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2011-04-12庄立臣任成金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民族

庄立臣,任成金

(山东科技大学信电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庄立臣,任成金

(山东科技大学信电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环境改变、社会转型、民族差异不同文化观念的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成了高校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状况不甚乐观,必须加以关注。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文化冲击;民族自尊心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象牙塔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由于受到社会转型、环境变化、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引发精神疾病,危害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在内地高校,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正确应对这些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殊性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既有少数民族的个性,也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要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根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我国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其中27%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日益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在内地上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常永才对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根据客位性的心理量表测量结果,被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25.56%的人有一定程度心理症状问题,其中36.67%的心理症状问题达到或超过了中等痛苦水平的界线,尤其是18.62%的被调查者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率症状;从主位上看,45.6%的被调查者感到心理适应不良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感到有较大影响的比例为32.8%、严重影响的比例为18.5%。得出的基本研究结论:其一,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心理问题值得注意,大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少数民族学生比一般大学生略为严重;其二,在心理卫生状况方面,总体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差别不大,但少数民族学生略为严重;其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等方面的心理保健值得注意。[1]陈青萍使用CMI量表对西安市某高校75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量,并与汉族大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维族大学生跨入汉族地区,在“自文化”和“他文化”两种文化直接接触后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其文化、生活习惯、心理乃至身体适应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原有的心理文化特征与所在地文化之间会出现某种摩擦。维族大学生的最大问题是饮食习惯和学习困难,这仍然是一个心理文化适应问题,由此引起的不习惯、愤怒、紧张、心悸、乏力等心神失调症状,导致心理适应障碍,即心理健康障碍。[2]康育文等人采用CMI量表抽取陕西某民族院校285名藏族大学生,男生131,女生154名,并抽取361名汉族学生对照,总体而言,藏族大学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9项得分及CM I总分、心理项目总分均高于汉族大学生,其中不适应、紧张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内地藏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差于汉族大学生。藏族大学生来到内地后会面临很多变化和冲击,与藏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事件也有重要关系。与汉族学生比,学习基础差,成绩普遍低,学习压力较大。[3]陈家才等人采用SCL-90量表对西昌学院341名少数民族学生调查,心理存在症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达97.9%,其中81.2%属轻度症状,13.8%为中度症状,3.2%为偏重以上。得分方面差异较为明显的就是强迫症、恐怖、精神病性等三个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抑郁与偏执两个因子分数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压力和由语言障碍导致的人际交往障碍。[4]毋庸讳言,从边远地区来到内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到与本民族文化背景迥异、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的环境里,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比汉族大学生遇到更多的生活适应问题,受到较大的心理冲击。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特征。

(一)民族自尊心与自卑心理

自尊心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地位的自我意识倾向。“民族自尊心是民族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需求他人尊重本民族的社会地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维护民族尊严的意识倾向,是与自信心、荣誉感、进取心、责任心相联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5]58但是过度的民族自尊心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体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便是,别人少有冒犯就会为自己的民族挺身而出,甚至采取暴力等激烈的方式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根据余梓东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份调查研究,在250份调查问卷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的有185人,占总人数的74.0%,其中“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47.2%;在“本民族文化、习俗的保持”问题上,有170人选择了“保持不变”或“尽量保持”,占总人数的68%;另有调查显示,4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本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6]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但是,对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民族的自尊和个体的自卑二元并存。自卑心理是个体轻视和怀疑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种个性品质,长期的自卑心理容易导致犹豫、悲观、孤僻等心理症状。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自卑感较强。导致自卑心理的因素较多,如有不能正视现实差距而引起的自卑。进入内地高校之后,由于身旁、遍地都是佼佼者,有过去的天之骄子变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平庸之辈,会产生一种身份上的落差,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对待便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有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而引起的自卑。边远地区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用当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虽然采用双语教学,但母语是主要交流语言。进入内地高校之后主要采用汉语教学,语言上的难度加大了学习上的压力,部分同学就会灰心丧气,有的甚至抑郁、自闭。还有不良的人际关系引起的自卑。当人际关系不协调时,人的心理往往会失去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更加难以适应周围环境,思想长期压抑,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总是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存在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出较强的自尊维护欲。

