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效益与风险的互动博弈

2011-04-12谢同祥

关键词:效益信息化教育

谢同祥

(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教育信息化:效益与风险的互动博弈

谢同祥

(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从风险—效益的经济视角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形成的引力体系,认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效益与风险博弈,唯有在评估效益的基础上,对教育信息化中的风险进行规划、分析、控制、管理,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最大化。

教育信息化;引力体系;效益;风险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了从宏观教育规划、战略管理,到微观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课程评价模式等教育系统组成的各个环节。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介入教育的过程,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必由步骤。事实证明,技术适当地介入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最终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1]。然而,这并非技术介入教育带来的全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介入还将为之增添各种风险。旧有的、熟悉的技术、方法固然会产生风险,经验习惯与日常的制度流程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进行管理与规避。但信赖旧有的、习惯的技术往往意味着低效率和低效益,这与信息社会追求高效能不太合拍。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则意味着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高,同时也带来风险的大量增加。风险发生会削弱信息技术可能为教育教学增加的效益;重大风险的发生,则会为教育教学过程带来不必要的、严重的损失。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运用技术手段以追求更多效益的过程中,各种形式风险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得不在整合技术与教育过程的同时,探索管理这些潜在风险的可行方法。正因为风险是影响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及风险与效益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使得加强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风险管理研究,与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研究显得同等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历史的选择

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社会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先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社会信息化指数,开展对社会信息化的研究[2]。金融、军事、管理等社会各领域都在经历信息化的过程,都在不断地信息化进程中取得丰硕成果。教育作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接受信息化的洗礼,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当我们理性地迎接这一汹涌的时代浪潮时,更新理念、变革方法、积极应对是一种必须的、也是可取的态度。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关心教育发展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评估、效益评估和风险评估问题。

然而,当人们正面这一历史的选择时,才恍然发现,信息化过程已经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体现在从教育手段、学习的技术、教材的形态到教学组织形式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个层面。而人们在制度、思想、方法等方面尚缺乏充分的准备,这使得某种意义上,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大量问题的出现而不断推进的。人们在问题面前,只能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等社会发展成果,建立制度、转换思想、寻找方法,探索性解决教育信息化造成的种种问题。事实表明,在政府部门、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展是迅速的,所取得的初期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正如事实所表明,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也产生了众多的问题[3]。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影响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风险,有待人们在今后的信息化道路上予以关注并解决。

二、教育信息化的引力体系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介入各个领域的过程。对于教育而言,这一过程既意味着机遇和挑战,也意味着效益与风险,两对关系互动博弈,成为相互吸引的共生性存在。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构成两对双子星的教育信息化的引力体系。机遇和挑战位处教育信息化的内层引力圈,明示了机遇和挑战是教育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直接感触;效益与风险位居教育信息化的外围引力圈,暗示了效益与风险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对孪生概念,是教育信息化难以绕开的话题,暗喻了效益与风险是潜在的远过程现象,前者急功近利不行,后者置之不理也不行。迎接挑战就可能赢得机遇;管理风险才可能创造效益。这一引力体系宏观地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中这两对概念互动的伴生关系。

(一)机遇和挑战并存。现代社会处处充满机遇。对于个人、组织、国家和社会而言,抓住一次机遇,就意味着获得一次发展的机会、一次成功的可能。然而从一种普遍的视角看,正如多数人慨叹的那样,机遇总是垂青某些人,而不是垂青所有人。教育信息化向更多的人敞开了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窗口。在信息时代,信息就意味着时间,意味着效率和财富。获得知识,已经不再表现为能记住多少东西,而被解释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无不与网络信息技术相连接,并受其普遍影响。在信息社会,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造发展空间,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个人品质,增强个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这是人们可资平等利用的最好机遇。

1、教育信息化为人们创造了公平接受教育的可能。

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发展趋向公平[4]。有人提出教育公平的客观标准有两个:起点平等、竞争规则合理[5]。其实这两条可以归结为一点:资源分配合理化,其本质是资源占有问题。无论是起点不平等,还是竞争规则不合理,实质都是资源占有不均等。当人们能够平等地拥有资源(这里主要是指教育资源)时,教育公平的客观标准也许不复存在。当然这种理想化的教育发展际遇,取决于社会合理化发展的程度,其真正实现有赖于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也许很难实现,也许无法实现。毕竟,在一个相对于人口而言资源非常紧缺的星球上,考虑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现状,让每个人都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只能成为各个国家发展教育时所能期待的至高境界。在网络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为人们趋向公平接受教育提供了某种可能。名师是一种资源,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名师的教学经验、资料、甚至教学现场都可以进行共享。学生虽身在不同地区,但从理论上讲,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都能得到名师的亲身教诲以及与名师平等会话交流的可能。应该说,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公平接受教育理念的延伸,是将教育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一种最可几的实践。

