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肇东市奶站管理探讨

2011-04-13

中国乳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奶站生乳乳品

郭海峰 肇东市姜家镇畜牧兽医站

李德辉 肇东市畜牧兽医局

黑龙江省肇东市座落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南端,哈尔滨市经济圈内,拥有人口93 万,耕地20.13 万hm2,草原10.47 万hm2。肇东市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大市,全国重要的中国荷斯坦牛生产基地市,全国奶牛优势产业区、示范市,秸秆养牛示范基地。

本文从奶站基本情况,生乳收购标准与奶站监管中寻找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奶站发展的建议。

1 奶站基本情况

肇东市奶业的发展是从2001年引进伊利集团开始的。10年来,该市奶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强市富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0年末,全市奶牛存栏已超过15 万头,其中基础母牛群已达9.7 万头,比2001年前增长了8 倍。养殖奶牛的乡镇(办事处)已由2001年前的7 个,增加到22 个;奶牛养殖户已由2001年前的4 000 户,发展到12 000 户。全市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已由2001年前的10 处,发展到70 处,占地面积251 万m2,建筑面积20.6 万m2,小区存栏奶牛1.5 万头;建成奶牛万头乡镇1 个,千头村8 个,300~500 头村28 个,百头屯93 个。

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奶站203 处,其中正常收奶的192 处,有11 处因奶量不足、整体搬迁、哈齐客专拆迁等原因停收。这些奶站分布在肇东市境内19 个乡镇,其中奶站最为集中的有3 个乡镇,即宋站镇、宣化乡、尚家镇。宋站镇有奶站49 处,宣化乡有21 处,尚家镇有21 处,其它乡镇少的一处,多的10 处左右,而且分布比较分散。203 处奶站全部实现了机械榨奶,其中计量瓶式榨奶器197处,提桶式榨奶器2 处,移动式榨奶器4 处。全市日产生乳约300 t,伊利收购220 t,蒙牛收购30 t,完达山收购25 t,其它乳品企业共收购约30 t。

2 生乳收购标准与奶站监管

在肇东市境内,生乳收购企业只有1 家,内蒙古伊利集团肇东原奶分公司。其所执行的生鲜乳收购标准是企业自定的,其中乳脂肪含量最低为3.3%,乳蛋白含量最低为2.9%。这2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0.1 个百分点,因季节变化还得上调0.2 个百分点,其它检测项目也都高于国家标准,否则企业拒收。其它2 家境外企业收购本地生乳,理化指标要求很高,也高于国家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肇东市对原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有时甚至过于苛刻。

肇东市没有法定的检测机构,无能力自检。企业在收购生乳时,每天每车必检,当场出结果,按企业标准合格的收下,不合格的拒收。2010年,肇东市原奶管理办公室配合国家乳品检测中心和省饲料兽药监查所,对全市奶站收购的生乳进行了多次抽检和1 次普查。抽检采取入站抽样、入企抽样和运输中抽样的办法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测,截至2010年末,每季进行一次抽检,每次抽检面在30%左右;年底进行1 次普查,192 个正常经营的奶站全部检查1 次。2010年共计抽样检测样本417 个,平均每个奶站抽样2 次以上。结果显示,所抽检的奶样均全部合格,生鲜乳的高质量是历史空前的。

3 奶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奶站管理人员素质低

奶站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初中生,文化素质不高,有的勉强适应检测工作,有的只会简单地使用设备,有的根本不懂检测,有的甚至连检测的基本规程和基本的理化指标都不懂。这样,在奶站生乳检测这一关就难以把握住,容易造成生乳质量不合格。

3.2 奶站标准化水平低

目前,全市203 个奶站基本上达到企业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进步,智能化管理的到来,现有标准不能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奶站建设必须向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推进。

3.3 奶站检测设备不齐全

在奶站治理整顿中发现,多数奶站只有简单的、初级的检测设备,不能适应大型乳品企业新的质量检测要求。而企业以其质量检测标准为依据,部分生乳在奶站检测合格但到企业检测不合格,造成无法协调的生乳质量纠纷,甚至有的奶农因此上访,这也给奶农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4 促进奶站发展的建议

4.1 加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

各主流媒体应大力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农业部、黑龙江省关于生鲜乳生产收购的管理办法,以提高乳品生产企业、奶站业主及奶农依法生产经营的意识,使从业者守法生产经营。

4.2 推进奶站标准化建设

肇东市生鲜乳收购站只能满足企业现有标准和要求,不能适应未来企业的发展需要,最终会被企业淘汰。因此,正如上文指出的,奶站必须向更高的标准推进,必须向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近几年要利用国家机械榨奶设备补贴项目,在3 个奶牛养殖重点乡镇扶持有能力的奶站业主和新建牧场,建现代化房舍,上智能化挤奶设备,并将其作为示范项目。同时乳品企业也应重视奶站的发展,全面推进奶站标准化建设。

4.3 提高奶站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奶站管理人员定期集中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奶站的能力。同时,企业也要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对奶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让其准确掌握各种检测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业务能力,严把原奶质量关。

4.4 建立具有资质的中介检测机构

以建农副产品检测中心项目为依托,引进先进的生乳检测设备,成立具有法定资质的生乳检测机构,解决生乳交易中的质量纠纷问题,为企业、奶站、奶农服好务。

猜你喜欢

奶站生乳乳品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生乳农残限量新标准实施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三聚氰胺事件对奶站及奶农的影响——以内蒙古为例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我国生鲜乳收购站(奶站)监管状况调查报告
乳品企业对奶站的激励偏差与最优激励合约——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
黑龙江按季度发布生乳交易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