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代北范围考论
2011-04-12孙瑜
孙 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代北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1]据张步天先生在《山海经解》中的研究,代北是先秦时期已有的区域名称,其中心点在于代字,代北是指以代之所指作为参照点的、广泛的、发散的区域。[2]因此,欲明白代北的范围①目前学界涉及这一问题的论述有刘晓满《说“恒代”》(《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2-25页。)一文和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中的有关内容。前者对北魏恒代的意义进行了考论。作者认为,恒代即恒山代地或恒山代郡的省称,泛指代都平城及其周围地区。后者就唐代代北的南北界线提出了看法。作者认为,唐代代北南线到代州,北线较难确定,因为唐朝对代州以北地区的控制,是随着内外局势的变化及唐王朝综合国力的强弱而伸缩的,最盛时其可控范围的北线达到了漠北地区,而晚唐时,则回缩至单于都护府一带。(见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第23-24页。)本文对狭义代北北限的确定参考樊先生的观点。,必须先搞清代之所指。
一 历史地理意义上的代北
据现有史料统计,唐及之前以代字为中心的地名概有:代国、代郡、代谷、代都、代州及代州都督府。
(一)代国
自春秋至两汉,先后有古代国、赵代国、秦汉之际的代国及西汉的代国。②刘晓满:《说“恒代”》,《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2-25页。“代国之地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和托克托县以东(黄河以东),河北蔚县以西,阴山以南,雁门山以北地区。北魏拓跋氏肇始之代地,其范围东接代郡,南达句注山,西接黄河、朔方。”
古代国。商周时期,在华夏王朝统治的外围地区,分布着其他的民族群体。其中,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民族被称为狄(或翟、氐)。春秋时期,狄族不断遭到晋国的打击,其中一部分逃到今山西省及河北省北部建立了古代国。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3]
赵代国。赵襄子十九年(前457年),赵襄子灭了古代国,以代地封于其侄赵周,史称代成君。[4]1793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灭赵国,赵国士大夫拥立公子嘉为代王,据代六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赵代国。[4]1834
秦汉之际的代国。秦失其政,诸侯争雄,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王,据常山以北之代地。[5]295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封赵王歇为代王。汉高帝二年(前205年),赵王歇复王赵,原赵将陈余为代王。后,刘邦破此代国。[5]306,314,324
西汉时代国。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分封同姓王,以其兄刘喜为代王,据有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之地,[5]368都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国,刘喜弃国,刘邦另立子刘如意为代王。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平定韩王信勾结匈奴之乱,立其子刘恒为代王。汉武帝执政后,行“左官律”及“推恩令”,逐渐削弱诸侯王权,改变汉初郡国交错的局面,此代国于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废。[5]379,392,659
由以上史料可推知:赵代国、秦汉之际的代国及西汉代国,与古代国一脉相承,其中心均在西汉代郡之治所代县。
(二)代郡
代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建置,战国始现,其后有秦、汉代郡、三国曹魏及西晋代郡、后燕及北魏代郡。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4]298赵代郡,因赵代国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辖三十六县,其境涉及今山西省东北部和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6]63秦代郡,秦灭赵代国所置,治所与赵代郡相同。汉代郡,根据《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系秦代郡之延续,[7-8]辖十八县。西汉代郡之治所仍在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东汉代郡之治所在高柳县(今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西北)。三国曹魏及西晋代郡,所辖由十八县降至四县,治所为西汉代郡之治所。后燕代郡,属幽州,仅辖一县,治所与西汉同。[6]133北魏代郡,属恒州,辖平城、永固、太平、武川四县,治平城。[9]