2、教育信息化为人们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竞争法则,到了社会领域就成了难以完全适用的规则。有意识活动的人作为子系统所构成的社会系统,因极其复杂,被称为特殊复杂巨系统[6]。自然的游戏规则在人类社会这样的复杂巨系统中处于一种半失效状态自不足为奇。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系统的诸多竞争场合,除了一般的竞争规则外,还会有各种形式的潜规则(或隐规则)存在[7],这使得原本激烈的竞争显得更加复杂。制度的完善与潜规则显化是应对潜规则比较有效的措施。然而,制度的完善总是相对的,其逐步完善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潜规则将会与显规则共同作用,决定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对组织与社会的管理活动发生影响。教育实践中自然不会缺失潜规则的存在[8]。教育信息化令竞争规则公开化、过程透明化、操作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推动竞争演变的日益制度化,使得显规则在人们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为人们创造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3、教育信息化使人们获得更多个性化的、自主的教育选择。

教育信息化为人们造就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教育不再是人成长过程经历的唯一教育选择方式,人们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通过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际上,蓬勃发展的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持续教育成长的自适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创造出一个全新教育时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信息的海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的学习与发展方式,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9]。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学校等远程教育方式作为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发展边提高的自觉选择。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不努力进取,跟上时代洪流,就必然一步步地落后,遭遇时代淘汰的命运。显然,这种挑战是空前的,人们很难在一种惯常的平和环境中悠闲度过,因为技术化并非只发生于工业领域,而是遍布各行各业。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双层含义:教育工作者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教育工作者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并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人们不愿做教育的俘虏,更不愿被技术所奴役。然而,在一个信息化社会里,人们会否在不情愿中落了个信息技术与教育面前的双重被动,这实在是教育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对人的能力与人性发展隐含着多维考量。

(二)效益与风险博弈。在教育信息化引力体系中,我们将风险置于和效益对举的位置,而将成本概念淡出,这是基于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成本—效益之间特殊关系的考虑。没有教育信息化成本,将无从产生教育信息化效益,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有了教育信息化成本,也不一定产生预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教育信息化经费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启动阶段难以回避的事实,这也为许多文献研究所证实[10]。成本投入,不一定意味着有效益产出;高成本投入,不一定意味着高效益产出。对于这种现象,采用经济领域中的风险概念比较容易说明。所以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开端几年的发展后,应该更多地关注成本背后的风险。风险发生就意味着成本损失,在经济领域如此,在教育领域亦如此。将风险与效益对举,存在两层含义:拒绝风险就意味着效益的流失,“无风险则无收益”[11]245;没有很好地分析、防范风险同样会造成效益的流失。成本是效益获得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当我们将成本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条件时,影响效益生成的核心问题就转变为如何防范风险的发生。

资本的本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12]。商业追求利润,利润也是一种效益;教育追求效益,效益却非利润所能概括。教育信息化过程本身是巨大的教育投资过程,这使得教育成本极大提高。有投资就应该考虑效益,因为投资总有效益的诉求。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育总体效益[13]。王培根等人对网络教育、高等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进行的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评估已经逐渐纳入教育工作者与研究人员的视野[14]。教育信息化效益可划分为教育信息化内部效益和教育信息化外部效益。教育信息化内部效益就是教育信息化效率,具体来说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信息化外部效益也就是因为教育信息化而增加的教育效益。教育信息化内部效益是外部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主要研究教育信息化内部效益。总之,人们开始从早期关注教育成本—效益,发展为深入关注网络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不能不说是技术介入教育影响了教育研究发展的走向。

人们对教育信息化效益予以关注,侧面反映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同时存在着风险。探讨教育中的效益与风险和研究商业中的利润与风险有着等同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利润和效益都是与风险关联的概念。置身教育领域的人,无论是教育者、管理者还是受教育者,在追求教育效益的同时,都面临各种类型的潜在风险。教育信息化在为人们造就无数机遇的同时,更是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概率性地发生,以风险的形式给人们造成损失。隐藏于教育领域的风险,其来源各有不同。有的是领导决策引发的,有的是技术应用引发的,有的来源于受教育者本身。不同的风险,甚至同一种类型的风险,形成的危害结果也不尽相同。教育过程中的风险,其产生、存在与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关联变得日益密切。教育信息化的风险也应该得到合适的管理,以最小的风险成本赢得最大的教育效益,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为教育改革保驾护航。这将成为教育信息化中的风险管理(RMEI)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正确认识与对待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效益与风险

