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诗总集作品丛考

2011-04-12朱则杰周于飞

关键词:王士祯总集宋诗

朱则杰, 周于飞

(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文艺学】

清诗总集作品丛考

朱则杰1, 周于飞2

(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清诗总集是清代诗歌作品的一个渊薮。但与此相应,有关清诗总集在具体作品的处理上,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面、系统地考察清诗总集所收的作品,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现在以姚佺辑《诗源》、沈德潜等辑《国朝诗别裁集》、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中的三个例证,专门作为这个题目的一个引子。

清诗;总集;《诗源》;《国朝诗别裁集》;《沅湘耆旧集》

清代诗歌浩如烟海,作品总数难以估计。虽然就一般情况来说,作品保存在总集之中的不一定比别集之中的多;但无数的清诗总集,仍然是清诗作品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与此相应,有关清诗总集在具体作品的处理上,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作者的张冠李戴、文字的出入异同,以及前后的重复收录,等等。学术界的不少论著,对此常有零星的涉及。至于全面、系统的考察,那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现在姑且以三个相关的例证,专门作为这个题目的一个引子。

一、姚佺《诗源》所收吴天放诗

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五有一则文字,集中谈论某些诗歌总集及诗话于作品之作者张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问题: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皆柳文畅诗也——六朝名句,灼然在人耳目者。而某诗话谓“吴兴赵孟頫有句云云,置之齐梁,矫矫有气”,可谓眯目人道白黑;而《诗话类编》取之,亦不注作者名氏,阅之不觉捧腹。当是松雪尝书二诗,渠遂谓是赵作耳。又如“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是坡公古诗首四句,而朱隗撰《明诗平论》,乃以为陈继儒绝句,盖亦以陈尝书此四句而误也。又姚佺撰《诗源》载一诗云:“白日骑羊三洞远,青天扪虱万峰高。”乃宋末人诗,见谢翱《天地间集》而不之知。然如丽江木青《太素轩》诗“不是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即宋人“贺家湖上天花寺”诗,牧斋亦载之《列朝诗》,何也?[1]98

这里一共有四个例子。第一例指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以及王昌会《诗话类编》,将南朝齐梁时期柳恽(文畅其字)《捣衣》、《从武帝登景阳楼》两诗中的名句误当作元人赵孟頫(松雪其号)的作品。第二例指明清之交朱隗辑《明诗平论》,将北宋苏轼(号东坡)古诗《寒食雨二首》之二的开头四句误当作明人陈继儒的一首绝句(《明诗平论》今存《二集》无陈继儒,当在初集)。第四例指清初钱谦益(牧斋其号)辑《列朝诗集》,将北宋吕夷简的绝句《天花寺》误当作明人木青的《太素轩》一诗。这些所误之后的作者都是元明时期人,可置不论;而第三例所说,则涉及清人。

姚佺辑《诗源》仅有“初集”,成书于清顺治年间,又名《十五国诗删》。王士祯所说该诗,当指《诗源》“吴一之一”“卷下”第一家吴天放最末一首,题作《途次小饮》[2]92,正文如下:

击节悲歌气转豪,逃名何必读离骚?

艰难报国空吾辈,中正潜龙有汝曹。

白日骑羊三洞远,青天扪虱万峰高。

先秋已订浮槎约,散发行吟弄海涛。

又据第三联,检得前代近似之作并非“宋末人诗,见谢翱《天地间集》”者,而是明人胡应麟《饮酒漫成,寄李允达》[3]卷六十六:491:

击节长歌兴转豪,浮名何事读离骚?

飞扬跋扈元吾辈,放逐飘零更汝曹。

白日骑羊三洞远,青天扪虱万峰高。

先秋已订浮槎约,散发扶桑弄海涛。

两相比较,其第三联以及第四联上句确实完全相同,其他各句特别是第二联则多有改动。这种情况,较之于作品全首相同而作者张冠李戴,显然要复杂一些。

考《诗源》该诗作者吴天放,原名时逢,字素夫,号西菩山人、顽叟,安徽桐城人。明崇祯诸生。入清以后,漫游各地,结交贤豪,以遗民终老。《诗源》选录他的诗歌,前面依次为《行路难》二首、《哭史道邻相公》、《吊厓山大忠祠》、《秋日即事》、《漫成》[2]91-92,总体上都是抒写亡国之痛,表现民族气节。这首《途次小饮》,即使是根据胡应麟该诗点窜而成,但其主题也与吴天放的其他诗歌恰相吻合,如同姚佺点评所说:“西菩惆怅雄壮之思,亦可见其情深矣。”[2]92当然,如果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应该属于一种抄袭。

