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对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再认识

2011-04-13刘京萌

关键词:自主性理论国家

刘京萌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反思对于自由市场释放出来的能量的无节制地最大化利用所带来的弊端。正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亚洲发展型国家的批判一样,人们往往因为危机的爆发而急于去否定一种范式或者体制。而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通过对范式的深入考察,在认识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以一种面向未来的态度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一、发展型国家理论及其主要特点

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概念最早由查默斯·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1982)提出①Chalmers Johnson,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在其著名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一书中,通过对日本通产省历史和结构的考察,他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型国家”这一概念,查默斯·约翰逊用“发展型国家”一词描述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政府官僚阶层的自主性以及日本所采用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手段,力图阐明日本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独特制度结构。此后,阿姆斯登关于韩国的论述②Alice H.Amsden,Asia’s Next Giant:South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Oxford UniversityPress,New York,1989.,戴约于1987年主编的论文集《经济起飞的新视角:亚洲新兴工业化实体的政治经济分析》等,都是“通过探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东亚经济发展寻找更合适的解释”③弗雷德里克·C·戴约编:《经济起飞的新视角:亚洲新兴工业化实体的政治经济分析》,王燕然、王逾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而奥尼斯的《发展型国家的逻辑》,则是对这四部著作的评论及对20世纪80年代理论发展的一个总结。④ZiyaOnis,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Comparative Politics,1991,24.至此,发展型国家理论的主要概念、内涵及分析方法都已基本确立。

“发展型国家”是由政治的、官僚的和财阀势力组成的无缝网络的简称,这一网络塑造了东北亚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①禹贞恩编:《发展型国家》,曹海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页。这一理论范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特点:

1.后发展的国际环境及发展目标的优先性。约翰逊的著作将发展型国家定位在后发展的背景之下,这就决定了发展型国家的“赶超”逻辑,正如赫希曼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中所讲:“一个国家及其公民能够为发展而组织起来吗?或许这并非听起来那么重复和模糊。比如说,集中考察决断问题,我们就会把握当今欠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特质,即他们是后发者的事实。这种状况会令他们的发展变成一种缺少自发性而更具可以性的进程,而不像发达国家的情形”②Albert 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p.8.,在这种逻辑的驱使之下,“由发展、生产力和竞争力定义的经济发展,构成了国家优先考虑的目标。通过对任何平等和社会福利不做出承诺,避免了目标的冲突”③ZiyaOnis,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Comparative Politics,1991,24,p.111.。这是发展型国家的主要特点,也是这一类国家之所以被称作“发展型”国家的要义所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下所讲的发展主要是指经济的增长,发展目标的优先性亦即实现经济增长的优先性。

2.持续的发展意愿。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的第一个特点已经讲到,“发展型国家”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其优先发展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产生来自于其“后发展”的国家地位及国际形势所产生的强烈的发展意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后发展国家都具有发展的强烈意愿。比如在掠夺型国家,在政府官员靠掠夺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的情况下,增长并不为他们所关注。在其他一些国家,政府官员出于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经常扭曲国家的发展意愿,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发展意愿丧失了可持续性。因此,只有具备了由国际竞争压力或者国内的文化传统等变量造就的持续的发展意愿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发展型国家。

