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

2011-04-12

关键词:理论课民族精神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0 引言

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教育被纳入了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中,也受到了高校教师的重视,但是,它只是零散地分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没有成为一门显性的课程,该项教育的许多方面还处于模糊状态。目前,还没有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尝试探讨相关问题,以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思考。

1 教育功能和目标: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素

1.1 民族精神在国家建构中的地位

国家的存在不仅体现为实体的形式,而且体现在文化心理层面。近代以来所建立的民族国家,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的“想象的共同体”。如果说国家制度是现代国家构建所必需的“硬件”,那么国家认同就是其“软件”。国家认同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分为“族群(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是一国内在的精神纽带,它确立民族国家的身份,构成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国家认同是爱国的前提。

在国家建构(nation-building)中,国家认同属于国民心理意识层面的因素,其中,民族精神是这一主观情感领域的基石。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积淀于民族文化之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情感倾向等相对稳定的意识和品格,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凝聚人心、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向的作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精神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的国力评估公式pp=(c+e+m)×(s+w)中,w代表国家意志。英国学者哈特指出:“它(指综合国力)要充分估计到国家的精神力量,因为教养人民具有高度的精神素质,经常是重要的,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物质的斗争工具。”[1]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侵蚀的坚固堡垒。

对于中国而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但国家民族主义的立场始终具有一种支配性的影响,华夏子民一直拥有“中国”和“中国人”的高度认同感。“在民族关系方面,国家民族主义力图通过强调全体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是‘黄帝子孙’,是‘同种、同血脉、同文化’,从而在不同民族中强化共同的民族国家的认同意识。”[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已经深深地融入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价值取向。当今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然而,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一些新挑战,主要表现为:全球化浪潮构成了新冲击,市场经济转轨带来了新影响,社会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境外“三股势力”不断蔓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发生的几起事件更加凸显了强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民族精神教育,两者在教育功能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强化国家认同是一个通行、有效的国际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视野广阔,信息灵通,思想活跃,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爱国热情,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尚处于形塑过程之中。大学生承担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骨干力量,是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民族精神素养攸关民族的兴衰存续、国家的安定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目前实施的“05方案”,反映了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和宝贵经验,反映了多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政策和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就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现为,通过党的理论教育确立政治认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国家认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包含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培育民族精神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民族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意识。反过来,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1.3 两者内容的结合: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功能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论述,这是对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为推动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些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还包含其他内容。例如:天下一家的人间关怀,功德不朽的价值追求,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务实精神;强烈的道德观念和气节操守;深广的中和思想和群体意识,天下为公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精神,贵和尚中整体协调的精神,以人为本立国安邦的精神,天人合一辩证思维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中,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以及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中关村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

胡孝红指出,从中西文化主要差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理性精神、辩证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支撑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3]。

2 教育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而作为必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覆盖着所有的在校大学生,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且授课教师一般均有多年的授课经验,因此其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和宣传方式难以比拟和取代的[4]。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包含民族精神教育

2.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完整的民族精神体系

“原理”课旨在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庄锡福提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取代了民族精神所依托的传统儒学及若干从西方引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推动民族精神实现了开放性、革新性、科学性、主体性的现代重塑[5]。“概论”课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纲要”课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绝好教材。“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形势和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围绕“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族群(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以政治认同为支撑,以时代精神为增长点。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是了解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巩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第二是华夏一体、团结统一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包括激励人心、感人至深的同胞感情、和谐风尚、民族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强国梦、奉献精神和主权意识。第三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包括:天道酬勤,恪尽职守,勤于钻研的立世传统;艰苦创业、克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依靠拼搏改善生存环境,成就理想大业。第四是开放交融、兼收并蓄、与邻为善、和平共处的大国情怀。第五是求真务实、穷则思变、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第六是公民的处世伦理和品质,涉及顽强毅力、务实态度、道德追求、人格尊严、公德传统,等等。