总之,代郡,自战国建置以后,其范围和治所均有变化。就治所而言,初为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秦及西汉时延续未变;东汉时向西北移至今山西省阳高县附近;三国两晋时,又回归蔚县代王城;南北朝时,复向西北方向移至今山西省大同市。
(三)代谷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匈奴围攻韩王信于马邑,信以马邑降匈奴。匈奴遂南逾句注山攻打太原。高祖“居晋阳,闻冒顿居代谷,欲击之。……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逾句注。……帝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单于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史记正义曰:代谷,今妫州,余据唐妫州在幽州西北,此代谷在句注之北。”[5]377经后人研究,此条史料中的代谷在西汉代郡的代县[10],即今河北蔚县东北之代王城。
(四)代都
西晋后期,鲜卑兴起于漠北草原的匈奴故地。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鲜卑酋长拓跋猗卢因助晋并州刺史刘琨打败了白部鲜卑和匈奴铁弗部的围攻,被封为大单于、代公。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猗卢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为南都立国。东晋太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代国。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西北)重建代国,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此后,平城被称为代、代都、代京、北京、北都,北魏人自称为代人。北魏平城的京畿和郊甸地区,被称为代地或代。[5]4325,4348,4403北魏平城所在地,即代都之核心。
(五)代州及代州都督府
代州,唐代辖雁门、五台、繁峙、崞、唐林等五县。[11]1006都督府系唐初统一战争时期,为加强边州要地的军事防御力量而设置的机构,武德七年(624年)前称总管府,[5]5795而后,其行政性渐强,军事性渐弱,大多领数州。贞观中,都督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又定为上、中、下三等。[12]据《旧唐书》记载,代州都督府系中都督府,其所辖范围,自武德建置以来,处于动态变化当中。综合其他史料,代州都督府所辖主要有代、忻、蔚、朔四州。唐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治所均为雁门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之代县)。
综上所述,代国、代谷、代郡、代都、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中心点集中在四个地方:一是代国、秦及西汉代郡的治所代县,即唐代蔚州的安边县(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一是东汉代郡治所高柳县,即唐清塞军治所(今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西北);一是南北朝时期代郡及代都平城治所,即唐代云州云中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一是唐代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治所雁门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代县)。本文对历史地理意义上代北范围的认定,结合唐代道的设置,东、西以恒山、黄河为界,北以匈奴地为限,南以上述四地为参照。
二 职官意义上的代北
唐代之地方官职司某一地之民政、军政、财政等事务,有其特定的服务范围和地域属性。因此,通过对以“代北”二字所构成的职官的职属范围的考订,或可以推知代北的范围。据史料统计,唐代与代北有关的职官有:代北道行军大总管、代北都统、代北水运使、代北水陆发运使、代北节度使、代北军使、代北(行营)招讨使、代北行营招讨供军使、代北行营兵马使、代北监军使、代北起军使等。
1.代北道行军大总管。行军大总管,是战时临时组建的作战部队的军事总指挥。唐代,其具体官名的取定分三种情况。
其一,以作战区域的州、府、郡名称予以命名。如: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突厥进寇高陵,辛巳,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之。”[5]6018泾州,指关内道之泾州。