3.实施有选择的产业政策。在具备了持续的发展意愿并且把经济发展放在优先目标之上的发展型国家,通过国家干预产业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有选择的产业政策,并推进其有效的施行。正如约翰逊所说:“这一官僚系统的责任首先是确定并选择需要发展的产业;第二,确定并迅速发展已经选择的产业的最佳方式;第三,调控指定的战略部门的竞争以便保障经济健康而有效的运行。这些责任是运用国家干预的适应市场的方法实施的。”④Chalmers Johnson,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p.314-315.韦德则将这一政策总结为:“使用国家政策以促进国内的工业投资,并把这种投资更多的导入其增长对该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至关重要的行业中去;使用保护手段以有助于创造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如果更广泛的战略要求严重依赖贸易,就把促进出口放在优先地位。”⑤罗伯特·韦德:《驾驭市场:经济理论和东亚工业化中政府的作用》,吕行建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第375-397页。布鲁斯·康明斯甚至说:“由于我们眼下解决的发展型国家(非理性的)把价格搞错了,从而(理性地)把工业化搞对了”⑥布鲁斯·康明斯:《无蜘蛛之网,无网之蜘蛛:发展型国家的系谱》,曹海军译。参见禹贞恩编:《发展型国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04页。。因此,对于发展型国家来说,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主导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4.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要想实现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就要求发展型国家具有较强的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一套有效的官僚机器是解开国家能力之迷的钥匙。“统治日本的是日本的精英国家官僚体制。这些官僚是从日本最好的法学院的尖子生中选拔出来的……官僚实际上负责治理社会的所有法律文件、法令、规章制度。官僚也拥有延伸性的超法律的行政指导权力,而且,比较而言,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受到司法体系的约束。”⑦Chalmers Johnson,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13.正是这样一套强大的官僚机器,才使得发展型国家获得了有效的经济干预能力,指导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发展型国家最重要的制度特征是国家的自主性。国家的自主性使得国家能够制订和推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与社会中的主要集团形成联盟,从而推动发展战略的实现。国家的自主性需要一个高度整合的国家,即国家作为行动者的内在一致性,使得它有能力制订统一的发展战略并有效实施。国家的自主性特点使其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于多元利益的干扰,通过功绩制方式录用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前景并且长期任职的国家官僚,在国家内部能够形成一个整合网络,从组织上确保了国家自主性的前提。国家的自主性使得国家决策能够拒斥私人利益的影响,从国家长远的角度来规划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私人公司从个别和短期角度追求利益,如果这些私人利益能够影响国家决策,将使得国家失去自主性而无法客观地从整体的、长远的角度制定政策。①陈尧:《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然而,国家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国家与社会的隔绝,在国家自主性之外,彼得·埃文斯用“嵌入式的自主性”来概括东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对于埃文斯来说,典型的发展型国家是一个触角深入社会但又能保持其整体性的怪兽。东亚的发展型国家嵌入在社会之中,又避免了成为社会的俘虏。在国家与社会的纵向关系之上又编织了与社会之间密切合作的横向网络。②Peter Evans,Embedded Autonomy:State an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5.紧密的政商合作关系。发展型国家在嵌入式的自主性中发展了紧密的政商合作关系,在工业转型的历史契合中与商业部门结成了良好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正如约翰逊所说:“发展型国家的概念意味着,每一方都在相互有利的关系中利用另一方实现发展的目标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在这种关系中,企业家不承受单独追求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的压力,因而有足够的余地考虑国家长远利益。”③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戴汉笠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323-325页。韦德认为,正是一种阶级合作主义为东亚国家指导市场提供了基础。④罗伯特·韦德:《驾驭市场:经济理论和东亚工业化中政府的作用》,第22-23页。因此,发展型国家官僚通过协商机制如各种政经联合会,将具有主导性的官僚组织与私人资本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化方式连结起来,通过制度化的政策网络,动员私人资本投向战略性产业领域和配合执行产业政策,从而实现正和、共赢的结果。⑤陈尧:《发展型国家模式及其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二、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局限性

我们在肯定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在促进东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以及其超越新自由主义理论范式及依附主义理论范式的创新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一理论范式自身存在的缺陷。

1.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发展型国家”确实存在于东亚的时空当中,然而其局限性在于或许也仅能解释这样的时空,发展型国家的特点因其具有较强的限制性而在其适用范围上出现了许多局限。前面已经提到,约翰逊的著作将发展型国家定位在后发展的背景之下,如果加上对几个发展型国家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优先目标首先是在日本的贫穷和战争环境里建立的”⑥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第343页。,韩国的发展也与冷战时期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军事环境是分不开的。并且这种压力所带来的持续的赶超意愿所引起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在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国际环境的改变后逐渐改变了策略。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发展型国家理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非同样历史时空条件下的指导意义有多少。正如奥尼斯所说:“由于东亚的发展型国家是独特历史环境的产物,限制了其向其他地区移植的可能性。”⑦ZiyaOnis,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Comparative Politics,1991,24,p.120.

