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附32例临床分析)*

2011-04-12孔祥建

关键词:消融射频电极

孔祥建

(兖矿集团总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 邹城 273500)

近20年来,手术切除一直是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术式因其创伤大、病人情况差、术后易复发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近年来,具有创新和治疗意义的微创技术--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成为新的治疗热点并取得较好疗效[1-3],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B超引导下RFA治疗肝癌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46~71岁,平均56.6岁。有乙型肝炎病史,HBsAg阳性22例,占68%;丙型肝炎病史,2例,占6%;肿瘤直径3.5~10.8 cm ,平均5.6 cm;肿瘤直径≤5.0 cm 20例;≥5.0 cm12例;合并肝硬化19例;甲胎蛋白(AFP)阳性者18例;肿瘤位于左肝者6例, 右肝者16例,双肝者1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0例;B级18例;C级4例;术前肝穿活检证实为肝癌者18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和∕或CT检查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有20例术前向肿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所有病例均是因患者高龄,心、肺功能障碍,肿瘤大小、位置等不适于手术治疗者。

1.2器械 (1) 射频治疗仪为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仪,最大输出功率200 W,频率480 kHz,冷循环射频脉冲发送方式。(2)治疗针为内带冷循环17 G的电极针,分单束和集束两种。(3)B超为荷兰产PHILIPS公司7500型彩色超声。

1.3术前准备 术前禁食6小时,治疗前常规肌注度冷丁50-100mg,非那根50 mg,必要时肌注安定10mg。

1.4方法 ①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首先用B超检查明确肿瘤位置,观察肿瘤的部位、回声、边界、包膜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测量病灶的大小,在所确定的治疗区域,通过彩超观察其内的血流分布,结合CT检查结果,确定穿刺路线,避免针道上经过大血管、胆管和重要脏器,以龙胆紫标明皮肤穿刺点。②本组病例,肝左叶肿瘤一般选择剑突下方左右肋缘下进针;肝右前叶肿瘤选择腋前线或与肿瘤位置相近的[7,8,9]肋间进针;肝右后叶肿瘤选择右后部肋缘下进针。③在穿刺点,先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患者大腿后侧粘贴耦合电极,超声引导下以BARD肝活检针穿刺取标本后,沿超声确定的进针入路将17G集束针插至治疗靶区,依次开启冷循环泵及射频治疗仪,循环泵流量>80 mL/min,治疗时间8-12 min/次。治疗时肿瘤靶区温度升至65 ℃以上,从而达到毁损肿瘤细胞的目的。④治疗完毕调节输出功率使集束针温度达到90-99 ℃,持续5-10 s,以使针道炭化,起到止血以及防止癌细胞随针道转移或种植的目的。⑤可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病人对治疗的耐受程度采用多部位、多层次RFA治疗。本组病例具体布针方法参照文献[10]。

1.5术后处理 术后用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手术区域腹带加压包扎,将病人送回病房,给予保肝、止痛、消炎和补液治疗,12小时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点观察有无肝区疼痛、发热、内出血等并发症。

2 结 果

2.1结果 本组32例中有81%(26∕32)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均有明显进步;61%(11∕18)的AFP值下降;术后1M 78%(25∕32)的肿瘤体积缩小40%~50%;术后2M,31%(10∕32)瘤体缩小50%~60%;治疗后肿瘤坏死情况见图1、2。

2.2并发症 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无射频治疗死亡病例。主要并发症有术后发热24例,肝区疼痛6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发热一般在38.5℃以下,有2例达39℃以上,持续时间3~5d。

3 讨 论

3.1RFA治疗肝癌的原理

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 ℃就可破坏肝癌细胞的DNA使其死亡。RFA治疗时,电极发出波长为460 kHz的电磁波,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碰撞产生80-100 ℃的高温,使电极周围组织产生一个边界清楚的球形坏死区,此区肿瘤组织脱水、凝固性坏死,肿瘤血管被破坏,防止肿瘤转移[4]。肝癌多合并肝硬化,纤维组织含量增加,可减少热量向肿瘤周围的传导,称之为“烤箱效应”[5],亦可加快肿瘤细胞坏死。研究发现外周血AFP mRNA 的表达对评估有无肝癌细胞血行播散有重要价值,RFA 治疗后外周血AFP mRNA变化与集束电极覆盖的范围有关[6]。研究认为,肿瘤的高温热疗,不仅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且改变了肿瘤细胞抗原决定簇的空间构象,出现新的抗原性[7],肿瘤细胞受热后可合成具有抗原递呈作用和激发抗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的热休克蛋白(hot shock protein,HSP),特别是HSP70的表达明显增多,使肿瘤特异抗原递呈作用增强,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特异免疫[8]。研究证实RFA治疗后外周血中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细胞明显下降,故RFA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均有明显增强[9]。

