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范畴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环节

2011-04-13张昆仑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

张昆仑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一、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创新研究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实施“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之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应将其中的“概念范畴创新”当作重要的基础环节和工程来做。因为,从事这一“基础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其一,科学地界定概念范畴,可以使政治经济学建筑在理论元素更加准确、缜密、坚实的基础之上。

其二,科学地界定概念范畴,有利于准确描述经济现象,合理揭示经济矛盾,科学提炼经济规律。

其三,赋予政治经济学原有概念范畴以新的内涵或创立新的概念范畴,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应当始自概念范畴。而传统政治经济学尤其是苏联范式经济学认定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且认定非物质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其理论体系中有大量的概念范畴需要进行梳理,需要再认识、再界定,这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有特色的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四,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合理的借鉴、嫁接——须知,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而不是在“真空”里封闭运行的体系。

其五,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高校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指导、主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指出我国高校马经教育的指导、主流地位被边缘化了[1]。笔者认为,要克服这种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的科学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只有构造既超越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

综上所述,从事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具有勿庸置疑的实践意义。因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理论最终是要服务于实践的。就本领域的研究来看,科学地界定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概念范畴,是可以很好地服务于现实经济活动的。比如,科学地界定失业、就业、生产力、资本、国有资产流失、绿色GDP、适度消费、和谐社会成本等等的内涵,就有助于推动劳动就业、国企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应当创新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

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创新研究,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一,对原有的概念范畴作定名创新研究;二,对原有的概念范畴作定义创新研究;三,新创概念范畴。而就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如下领域的概念范畴研究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概念范畴研究方面

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概念范畴研究方面,应当注重如下概念范畴的研究:

1.劳动

传统政治经济学将“劳动”定义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3]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恪守的是“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的传统劳动理论和价值理论,它显然没有涵盖非物质生产劳动,即主要体现人对人服务的第三产业劳动,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须知,在当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已经大约占到70-80%,其就业人口则占70%左右[4];在我国,2010年第三产业创造的GDP约占总量的43%[5],吸纳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34.1%(为2009年数据)[6]——如果按照以上定义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如上比例的GDP就要统统划归为零,如上比例和绝对数量的劳动者就统统不能称之为生产劳动者——这不显得很荒谬吗?显而易见,作为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 “劳动”需要重新定义。

为了给出劳动的科学定义,我们先来参看一下相关经济学科对“劳动”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对“劳动”的定义是:“人类在生产中付出体力或智力的活动。与资本和土地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7]

生产力经济学对“劳动”的定义是:“指劳动力的支出、使用或消费,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8]

劳动经济学对“劳动”的定义是:“人类创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9]。

比较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生产力经济学的定义和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基本如出一辙。而劳动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定义比较靠近,二者都包含了对非物质生产劳动的肯定。区别在于:劳动经济学突出了人类劳动的特征——“有目的的活动”,而西方经济学则没有提及——这是西方经济学定义的很大不足;再一点,西方经济学将人们在劳动中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截然分开也是完全错误的。劳动经济学定义的缺点在于:没有强调劳动的人类专属性,并将劳动仅仅定义为“创造”性质的活动——其实,人类大量的劳动是“模仿性”的、“重复性”的。

有鉴于此,笔者试将劳动定义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依照既定目的所从事的创造或生产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活动。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传统政治经济学简单劳动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3](P349-350)

复杂劳动的定义则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3](P350)

可以看出,如上简单劳动的定义业已无法包括现代社会的诸多简单形态的劳动——须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即便是简单劳动也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而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复杂劳动定义,似乎又可以包容现代社会的许多简单劳动——因为现代社会的许多简单劳动也需要 “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使劳动者 “具有一定技术专长”——这就界定不清、明显缺乏现实针对性和解释力了。因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个概念都需要重新定义。笔者试将二者分别定义为——简单劳动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时代约定俗成公认的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从事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重复性劳动。

复杂劳动是和简单劳动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时代约定俗成公认的需要经过高级培训、长期培训,少数劳动者方能胜任的重复性劳动或创造性劳动。

可以看出,在以上新定义下,人类的每个时代就都会有打有那个时代特色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简单劳动”对于过去时代来说,就往往是“复杂劳动”——比如,一位驾驶机动三轮车师傅所从事的简单劳动对于过去只知道驾驭畜力车的村民来说,无疑就是不可思议的、犹如神话般的“复杂劳动”。

3.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这是笔者提炼的政治经济学基础范畴。

学人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人本经济学。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尽快建立目前尚显得十分单薄的与人本经济相关的创新范畴及其理论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提炼存在于生产力背后并决定生产力,进而决定生产关系,特别是决定其中的所有制的因素,并为之定名定义。笔者认为,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进而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这样一来,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就由原先的两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增至为三对。笔者认为,深化对这三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事实上,经典作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问题作过精辟的相关论述:

