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文勘测管理工作
2011-04-13赵岩
赵 岩
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天津 300060
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工作为经济建设、生产生活和生态、环保等事业服务,目前自然环境有了很多的改变,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有了根本的不同,城乡建筑、地形地貌、植被、河湖也和以往变化很大,因此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测报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应该对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应做相应的调整,由江河水文转向资源水文,保证勘测项目更全面、深入,水账厘得更精确、细致,使水文资料更加完整全面,从而使计算出的各项参数和数学公式更符合本地区特点,以扩大和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为设计科研服务。
水循环和水平衡范围广阔,过程复杂,具有周期性、地域性和不重复性,想把水文勘测工作做细,获得更全面精确数据,存在很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水平衡包括收、支两方面,“收”包括降雨、径流及地下水入量和凝结3方面,支包括径流及地下水出量和蒸散发量。我们现在在蒸散发量和凝结量方面勘测、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本文提出以下3点建议:
1)凝结水是一种夜间产生的微降水,是特殊的降水形式,是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组成部分,冬夏2/3的天数都有发生,尤其冬季凝结水的量有时候很大,就全年统计,可以达到降水总量的10%左右,因此对水平衡开展实验研究有其实际意义,对生产实践和防灾减灾也很有益,目前科技的发展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途径开展观测及实验,测验仪器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这方面的成果还不多,天津作为北方较大的沿海城市,我们有现成的测站网点布局,有利于开展观测研究,但因缺乏此方面的资料样本,对凝结水量的观测实验我们还未开展过。
2)蒸散发量在水平衡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推求蒸散发量,国内外有很多类型的公式,由于理论的不同及大量参数认定的困难及取用不同,其计算结果往往出入较大,给科研和设计部门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带来困难。蒸散发量是水平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3方面内容:(1)陆上水面蒸发量;(2)水上水面蒸发量;(3)陆面及植被散发量,目前天津市开展的仅是陆上水面蒸发量的观测,是通过器测法间接推测陆上水面蒸发量的一种方法,目前已有几十年的观测资料,其它两方面还未开展观测研究工作。对陆上水面蒸发,我们已有长系列的多个站点的各种形式的器测资料,由于采用口径很小的金属器皿,和自然状态下的水体蒸发有很大差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探求器测量和陆上天然水体蒸发量之间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老一辈水文工作者以实验站的形式开展了蒸发器和大型蒸发池(15m2)之间的同比观测实验3年,其意义有3点:
(1)推算出器测法与天然水体(近似)之间的折算系数(如表1);
(2)了解了器测法与模拟天然水体间蒸发量呈现为以升温期和降温期为分界的两条曲线的特点:
表1 15m2蒸发池与器测值折算系数表
(3)由于对池量和Φ20量进行了包括冬季冰面蒸发(以前无之方面的数据)在内的全年观测,使我们对Φ20量的年表蒸发量的相对天然水体的代表性有一个较客观的年平均值数据可用于计算,而不再是估测值,作为水文部门能够对外提供的作为资料的数据样本,系列太短,不能满足实际设计研究活动中的误差评估计算,因此我建议继续进行对比实验。
3)有了池测量和器测量,只反映了局部有限水体的蒸发情况,对于较大水体——即天然水面,如库、湖、洼、淀等的在本地区的蒸发情况,还需要作具体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水文站点设立水上水面蒸发场等。陆面蒸散发量(裸露土壤、不同植被土壤)的实验研究本地区还未开展,从水文的角度可以从两种途径进行定位试验研究,一是通过器测法,即分别对裸露土壤、多个不同植被的实验地块进行观测研究,有很多类型的方法及蒸发器可供我们选择,别的地区和省份的水文部门及其它单位,如地理研究所等都进行过这方面的观测和研究,可供我们借鉴。;二是通过土壤水零流通面理论,对实验取得实测资料进行推算。所谓土壤水零流通面,即土壤中水分集约化流动为零的界面,大自然中64%的降水贮存在土壤中,25%补充给了地下水。当土壤接受水源补给结束时,土壤水分的蒸发即刻开始,土壤水势的方向发生改变。我们可通过对典型地块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浅层地下水的监测,寻求土壤水分零流通面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求土壤蒸发量,因此,土壤含水量,浅层地下水位也是水资源勘管工作的有益内容之一,也是天津市水文部门以前就有的观测项目,并有很长的资料系列,只是“文革”开始后中断,它同时可以延长已有的历史资料系列样本长度,有利于各有关部门在研究中使用。至此,如果我们通过观测、实验取得了一定系列长度的陆上及水面的水面蒸发量,陆面及植被散发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本地区蒸散发量值及其变化规律,对生产、生活及设计和科研方更具实际意义,这也是水文勘测的重要内容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