3.2RFA治疗肝癌的疗效

近年来,RFA作为一种安全、微创治疗肝癌方法,其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1-3]。随着射频设备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采用注射盐水、集束针和以数学球体覆盖公式设计治疗方案[10]等,有效热凝治疗范围能扩大至约7.0 cm。有报道[11]RFA对直径≤5 cm的肝癌结节完全灭活率可达到70~90%。Boris等[12]报道了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结果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高达95%。杨薇等[10]提出,灭活较大的肿瘤,需根据数学球体覆盖原理立体定位多点重叠布针,方能达到较彻底灭活肿瘤的效果。在治疗大肝癌及多发病灶时,为避免消融时产生的蒸汽影响病灶的定位,可在B超下选不同方向或不同位置插入3~6根电极针,每2根电极针的毁损容积重叠约30%~50%,设计其毁损范围涵盖整个病灶及周围0.5~1 cm 的癌旁组织[13]。Livraghi等[14]研究发现,在给定总的射频电流时,空间每一点的能量分布取决于局部的导电性,RFA治疗前向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可提高局部组织的导电性,加速组织凝固并增大毁损范围,能够提高RFA的疗效。本组病例有20例术前向肿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对小肝癌,效果更明显。

3.3RFA的优点、适应证和禁忌证

RFA优点有:①定位准确;②微创、不需手术;③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④疗程短、见效快。对肝癌直径<5cm以内者,只需8~12min一次射频治疗。据本组经验,RFA适应证为:①患者不愿手术的小肝癌;②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③转移性或术后复发性肝癌;④年老体弱不宜手术治疗的肝癌。 RFA禁忌证为:重度黄疸、腹水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弥漫性肝癌。但无论如何,都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人的病期、病情、身体状况做出治疗决定。

3.4RFA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和处理

本组患者的并发症:①术后发热 本组发热超过3d者24例,占75%,一般在38.5℃以下,少数可达39℃以上,持续时间3~5d。主要为吸收热,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3~7d,多数患者体温1周内可降至正常。②术后肝区疼痛 有6例患者由于肿瘤病灶位置浅表,射频能量发射时影响壁层腹膜,术后患者出现呼吸时疼痛,约2周左右症状自行痊愈。③右侧胸腔积液 有2例患者病灶位于膈顶,术后发生右侧胸腔反应性积液,对症治疗后约2周左右自行吸收。

3.5射频治疗肝癌不彻底的原因

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肿瘤较大:目前射频电极单次热凝最大有效范围直径约为5cm。对于<5 cm,尤其≤3cm的小肝癌,单次热凝可能使肿瘤完全坏死,达到根治的治疗效果。但对于>5cm的肝癌,尽管可以通过多次热凝使肿瘤坏死,但是由于肿瘤形态的不规则,而在三维上极容易出现热凝的漏空,导致肿瘤热凝坏死不完全。②位置不当:肿瘤靠近胆囊、肝门、由于这些部位与周围的空腔脏器及其重要结构关系紧密,为避免损伤,无法遵从消融范围应覆盖肿瘤外1cm肝组织的原则,不得不采取保护性的不彻底消融治疗。③临近大血管:由于血流冷却效应影像热凝范围,难以达到完全坏死。术后复查发现靠近大血管的瘤灶仍有小块存活。④升温速度和维持时间:肝癌的局部温度直接影响毁损肿瘤组织效果,局部高温治疗过程始终存在加热和散热这一矛盾。⑤监控不准确:如术中随着气泡的产生,治疗区域在声像图上表现为高回声,模糊了肿瘤轮廓,不能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界限,给重新定位带来困难,难以达到对肿瘤的完全毁损。

总之,采用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且并发症少,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1] Goldbeerg SN, Solbiati L, Hahn PF, et al. Large volume tissue ablation with radiofrequency by using a clustered, internally cooled electrode technique: laboraor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liver metastases[J]. Radiology, 1998,209(2):371-379.

[2] 张智坚,吴孟超,陈汉,等.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肝细胞

[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26-829.

[3] 陈敏华,刘吉斌,严昆,等.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7):404-407.

[4] Xu HX, Xie XY, Lu MD, et a1. Ultrasound-guided percutsrleoug thermal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microwave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 Clin Radiol, 2004,59:53-61.

[5] 马宽生,陈敏,丁钧,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J].消化外科杂志,2005,4 (5):307-309.

[6] Bleicher RJ, Allegra DP, Nora DT, e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447 complex unresectable liver tumors:lessons learned[J]. Ann Surg Oncol, 2003,(1):52-58.

[7] 黄皎琳.高温固化瘤苗研究新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1997,24:27.

[8] 吴伟忠,刘康达,高艳琴,等.热休克蛋白70的纯化及其抗小鼠肝癌作用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 (2):96-98.

[9] Nakamura H,Kawasaki N,Hagiwara M,et a1. Cellular immunologic parameters related to age, gender, and stag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 Lung Cancer, 2000,28(2):139-145.

[10] 杨薇,陈敏华,严昆,等. 射频消融对较大肝肿瘤治疗范围与布针方案计算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4):244-247.

[11] Livraghi T, Goldberg SN, Lazzaroni S, et a1.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reatment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versus ethanol injection[J]. Radiology,1999,210:655-661.

[12] Boris W, Kuvshinoff, David M Ot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tumors: Influence of technique and tumor size[J]. Surgery, 2002,132(4):605-611.

[13] 范林军,马宽生,何振平,等.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4):265-268.

[14] Livraghi T, Goldberg SN, Lazzaroni S, et a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medium and large lesions[J]. Radiology, 2000,214:761-768.

猜你喜欢

消融射频电极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百味消融小釜中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Ti/SnO2+Sb2O4+GF/MnOx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