2.国家“自主性”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是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的一个核心。然而“自主性”这个变量并非是给定的。颇具戏剧性的一点是,发展型国家自主性的丧失恰恰是因为其经济的发展,发展型国家在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大量财阀在经济上的崛起使得他们不甘于处在被引导的地位,企业在经济实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间战略联盟等方面自主性增加,不断增强的个人意志改变了与国家之间传统形成的均衡的合作关系,使得不仅无法维持原有的政商关系,许多大的财阀甚至介入政治领域,转而在政治上施加影响。此外,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运动、减少了文盲率,培育出一个强大的中产阶层,经济增长所造就的经济和市场体系越来越难以受到国家的控制,独立的权利中心大量产生和成长并建立了私人对资本、技术和通讯的控制,这些因素对国家的民主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①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序言。民主化的发展,将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使得发展型国家官僚体系的自主性和对产业的控制影响能力不断丧失,所以发展型国家存在自我削弱的趋势。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国家正在不断的去民族化,脱域资本日益在全球流动,外部直接投资的兴趣不断增长,灵活的地区经济、分散的跨国技术和金融网络的出现,破坏了发展型国家原有的范式。②Sean O.Riain.The Flexible Developmental State:Globaliz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the Celtic Tiger,Politics﹠Society,2000,28,p.157.当市场更少地从国家那里获取资本,而更多地从国际流通和资本市场获取资本的时候,将会使得市场有更少的理由追随国家了。金融的全球化把控制杠杆转向市场,国家的权力减少了。③Eul-Soo Pang,The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98 and the End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al Stat e,Contemporary SoutheastAsia,2000,22,pp.583.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第三部门”的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也使得私人领域的自主性加强,从而削弱了国家的能力和自主性。

即使在这种变化发生之前,发展型国家的国家能力和自主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斯蒂文·克雷斯纳得出结论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治机构都非常软弱”④Stephen D.Krasner,Structural Conflict: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28.,同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政府简直就不能治理”⑤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p.2.。因此,我们并不能确保发展型国家官僚系统自身有能力制定出更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政策。即使他们具备这样的国家能力。发展型国家的官僚既然掌握了大量政治经济的特权,这就要求一个精心设计的经营型官僚机构来支撑,然而,“发展型国家理论家们过于频繁地把国家官僚视作完全非政治化的,无实际社会意义的,并且是理性地追求自明的国家利益;简单来说就是韦伯的理想官僚的具体化。”⑥H.H.Gerth and C.Wright Mills,eds.,From Max Weber:Essay in soci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chap.8,pp.196-244.但是,这种官僚体系和高素质官员的理想化的价值中立以及其与社会影响绝缘的情况,往往只存在于美好的理想之中。约翰逊也写到:“问题并不是市场力量被取代,而是常常用来保护既得利益而不是实现发展型目标……但也可以不惜牺牲消费者、好工作和发展的利益来塑造自身结构,以此壮大自己和朋党的实力”,甚至“官僚们在制定政策时并非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为了少数商业和精英的利益;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不过是一些人利用国家资财赚取个人私利过程中的副产品”⑦David C.Kang,Bad Loans to Good Friends:Money Politics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n South Ko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Winter 2002,pp.177-207.。因此发展型国家的官僚机构很难总是成为韦伯所讲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忠实的国家利益的代表,因而其自主性也是大打折扣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发展型国家所广泛存在的结构性腐败以及“裙带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日益降低对民主的渴望日渐强烈的今天,这无疑是发展型国家为人们所诟病的一大弊端。