吴天放本人诗集,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四十三《艺文志·集部·一·别集类》著录[4]第655册:526,并结合卷二百二十二《人物志·文苑·一》本传相关介绍[4]第653册:779,至少有《西菩近业霞涛集》、《红泉社弓草》、《行素草》、《四刖草》、《不求闻达草》、《吴越吟》、《广陵吟》、《江汉吟》八种;友人潘江辑《龙眠风雅》卷三十五吴天放小传,还提到一种《齐鲁吟》[5]。而今人编撰的《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都不见著录,则很可能已经遗佚。假如能以该诗与其本人诗集复核,那么也许还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微之处。

附带关于《香祖笔记》所说木青《太素轩》诗,《列朝诗集》见于丙集卷十五最末,仅第一句与吕夷简《天花寺》不同,另第三句第五字“防”作“妨”[6]。乾隆间官修《四库全书》收录《香祖笔记》,于此则文字将“牧斋亦载之《列朝诗》”改为“近某亦载之《明朝诗》”,这是因为钱谦益著作都在禁毁之列的缘故;但同时将所引原诗写成“不是闭闲防俗客,爱门能有几人来”,上下句“闭门”之“门”与“爱闲”之“闲”刚好颠倒,则令人不可思议[7]。

二、《国朝诗别裁集》误收前代人诗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第三十九则: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此秦少游《泗州东城晚望》诗也,见《淮海集》中,而沈归愚入之《别裁集》。[8]下册:735

按秦观字少游,为北宋著名词人,也工诗。上引此诗,确实见于其《淮海集》卷十[9]474,现今则可见《全宋诗》卷一千零六十一[10]12111,惟末句“知”字或作“应”。而沈德潜(归愚其号)偕友人先后曾编有“唐诗”、“明诗”、“国朝诗”三种《别裁集》,此诗则误收在《国朝诗别裁集》卷十五最末,作者作“无名氏”,为《题壁》二首之二,并加有按语:

此商邱宋冢宰于邮亭壁间录出者,诗近中唐,传其诗不必传其人。[11]274-275

这里所说“商邱宋冢宰”,指清初著名诗人宋荦,河南商邱人,曾官吏部尚书,故称“冢宰”。其《西陂类稿》卷十八第一题,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所作《秋杪奉命行赈淮徐,偶于村舍壁上见无名氏二绝,佳甚,次韵漫和三首》,正文后面即附录这两首《题壁》“原诗”[12]1a-b。稍后王士祯《渔洋诗话》卷中第八则,又将此事敷衍成诗话:

宋牧仲(荦)中丞尝于淮北旅舍见二绝句,云……[即“原诗”,其二“霏”作“阳”]。中丞题其后云:“新诗写向黄泥壁,未许人间识姓名。”[即宋荦该题之三后二句,“新诗写向”原作“清诗谁写”]二诗大似北宋名家。[8]上册:185

有趣的是,本来宋荦本人的诗学倾向一直就是崇尚宋诗,王士祯则虽然也曾一度倡导宋诗,但主要的还是属于宗唐派,而他却看出了此“二诗大似北宋名家”,并且在其《香祖笔记》卷五还赞叹说:“真北宋人佳作也!”[1]97特别是沈德潜,他一生主张宗唐,鄙薄宋诗,然而真正遇到了宋诗中这样的作品,却把它当成了“诗近中唐”,进而又选入了按照他那种倾向编纂的《国朝诗别裁集》中,这就更加具有讽刺意味了。同时,从宋荦、王士祯(沈德潜除外)这两位清初著名诗人都不能认真或没有条件读秦观诗集以及下文提到的《宋诗钞》来看,可以想见宋诗在当时的传播客观上确实是太艰难了。

至于“无名氏”《题壁》二首中的第一首,其正文如下:

横笛何人夜倚楼,小庭月色近中秋。凉风吹堕双梧影,满地碧云如水流。

此诗在《全宋诗》中检索未见。清代乾隆年间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三有“文衡山横笛倚楼诗立轴”条,所录即为此诗,惟第三句“梧”作“桐”[13]142。这里虽然不能绝对排除文徵明(衡山其号)取他人作品写为立轴的可能,但只要该立轴本身不是赝品,那么此诗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而并非所谓“国朝诗”,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另外关于这两首诗歌,法式善《梧门诗话》卷五第三十二则,有关叙述较前引吴骞《拜经楼诗话》更为详细:

“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及“满地碧云如水流”两绝句,《淮海集》中高唱也。《宋诗钞》中亦曾选入。曩阅宋中丞《筠廊偶笔》,云宦江南时偶于村壁见之,不知何人所作,因列为无名氏。而王渔洋《池北偶谈》、沈归愚“近人诗选”俱仍其讹。石门吴岱芝(宗元)《渡淮》绝句,有“笑煞谈诗王宋辈,著书漫说姓名湮”之句。[14]165