2.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民族精神的正确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历史观、政治观、道德观、增强公民意识。“原理”课传授给大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立足实践的品质。“概论”课教育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理解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理解民族精神对民族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决定作用。“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的伦理观教育和法制教育,回顾了民族精神的某些价值。“形势与政策”帮助大学生增强政治鉴别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民族精神的内容,也在凸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爱国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要忠于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大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理解“一国两制”促进国家完全统一,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拥护我国的政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抵制和批驳社会上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论”等错误言论,以及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自我矮化、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要纠正“政治中立”、“不问政治”的模糊态度。

第三,伟大辉煌、坚韧顽强、独立自强、团结共济的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融合不断加深,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御敌,无数志士仁人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推动民族发展进步。要批驳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立场,以正统的历史主线批驳一些媒体中出现的猎奇媚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第四,勤奋务实、诚信自律、仁爱无私的人生观。继承先辈勤奋创业、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敬业尽职、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光辉的行动“感动中国”,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低俗腐朽等丑恶现象。

第五,襟怀广阔,睦邻周边、广交四海的国际观。了解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的独特的贡献,认识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融入国际社会的必要性,反对闭关锁国和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不良倾向。

第六,开拓创新、与时进取的时代观。当今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转型重构史无前例。要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僵化保守、封闭复古,推动社会进步。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民族精神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教学形式

2.2.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平台

教育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团组织、学工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从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中,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事例中,学到了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素材和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意识,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一形式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广大学子也高度认同。

2.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体验和践行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积极利用社团、校园文化、讲座、网站、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每年都举行重大节日的纪念庆祝活动以及重大时事政治学习讨论活动。大学生从鲜活、具体的时事事件中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感染力。高校经常利用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文化节、科技节、沙龙、读书会、主题征文、诗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歌咏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还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民族精神得到培育和弘扬。

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参加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更真切地了解国情,参观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见证人民群众轰轰烈烈、奋发图强的创业情景,增强了民族意识、爱国情怀和个人的责任心、使命感。

2.3 民族精神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

各门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对民族精神内涵、实质、时代特征、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物和爱国故事、当今社会的先进模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素材。民族精神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民族精神教育与一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间存在差异:一是历史底蕴,二是“红色”主调,三是涉外敏感,四是群体情结,五是时事体验,因而具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特色。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3 教育效果及评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国际国内形式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重视的,教育效果总体上是卓有成效的,但还存在一些缺失和问题。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成效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绝大多数秉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怀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珍视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甘落后,一致对外。民族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忧国忧民、赴汤蹈火的爱国传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民族抱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感情,厚德载物、崇尚气节的人格追求,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开放交融、谐和万邦的国际理念,都内化为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基本因子,进而积极参与各种爱国行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大学生普遍感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底气十足,扬眉吐气,充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强势的角色。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承担着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的改革发展,树立了勤奋学习,将来施展身手、报效祖国的志向。

3.2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的缺失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间存在民族意识困惑、民族精神淡化动摇和民族主义情绪化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历史知识缺乏,民族意识淡化,国家观念弱化,社会责任感不强,而专注于个人奋斗,追求理想的职业环境,把物质财富和跻身于上流阶层视为人生的最终目标。一些大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某些成分持冷淡和排斥的态度,思想混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困惑,道德沦丧,缺乏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缺乏团结协作、同甘共苦的集体主义精神,缺乏舍小为大、爱国爱民的奉献精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弄虚作假,攀附权贵、心态浮躁,功利主义倾向比较突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对我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深感无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信将疑,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苗头,有比较普遍的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一些大学生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倍感焦虑,对中国崛起的影响过于乐观,对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国际政治斗争、国际经贸摩擦和意识形态纷争缺乏心理准备和冷静分析,表现出不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

3.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弱化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进程势必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文化生活等方面对我国社会产生冲击和影响。跨国公司、国际机制、区域一体化、非政府组织和跨国运动正在弱化国家主权观念和剥离国家的职能,转向全球治理的新形式。国家能力受到明显制约,国家的政治权威被部分取代。社会结构正在重组,人们的生存方式日益国际化,动摇了传统的国家忠诚和民族主义。这一切直接侵蚀着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和民族认同,民族精神的淡化势所难免。

互联网促进了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传播,形成了文化全球化的态势。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透过互联网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其中还掺杂着意识形态渗透和宗教渗透。大学生也易于从其他渠道接触西方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

