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概念形成过程及背景探析
2011-04-12李龙强李桂丽
李龙强,李桂丽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生态文明概念形成过程及背景探析
李龙强,李桂丽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生态文明”是一个新概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有着特定的环境和语境,就中国而言,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它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困境的瓶颈制约,不但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些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概念;生态困境;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概念首次以国家意志形式的表达,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对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和理论界的关注。生态文明概念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早期出现
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最早提法,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1985年2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短篇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文章指出:“苏联《莫斯科大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生态文明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一定影响的结果,是从现代生态要求角度看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特性。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及其物质基础、工艺以及社会同自然相互作用的思想,而且包括这些问题与一般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规范和要求的一致程度。”
二是在1987年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西南农业大学的叶谦吉教授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引起强烈的反响。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如果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灭亡是完全可能的。如古代的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玛雅文明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古代文明的消亡,原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战争的破坏力是地区性的、局部性的、暂时性的,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大自然的报复往往是全球性、永久性,甚至是毁灭性的。
三是1988年4月,刘思华教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经济的根本特征与基本矛盾》一文中提出:人“不是消极适应自然,而是在适应中不断认识自然与能动利用自然,创造符合自己需要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推动人类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2]其后,刘思华教授在1991年出版的《企业生态环境优化技巧》中,进一步提出:“我们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3]477
四是1988年刘宗超发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一文,指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1995年6月,他在《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从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论述。1997年5月刘宗超在《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一书中指出,21世纪将开启生态文明的新纪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不仅是一种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鉴于刘宗超在生态文明理论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2003年的《中国国情研究报告》把刘宗超誉为全球“生态文明”第一人。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光明日报》刊登的理论文章中,是从苏联的相关文献中转载而来的,而作为我国学者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则是叶谦吉教授。虽然刘宗超、刘思华在1988年也论述过生态文明的相关思想,但是鉴于叶谦吉教授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时间比较早,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论述比较透彻,因此,叶谦吉教授应该是中国学术界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第一人。
二、生态文明概念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生态文明概念之所以由学术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世界和我国实际情况使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与传统生产模式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生态文明”被写进党的文件,表明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一)中国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生态困境
首先是资源能源的短缺。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认为,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耗基数巨大,所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消费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非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降低煤炭消耗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但是,煤炭现在是、将来很长时间内仍然是中国能源的重中之重。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从2004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47%,石油的消费总额也在飞速上涨,这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2006年中国石油的消费量是3.4亿吨,2007年是3.6亿吨,到2010年,单单原油进口一项就达到2.6亿吨。2002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其中原油消费的年均增速超过8%。相对于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石油生产增长缓慢,产量增幅一般维持在1.5~2%之间。同时,在单位产品的能耗上,中国比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往往高出两至三倍。还有在节能方面,一些重要的工业设备与发达国家之间约有15~20%的差距。如果中国单位GDP能耗是100%,世界平均水平则是29%,而日本只有10%。所以,开源节流,发展能耗低、利用率高的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新型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高达400多亿吨/年,远远超出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一半以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3.6亿农村人口无法饮用干净的水。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中四类水质占59%,劣五类水质占27%,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沿海水域超四类水质占34.5%,超标的污染物质主要为氮和磷。湖泊水体富氧化严重,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氧化,劣五类水质的湖泊占43%,“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湖体水质均为劣V类。[4]二是大气污染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2006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559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4.3%,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37.6%。我国排放到自然界的各种废气数量庞大,已经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2003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58.7万吨,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791.4万吨,生活来源的367.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1048.7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846.2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202.5万吨。其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近一倍。[5]三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据统计,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已确认有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在《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6]
此外,我国的环境还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威胁和耕地数量的减少、海洋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生态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生态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既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据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估算,中国1992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为986亿元,占当年GNP的4%。据中国社会发展中心估算,1993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963亿元,占当年GNP的2.8%;因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是2394亿元,占当年GNP的6.9%。据世界银行估算,1997年中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8%。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西部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九省、自治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494亿元,相当于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7]34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淮河流域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当地GDP的15%;2007年,太湖发生重大蓝藻污染事件,沿湖地区饮水受到影响;滇池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湖发生蓝藻疯长;黄河也爆发了高盐度废水污染。近年来,因黄河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115亿至156亿元。[8]
其次,生态危机威胁到我国的社会安定。目前我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70%死亡的癌症患者与污染相关,20%的儿童铅中毒,大城市里每10对夫妇就有1对因污染影响生育。[9]16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据统计,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纠纷事件5万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事件。[10]149-156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企业与居民关系恶化的例子比比皆是。黎民百姓隐忍的传统美德,在一些利欲熏心的企业面前失去了价值。一般情况下,在多次向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反映污染情况之后,一些企业的我行我素和少数地方政府的有意偏袒,往往会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一方是正当利益的受损,一方是寸利必争的企业,火药桶一旦爆炸,涉及的就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那么简单了,企业和居民的冲突往往会上升为政府与民众的冲突,老百姓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怨愤也会转变为对政府的不满。[11]