21世纪是一个技术“横行”的时代,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达是人类可以预期的一项显著成就。正是由于技术的介入,各种问题的产生背景与解决途径渐趋复杂化。人们在面对同样问题时,无法略过其产生的技术背景构建解决的技术方法与途径。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拒绝技术与滥用技术同样显得愚不可及。拒绝技术的潜在含义是厌恶风险,回避技术的介入;滥用技术的潜在背景是追求效益,形成对技术的信赖。无论是厌恶风险,还是追求效益,都是人们面临抉择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形成的正常决策,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极端地、频繁地厌恶风险就可能导致良机的错失、效益的流逝;过分地、一味地追求效益就可能形成对风险的忽略、将成本置于危险境地。处于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应该辩证地、理性地看待教育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与风险。

(一)效益评估。对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实施评估是正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可行做法。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初见成效。逐步建立并完善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评估的内容、方法与流程,形成有效监控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制度,以确保教育信息化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效益评估涉及很多技术处理层面。有文献从“成本—效益”的视角对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合指标开展了研究;更多的文献从“应用—发展”的视角对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进行了研究[15]。从实践层面看,后者提出的研究方向更符合教育行业发展的实际,相对而言也更具有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有文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指数(EIQ)作为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的核心概念[16],还有文献则尝试建立了具体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一定范围内的试验性研究[17]。各文献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看,整合一个权威可行的多指标多参量构成的评估体系以测算教育信息化指数,科学合理地检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已属势在必行。

(二)风险管理。风险是人们生活中早已存在的一种现象。现代意义的风险概念源于印度—阿拉伯的计数体系,它于七八百年前传到西方。人们在不断地承受风险发生的结果中,反思应对风险的策略。事实上,回避风险、完全意义的拒绝风险是欠理智的行为。当苏联人试图通过政府命令和计划将不确定性完全排除时,他们同时也抑制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可取的途径是对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这并不就是说,将风险管理纳入常规教育管理的范畴。经过数百年的漫漫积累,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与分析能力获得显著提升,表现为人们逐渐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风险,通过风险成本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转移风险发生造成的利益损失。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与风险相关的标准有近百个,涉及数十种行业。人们对风险的重视与采取的措施无疑是在风险与效益之间谋求了权衡,把我们能控制结果的领域极大化,而使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结果的领域变得最小。经济领域、工程领域、航天领域等都在风险管理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将这些可行的风险管理思想、方法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风险开展管理,这是应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日益增多的风险的有效而积极的措施。逐步从宏观层面探索建立风险规划、分析、评估、处理的整体框架,对教育信息化规划、应用等过程进行适当风险管理,以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效益,这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十余年发展后应予关注的一项迫切任务。

风险与效益是永远处于伴生状态的一对互动概念,这一现象在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中概不例外。作为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实践的一项浩大工程,其中必然存在着风险与效益的相互作用。当我们更多地关注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带来明显的效益,尤其是追求技术手段推动教育变革,产生更多效益时,管理教育信息化蕴生的风险将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事项。否则,我们也许在事情发生后才注意到,正是曾帮助我们迈向成功的因素,其为我们所忽略的一面,在我们通向胜利的道路上制造了意想不到的障碍。

[1]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9-13.

[2]马费成,王槐,查先进.信息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84.

[3]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9):6-12.

[4]刘磊.城乡教育公平化与计算机网络技术[J].教育信息化,2005(7):14-17.

[5]李慧.论教育公平的主客观标准[J].中国教育学刊,2000(8):1-4.

[6]于景元.系统科学与软科学[M]//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7.

[7]胡瑞仲,聂锐.企业显规则与潜规则[J].领导科学,2006(2):48-49.

[8]赵洪涛.基础教育畸形发展之害[J].校长阅刊,2005(12):13-15.

[9]桑新民.21世纪:让教育梦想成真的时代![J].教育发展研究,2005(21):时评.

[10]张敬涛.中国教育信息化:数字2003[J].信息技术教育,2004(2):18-20.

[11]彼得.伯恩斯坦.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张建民.关于企业资本营运的理论思考[J].财金贸易,1999(4):22-24.

[13]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4]王培根,金琴,刘曦.网络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608-611.

[15]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

[16]谢同祥,等.从EIQ看区域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三大区域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8-32.

[17]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An Interactive Game between Effectiveness and Risk

XIE Tong-xiang

(Media Schoo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We've got a lot of obvious progresses in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star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EI).There are so many existing problems and emerging questions during this period.What i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on earth?How to resolve the predicament radically?A gravitation system caused by EI is discussed from an economy perspective of risk-effectiveness in this paper, which insists that chance and challenge, effectiveness and risk both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I.We can achieve the best EI effectiveness afte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lanning, analyzing,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the risk in EI.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gravitation system;effectiveness;risk

G40

A

1007-8444(2011)03-0414-05

2011-02-20

谢同祥(1970-),男,江苏涟水人,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

责任编辑:孙义清

猜你喜欢

效益信息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题解教育『三问』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