其二,以山河、沙漠取名。如: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唐准备出重兵讨击突厥,“以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徹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众十余万,皆受李勣节度。”[5]6066通漠道之漠字,指北方沙漠;金河道之金河,指胜州榆林县(今陕西榆林县)境内之金河。
其三,不以州郡、山河取名,而以美意命名。如上例中的畅武道行军总管,《资治通鉴》胡注曰:“畅武,非地名也。营州边于东胡,故命万徹为总管,使之宣畅威武,以美名宠之耳。”[5]6066
长寿二年(693年)二月,默啜犯塞,“又以怀义为代北道①《资治通鉴》卷205,延载元年二月条载:“考异曰:实录、新纪皆云伐逆道”。今从旧怀义传。本文取《资治通鉴》及《旧唐书》之说。行军大总管”。[13]4742参考以上三类行军总管的命名方式,代北道行军总管之代北二字,既非山河名,又非美名,当是与州郡同类的、以代字为参照的区域名称。又后突厥自复兴以来,屡次入侵唐北部边陲,尤其河东道北部地区,是其寇掠的主要区域,而代州应是唐御敌、征讨的最佳位置。所以,代北道行军总管中代北之代字,当指代州。代北,即代州以北。
2.代北水运使、代北水陆发运使,其职责主要在于代北地区缘边诸军镇的军需供应,以及以太原府为中心的南北及东西的漕运转接任务。《唐会要》卷八十八《盐铁使》篇载:
胡落池,近在丰州界,隶河东供军使。第年采盐一万四千余石,给振武、天德两军及营田、水运官健。自大中四年,党项叛扰,馈运不通,供军使请权市河东白池盐供食。其白池属河东节度使,不系度支。[14]1910
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11]1377又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河中府之解县有盐池、女盐池、紫泉盐;安邑县有盐池,大历十二年又生乳盐,赐名宝应灵庆池。可见,河东蒲州之五池中没有名白池者,而在盐州五原县有四个盐池,名为乌池、白池、细项池、瓦窑池。[11]973所以,上述河东白池,应是隶属于河东供军使的盐州之白池。如史料所言,“党项叛扰,馈运不通”,则河东白池盐当经由河东水陆运输系统运至振武及天德军城。建中元年(780年)四月,宰相杨炎上表,请于丰州置屯田,“发关辅民开陵阳渠,人颇苦之。京兆尹严郢常从事朔方,晓其利害,……奏曰:‘……今若发两京辅民于丰州浚泉营田,徒扰兆民庶,……况二千余里,发人出塞屯田,一岁方替,其粮谷从太原转饷漕运,价值至多。’”[14]1922粮谷从太原府转运至丰州,太原以北的运输任务自然由代北水陆运输系统承担。
据严耕望先生研究,代北水运网络由三条水系组成:桑干河①参见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一章,桑干河在河东境内的部分应为上游及中游。、滹沱河上游、汾水上源。[15]1393-1394桑干河发源于朔州马邑,其上游和中游东北流经河东道北部的朔、云、蔚三州之地,且在朔州马邑附近有东井、西井、七里河、泥河;云州有十里河、御河、淤泥河;蔚州有壶流河等众多支系。[16]代州北部地区的水运由桑干河及其支流完成,而代州至太原府之间的运输则须依靠汾水和滹沱河水。因此,代北水运使中的代字,当指代州,代北即代州之北。另据《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载:“代州,……隋氏丧乱,陷于寇境。武德四年平,置代州都督府。今为刺史理所,兼置代北水运使院”;[17]《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使薛公碑》载:“贞元中,……(薛謇)充代北(京兆)②原文此处为京兆,严耕望先生认为,据上下文内容判断应为代北。本文同意严先生的观点。水运使,局居雁门”;[18]6155《册府元龟》载:“开成三年四月,度支使杜悰奏,水运院旧制在代北,开成二年移院振武;臣得水运使司空舆状,言移院不便,请依旧移代。从之。”[19]由以上三条史料可知,代北水运院的治所在代州,可进一步确定代北指代州以北。
3.代北节度使、代北军使、代北都统、代北(行营)招讨使、代北行营招讨供军使、代北行营兵马使、代北监军使、代北起军使等官职大多都是在乾符元年到中和三年(878-883年)之间设置的,与以李克用父子为首的沙陀势力的兴起相关联。在此,以代北节度使为例考察代北的范围。中和三年(883年)八月,李克用因平乱之功,出镇太原为河东节度使,“诏以前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为代北节度使,镇代州。”[5]8299此事在《旧唐书》中记述为:“(中和三年)八月,李克用赴镇太原。制以前振武节度、检校司空、兼单于都护,御史大夫李国昌为检校司徒、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蔚朔等州观察等使。”[13]717由此,代北节度即代州雁门县以北节度,代北即代州以北。
三 军事、交通意义上的代北
唐代河东道的北部地区,地处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缘,自古就是汉人与北方少数族群交流互动的重要通道。唐代,这里仍然是活跃在漠北的突厥、回纥等游牧族群,是与中原军事、商贸往来的主要区域之一。根据严耕望先生的研究,该地区的陆上交通网络由四条线路构成。
