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企业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模式探讨

2011-04-12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轮岗毕业生岗位

刘 刚

(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山东东营 257000)

油田企业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模式探讨

刘 刚

(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山东东营 257000)

油田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统一培训制订了比较规范成熟的课程,在新招聘初期从沟通、职业生涯规划、传统教育、法律法规、安全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增强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效果的对策与建议: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减少轮岗单位,增加政工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的轮岗实习;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培训;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效果反馈评估体系。

油田企业;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模式

一、油田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中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油田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培训,主要是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培训内容、培训机制、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在新招聘初期从沟通、职业生涯规划、传统教育、法律法规、安全等方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

时代在进步,思想在转变,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动下,胜利油田高校毕业生对培训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物资供应处注重从理念教育(包括观看纪录片、HSE教育及到各三级单位参观)、轮岗实习、体会交流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整体培训。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入职培训形式单一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仅仅是一个简单“行政步骤”,只为毕业生介绍一些企业基本情况,部分单位仅安排一天或两天时间,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参观企业、讲解员工手册与企业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等,没有针对性,大家难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些内容对自己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性,也难以理解这些观念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二)实习期缺乏对企业的宏观认识

部分毕业生经过一年的实习期,不仅不清楚企业的组织构架、运行机制等。对单位、对企业宏观层面的匮乏认识,将会导致他们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缺少前进的方向,缺少新事物、新理念的刺激,不利于自身发展,从而导致企业人才青黄不接的恶性循环。

(三)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

没有反馈,就不知道将来培训工作如何改进。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培训体系,培训结束后,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继续跟踪,或者虽然对培训效果有评估,但测评的方法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后的一个简单评语上。这样一来,并不能起到考评培训效果的作用,在员工培训上的巨大投入就难以收到预期的回报。

(四)缺少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一些毕业生不能准确地对自己在社会、企业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对自身也缺乏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认为现在的工作与自己的理想有较大差距,在工作中不安心,急于求成、心态浮躁。

二、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当前毕业生实习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个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习培训工作有待创新。固有的培训模式已经或多或少地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仍旧采取老套路、老方法,将难以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

第二,高校毕业生心理辅导有待加强。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对企业的认识几乎空白,企业的历史、制度、文化,以及企业的环境都让他们感到陌生,企业的行为偏好、领导和同事的处事风格等也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高校毕业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在常变常新的工作环境下谋求发展,他们对于事业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于工作稳定的追求。又由于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容易导致他们对职业的选择犹豫不决或经常变动。

第三,轮岗实习涉及单位相对较多、时间相对较短,且岗位划分单一。在高校毕业生为期一年的实习期里,需要跨越3、4个单位,5、6个部门进行岗位轮换,这样就使在每个岗位上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而且,每个岗位的职能单一,往往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所看、所学、所想、所悟的东西难免有所欠缺。

三、增强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效果的对策

结合油田和供应处的实际,以及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培训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高校毕业生的入职培训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现场辅导、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个人、不同的问题,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在对毕业生进行培训时,必须结合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可采用现场参观、讲解、亲身体验等形式;毕业生职业基本素质培训可以由企业内部领导、老员工与高校毕业生座谈,采取现身说法或演讲的形式;团队与沟通的培训,可以采用游戏、户外拓展等方式,使每一个参与的人能够有切身感受;融洽新老员工的气氛,可以采用文娱、体育等多种形式。

这些培训内容不仅要在入职前得以实施,而且要穿插在实习过程中。毕业生在入职前可能更多是被动地听取,而在实习一段时间以后,对企业、单位、岗位的会有新的认识,这时再适时举办例如经验交流会、“问题面对面”等形式的活动,既能够加深对入职前所学、入职后所看、岗位实习后所想的印象,还可以从不同职工的角度获取更多的信息。

第二,减少轮岗单位,增加政工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的轮岗实习。为使高校毕业生的轮岗实习不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应适当减少轮岗单位数量,使他们在实习岗位上有充裕的时间学深、学真。同时,适当增加政工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的轮岗实习,可以选定例如办公室主任等对企业、单位上下都比较了解的相关人员作为导师,帮助高校毕业生开阔思维,尽快增加对单位的了解。

第三,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培训。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可举办心理讲座,使他们明确自己出现各种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工作、人际环境。同时,用人单位可积极寻求机会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交流,了解每个高校毕业生的特有心理特征,倾听他们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在新工作、新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四,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激励的作用主要在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正面激励:毕业生进入公司,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学起,从陌生到熟练需要一定的过程。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应对,容易导致工作的失误。对此,用人单位要不断鼓励,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负面激励:实习培训期间,毕业生不应该怕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怕的是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不能进一步地完善自己,从而成长为一个被需求的人。鉴于此,用人单位应该定期、不定期地与高校毕业生进行交流,直截了当地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

第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效果反馈评估体系。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看不到自己的工作结果,他的工作动机就会减弱。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第一动力就是对结果的回馈。”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效果反馈评估体系。

考核的目的不仅是要考察毕业生的工作绩效,而且要着眼于他们的发展。

考核反馈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三、四级领导的客观考核评价。三、四级领导是毕业生的直接领导,也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应侧重于高校毕业生的出勤情况、工作主动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二是单位职工群众的不记名主观评价。毕业生不仅要重视技能的学习,也要注重人际关系等的训练,单位职工群众的不记名主观评价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为什么有的职工容易接纳自己,为什么有的职工对自己会有不满情绪,从而改进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实习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探索的道路上总会伴随着坎坷与惊喜,不断修改和完善培训机制才是促进毕业生成长的根本。人才引进就好比输血总是用在急救上,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才能永葆青春。

F270

A

1003-4145[2011]专辑-0219-02

2011-11-20

刘 刚,男,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党委宣传科助理经济师。

(责任编辑:栾晓平)

猜你喜欢

轮岗毕业生岗位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