再次,生态危机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人类威胁着自然界的演化,自然界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着大自然,大自然也在以自然规律的形式惩戒着人类。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土壤退化、森林锐减、淡水污染、酸雨增加、海洋资源破坏等。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灾害中,除地震、火山等活动之外,大多数的自然灾害与自然界的被破坏息息相关,特别是沙尘暴、泥石流、酸雨、尘雾等,可以说它们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酸雨不仅毁灭着有“地球之肺”美誉的森林,也毁灭着江河湖泊中的生物。欧洲大陆所有的国家都饱受酸雨之苦,中国浙江省的酸雨覆盖率高达100%,上海为11%,江苏为12%。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怀化、宜宾、宁波、温州等地的酸雨频率已经超过了90%。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另外,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危害性增大,已严重威胁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成为沿海地区主要的海洋灾害。[12]151-152
三、生态文明概念的形成过程
有关生态文明概念的形成,从国家意志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沿着以下的思路进行。一是从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过程来考察,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哲理层面,反映了世界观的发展变化;二是从国家发展政策的制定完善过程来考察,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层面,反映了方法论的丰富完善。
(一)从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过程看
建国之初,周恩来指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我们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12]201“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这是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并为之流血奋斗的宏伟事业”。[12]201对于物质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第一代领导人那里就已经得到了证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13]154“两手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一手软、一手硬”,社会发展就容易畸形甚至发生质变,不但无法确保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无法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胜利。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使用“政治文明”这个概念。2002年,江泽民在“5·31”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的重要思想。2002年7月,江泽民在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14]490-491江泽民同志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文明这一包含时代内涵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宏伟蓝图,这实际上已经把生态文明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目标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隐含在了社会主义的文明体系中。
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5]20力争在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之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至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都被正式载入党的史册。这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新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四大文明”的提出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执政理念的升华过程,是新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理论创新的结果。
2010年10月15日,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的发展方式会带来不同的发展结果,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发展的进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可以化解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能减少代价,提升发展效益。粗放的发展方式势必造成资源能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已是不容置辩的事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需求的增加与资源环境承受力的下降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资源能源紧张与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上升的矛盾,如果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恶化,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将难以实现。而积极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使我国逐渐走上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之路,实现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从政策的完善和实践过程看
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相连。从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后到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无不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结合。
第一,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建国初期,由于受国内外复杂局势的影响,中国不可能花费太多的精力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得以“茁壮成长”。直至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才逐渐引起重视。1972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中国首次召开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会议。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1983年,第二次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把“三同步、三统一”作为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思想。1984年,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成为环境保护的领导机构。
第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转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心,从理论研究上升到具体实践。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及其发展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只有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社会才可能继续下去。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协调自然、经济、社会的关系被提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94年,中国环境保护里程碑式的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颁布,该议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策及行动方案作了详尽部署。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对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精神的阐发,有利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环境资源与人口的协调发展,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21世纪行动计划”。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方针,以减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改善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提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资源能源消耗量明显加大,缓解生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加快了人们生态观、世界观的改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16]15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之一。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突出了环境保护的战略性地位,把加强环境保护与遏制生态退化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17]
第四,建设“两型社会”思想的提出。2005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8]823的思想。200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指出:“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8]959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来抓。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强调,“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9]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6]465
第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的确立。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对其主要任务做出了部署。“生态文明”概念的正式确立是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日益国际化的环境问题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为国家的意志,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生态文明理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虽然“生态文明”概念提出时间较短,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为我们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立在中国未来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之上,它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优良品质的具体体现。
[1] 徐春.生态文明是科学自觉的文明形态[EB/OL].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101/t20110124_692048.html.
[2] 刘思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经济的根本特征与基本矛盾[J].广西社会科学,1988,(4).
[3] 刘思华.企业生态环境优化技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 钱俊生.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7).
[5] 孙蕾.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EB/OL].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6697&record=18108.
[6] 蔡守秋.论生物安全法[EB/OL].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6391.
[7] 张维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干部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8] 路甬祥.在2008’浙江暨杭州市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报告[N].杭州日报,2008-09-28.
[9] 潘岳.环境友好型城市[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0] 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 刘效仁.环境问题为啥引发群体性事件[N].中国环境报,2008-09-19.
[12]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03-17.
D616
A
1672-0040(2011)06-0047-06
2011-10-08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讨”(10zx7152);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功能研究”(10SB133)
李龙强(1972—),男,山东莱芜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