3.忽视公民福利。前面已经提到发展型国家将经济增长设定为其国家战略的优先目标,相对而言,经济增长后的分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通商产业省的政策强化了日本这一抽象实体,但并没有丰富日本消费者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着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而发生正相关的变化。“因为它集中于国际赶超,所以发展型国家的模式不重视国内政治和经济冲突。因此在国内问题上,该模式仍然主要是不过问政治和无实际社会意义的。”⑧T.J.Pempe:l《变化世界经济中的发展型体制》,曹海军译。参见禹贞恩编:《发展型国家》,第167页。伊恩·霍利戴将东亚发展型国家总结为“一种促进生产的福利资本主义世界”,在促进生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目标高于一切,社会政策必须服从于它。因此,在促进生产的福利资本主义世界中,社会权利很少,其扩展要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社会中的生产要素的地位受到重视:政府、市场、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为经济增长服务。⑨伊恩·霍利戴:《东亚社会政策的特点:促进生产的福利资本主义》,刘金婧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12期。可见,发展型国家对于其公民福利的增长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对于自然环境和资源也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种将丰富多元的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约化成单一的经济增长来衡量的非人性的增长策略,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成为发展型国家理论最大的缺陷。

4.对国际因素缺乏敏感性。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将研究的眼光局限于国内层面,而忽视了国家作为地区和全球一部分的国际政治环境问题,因而很少把注意力投向一些国际战略目标,如能源和环境污染的跨国规则、地区权利均衡、国际贸易投资、国际援助以及多国公司和跨国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等。因此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没有将国家放在地区和国际权利均衡的广阔背景下选择自己的战略,也就使自己的战略选择难以避免片面性和短视性的弊端。

发展型国家理论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全球化的压力。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展大量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经济变动,避免价格扭曲,国家应该大力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举措,一方面维护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另一方面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份额。而这些主张似乎与发展型国家的只注重国内发展的经济政策严重冲突。例如,WTO要求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要求各国市场充分开放,减少贸易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一体化,而这些要求在发展型国家中往往比较难以落实,或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有WTO的规定,一些东亚国家依然在制定国家产业政策的时候对某些产业进行补贴,或者制定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这种措施的采取,短期可能会获得异常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受到其他经济体的遏制,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发动力不足。缺乏对国际因素的考量和敏感性,在政策制定的层面仅仅考虑国内的利益需求,往往会导致发展型国家的短视。

三、超越发展型国家理论,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发展型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发展型国家理论有着特有的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何超越发展型国家的理论框架,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1.继承发展型国家理论的精华。尽管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我们却可以超越这种局限性去汲取其经验,扬弃其弊端,从而为同样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发展战略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首先,继承发展型国家理论精华,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过去,指导现实。如果仅仅因为发展型国家理论存在的一些缺陷而忽略其对于国家政策制定的参考意义,无异于否定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价值。尤其是在经历了发展型国家的发展时期后,我国更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进行全面的总结。其次,继承发展型国家理论精华,是实现超越发展型国家的基础。只有对发展型国家理论进行总结分析,去糙取精,才有助于我们超越发展型国家理论的框架,突破思维定势。再次,继承发展型国家理论精华,是寻求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为了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构建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国家方针和政策,就必须在对发展型国家理论的总结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

第一,重视政府建设能力,在适当的范围和领域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对政府能力适当并充分的运用,发展型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发展型国家的政府往往具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能力。例如对自然灾难的应对上,发展型国家往往能够更加迅速地调动有效力量进行救援活动。同时,发展型国家的政权特征决定了其政策制定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政府更迭往往不影响其对以往发展目标的遵从,这也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指导和建设力量。