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民族精神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第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崇尚西方大众文化、娱乐文化,追随西方的生活方式,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受到冷落、怀疑和排斥。第二,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与渗透,干扰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价值的认同,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迷惑。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和平演变”战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念。

3.3.2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矛盾引起的困惑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个领域发生体制重构,利益格局正在调整,社会竞争加剧,经济效益优先,各种价值观念交互激荡。社会一定程度上“失范”,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凸显,公平正义尚未实现。社会转型和分化造成的种种变化和压力使得社会整体民族精神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模糊和弱化。同时,一些消极现象和社会矛盾,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感到迷惘和不满,对党和国家的前途缺乏信心,出现了信仰危机。严酷的社会现实削弱了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应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3.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领导重视不够,社会合力不足,教材建设滞后,教学办法不多,教育队伍不精,联系实际不紧,教育实效不强。

尚艳华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问题非常突出,体现在教育手段(宣讲灌输)、教育学科(公共必修课)、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6]。李晓燕就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指出:培育机制不够健全;内容系统性不够,时代性不强;培育方法不新,培育的路径较为狭窄,培育工作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7]。张小萌指出,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与策略存在问题。教育手段单一,集中于传统的单向式的宏大叙事,缺乏贴近生活的互动交流和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说教色彩较浓,难以收到“入脑入心”的实效。教育内容比较单调,缺少鲜活的事例,缺少针对性和差异性,游离于生活实际,缺乏感召力、说服力[8]。

4 教育探索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质有退化、弱化的趋势,这更加显示出应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紧迫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王荣发提出了弘扬民族精神的四个维度:价值维度:民族精神是支柱;身份维度:自觉乃立身之本;时代维度:以时代精神丰富民族精神;世界维度:民族文化须与世界文明对话[9]。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民族精神教育的新突破。

4.1 强化民族精神培育的宏观取向研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4.1.1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政治信念,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转化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拥护党的领导,立志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1.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既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又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现实实践,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为爱国主义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以适应当代国家建构的需要、与人类文明进步相协调。

4.1.3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置于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的主要方面是其民族性,是本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文化价值传统,因而是相对独特的。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因而,民族精神又是开放兼容的。要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热爱自己的国土,善待自己的同胞,支持本国的政府,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坚持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反对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也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元素,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

4.1.4 注意理性,力戒盲目蒙昧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深入理解民族意识取决于民族的境遇和国情,联系现实,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应该继承什么扬弃什么,而不至于抽象地谈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是通过事实和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戳穿西方反华舆论的谎言,支持党和政府制定的战略和政策。三是理性地认识国际关系,理性地解析国家利益,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

4.1.5 坚持民族振兴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就社会整体而言,强大的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国运兴盛,而缺乏认同的国家必然是一盘散沙,甚至沦为“失败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尤其如此。就社会个体而言,民族精神为公民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个人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命运相连,伟大的民族凝聚人心,伟大的事业激励斗志。融入社会主流,贡献才智,是人的普遍追求。中华民族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为广大华夏儿女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创业和报国理想的舞台。大学生应该把对国家和民族的炙热之情化为勤学上进、担当大任的动力,而不是盲目追赶“漂洋过海”,宁做欧美的“二等公民”。

4.2 强化民族精神培育的独特内涵研究,凝练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4.2.1 正确对待传统,深入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元素

常燕萍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其形态:以伦理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古典民族精神,以政治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民族精神,以经济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当代民族精神[10]。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突出和挖掘民族精神的独特内涵和优秀特质,以之塑造大学生的民族意识。

第一,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又具有兼收并蓄的涵养。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一方面不断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容。新时期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仍然要坚持固本扩源的方针。因此,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文化认同,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借鉴,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熠熠生辉。

第二,多民族融合共进、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而形成“多元一体”的概念,这种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又在抵御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因此,要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辉煌的历史,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融合、荣辱与共、共克危难的团结奋斗的历史,牢固树立各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大家庭意识,深刻理解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历经时代变迁而巍然屹立的内在基础,继承血浓于水、大爱无疆的同胞情谊与和谐风尚,坚决反对民族分离主义,促进国家最终统一。