第一条,太朔线,由太原府至朔州,经单于都护府北出中原。此条线路是自长安,经河东北部交通漠北的主要通道,其河东及其以北线路为:太原府北行逾石岭关至忻州秀容县,又北行经唐林县、崞县至代州雁门县,又西北行经雁门关至朔州治所鄯阳县,又西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又西微南行至东受降城,又西微北行至中受降城,又西北行至天德军,又西行至西受降城,又西北出高阙塞、䴙鹈泉至突厥牙帐。[15]1337-1338其中由太原府至朔州另有一条支线:由太原西北行至楼烦监,又西北行至岚州治所宜芳县,又北行经岚谷县至草城川,又东北行至朔州。[15]1360-1361在唐代,尤其在安史之乱后,吐蕃兴盛,由灵州北至长安的通路受阻,太朔线是中原与北方族群交通的主要通道。
第二条,太云线,由太原北出,经代州至云州北出中原。此线是太原府北通正北边塞之主线。行程为:太原府北出,逾石岭关,经忻州至代州,由代州出雁门关北行至桑干镇,又西北行至黄花堆,又东北行至云州。其中,代州至云州,也可以绕道朔州,再由朔州至云州,此为太云线之辅线。[15]1375-1379太云线虽不是中原北出塞外的主线路,但也是唐代河东道北部的主要战线之一。垂拱三年(687年)七月,突厥骨咄禄等入寇朔州,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与副大总管李多祚,于黄花堆大败突厥。会昌初,回鹘建牙于九原郡,连年入寇,劫掠云、朔地区。唐河东节度使刘沔率兵屯云州,阻击突厥。
第三条,太蔚线,是长安经太原府东北通河北道的主要通道。路径为:太原府北至代州,再由代州东北行,经代州繁峙县、蔚州灵丘县至蔚州治所安边县,又东北行经孔岭关至河北道妫州治所怀戎县。大历九年(774年)七月,卢龙节度使朱泚入朝,走的就是太蔚线,即由幽州西出至蔚州,经代州、太原府至长安。
第四条,云单线及云幽线。这两条线是自云州出发,分别东西走向,通单于都护府及幽州的线路。严耕望先生认为,云州东北通向单于都护的线路,就是北魏北都盛乐与南都平城之间的通路:由云州云中县北出至方山永固陵,再西北行至旋鸿县,再西行经盐池至参和县,再西北行至单于都护府东南之盛乐故城,再西行可至北魏先王之陵寝所在地——云中故宫,再西南行可至北魏云中故城。[15]1380-1381唐代,云单线是河东与朔方联系的重要路线。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严自云州出兵寇击振武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兵败之;大同军兵马使薛忠义进寇静边军,郭子仪遣左兵马使李光弼等大败薛忠义,“坑其骑七千”。[5]6944
云幽线,自云州东北行至清塞军,再东行至天成军,再东北行入河北道,至武州治所文德县,再西南行至新州治所永兴县,再西行至妫州治所怀戎县,再东南行至幽州治所蓟县。上元元年(760年)九月,“以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管崇嗣副之,令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取邠宁、朔方、大同、横野,径抵范阳。诏下旬日,复为朝恩所闻,事竞不行。”[13]3454可见,唐此次拟以郭子仪为帅进讨安史乱军的部分进军路线,即为此道。
综上所述,南北之太朔、太云线,以及东西之太蔚、云单和云幽线,共同构成了唐代河东道北部的陆上交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八个枢纽点:忻州、代州、朔州、岚州、石州、单于都护府、云州及蔚州。忻州,是太原府进入河东北部交通网络的首站及必经之地,唐置石岭关、石岭军。朔州,地处桑干河上游的马邑川,资粮丰饶,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大同军。岚州,西临黄河,境内牧业发达,唐置楼烦监牧、岢岚军及岢岚守捉。其南之石州,虽不在太朔交通线上,但是,在非常时期,也是河东北部通往中、南部地区的一条通路。中和二年(882年)十一月,沙陀李克用奉唐诏出兵助平黄巢之乱,李克用因之前的叛乱行为,惧唐制裁,不敢入太原境,“将沙陀万七千自岚、石路趣河中。”[5]8277单于都护府,地处金河南(今大黑河)白道川,土地肥沃,农牧业发达,是北方少数族群南下的徙居地之一。北魏之北都盛乐,以及隋为突厥所修筑的大利城均在此地区。因粮草丰腴,亦是屯兵置戍的重要区域,唐在此地区先置都护府,后置振武军。西接天德军及受降城,东经朔州与太原府相连,是唐北边防线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云州,位于河东道北部的最北边,系北魏都城平城京畿所在地,作为曾经的军政要地,拥有较为发达的军事交通体系,西达单于都护府、振武军及河上三城,东经清塞、天成二军至河北道;南走马邑,过雁门关、石岭关,经代、忻二州可通河东道南部地区;北临边界,可经白道川出行漠北。蔚州,在唐代特别是唐后期,是长安经由太原府交通河北的重要地区。代州,是枢纽中的枢纽,由太原府西北至单于都护府、北出云州及东北经蔚州至河北道,都要经过代州,其地之雁门关,扼守三晋、屏蔽中原,自古有“得雁门者得天下,失雁门者失天下”之说。因此,从军事交通的角度看,唐代之代北,其参照点应是代州,代北的范围涉及忻州、代州、朔州、岚州、石州、单于都护府、云州及蔚州等八府州。