第二,经济发展要与自身的文化传统相协调。从发展型国家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发展型国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一致性,文化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文化的沉淀和与时俱进。例如,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迅速发展,部分得益于民族的文化,其武士道精神及其所提倡的忠君报国等传统思想,使得日本人民在战后能够迅速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共同促进国内经济的重新崛起。并且,日本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吸收融合新的文化,推动其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实行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推广以及对国内经济运行的整体把握上。渐进式的经济模式更接近于具有较强监管力度之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保证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但与此同时,这种市场经济必须要严格在政府的监管之下进行。这种监管,一方面是指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政策的制定、推广以及新领域的开发、旧领域的改革等方面所持有的谨慎态度。例如在次贷危机中,大部分西方国家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肆意妄为,但其源头是过于放纵的市场经济,这已经引发了关于政府监管的一系列讨论。而我们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的发展型国家来看,政府严格的监管对于抵御危机的蔓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创新发展路径,超越发展型国家理论。尽管发展型国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不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考虑而全盘照搬的做法,无疑会限制我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限制政策制定的高度和视野。因此,超越发展型国家理论,创新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扩大国家发展目标,更新国家发展战略。从发展型国家理论我们可以看出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单纯的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也不容易站稳脚跟。约翰逊认为,国家的性质是由其选定的优先目标确定的,发展型国家就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国家。但是把经济确定为优先目标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经济发展,这不过是一个先决条件,还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社会政治条件,经济发展的目的才能够实现。①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1925-1975)》,第316页。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发展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平衡的、全局的谋划。例如,我们寻求提高生活标准,包括改善卫生和教育,而不仅仅是增加可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寻求可持续发展,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有益健康的环境。我们寻求公正的发展,这样的发展能确保社会中的所有集团、而不仅是处于社会上层的集团能享受发展成果。而且,我们寻求民主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公民能以各种方式参与作出影响他们的生活的决定。②斯蒂格利茨:《后华盛顿共识(下)》,段丽萍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2期。这一切正是对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的最好的补充,只有扩大了发展的目标,采取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地关注公正的分配领域和公民福利的增长,关注制度包括公共机构及其治理,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的作用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超越发展型国家的弊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全面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完善政府职能,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从发展型国家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政府在市场配置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我们而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尽管关于政府干预以及市场充分自由的讨论,在国家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一直在进行着,双方也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然而发展型国家理论告诉我们,在政府监管下的自由市场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符合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主要特征,从而推动了东亚新兴国家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东亚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迅速增长,这无疑是发展型国家理论在现实中的检验;另一方面,在次贷危机中,西方国家尽管有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充分自由的资本流通,却依然避免不了受到危机的重创,而少数的东亚发展型国家却能顺利的度过危机,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完全的自由市场不能缺乏合理的监管和引导。因此,新时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应该是在放开市场的同时,合理构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机制。其次,合理构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机制,应该在政府的引导方向上进行一定的改变。传统的发展型国家由于存在的种种弊端,政府往往会引导过度,使得市场不能自由地发展,遏制了市场的活力。新时期的政府应该在引导方向上作出调整。例如,由对传统的产业引导转变为对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机制的引导,从而能够激发市场本身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含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再次,我们在借鉴发展型国家理论的时候,要适当防止一些弊端的出现,例如过度干预、行政腐败、产权不明晰等。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就必须摆正政府职能,使得政府成为市场的有效补充,建立起市场良性发展的制度,协调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产生的由其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规范政府行为,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实行依法治国战略,防止腐败等问题的产生。

第三,从全球化视野确定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尽管发展型国家理论对于我们来说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借鉴模式,但这依然是建立在比较狭隘的基础——即单一民族国家之上的。在全球化时代,以民族国家为尺度的政策制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站在一个更广阔的眼界之上,把国家放在整个世界之中来把握自己的战略方向,将国家活动扩展至各种超经济领域和超国家领域,协调好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行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管理就是服务”为理念,以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政府。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进入全球化时之后,国家的角色和职能应该是解除管制,不再为经济“掌舵”,而应该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包括规则和制度),国家不再是经济繁荣的直接提供者,而应是“合作伙伴、催化剂和协调者”。其次,跟随全球化浪潮,遵守普遍接受的世界市场秩序,调整发展战略。例如,WTO规则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共同遵守的国际市场准则之一,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适当调整相关战略。以民族保护主义、关税壁垒、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管制性的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国家,其政治经济模式必须在WTO规则的指导下做出调整和转变。再次,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社会。传统的发展型国家以经济建设为单一指标衡量国家发展,而缺乏对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划。单纯以经济建设为指标,往往容易忽略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分配问题、民生问题等更为重要的标准。因此,超越发展型国家理论,需要开阔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进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后,增强民众主人翁价值观念,构建全民参与的公民社会,改善政府与公民关系。在传统的发展型国家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民众缺乏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方面与政府的制度建设有关,另一方面与民众自身意识有关。这就需要政府能够稳步地改善民众参与国家建设的途径,同时也应提高民众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主人翁责任感。要求一个全能政府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所以,新时期要求国家的使命不能仅有政府来单独完成,需要全民共同的参与。

猜你喜欢

自主性理论国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