第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公民责任意识。儒家思想传统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在数千年中激励着一代一代的有志之士。改革开放为民族发展带来了生机,上世纪八十年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新时期激励人心的精神动力,掀起了各行各业争先创优的高潮。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继承和发扬先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舍小为大、不惜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大显身手,贡献才智。

第四,独立自主的主权意识与和平共处的博大胸怀。中国人非常珍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具有强烈的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救亡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在国际交往中历来奉行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的理念。古往今来,中国的“和合”文化深刻影响了东亚的国际关系,为地区稳定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天,和平崛起的中国,不结盟、不扩张、不称霸,与邻为善,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广交四海,倡导建立和谐世界,为地区及世界的安全与发展承担了相应的国际责任。

第五,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改革进取的开拓精神。中华民族善于继承,也勇于改革进取。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改革,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探索精神、革新意识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承先辈穷则思变、积极探索、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培养紧跟时代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反对因循守旧、僵化保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深化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赋予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第六,脚踏实地、尽职敬业的实干精神。业精于勤,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因此,要教育大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应用技能,储备足够的潜能,准备在未来工作中,勤奋劳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2.2 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当立足实践,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时代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因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深厚土壤。当代爱国主义首先就是立足国情,坚持本国特色,自主探索实践本国的发展模式。这是独立自主精神在新时期的延伸。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提上日程。所以,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尊重知识,提倡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民主观念、法制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以健全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环境下还要着力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的精神涵养和生活品味。尊重个人权利、保障人的尊严是人类的普遍诉求,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今天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全球化背景下,要强化公民意识,既融入时代又热爱自己的祖国。要发扬民族团结的传统,以我国的对口支援制度、结对帮扶制度,以及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旱救灾等事例,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宣传时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提炼和弘扬其中的精神因子。对外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国际责任,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

4.2.3 强化民族精神培育的实现途径研究,探索活跃、高效的教学形式

第一,强化学生主体原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教师的正面引导与学生的习得相结合。弘扬和培育,重在培育。首先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成绩考核,以及其中的知识性、政治性的问题,应该由老师决定把关,主要理论应该由老师讲解。其次,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改革传统的灌输—考试型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放性和参与性。鼓励和发动大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分析社会动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表达自己的民族意识。在老师设定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可以让大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自主探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以深化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增强民族精神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面对时事热点,要求大学生就国家的政策选择和公民的思想态度,表达意见,积极建言献策,以此锻炼大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大学生的成就感。对大学生思想中带政治倾向性的问题,要耐心地进行教育开导,释疑解惑。鼓励交流和辩论,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达成共识。

第二,充分发挥课外教育的育人效用,突破封闭单调的教学形式。

首先,要坚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落实基本环节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形式,突出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达到展示精华、贴近现实、激发兴趣、深化认知的教育效果。其次,充分发挥课外教育的拓展功能。要用民族精神教育充实校园文化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活跃校园文化的气氛,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要着力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功能互补,即教学场所的互补,知识来源的互补,认知方式的互补。运用先进技术,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红色网站”建设,促进网络爱国主义。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民族精神教育,增强现实性和感染力。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努力探索改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切身体验,增强教育实效,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英]利德尔·哈特.战略论[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439.

[2]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EB/OL].中国学术(电子版),2002,4:http://www.cp.com.cn/emd/17/newsdetail.cfm?iCntno=264,2003-01-20/2010-02-17.

[3]胡孝红.中化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王伟.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8(3):27.

[5]庄锡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75.

[6]尚艳华.浅谈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2009(17):109.

[7]李晓燕.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对策[EB/OL].http://www.qikan.com.cn/Article/evll/evll200710/evll20071041.html,2007-05-20/2010-03-02.

[8]张小萌.中华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B/OL].http://www.bjyouth.gov.cn/gzyj/jyjl/200987.shtml,2008-06-30/2009-04-10.

[9]王荣发.弘扬民族精神的四个维度[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10122385.html,2009-09-27/2010-03-16.

[10]常燕萍.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形态及春基本精神[EB/OL].http://www.lnedu.net/T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26,2004-04-21/2010-03-22.

猜你喜欢

理论课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