恩格斯说,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动。”[10]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就是为了“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11]马克思则指出,共产主义就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2]。

笔者认为,以上经典作家的观点,事实上就是对人类本性的深层次阐释,因而,抽象掉以上论述所涉及的社会属性,就可以视为决定人类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演变的深层原因。笔者认为,经典作家之所以没有在以上论述中明确提出 “人的生存”问题,可能是认为这一基本要求已经包含在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中了。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还是单列出来强调一下为好。因为,“人的生存问题”始终与经济活动相关——原始社会就不必说了,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人的生存问题依然是一个大问题。比如,每个人都想延年益寿,但每个人又都不可能长生不老,这就由此衍生了许多相关经济活动,比如卫生经济、体育产业等等。再有,就整个人类来说,也有一个“人类的生存问题”。前苏联的一位科学家说得好,“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地球是有寿命的,人类为了永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发展空间科学,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活动。

4.简单再生产、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这里涉及的是对以上三个范畴的定名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简单再生产的定名。

众所周知,“简单再生产”指的是原有规模的再生产,它与“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相对立。然而,从词义来看,“简单”的词义并不等同于 “原有规模”,与“简单”相对的是“复杂”,从而,与“简单再生产”相对立的再生产概念应是 “复杂再生产”——十分明显,“简单再生产”、“复杂再生产”这一对概念只是涉及再生产的工艺水平而不涉及再生产的规模大小。由此看来,“简单再生产”定名不确。笔者考虑,可将“简单再生产”的定名改为“原规再生产”——意指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定名。

可以看出,“内含”、“外延”借用的是逻辑学的概念。“内含”(或“内涵”)的本义是指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总和;“外延”则是指某一事物所包容的对象范围,即某一事物的类别总和。而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谓的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其义是指“集约型的扩大再生产”和 “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可以看出,无论是“集约型的扩大再生产”还是“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都是有其特定的内含和外延的,因而不能将“内含”、“外延”二者生生割裂开来。有鉴于此,笔者感到,应当取消不严谨的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概念称谓,而采用集约型扩大再生产和粗放型扩大再生产的科学提法。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范畴研究方面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众所周知,传统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述为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3](P326)在这里,笔者转换视角,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述为:是资本家无止境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及其行动和现实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

这种表述的内在分析路径在于由于资本家具有无止境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并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行动,但现实中剩余价值又总是有限的,所以,资本家才贪婪地压榨劳动群众的血汗,剥削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和矛盾;同时,资本家阶级作为一个整体,为了他们整个阶级的长远利益,又不得不经常调整生产关系(特别是调整分配关系),以使得劳动人民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至于过于尖锐而影响他们对剩余价值的长远占有;再有,正是基于这一矛盾运动,还必定引起资本家阶级内部的激烈竞争,从而不断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儿、小鱼儿吃虾米”的活剧,由此加剧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进而出现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而且,也正是基于这一矛盾,才导致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总之,资本家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及其行动和现实中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之间的矛盾是衍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笔者认为,以上的新表述与传统表述的本质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论证角度不同而已(毋庸置疑,采用多角度论证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上的表述事实上是源于马克思的思想的——只不过,学术界对马克思与此相关的阐述没有予以充分注意和发掘罢了。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值,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这就是说,剩余价值总是有限的——笔者注),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这就是说,资本家具有无止境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及其行动——笔者注)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值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含义和笔者的相应表述本质是一致的——笔者注)。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矛盾。”[13]

2.职能资本家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职能资本家指“经营资本主义企业执行生产剩余价值或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家。职能资本家是职能资本的人格化,它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3](P492)

笔者认为,只要是资本要素,就必然发挥资本的职能。金融资本是重要的资本形态,是初始状态的资本——马克思说:“货币表现为资本价值的第一个承担者,因而货币资本表现为资本预付的形式。”[14]在现实中,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金融机构被称为金融企业;按照发展的劳动价值论,金融劳动同样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由此,笔者认为,职能资本家的外延也应包括借贷资本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范畴的研究方面

1.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传统政治经济学延用斯大林的提法,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定义为 “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5]

仔细思考,可以看出,这个定义过于空泛,没有彰显马克思 “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须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打着满足 “公众的利益”、“全体人民的利益”的旗号,轻视、无视、蔑视乃至侵夺公民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要的,以至让公民们“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住一样的兵营似的房屋”,过着没有个性张扬、没有个人事业选择、压抑个人爱好潜能的生活(传统体制强调的是个人选择服从国家需要)。有鉴于此,笔者根据马克思所表述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16],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修正为:是满足整个国家和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促进国民个性健康地全面自由发展。