这段话最末提到的石门(今浙江桐乡)吴宗元诗,原见其《约言书屋诗钞》卷四《渡淮》绝句二首之二[15]9a,前两句为“林梢佳句集中编,两绝分明万口传”,第三句“谈诗”作“诗人”。原诗末尾还有很长的自注,法式善上文即据该自注概括而成。所说“沈归愚‘近人诗选’”,当亦指《国朝诗别裁集》。但它认定“满地碧云如水流”一首同系秦观“《淮海集》中高唱”,并说“《宋诗钞》中亦曾选入”,以及将宋荦、王士祯有关记载分别说成《筠廊偶笔》、《池北偶谈》,这些却与实际情况均不符合(其中《宋诗钞》仅入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一首,见于卷三十六)。这可能正如吴宗元自注最末所说,系其“渡淮时偶忆及之,用订其讹”,所以难免混淆误记,而法式善同样没有细核。至于吴骞(桐乡隔壁海宁人)该则诗话是否也曾受到过吴宗元的启发,则不得而知。

三、《沅湘耆旧集》作品重出

道光间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选录明初以来湖南一省诗歌,据自序“凡得一千六百九十九人,诗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一首,厘为二百卷”[16]第1690册:465。在清代各省级诗歌总集中,该书不但入选作家比较多,而且各家入选的作品相对也多,后者尤其可以看作一个特点。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其所入选的作品难免出现前后重出的情况。

偶然检清代中叶陶章沩的诗歌,在《沅湘耆旧集》中选有完整两卷,列为卷一百五十一、卷一百五十二。前卷所选第二十一题《赵象庵舍人招至悦性僧楼,观太液池荷花。前四日间,法梧门学士已邀兰雪国博来游,有诗次其韵》、第二十二题《法梧门学士再邀同邢佺山太守、吴兰雪国博设饭于悦师庐,雨中看荷花,先有诗,次韵和之》各七言古诗一首[16]第1692册:471,在后卷又选作第十一题、第十二题[16]第1692册:476。两组诗歌文字差别,仅标题后卷分别少一“间”字、“设”字,正文有一两个字不同,另外最后一首“年年潭上饱看花”句多一处夹注:“自注:‘先生有积水潭看花诸诗。’”由此可以认定,这两组计两题两首诗歌,确实属于重出。

同时,《沅湘耆旧集》各卷入选作家名下,都注有入选作品的首数。例如陶章沩两卷,前卷注曰“古体诗五十九首”[16]第1692册:467,后卷注曰“古近体诗四十七首”[16]第1692册:473。但按照笔者统计,其后卷正确,而前卷实际只有二十八题,三十七首诗歌,与所谓“五十九首”相差很大。假如再减掉两首重出之作,那么陶章沩入选作品的总数自然就更少了。如此再推想前引该书自序所说的“凡得……诗一万五千六百八十一首”,其误差恐怕也不可避免。

根据最近报导,《沅湘耆旧集》一书将由岳麓书社出版点校本。上面提到的问题,想必该点校本能够解决。

[1]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姚佺.诗源[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3]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4]沈葆桢,等.安徽通志[M]//光绪重修.续修四库全书:第651-6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潘江.龙眠风雅[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9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68.

[6]钱谦益.列朝诗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9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50.

[7]王士祯.香祖笔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447.

[8]丁福保.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秦观.淮海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18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宋荦.西陂类稿[M]//景印岫庐现藏罕传善本丛刊:第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13]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M]//续修四库全书:第106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张寅彭,强迪艺.梧门诗话合校[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5]吴宗元.约言书屋诗钞[M].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刻本.

[16]邓显鹤.沅湘耆旧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690-16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Study of the Works in the Poetry Sylloge of Qing Dynasty

ZHU Ze-jie1,ZHOU Yu-fei2

(1.School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China;2.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China)

the Poetry Sylloge of Qing Dynasty is the den of the poetry of Qing dynasty.However, corresponding to this, the Poetry sylloge inevitably will lead to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specific works.To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works collected in the sylloge will be a huge project.Now we will have the three examples as the primer of the subject:Yao Quan's"The Source of Poetry", Shen Deqian's"The National Poems Collection"and Deng Xianhe's"The Old Collection of Yuan-Xiang Qi".

the Poetry of Qing Dynasty;sylloge;"The Source of Poetry";"The National Poems Collection";"The Old Collection of Yuan-Xiang Qi"

I207.22

A

1007-8444(2011)03-0346-03

2010-12-31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典志·文学艺术志·诗词篇”(200410220204001);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诗考证”(10BZW058)。

朱则杰(1956-),男,浙江永嘉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清代诗歌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王士祯总集宋诗
宋诗五首(书法)
宋诗新解
从黄庭坚的诗法诗作探析“宋诗以意胜”
宋诗新解
险交白卷
一部清诗研究的力作*——评夏勇《清诗总集通论》
目录学视域下的地域总集范畴辨析
王士祯点评吴雯《莲洋集》管窥
王士祯神韵说对申纬诗歌创作之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唐宋元人总集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