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师反思性互动交流的个案研究

2011-04-12王茹

关键词:反思性外语教研

王茹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一、引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教学改革实施的主体,外语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外语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开拓精神。当今,外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外语界关注的焦点。大学外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外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更多靠的是教师反思性的互动交流平台。本研究旨在以英语教师反思性的互动交流为途径来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有关外语教师教学反思这一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反思这一概念源于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早在1933年,杜威在其名著How We Think一书中论述过反省性思维的实践者对支持其行动的任何信念和假定性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1]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始于美国学者萧恩(D.A.Schon)。他在1983年提出了反思性教学并将其定性为 “教师从自我的教学经历中学习的过程”。[2]波斯纳(Posner,1989)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就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只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还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剖析和研究。反思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此理论也高度重视,如吴一安[3]和张怀恩[4]分别论述了教学反思对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金敏和金怡运用反思札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探索;[5]李宝荣教授针对英语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反思框架下的重点反思层面及具体反思点。[6]

国内外的研究者一致认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反思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还有待于日常的互动交流,即教研活动去验证,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切入点。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理论依据

反思性互动交流的开展,引领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反思性教学研究活动主要体现 “取长补短”的教研思想。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借助教师团队和专家的智慧,把经常性反思和专题性反思结合起来,把问题反思与经验提升结合起来,并通过激励性机制,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以实现各层次教师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构建反思性互动交流的教研体系。本研究是以教学团队活动为背景,以观察其行动过程为基础的定性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教学团队的反思性互动过程。

(二)研究对象

太原理工大学两个教学团队 (两个教研室):他们分别承担公共外语的本科英语教学和各个学科的专业英语教学。以下简称为公外团队和专外团队。公外团队由16名中青年教师组成,平均年龄38岁。专外团队仅5位中老年教师,平均年龄51岁。虽然两个团队都承担着英语教学任务,但由于团队的特点和氛围的不同,各自形成了固定化的反思性互动模式。

(三)研究方式

以两个教学团体作为个案,跟踪观察两个教学团队的教研活动,研究两个团队的活动记录,对两个教学团队反思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个团队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反思性互动模式。

(四)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分析两个教学团队反思层面下的具体反思任务。尽管两个团体不一定完全感悟,或许是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交互发生,但从本质上反思氛围呈现在各自的行动过程中。自我反思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人之常性,谁都不希望提及自己不足之处,更不希望将自己的不足部分暴露给别人。而只有当教师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两个团队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不同渠道的理论学习和专题报告,并写学习心得,引发反思意识的觉醒,唤醒教师潜在的反思需求,培养教师的反思思维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公外团体开放的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青年教师们乐意向大家倾诉教学中的困难与疑惑,积极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力求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实践。专外团队的老教师们善于总结经验,主动以教学反思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所想和所惑真实地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反思,自我评价与内化,自我更新,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公外团队教研活动摘录:通过定期的评课,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师拥有了修正自己的执着情怀和热切的希望,才能真实地展露自己,包括长处和短处。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评价中摄取自己的形象或自我情感与态度。这样通过互动式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评价就成为一面镜子,教师可以借助这面镜子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思,不断调节就有了持续进行探索的机会,以寻求更多的新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整个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和互动交流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惑最后达到所悟。这种同事间互助是重要智慧的来源,互动反思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公外团队年轻人居多,彼此之间建立了互信、互惠、互助的学习共同体的情感氛围,以坦诚交流的原则,培养了一种开放好学的职业态度,共同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7]每位教师都虚心学习教师集体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共同分享的教师合作文化,形成了较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满足了教师的共同需要和个体需求。坚持教学相长,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促进教师观念的变化,经验的升华,引发了教师智能的互补效应。

专业团队教研记录摘录:由于团队人数少,各个学科方向不同,相互沟通少。反思主要体现在课后的反思日记中。其特点是:

1)记经验之谈,汇成功之举。这些老教师们具有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平时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正效应的做法,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寻求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2)找不足之处,思改进方法。即使有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梳理,考虑有什么不足,存在什么遗憾,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的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应汲取的教训。这样引发教师对目前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思考,促进教师更加明晰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

3)集学生见解,拓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着学生的智慧火花。这样不仅使教师拥有新方法,新思路,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进而拓宽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水平。

教师自觉地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体现了教师们对教学的深刻思考的作风。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并付诸实施,这样就成为了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四、讨论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其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行为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的行动过程。[8]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己和他人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成败反思。

由于内外部因素相互交织与影响,其程度也各有差异,同时在这两个教学团队身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所提出的场动力理论。B=f(PE)B代表人的行为,E表示环境,P表示个人。f是函数。这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部动力与环境刺激的函数,即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条件,但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

公外团队介于外部影响互动反思:即对教学客观情境以及他人教学行为的反思。经常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逐步形成了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开放式的发展态度。这是一种横向的沟通方式和外诊的过程,借助大家的智慧,解决个人的困境。寻求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通过评课的回顾,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果。

专业团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相对处于隔绝且孤立的状态,但他们能利用已有的经验背景纵向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对经验进行合理、正确的反思与内化,批判性地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之处。不断积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反思型教师注重来自内心的前后经验的互动,在头脑中激烈的碰撞和冲突,才能逐步升华的过程,以一种更具洞察力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不断地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两个教学团队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都具有较强的反思效能感,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审视与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和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自觉地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创造性。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进而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语

本研究仅是以反思互动交流为切入点,观察两个教学团队的教研活动过程,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师可持续发展动作模式及部分影响因素。在研究设计、方法与实施的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的局限,也有较多问题有待于后续研究和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影响反思性教学的各个因素。笔者希望用自己浮浅的认识来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们进一步探究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互动发展的更有效路径。

[1]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15.

[2]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New York:Basic Books,1983:6-19.

[3]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199-205.

[4]张怀恩.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及意义[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7):27-30

[5]金敏,金怡.运用反思札记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实践探索 [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5):1-6.

[6]李宝荣.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反思 [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4):1-5.

[7]文秋芳,任庆梅.探究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互动发展的新模式 [J].现代外语,2011(1):83-90.

[8]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2):21.

猜你喜欢

反思性外语教研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