的《丑女贝蒂》就坚持实事求是,剧中的女主人公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丑女。女主角亚美莉卡-弗伦拉长得不漂亮而且土气,但她真实自然的表演却让受众喜欢。而在中国版的《丑女无敌》里,扮演女主角的却是养眼的准美女,剧中通过各种形象元素如眼镜、衣服、牙套使之成为一个丑女,严格意义上是个邋遢女。这样一来,主题定义的丑女奋斗史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受众又回到了看帅哥美女的固有模式中。

其次,表演过度夸张。美国版的《丑女贝蒂》中,贝蒂的姐姐、Amanda、马克等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姿态及声调上的表演确实是变形的、夸张的、反常的,从而让人捧腹大笑。而女主角贝蒂的表演则恰恰相反,并没有追求恶搞表演,甚至没有一处是刻意夸张和放大的。这两种表演方式形成鲜明的反差,衬托出搞笑与滑稽。而我国的《丑女无敌》中,演员们的夸张是卖力的,但总不能把握好火候与分寸,因此很多时候夸张博取的却是讽刺的讥笑。演员的演技是一部影视作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真正有内容、有内涵的演员才能与电视剧相得益彰,得到艺术上和市场上的双重认可。

再者,过于注重商业元素,忽略影片本身质量。这几年在很多影视剧中,植入式广告已是最常见的商业运作方式。《丑女无敌》中的植入式广告更是无处不见,剧中主要场景公司中布满了广告,包括饮料、隐型眼镜、生活用品、银行信用卡、红茶等各种品牌,引来观众质疑。

改编自日本漫画《流星花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其实是一部很正常的改编或翻拍电视剧,之所以被称为“山寨”也是因为电视剧的质量问题。《一起来看流星雨》是被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都翻版过的剧本,其中每个人物个性鲜明,塑造起来并不困难。但《一起来看流星雨》选角不佳,人物造型比较失败,而且广告数量庞大、随处可见,植入方式低劣,最可笑的是校牌旁边居然有美特斯邦威的商标。这部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一的原因在于传媒无可匹敌的舆论造势。收视率高对电视台固然是好,但是光靠舆论取胜的电视剧对于观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电视剧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方式,它也理所当然地会影响观众的欣赏水平。所以我国电视剧发展应该以打造独特风格、高质量及高品位的作品为目标,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综上所述,在境外电视剧的本土化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山寨”其表,重要的是抓住电视剧本身。首先,活化电视剧播出的形式与题材。可采用单元剧、电视剧SP、分季播放等各种形式,甚至每集一个主题的连续剧都是可以尝试的。其次,提高演员素质。我国电视剧演员缺乏自我创新意识的提高,演技风格单一化。再者,中国现在多元化的社会也应该相应创作多元化的题材,适应电视分众化的趋势,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苗隶,赵长军. 论通俗文化[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3.

[2] 王军. 美国法制节目形态介绍[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 56.

猜你喜欢

丑女贝蒂美剧
美剧迷群在网络社区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百变猫咪
从被嘲“丑女”到票房20亿 谐星马丽的逆袭之路
上帝的手艺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笑笑
美剧的人物设置模式研究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Is Watching Amerircan Se ries HeIpful to EngIish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