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的困境与对策
2011-04-12曹宏
曹 宏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中国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的困境与对策
曹 宏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特点在于创意本质的创造性、创意过程的不可控性、创意成果价值的不可测度性以及创意环境的个性。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培养人们的兴趣和非智力性因素,是培养创意人才的关键。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利用大学文化氛围和专业方向的设置培养专业性创意人员。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目前公认的朝阳产业和仅存的暴利行业,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的支柱性行业。但是,在中国文化产业这一领域中,人才创造力的不足已经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目前,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就产量本身来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就创造的价值来看,中国动画业创造的价值还不足以达到国外一部动画片所创造的价值。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才问题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文化产业中创意的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原创性或经营性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文化产业的行业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其二是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如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其三是相关文化服务层: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设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①刘志华、孙丽君:《中美文化产业行业分类标准及其发展优势比较》,《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从上述行业分类来看,文化产业的关键部分在于其核心层面,其外围层与相关文化服务层面都要依附于其核心层面,没有核心层面的产品,后两个层面就无法产生其运作的商品本身。文化产业核心层面的竞争力来自于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所谓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②华正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包括:具有原创能力的专门人才,能将原创力与技术相统一的专门人才,如设计、创意、策划等人员;将创意创造性地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以及专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人才。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具有如下特点:
(一)创意本质的创造性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本质特点是其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体现在创意人才的工作性质上,也体现在创意人才的工作过程之中。文化产业是一种内容产业,又被称作为“眼球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文化产业依赖于自己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如何用内容的生产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成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要求从事本行业的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的能力或创造力。从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从事的工作过程来看,这一产业也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底蕴并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创意思维是成就这一转化的关键性素质。创造性、创意思维、灵感思维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也是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创意过程的不可控性
正是由于文化产业中创意本质的创造性,从思维本质上来讲,所有创造性思维都有其不可控性因素。目前,创造性思维按参与人数可分为两种:个体性创意与群体性创意。前者由个人完成,具体表现为灵感思维。众所周知,灵感的最大特性在于它的不可控性,人们只可以全力去思考问题,灵感何时能来、如何来等问题都不是个人所能完全控制的;后者由群体组成,具有更大的不可控因素。目前,在群体创意思维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头脑风暴。而头脑风暴的本质在于:通过脑力激荡,尽可能地促进创意的形成。因此,这个过程只是尽可能地多产生创意而不是按某个特定方向思考问题。至于创意产生的质量、产生的多少,在头脑风暴之前都是不可控的。
(三)创意成果价值的双重性
与传统行业相比,传统行业的产品价值来源于其产品的实用性,其交换价值来自于产品本身的实用性。因此,传统行业的产品价值可以进行明确的价值计量。马克思曾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这一产品的商品价值。但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创意产品,由于文化产业的核心来自于其内容的创造性,而这一创造性是服从于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这角度来讲,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都不是以实用性为核心的,这就产生了文化产业创意成果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创意,具有艺术或审美价值。按马克思的理论,交换价值的来源在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艺术价值或审美价值的核心来源于创造性。从理论上来讲,文化创意产业的商品价值应能反映其艺术价值。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能反映其创造性。但创意人才的生产过程却有其本质规律:它很难核定一个创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的收集很难通过劳动时间进行量化。同时,由于创意产生的瞬间也不可能通过劳动时间进行量化,有的创意,可能转瞬间即可完成,而有的创意,则可能需要若干年才能完成,但对于其艺术价值来讲,二者的创造性几乎达到了相似的地步。因此,如何量化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的智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使创意人才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是文化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创意环境的个性
文化产业服务于人类的精神消费,与实用为主的物质消费不同,文化产业所满足的消费目标是一个有着很多个性的精神消费,因此,这就要求创意个人尽可能地保持自我的个性并进而在产品中创造性地表现自我个性。这就要求,在对创意人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使创意人才有团体任务意识并能充满个性地完成这一任务,这些都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挑战。传统的薪酬如何适应创意人才的创意环境,制定合理薪酬激励机制,是当下文化产业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中国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对策
创意是文化产业核心生产力,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关键性人才,如何培养上述符合创意本质的人才,是目前中国教育体制应该反思的地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兴趣的培养
