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011-04-12曹颖杰

关键词:服务业贸易服务

曹颖杰

(辽宁社会科学院 WTO法律研究所, 沈阳 110031)

发展服务贸易对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步入后危机时代的形势下,全球竞争的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逐步转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加入WTO后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有必要对后危机时代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迅速,进出口增长速度较快。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3.4亿美元,2007年增长到2 509.1亿美元,25年间增长近57倍,年均增长17.6%[1]。以2007年为例,我国服务贸易比2006年增长30.9%,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第8位,服务贸易进口占全球第7位;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第7位,服务贸易进口占全球第5位。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仍是排名前4位的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国,中国服务贸易在全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还有很大差距,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逐步调整。就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收支情况来看,运输业和旅游业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通讯、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等发展较为迅速。运输业出口313.2亿美元,增长49.1%;进口432.7亿美元,增长25.9%。旅游业出口372.3亿美元,增长9.7%;进口297.9亿美元,增长22.5%,同比减少21.8%。通讯服务业出口增长59.2%,进口增长41.6%。建筑服务业出口增长95.3%,进口增长42.0%。保险服务业出口增长64.9%,进口增长20.8%。金融服务业出口增长58.5%,进口减少37.5%。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出口增长46.9%,进口增长27.0%。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增长67.5%,进口增长23.5%。咨询业出口增长47.8%,进口增长29.4%。广告、宣传业出口增长32.2%,进口增长40.0%。电影、音像业出口增长130.1%,进口增长25.5%。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增长36.7%,进口增长14.1%[3]。在上述行业中,有4个出现逆差、8个实现顺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如旅游业、运输业等,在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较大的发展。

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增长非常显著,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毕竟还处于初期,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

1. 服务贸易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我国的金融、信息、电子产品出口有所增加,但相关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商手中,我国主要扮演的是加工国或引进国的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存在出口结构不合理、行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使得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在以技术和知识为主的服务贸易竞争中是非常不利的。

2. 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与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服务法》,调整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单行法规和行业规范中。目前,我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民用航空器法》等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但部分领域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现存的法律法规间也存在一些矛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务贸易发展实践中的法律尴尬,遇到具体事项时就会出现法律重合或无法可依的局面,阻碍服务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除此之外,现行立法与国际规范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法律法规与我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所作的具体承诺不符,也不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3. 服务业开放程度低

市场开放度是服务市场自由化的具体体现,反映一国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也体现一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一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越高,出口能力就越强[4]。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2007年服务贸易开放度为7.42%,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表明我国服务贸易还相当薄弱。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贸易自由化与APEC其他一些成员相比,在市场准入、透明度以及国民待遇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面临着巨大压力。一些行业(如银行、电信等)仍具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一些行业完全没有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引进,阻碍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非常广,对服务业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难度比较大。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顺,中央和地方对外贸易政策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不利于服务贸易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特别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贸易行为及不合理竞争现象,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协调部门进行规范和调整。我国服务贸易相关部门管理职权不明,在管理上存在交叉管理或无人管理等问题。我国对服务贸易的管理多头、交叉、条块分割、力量分散,各部门难以形成行业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发挥协调和管理优势[5]。我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三、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服务业以及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很大,服务贸易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应该从4个方面入手。

1. 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如今国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步入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在于优化结构。首先,要调整我国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要注重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如旅游服务、工程承包等)的技术含量,发挥其优势,使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推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领域的服务贸易,这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其次,服务贸易要注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倒退,各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而技术与知识的交流势必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6]。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尤其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和项目,改变服务单一、范围狭窄的局面,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我国服务贸易的标准和品牌。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技术、营销理念和新兴服务种类,以此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和竞争优势。最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服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应多渠道、多方式加快培养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培育能够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管理、金融、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专业人才[7]。通过对专业人才的技术培训,使现有服务贸易从业人员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相关规定,提高服务贸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要注重培育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扩大我国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另外,要引进国外优秀的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和现代管理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2. 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应当是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结合,注重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逐步确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服务贸易的秩序,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要以《宪法》、《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入世的国家承诺,建立不同层次、内容完备、科学合理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在立法精神和立法内容上要与国际规范相一致。有必要尽快制定一部统一、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具体规定服务贸易的原则和统计、监管等一系列规则,建立规范的服务贸易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应逐步充实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行业性立法,细化产业政策、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规范,丰富服务贸易制度体系[8]。制定相关服务贸易法律时,要适当修改与《服务贸易总协定》和我国具体的入世承诺相抵触的内容,使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与国际规范接轨,以保证服务贸易的安全快速发展。

3. 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到位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家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9]。我国应顺应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扩大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鉴于保障经济安全的需要,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还存在着很多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所以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应该坚持逐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需要做好前期开放准备工作,如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等,以保证开放的力度。其次,就具体服务业部门的开放而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服务贸易的开放应该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要打破国家垄断,对本国的服务提供者平等对待。对外开放中关系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部门要严禁开放;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部门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对一些新兴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借鉴外资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并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一些发展不成熟的服务业,如电信、金融等行业,由于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仍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应进行适度保护,采取适当限制的原则。

4. 建立和实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只有建立和实施科学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才能保障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序进行。首先,要建立高效的核心管理型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应设立相关部门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核心管理机构和协调机构,由其具体统筹、规划和及时修正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统一我国服务贸易政策,协调各种服务贸易关系,监督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和秩序,形成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以保证我国服务贸易的顺利发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管理水平。其次,要明确其他各部门的管理职责,特别是各行业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以便具体管理和监督服务贸易政策的实施,彻底改变服务贸易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弊端,使服务贸易管理更加有力、更加高效。

四、结 语

随着我国逐步兑现加入WTO的承诺,服务贸易将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步入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已势不可挡,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适时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的相关机制,更好地适应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才能实现我国服务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EB/OL].[2009-03-24].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9-03-24/69786.shtml.

[2]张毅.商务部:我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潜力极大 [EB/OL].[2008-01-31].http://news.l63.com/08/0131/11/43HINJFA000120GU.html.

[3]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EB/OL].[2008-10-31].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8-10-31/59526.shtml.

[4]尹丹红.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09:42.

[5]倪月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比较 [J].国际贸易,2007(2):36-40.

[6]王希,雷敏.共同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透视后危机时代的服务贸易 [EB/OL].[2009-11-25].http://news.qq.com/a/20091125/002344.htm.

[7]陶红.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 [EB/OL].[2009-07-29].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9-07-29/75861.shtml.

[8]孔小霞.论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管制 [J].中州学刊,2010(1):98-100.

[9]葛丹.国际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与竞争力研究及我国对策 [J].发展纵横,2005(7):9-10.

猜你喜欢

服务业贸易服务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统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