(二)封闭性与依赖性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人们交往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封闭落后,人们习以为常。受此影响,内陆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隘的活动圈子里,交往对象限于本民族学生,或者其他高校的本民族学生,而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人际关系比较疏远,不愿与其他同学分享生活经验、学习方法及交际理念,更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习惯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一旦他们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时,其渴望了解的好奇心即被激发,这是落后民族改变其落后现状的强大的内驱力,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事实上他们却经常遭到冷嘲热讽,自尊心受到伤害,常常导致他们返回自闭状态,这一现象不容忽视”。[7]封闭性容易导致依赖性,虽然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少数民族主体意识开始唤醒,开始认识和接受与传统文化和观念不同的市场经济新观念,开始认识到每个人作为独立、平等的主体所享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从潘志清的调查统计结果中也可以发现,少数民族成员中,还有较大一部分人当遇到与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一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时,感到害怕、惊慌和怀疑,对自己缺乏自信。依赖性、顺从性较强。依赖性强,随意附和别人意见,放弃个人主见。常常需要他人或群体的支持来维持自信心。这种缺乏主体精神的心理素质特征比较容易适应变化小、较平静的社会环境,却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也就不难理解市场大潮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赖性较强、接受新生事物较难的现象。[8]171-172

(三)心理适应性对主流文化的强烈反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的人口优势和历史积淀,汉文化不可避免地处于优势地位。由于少数民族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在他们的情感中早已建立起了与本民族文化背景相符的动力定型结构,动力定型的维持与破坏可直接引发愉快或痛苦的情绪体验。因而无论在学习或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都会不自觉地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为依据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9]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文化意识,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等特定的民族特性,而汉民族地区乃至这些地区的高校又缺乏这种民族氛围,当少数民族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环境进入汉族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环境之后,就不得不面对文化适应的考验,文化适应的困境在他们身上会体现得异常突出。“当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内涵差别较大时,在文化适应面,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理解,对彼此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宗教信仰等方面看不惯或缺乏包容之心,导致彼此产生误解,甚至发生激烈的矛盾与冲突,或者彼此敬而远之,导致孤独、无助、寂寞等不良情绪的发生”。[10]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分析

(一)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是一个人从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转移到另一种文化和物质环境的过程中,在心理感受、举止行为等方面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文化冲击除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害羞、沮丧、不安、压力、孤独等现象外,还可能引起身体上与生理上的症状反应,如疲倦、失眠、心悸等症状”。[9]少数民族学生从原有文化过渡到新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的冲击。在新的区域,他们会感受到种种不适应,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妄自菲薄,甚至出现抑郁、自闭、神经衰弱等症状。“随着与异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个体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越来越深刻,这种差异感和陌生感促使个体产生了一种包含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这其中包含有愤怒、敌意挫折、过敏、自卑等情绪成分。经历了文化休克阶段的民族学生以愤怒的眼光看待周围的新异环境,他们有时愤恨他人,有时又不理解自己,内心充斥着一种自怜感。一定的疏导手段会使民族学生实现对异文化的同化和顺应,使因认知而导致的情绪不适感在他们身上慢慢消失”。[11]54

(二)社会转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益多元化,历史的和现实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尤其是社会上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也进一步泛滥,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如同上世纪80年代“平均主义大锅饭”被打破一样,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也不再是社会的宠儿,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想法逐渐被摒弃,综合能力被越来越看重。这必然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忧虑感越来越重,因而也就导致心理压力剧增,精神上也容易出现焦虑、困惑。