四 唐人诗文中的代北
困马愉关北,那堪落景催,路行沙不绝,风与雪兼来,草得春犹白,鸿侵夏始回,行人莫远入,戍角有余哀。[20]
这是唐代诗人喻坦之的一首边塞诗,其名为《代北言怀》。据《唐才子传校笺》所记,喻坦之,睦州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下第后,曾北游太原、代北之地。[21]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地理特点与今之山西北部地区冬春之际的特点极其相似,因此,此诗中之代北当泛指唐河东道北部及其以北地区。
韩忠节,开元前任雁门县尉,“轻财重义,守直徇公。朱勾播美于巴西,黄绶飞声于代北。”[22]此代北意即代州以北。
后唐庄宗朝宰相郭崇韬虽出身低微,然亦为门阀风气所习染,颇以家门阀阅、流品高低为意。一日,“同列豆卢革谓崇韬曰:‘汾阳王代北人,徙家华阴,侍中世在雁门,得非祖德欤?’郭崇韬应曰:‘经乱失谱谍,家人常云去汾阳王四世。’革曰:‘故祖德也。’”[23]772郭崇韬、豆卢革二人对话中所言汾阳王,即中唐名将郭子仪。关于其籍属,两《唐书·郭子仪传》载为“华州郑县人。”[11]4599,[13]3449“《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郭家庙碑》在介绍郭子仪家世时,曾分别说其家族‘出自太原’、‘本太原人’、‘代为太原著姓。’”[24]2经王振芳师研究,郭子仪祖籍为阳曲县,华州郑县系其后代徙居之地。[24]1-5换言之,唐代郭子仪本望阳曲,今籍郑县。唐代阳曲县属并州太原郡,曾名阳直、汾阳。[11]1004汾阳王郭子仪之“汾阳”二字,即与其祖居地汾阳(今名阳曲)有关。由此,唐代郭子仪本贯太原阳曲县,而豆卢革谓其“代北人”,说明唐末五代时,代北之南限越过了雁门关,并州亦为代北之地。
综上所述,唐代诗文所现,唐代代北之南限通常为雁门关,唐末五代时,其南限甚至到达并州地区,太原以北泛称为代北。
五 结论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本文认为,代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代北泛指恒山以西、黄河以东、代州雁门山以北的区域,北限模糊。狭义代北,其北线以单于都护府所控地区为限,包含单于都护府、云州、蔚州、朔州、岚州、石州、忻州、代州等八个州府。
[1]郝懿行.山海经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2.
[2]张步天.山海经解[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413.
[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223.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张纪中.山西历史政区地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7]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22.
[8]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527.
[9]魏 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96.
[10]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7-18.
[11]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程 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60.
[13]刘 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王 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5]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日]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1-23.
[17]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70-71.
[18]徐 松,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8312.
[20]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476.
[2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8.
[22]吴 纲,等.全唐文补遗之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384.
[23]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772.
[24]王振芳.汾阳王郭子仪[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