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通脉汤治疗脉络寒凝型脱疽32例临床观察
2011-04-13闫京宁
闫京宁,张 磊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脱疽是以肢端缺血性坏死、趾节脱落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本病又称“脱痈”、“脱骨疽”、“脱骨疔”,相当于西医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是动脉和静脉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下肢多于上肢。山西中医学院赵尚华教授从事中医外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近40年,对该病的临床处方用药颇具独到见解。我们于2010年1月-2011年8月采用赵老师拟创的阳和通脉汤治疗脉络寒凝型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病例来自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6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7个月;有吸烟史28人,其中超过10年者17人。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本科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的“脉络寒凝证”患者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阳和通脉汤为主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炮附子10 g,桂枝10 g,麻黄 3 g,丹参 30 g,鸡血藤 30 g,川牛膝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当归 10 g,赤芍 10 g,炮甲珠 10 g,甘草 6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空腹温服。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脉管炎会议汇编《脉管炎防治手册》中规定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肢体末梢循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肢体末梢循环改善,肢体感染被控制。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疗效观察
所有病例治疗后治愈14例(43.75%),显效8例(25.00%),有效 7例(21.88%),无效3例(9.38%),总有效率90.63%。
4 典型病例
张某,男,26岁,2011年3月16日初诊。患者双下肢怕冷憋胀不适5年余。患者自觉双下肢喜暖怕冷,冬季加重,走路不足200 m后即出现双小腿憋胀不适,伴有腰困。双足趾甲生长缓慢,增厚粗糙,双脚干燥无汗,色白呈糠样。二便调,纳眠可。无发热恶寒,静息痛等。舌淡苔白质紫暗,脉缓,趺阳脉减弱。中医诊断为脱疽,辨证为脉络寒凝证。西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法。处以阳和通脉汤加减:制附子10 g,桂枝10 g,当归10 g,赤芍 10 g,川牛膝 10 g,丹参 30 g,鸡血藤 30 g,地龙10 g,水蛭6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严格戒烟,穿衣注意宽松保暖。
二诊:服药1月,患者自觉走路轻快,小腿憋胀不适明显减轻,能连续步行1 000 m左右,足底有发热感。双足趾有好甲新生,双脚干燥明显减轻,脱屑明显减少,腰困好转。口干欲饮,易出汗。舌淡苔白质紫暗,脉沉细。原方去水蛭,加玄参15 g,麦冬12 g,红花10 g。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1月,双足皮肤基本已恢复正常,患者主诉无明显不适。舌淡苔白,脉缓有力。原方加玄参15 g,川芎10 g,嘱患者再服15剂,巩固疗效。
5 讨论
脱疽一病最早见于《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陈淑长教授认为本病是因为情志、房事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肝脾心肾虚损,而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加之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治疗多以当归四逆汤合补阳还五汤等[3]。赵尚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血脉,病理机制主要是肾虚寒凝,脉络阻塞。病因主要是严寒涉水、步履冰雪、久居湿地,寒湿外袭以致寒凝络痹,血脉凝滞,阳气不达四末,肢体失于温煦濡养,遂致本病。治法当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赵尚华教授自拟方阳和通脉汤中炮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内逐寒湿,外散风寒,温通止痛;桂枝辛甘温,助阳散寒,引药上行,通畅血脉;川牛膝下行活血,三药合用为君。麻黄辛温,散寒而温通;丹参、鸡血藤、地龙、红花活血化瘀,共辅君药温通经络。炮甲珠通经散结,直达病所;当归、芍药既通血脉,又养血柔筋,以制附子之燥烈,并为佐药。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温元阳、破痼冷、通血脉、祛冷痛之功[4]。由于近年来炮甲珠药源稀缺价格较高,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如非必要,常以水蛭代之。
[1]赵尚华.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4-296.
[3]陈淑长.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0-241.
[4]赵尚华.中医外科方剂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