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河东河西”论揭示了什么
2011-04-13娄向鹏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
文│娄向鹏(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
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荣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2010年,刘永好将农牧业资产整体上市,新希望一跃成为国内市值最大的农牧产业巨舰。他为农民提供资金,为农产品价格揪心,为农村接入互联网,以农企和农社串起现代大农业,被誉为一个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央视颁奖晚会介绍获奖人物刘永好的短片里说,“我愿意把我在其他方面投资的收益拿到农村来,拿到农业中来。我们产业链将更长,我们参与的企业和农民将更多,我希望把新希望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农牧企业。”
“30年河东,30年河西,现在该轮到农产业大发展的时候了,而很荣幸,我们站在潮头上!”
“河东河西”论从何而来
刘永好的“河东河西”论,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反正我注意到了,对此我非常赞同,这与福来近年倾力推动的现代农业、品牌农业不谋而合。
“河东河西”论成立的理由
一是理论上农业和农村需要转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了30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影响到了全球,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但是我们中国的农产业相对还比较弱,弱在哪里?
刘永好认为,“三农”问题的最大问题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格局、现状与城市和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不对接问题。这儿涨价、那儿涨价,说明供给不足;一会儿有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会儿有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说明生产的格局、体系不完善。小农经济的生产格局不适应大市场、大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是现实中转型机会点来临。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和农村中各种条件的持续变化,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转型的条件,转型的机会点已经来临。
这个机会点是什么呢?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成为新的市民,他们从田地里走出来,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原来生产者(种粮食的、养猪、养鸡、养牛的),变成了工人,变成了消费者,这就给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带来机会,农村原有的小农耕作模式才有可能得以集中,进行规模化转型。
因此,“河东河西”论绝不是耸人听闻,实在是经济规律、现实的走势和敏锐的洞察结合的产物。谁对这个观点麻木不仁,谁就将错过继互联网之后,中国新财富浪潮滚滚而来的宝贵机遇!
迎接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刘永好特别强调了农业的转型。农业及农村经济的转型,就是从一家一户小生产、小规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的转变,就是从简单的、粗放的追求量的方式向科技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讲求质的方式转变,就是从卖原料向价值升级的深加工农业、上下游掌控的产业链农业转变,就是从鱼目混杂向讲信用讲品质有标识的品牌农业转变,一句话,就是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转变!
未来社会,农村生活会越来越像城市生活,农业生产越来越像工业生产,农产品营销越来越像快速消费品营销。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农业产业化企业、传统区域的老字号企业、出口食品企业应马上行动起来,打破屏障,重建市场边界,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要学会包装产品,让“土产”不再“土气”;要学会宣传产品,让特产走得更远、走遍全国;要学会整合资源,内外借力把规模做大;要会做价值,让产品升值、让品牌卖得好!
去年新希望上市公司宣布剥离乳业,置入78亿元农牧资产,同时剥离的还有房地产资产。笔者写博客称赞刘总“刘永好‘断奶’了,新希望成熟了”,获得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赞同。
成功,首先缘于选择。新希望选择了,全国都看到了,这是刘永好成为2010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重要原因,其他涉农企业、食品企业,你们选择好了吗?你们将向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