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2011-04-12刘冬
刘冬
(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经济结构、分配方式、就业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严峻。面对毕业后就业难的严峻形式,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毕业后方能胜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实现社会和个人价值,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人才教育其中的一环显得尤为重要,[1]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安排,为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充分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理性地选择与工作相关的职位,系统地规划成长路径,探求择业过程的规律,从而把握就业竞争的优势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国际上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是通行的做法,在我国各高校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但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还不成熟,仅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认识存在不足
不少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的定位。大学生对自我和以后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2]目前,我国还是结合个人所学专业来定位以后职业发展道路,而很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大学生未能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就读专业和学校,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缺乏目的性,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未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最佳的选择。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也存在很多的误区,如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就是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工作,大学生相关的课程结束后职业规划也就指导完毕。事实上,大学生的职业规划[3]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过程,并不是几堂课程就能解决,它也是需要高校师生及各部门紧密配合,从办学理念、职业辅导、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共同构建,才能促使大学生成才成长。
(二)队伍配备不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指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背景,帮助大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选择,进而规划整个职业生涯。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师资队伍,不仅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数量配备不足。[4]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老师有些是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些则是院系的书记或辅导员等,他们虽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指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影响。另外,各个高校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由于他们负责的学生众多,事务繁杂,很少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职业规划教育指导的职能一般被限制在就业指导课课堂教学、发布就业信息等很小的范围。
(三)教育尚不到位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之一,职业规划指导具有过程性和针对性,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部分仅局限于职业规划的小部分课程学习、讲座和对大四学生进行短期就业信息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指导,没有参与实际的企业合作互动,教学体系相对单一,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职业教育效果的偏差,容易使大学生职业规划流于形式。[5]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人生的职业规划,尤其是就业竞争形势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更渴望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而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没有针对性,教师授课都是讲授共性的、普遍性的规律,很难体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个性。
二、创新思路,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新体系
(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评估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时首先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评估。不同的性格气质特征在职场中各有优劣,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扬长而避短并不断完善自我。大学生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职业兴趣、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进行全面认识。可以通过学校的职业测评机构对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进行专业测评。[6]也可以通过和同学、朋友及家人的交谈、沟通,分析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还可以通过校内外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以及校内社团活动等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兼职等社会实践来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并不是一蹴而就简单的事,它是需要不断积累知识、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循环过程。对自我认识和评估时也要客观冷静,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客观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从而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二)大学生要认清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职业评估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职业在社会发展中渐渐被淘汰,有些职业在社会发展中崭露头角,欣欣向荣。所以我们需要对社会大环境和职业的具体信息有大致的了解,择世所需,这样选择的职业有利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长远有劲的发展。[7]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大环境,明确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要进入社会就业,当然就要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未来都有哪些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职业,社会热门职业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看重毕业生哪些基本技能,我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哪方面的品质。另外,还要关注近些年来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法规规定等,比如2011年大学毕业生征兵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其次,了解所关注的职业要求,获取相关信息,社会上的职位成千上万,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衍生出更多的职业,究竟哪种或哪类职业较适合自己,这就要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或感兴趣的职业更要深入了解。要了解的职业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这份工作主要是做什么,是以知识技术型为主的还是以交际沟通为主要方式;教育背景:获得这份工作需要什么教育背景,需要哪些资格证书,以后的工作中是否有继续学习培训的需要和机会;职业现状和前景:这种职业的工作环境怎样,工作的压力自己是否能够承受,现在的工资福利如何,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
(三)学校要构建一支高质量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指导队伍
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指导人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规划。[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强调:“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因此,高校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引进长期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开发的专家,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进修,重点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通过考取专业技术水平认证,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切实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9]高校辅导员应当成为职业规划教育队伍中重要的一支队伍,辅导员是学生入学认识的第一位老师,指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和学生朝夕相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了解外部职业信息,确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和解决规划职业中的难题。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杰出校友或社会各界的青年专家、企业家,定期和学生一起开展谈话座谈,传授创业经验和成功心得,并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平台。
(四)学校要建立健全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作为一门课程贯穿大学四年。大学一年级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自我认知的方法。加深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主性,为将来求职之路打下基础。大学二年级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知,明确自身的优势,初步进行职业规划。让大学生根据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有选择地辅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和考取资格证书充实自己,增加求职的砝码。大学三年级进一步完善、明确职业规划的内容并有意识地执行。在不耽误接下来深造的情况下,继续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能力,进一步拓展自身素质。掌握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认真阅读国家出台的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学四年级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职业规划,辅之以就业指导,充实学生就业理论和就业技巧知识,以达到人职匹配,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五)学校要建立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评价就是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回馈的相关信息对学校实施的职业规划教育做出判断,评价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效果如何,及时诊断职业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规划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规范完善学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行为。[10]如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跟踪调查,多渠道地收集、整理毕业生在社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培训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从而为学校更好地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适时地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工程,不仅涉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也关系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因此,大学生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拓展专业技能,高校从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系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1]方原.略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9-90.
[2]田飒.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51-52.
[3]滕远杰.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118-120.
[4]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3-134.
[5]张海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J].教育管理,2009(7):196
[6]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J].教育探索,2008(1):134-135.
[7]钱嫦萍.深入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36-38.
[8]刘红英,汤海斌.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2010(2):70.
[9]李向明.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性辅导策略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76-77.
[10]刘兆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