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宣言》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2011-04-12吕春艳李丽娟邱冠武
吕春艳 李丽娟 邱冠武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论《共产党宣言》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吕春艳 李丽娟 邱冠武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最重要的经典文献,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宣言》认为,以人为本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要认真领悟《宣言》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以人为本思想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正如列宁所说的:“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宣言》的精神实质在于深刻透彻地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因此,《宣言》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命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言》中关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不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话题。
一、《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论述
马克思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地位,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做社会发展的唯一主体,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维护人的权益当做包括阶级斗争、为共产主义奋斗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向更高级的形态和层次发展中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第一,《宣言》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基础性标志是以人为本
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恩格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共产主义,深刻而简明地勾勒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把共产主义同一切旧社会鲜明地区别开来。虽然《宣言》没有直接使用“以人为本”的提法,但是,“每个自由发展的人的联合体”是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鲜明地体现了《宣言》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恩格斯认为,就表述未来社会新纪元的核心思想而言,除了这段论述,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8]事实上,在《宣言》问世前,马克思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要以人为本的观点。“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人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9]而《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在伟大的著作《资本论》中再次阐明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宣言》中深刻反映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
以人为本思想首先在《宣言》中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论述得到了充分体现。不断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共产主义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基础,《宣言》对此是十分强调的。《宣言》指出了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本已具备了相当的物质基础,但马克思认为还是远远不够,革命胜利后还必须“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为何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原因就在于: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会有人本身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换言之,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潜能,维护人的权益。其次,马克思所提及的两个“真正解决”的实质也是尊重人的价值和潜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最为和谐的条件,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真正解决”,是指“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0]这句话的涵义是:自然界不再作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力量和对象,人可以充分利用与适度开发自然界同时又不破坏自然界,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人的自由发展;当社会消灭了一切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和精神上的剥削和控制后,人与人、人与社会才会和谐相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有基础和实现的可能。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本思想分析的时候,更多的是着眼于从现实的历史的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中考察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表明了两人对一切现实的人的关注和帮助人全面发展的关怀。最后,《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再次有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每个人都发展了,一切人才能真正发展,社会才真正和谐发展。如果说“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个美好而崇高的理想,那么,以人为本就是指导无产阶级奋斗的最高的价值取向。
除了《宣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众多著作和论述中,都多次强调了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非“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例如,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形成和解决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的发展需求。例如,马克思还指出:“社会进步遵循着生产力发展的铁律,受人类利益、需要的驱使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支配。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是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解放程度。”
二、《宣言》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
《宣言》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论述”。一个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它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发挥着重要而伟大的作用。特别是,《宣言》中关于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我国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方面,从理论上来看,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宣言》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组成部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推进和深化。科学发展观对《宣言》的基本精神的坚持和发展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宣言》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必定灭亡,共产主义必定胜利,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和成就推动着这一历史趋势的不断发展。《宣言》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因为自身固有的矛盾,必然会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所替代,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价值。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非常显著的理论特色,是对《宣言》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认识上的升华。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成果的享用三个方面,人民都是惟一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宣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来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宣言》以人为本思想的积极探索。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从《宣言》揭示出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历史必然。当前,我们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目标、任务和途径,是符合《宣言》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的;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是对《宣言》中关于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积极探索。此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及时学习贯彻《宣言》的科学精神,又要解放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努力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A1
]A
1003-4145[2011]专辑-0077-02
2011-11-12
吕春艳,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
(责任编辑:宋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