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过程中,教育的目标已被固化为“应试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高考,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诟病,但因为一些现实问题,目前对应试教育改革的推进依然有限。一方面,教育除教书育人之外,还担负有社会公平或社会福利的职责;另一方面,当下的教育者本身大都成长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他们所熟悉的教育模式,也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而教育的改革本身必须依据于这些人,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急需攻关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试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它将教育的目的设定为考试。这样,如何获取高分成了当下学生学习进程的最终目的。实际上,考试的目的是教育,应试教育不仅混淆了教育与考试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讲,它的最大弊端在于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是为了一个个的高分。因此,在大学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新生已经不会选择,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我们的学生已经不用做出选择,他只要好好学习,保证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就可以在现行的社会体制中取得地位。学生的学习不是本于个人的兴趣而是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评价体系,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创新性人才呢?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意的基本特点在于创造性、不可控性及创意人才本身的个性,这些特点都与当下的应试教育现状严重不符。在创意过程中,由于创意的创造性、不可控性,决定了创意人才必须本着自己的兴趣从事创意工作。这就要求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而应试教育的本质在于:它是通过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来达到其教育目的。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为了学生“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强调培养学生的志向,要求学生为了某个志向而读书。在某个特定的背景下,这一意志力的培养有力于整个中华民族超赶发达国家。但是,意志力过于强调群体性意志,忽视个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实际上,从美育的角度来讲,教育应该是人类主体自愿接受的而不是强迫性的教育,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其中个人兴趣应是教育的根本性推动力。当前,发达国家的教育,都是以个人兴趣为基础的教育。这也是其创意生产力居世界前列的关键。
兴趣培养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个性。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产业。一般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比如在短缺经济中,物质生产强化的是共性,这一生产过程在教育中的体现就是群体性意志。而在当代的物质相对过剩的时期,产品本身的竞争也必须借助于精神需求。因此,为物质产品附加精神需求的动因就成了当下物质产品竞争的关键。这些都需要强化人类的个性。在文化产业中,由于文化产业最终服务的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本身就是充满个性的需求,因此,文化产品本身必须充满个性,才有可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大部分精神需求本身就是纯娱乐性的,这一过程中,兴趣是主导选择文化产品的关键,意志力、志向等问题不可能决定消费者的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讲,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去看一场电影的需求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地,对于精神产品的制造者来讲,没有个人兴趣,纯粹靠意志力、群体性志向去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不可能的。
(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文化产业中创意成果很难进行科学的测度,消费者的精神消费也很难用智力性因素进行有效地测度,这就决定了创意中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现行教育体制强化的是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创造知识的能力,没有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这一知识体系是如何形成的,现行的考核模式又变相地加剧了这种倾向。学生为了应试,只能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不仅是中国下一步走向世界强国的关键,也是文化产业能不能发展的关键。应注意强化知识体系形成中的非智力性因素,对于文化产业创意者来讲,专业性知识是必要的,这是其智力因素的具体表现,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文化产业创意中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些智力因素创造性应用。这是文化产业作为内容产业、眼球经济的根本要求。
(三)专业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
培养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不可能从大学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可能就已经被无意中损害。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已经转向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尽管其成效还有日可待,但这一改革已经开始。大学教育对文化产业人才的成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是学生创意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有可能克服应试教育思维定向的时期。在大学里,可以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和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意能力。当前,文化产业专业作为教育部学科目录中设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目录外专业,已经成为当下许多大学的新上专业。为了突破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瓶颈,高校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所涵盖的范围极广,不同专业未来从事的行业也大不相同,其创意过程、创意方法也有不同体现,因此,对从事不同行业分工的创意人员,应因材施教。目前,大学已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利用专业方向的设置,实施不同的教学课程设计,为文化产业输送专业的创意性人才。第二,要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突破思维上的禁锢,使学生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不利于创意的思维方式,打造良好的创意氛围,通过思维上的训练,重新激活学生原有的创意能力。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意人才的创意能力。如何克服文化产业中的人才瓶颈,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当下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的反思、对大学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是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前提。但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反思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它还有待于人们更多的关注。
G124
A
1003-4145[2011]10-0129-03
2011-01-12
曹 宏,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蒋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