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壳体制造中的主要缺陷及对壳体安全的影响分析
2011-04-13刘松涛
刘松涛
浙江内曼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4500
压力容器在电站里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同时使用的参数也在不断上升,容器壳体自身的质量会给企业的安全带来多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在制造中消除压力容器壳体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维持设备的持续运行,还能显著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起到安全、经济双方面的效果。根据压力容器壳体不同的制作情况看,我们可以综合总结出压力容器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生产改造提出有效建议。
1 压力容器壳体几何形状异常带来的影响
如果壳体几何形状存在持续问题时则会影响到结构的受力情况,如:表面凹凸不平、截面不圆、接缝角变形等。若壳体承受压力则将于壳体内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和剪应力,使得构建的局部位置承受过大的压力。另外,几何形状的不连续会造成附加应力大小不一,这主要是由连续处的过渡状况决定。尺寸和形状发生异常变化时会造成过大的附加应力,当这种变化较小时则附加应力也会减小。
截面不圆常会导致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接缝出现不吻合的问题。另一个角度看不圆的筒体承受内压时,受到“趋圆”变形的影响会造成筒体内出现周向附加弯曲应力。最大的周向弯曲应力则处于长径部位,计算这一应力时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式中:σb-由于筒体截面不圆产生的最大周向弯曲应力,MPa;
P-筒体承受的内压,MPa;
D-筒体平均直径,mm;
Dmax-不圆截面上的最大值径,mm;
Dmin-不圆截面上的最小值径,mm;
δ-壁厚,mm。
由此可知,当截面不圆度过大时,需要承载内压圆筒内的附加弯曲应力也会变大,这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受外压的圆筒截面不圆会则会使得临界压力不断减小,情况加重时将直接影响构件性能。
表面局部凹陷和凸出也会引起多方面的影响,凹陷(或凸出)大小、深度决定了其严重程度。通常情况下,直径越大则深度越小,这时几何形状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安全影响方面的作用也较小。而加工成形时出现的凹凸不平,通常都是相对缓和的状况。
焊缝过份加强(凸起)将导致局部结构出现不连续,从而大大增加了局部的应力大小,此种问题通常会被人们忽视。尽管这类问题不能对焊缝的静力强度造成影响,而对于构件的疲劳强度却起到减弱的作用。
接缝错边通常要在焊接阶段,结合熔注金属填补过渡完成制作,但其形状的变化程度多数较为明显,这类形式的接缝角变形对几何形状不连续而言影响甚大。壳体需要频繁启动和反复变载时,错边和角变形能降低疲劳强度,减短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2 压力容器壳体焊缝缺口的影响
很多情况的焊接缺陷都是在焊缝或焊缝周围出现缺口,如:咬边、未焊透、气孔、夹渣和焊缝凹陷等,这类状况会在两个方面对壳体的安全造成影响。首先,不同缺陷的出现会大大减小焊缝的承载截面积,使焊缝的静力拉伸强度减弱,情况严重会造成壳体的延性破坏。缺陷截面积的大小决定了严重程度,但经过总要和计算能对将会造成的影响给予评估。其次,因陷口的存在使得缺口附近的受力条件出现变化,给材料的塑性变形造成很大的阻碍,让材料转向脆性状态,有时会造成缺口根部的应力集中,会形成裂纹或导致裂纹扩展。
构件出现不足之处后,会造成应力大小布置不均衡。而严重程度情况多数依赖于应力集中系统的战士,这一指标常通过截面上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之比获得。经过长期制造显示,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多由缺口的尖锐程度决定。缺口越尖锐通常是缺口根部的曲率半径越小,应力根部相对集中,这会导致构建出现损坏问题。
3 压力容器壳体残余应力的影响
当壳体经过焊接和冷加工等操作时,壳体内部都会存留一定大小的内应力。主要是制造中或制成后的壳体若处于无压力状态,一部分壳壁则会处在有应力的状态中。这种残余应力大小不一,焊接残余应力通常偏大,有的情况这类压力会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屈服点。尽管残余应力不属于壳体上的机械缺陷,但实际运用时常会造成不同的缺陷问题,常会给壳体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是因为金属熔焊时,焊缝的熔注金属是在熔融的状态下填充在焊件的接缝中的,当焊缝及其周围的母材冷却时,这些熔注的金属就要收缩,但它以受到刚性焊件的限制,因而焊缝金属沿长度方向即受到拉力,这就是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取决于焊件对焊缝收缩变形的约束程度。焊件越厚,刚性越大,焊后残余应力越大,应力状态也越复杂。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则与加工变形的程度有关,冷加工变形越大,残余应力也越越大。
残余应力有时可以大到使壳体产生裂纹或使裂纹扩展的程度。如果所使用材料的韧性较差,就会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使壳体自行破裂,或者使壳体产生裂纹,然后在承受压力时产生破裂。留存在壳体内的残余应力即使不至于产生裂纹,也会在壳体承压后增大壳壁内的应力水平,从而加剧壳体的疲劳破坏和应力腐蚀破坏。
4 结论
从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对压力容器壳体的质量严格控制。对压力容器壳体做好监督检验,避免出现各类意外事故。
[1]刘彩梅.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2]陈裕川.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焊接技术的新发展(三)[J].现代焊接,2006(5).
[3]夏俊武,周书艳,姚树清,任冰滴.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质量的控制[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0(3).
[4]蔡文河,赵卫东.电站压力容器常见缺陷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