(三)历史原因

中国几千年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状态。从积极方面看,民族压迫激发了少数民族反抗意识,在心理层面上强烈的要求平等权利和得到尊重。从消极方面看,长期的压迫,导致了部分落后民族的顺从、依赖和自卑的心理。虽然建国以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存在着历史上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鸿沟,这也就导致了来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体验明显不同于汉族,这也导致了部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四)宗教因素

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对少数民族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邓文科等人对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250份,收回244份,问卷回收率97.6%,统计结果发现,宗教对其信仰群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12]“少数民族学生成长于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行为准则等,并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信仰相符的,道德感、美感、理性的追求等的定势心态早已形成”。[13]宗教以其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内地高校学生相异,甚至截然不同。如崇拜自然的民族只能顺从自然而不能抗拒,这就导致民族缺乏主动性和开拓精神;崇拜图腾的民族则强调民族认同、族人亲和团结的心理特质;信仰佛教的民族相信因果报应,其民族具有顺从的特质。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对民族心理特征影响是不同的。

三、增强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把心理健康纳入行政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首先必须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一支较为专业的心理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补充学生工作干部的心理学知识和提升总体理论水平。学生资助中心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落实“奖、贷、助、补、减、免”措施,创设勤工助学岗位,减轻少数民族贫困生因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普查工作,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疏导并与心理健康中心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层面成立类似学生会组织的心理健康联合会,在各个班级中设置心理健康联络员,摸清班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助于形成“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机制和“共同成长”群体氛围。

(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根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67%),高居榜首。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支柱。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可以稳定情绪,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还有助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深化发展”。[14]331-332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都应该得到尊重。学校应该普及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等基本知识,实现不同民族大学生间基本的了解。根据许静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来自新疆地区33名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他们来到内地大学就读,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习惯、行为方式与身边同学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越发感到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不希望大家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期待在融入学校环境的同时保持纯正的民族习惯,民族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甚至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老师缺乏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一些琐事上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15]

(三)加强意志磨练,塑造健全人格

意志就是人们按照既定目标,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追踪研究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30年之后,发现这些儿童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对这两类人的智力和人格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与人格特点,特别是意志品质方面。培养意志、塑造人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锻炼意志的前提。“我们看到,有少数大学生也确实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可能影响大学生整体的健康成长”。[16]7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将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基础。要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人的情感和意志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情感对意志行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厚情感,能激励一个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锻炼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17]70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个性。个性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包含两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保守、缺乏上进心的心理,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让他们融入校园生活,使其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四)创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同时,了解彼此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最终做到相互尊重,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的形成。这不仅可使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也可使他们压抑的心理得到克服。“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在结伴交际与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18]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利雅德博士所指出的,“一个人要想在未来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19]序言第三张通行证,就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除心理困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优化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稳定的民族地区环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地区的复兴输送合格的人才。

[1] 常永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 陈青萍.维族大学生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J].青年研究,2003,(10).

[3] 康育文,康湘文.内地某高校藏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8).

[4] 陈家才,贺惠英,陈晓冬.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 孔庆祝.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6] 余梓东,李劲松.中央民族大学生学生民族观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7] 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1).

[8] 潘志清.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特征嬗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9] 魏海东.论西部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心理调适[J].高教论坛,2010,(5).

[10] 宋歌.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3).

[11] 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与管理对策[A].张诗亚.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 邓文科,邢海燕,马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J].民族研究,2002,(2).

[13] 郑一筠.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95,(1).

[14]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 许静.关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0,(4).

[16] 邓晓琳,邓晓茂.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出版社,2007.

[17] 孔庆祝.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18] 张东秀.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19] 钱焕绮.大学生心理卫生——迈向21世纪的通行证[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G641

A

1672-0040(2011)06-0098-05

2011-10-13

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特殊群体日常管理及心理干预研究”(qx102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庄立臣(1970—),男,山东沂水人,山东科技大学信电学院副院长、讲师,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任成金(1979—),男,山东高密人,山东科技大学信电学院讲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民族
我们的民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