这个定义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宏观需要和微观需要,但将社会需要的最终目的归到了人的个性健康地全面自由发展上,这就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表述有了质的区别。同时,也与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表述有所区别——显然,共产主义是实现世界大同没有国家的社会,因而共产主义生产目的的表述应为:是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促进社会成员个性健康地全面自由发展。

2.按劳分配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就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按照这种逻辑思维,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被解读为:各尽所能,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笔者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应作如上表述——须知,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下,有劳动能力者不一定有工作岗位,从而那些无法就业者就难以“各尽所能”;即使是在岗的劳动,倘若不被社会承认,产品没有销路,哪怕生产的产品数量再多、质量再好,也终究没有劳动性的收入或者收入大打折扣——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劳动时间虽短,但产品的市场效益极高,由此劳动者获得高额劳动报酬 (如科技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市场销路广阔、利润极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巨额报酬等现象)——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就是实行绝对的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同时,失业者在一定期限内尽管没有进行被社会认可的劳动,但也决不至于落到“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境地。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应当作这样表述:是竞争上岗,按劳动的市场效益分配,高效者多得、低效者少得、实行最低工资保障、负效者倒扣(指造成损失者的合理赔偿)、失业者可以得到社会救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过剩人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过剩人口是笔者提出的新经济范畴。

传统政治经学认定相对过剩人口现象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相对过剩人口现象必然随之消失。追溯起来,恩格斯在1844年初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就明确指出——只要通过社会革命推翻了资本主义,“我们就能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17]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虽然消除了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与雇佣劳动制度相联系的、与资本积累、狂热追求剩余价值相联系的“人口过剩”现象,但并没有消除造成“相对人口过剩”的全部因素。首先是自然的因素——短缺的自然资源造成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点在我国特别明显。大家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人均资源小国,众多人均资源排名都在世界各国的后面。其次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造成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也非常突出。比如,美国的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1.55倍,但美国只有约600万农业工人①,而我国现有农村户籍的劳动力却高达近4.7亿(为2009年数据)[6]。试问,倘若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美国的水平,那将要排挤出多少剩余劳动力(相对过剩人口)?!再次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点在我国的表现同样突出。众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据和相对数据显然都是惊人的。

笔者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的特有范畴。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为此,笔者的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短缺的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力以及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而言的过剩人口。

三、简短的结论

客观而论,本文以上所提出的需要进行细化、深化、创新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还只是这一学科庞大的概念范畴体系中的很小一部分。笔者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并进行更有价值的新探索。

笔者认为,除了继续重点探讨市场经济的概念范畴外,我们的视野还应拓展到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领域。我们知道,受制于条件的制约,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之外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研究是粗线条的,由此所确立的概念范畴十分有限。而现代理论经济学家,特别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家,这方面的研究显然十分欠缺。事实上,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比较分析价值。比如,我们提出并探讨非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探讨作为自然经济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经济矛盾,就会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再比如,探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探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就能深化对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价值及产业等重要范畴的科学认识。再比如,探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诸种分配方式,探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等方式,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方式,并给予具有新意且有说服力的解读,就能更全面更科学地阐释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分配方式。

笔者深深感到,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者,除了“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外,还应花大力气进行“科学创新”,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要立足实践,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论服务于现实的经济建设;其次,作为学人,决不要“一叶障目”,固守纯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要积极主动地出击,在与相关学科的接触碰撞中,在与西方经济学及其流派,在与生产力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商业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习、对比借鉴中进行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学人的天职;创新,是学术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注:

① 根据以下资料计算:佚名.美国农业概况 [EB/OL].http:// www.scnjw.gov.cn/keji/hwny/nygk/2008012415490898.htm l;田春华.去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EB/OL].http://www.gov.cn/gzdt/2008-04/17/content_9471 25.htm

[1]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2]胡锦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N].人民日报,2005-11-27.

[3]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4]佚名.加入WTO我们会失业吗?[EB/OL].http://www.ccw. com.cn/htm/work/News/01_11_14_15.asp.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0-02-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www.gov.cn/ gzdt/2010-05-21/content_1611039.htm.

[7]刘凤岐.当代西方经济学辞典[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93.

[8]张志诚等.生产力经济学辞典(新编)[Z].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2.

[9][苏]伊万诺夫、麦奇科夫斯基:劳动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1.1.

[10]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11]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3.

[1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8-279.

[1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

[15]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0.

[1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17]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20.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简明经济学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经济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