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现状及其特点
2011-04-12张爱武田晓梦
张爱武,田晓梦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吊脚楼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土家族生活在鄂、渝、湘、黔交汇的武陵山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根基甚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它独具特色、朴而又雅的居住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化体系。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研究现状
吊脚楼是我国南方普遍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制,它以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在鄂、渝、湘、黔、川、贵、滇等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吊脚楼也经历了种种演变和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对之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便于学者参考,笔者将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梳理和总结。
(一)历史渊源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杨鸿勋的《日本列岛的黄帝明堂》;罗汉田的《庇荫—中国少数民族住居文化》;罗德启的《贵州民居》;李先逵的《干栏式苗居建筑》;麻勇斌的《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剖》等著作对吊脚楼进行了最全面、深入的研究。文中大量提及“干栏”一词,干栏又称“麻栏”,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住房形式,由树居或“巢居”演变而来。早期的干栏式建筑还带有巢居的痕迹,史书云:“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干栏建筑的产生主要是为防潮、防兽,以及适应地形和建筑材料。干栏式建筑分布范围很广,在东南亚建筑文化圈中几乎都可见到。后经民族学家考证,现今土家族居住的吊脚楼,就是当年“僚者”居住的“干栏”建筑的遗风余韵。
李长虹等学者从历史渊源及建筑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了干栏式建筑作为一种古老的居住形态从原始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巢居、河姆渡干栏木构,这些都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并出现了建筑朝向与布局、建筑基座的构成、具有横向支撑的梁柱结构、榫卯技术的应用、装饰装修的出现等。[1]
土家族吊脚楼的变化与发展是长期以来土家族通过与邻近兄弟民族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现今的特色民居,它是土家民居的精华。刘晓晖认为这种干栏式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了多种形式,从型制上可以简单归纳为“高脚干栏”和“矮脚干栏”两类,土家族吊脚楼是两种干栏的结合——高脚的厢房与矮脚的主屋[2]。龙社勤认为土家族吊脚楼等发展大致经历了单吊式吊脚楼、双吊式吊脚楼、四合水式吊脚楼、二层吊式吊脚楼、平地起吊式五个阶段,并指出吊脚楼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一条线,而是由一个点发展成的三条线,这个点就是单吊式吊脚楼,由其而发展的三条线分别是:一是从单吊式演变到双吊式,再演变到四合水式;二是从单吊式演变到双吊式,再演变到二层吊式;三是从单吊式演变为双吊式,再演变到平地起吊式。[3]
(二)平面、空间布局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的武陵山区。由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原因和自然条件,土家族吊脚楼布局呈现出依山而建,择险而居;水源方便,有土可耕;讲究风水,注重环境等特点。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形成了平面造型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立面造型不强调方正、规矩,随山就势,因地制宜的富有本民族独特的依山就势的建筑理念。它的这种充分利用山地空间,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更是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产物。学者们认为,吊脚楼这种随意的、意识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强调“道法自然”的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
土家族吊脚楼结构比较复杂,平面布局至关重要。张清平研究员以三峡土家族建筑为例指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平面结构比较复杂,决定他们多结构的因素很多,一是选择的地基难易程度和宜于建房平面;二是人口的多寡和建房的资金雄厚程度;三是该地的风水朝向和向阳采光的条件制约等等[4]。据王希辉等学者研究,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主要分“一”字型、“L”型、“撮箕口”型(“U”型)、“现代”型和“复合”型等六种类型。[5]
土家族吊脚楼的空间布局大多呈现出没有人为秩序,无中心的自由伸展,完全顺应地形,因势利导,而很少开山辟地,改变原始自然形态。村组内道路极不规则,随地形自如伸展。每个村组没有明显的主干道,支路多就山势盘曲而上。罗晓光认为这样的空间布局,使各部分体现出组合方式较灵活、自由,有错层、退层等形式;就吊脚楼本身而言,建筑体量较大,但因其底部架空部分与上部实体建筑之间的比例较小,故显得轻巧;建筑的各层空间尺度下大上小,建筑实体空间与底层“吊脚”空间比例数值约为1;建筑立面的高、宽尺度比例数值大于1,呈长方体块状;建筑空间较为开敞,对门、窗、栏杆尺度比例设置较讲究。[6]
由此可见,吊脚楼的布局特点,既是适应地形与气候条件、符合生态要求的合理选择,也是满足土家人生产生活实用需求的居住空间,更是传承传统吊脚楼的生态观和美学观,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三)外观造型特点及装饰
1.外观特点研究。吊脚楼建筑或群居,或独处,依山顺势向上按等高线分台而筑、曲折而建,整体布局没有中轴线,不讲究对称,但错落有致。建在山坡向阳处,一层叠一层,鳞次栉比,不拘一格,顺乎自然。建筑群体依山而建,重重叠叠,重屋累居。房子、村寨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达到了高度的和谐,表现了土家人那种顺应自然,追求自由的传统,远远看去,整个土家村寨好似一幅高低起伏、形如流水的画卷[7]。吊脚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自然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几根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光亮光亮的,并嵌有花窗,通风向阳。根据地形,吊脚楼多分半截住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尽吊、临水吊、跨峡过涧吊。富足人家还特别注重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8]
总之,对土家族吊脚楼外观特点的研究颇多,都呈现出把吊脚楼推上美的典型形态,且特色形式多样,所有这一切,都极大的丰富了土家吊脚楼的外观特点,体现了土家人高超的建筑艺术,从而使整个吊脚楼建筑在整体上和谐统一,在局部上具有丰富的变化,真正达到了建筑与人文在自然中融合的艺术效果。
2.构造研究。土家族吊脚楼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屋均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这是南方民居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其基本构成是,一般以中柱为界,地基在纵向分为二台,长柱立在较低的前台,短柱立在较高的后台,正面一半为楼房,背面一半为平房,楼面比例可以随意调整变化,同地形变化相应合,也由此产生灵活多变的建筑形式。房屋多为一字型,一般有三层,四榀三间、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三间和三间带磨角者为多,“磨角”即半个开间大小,设于端部,近似于梢间,上部屋顶接正面屋坡转至山面,因而得名。一般磨角处多为歇山屋顶,正房可以带一个磨角,也可两山均带磨角,形成较大体型。吊脚楼的层面多盖小青瓦或杉皮,采用大弧线的悬山顶加两山披檐,少部分采用悬山顶或尚未完善的歇山顶。整个建筑造型的剖面采用了架空、悬挑、掉层、叠落、错层等处理方法。[2]
土家吊脚楼是为适应山地地形,底层架空的一种建筑模式,是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的杰出艺术代表,是集美观、坚固、实用于一体的特色民居建筑,更是博采了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之优点的特色民居。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年来土家族地区民居的巨大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这也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调适土家族吊脚楼的现代转型。
3.装饰研究。吊脚楼竣工后,土家人对吊脚楼的装饰非常讲究,主要在屋脊、山墙、檐口、挑柱、栏杆、门窗等部位,装饰手法多样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也有色彩古朴的彩绘和陶件等[9]。张劲松如是归纳:由于吊脚楼的全木质结构,木雕是它最主要的装饰手法,布局构思巧妙,疏密讲究,造型生动活泼,层次丰富清晰,体现一种古朴灵秀之美。在装饰色彩上没有大面积使用鲜艳的色彩,而是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与纹理,小面积采用钴蓝、天蓝、土红和土黄进行点缀,清艳脱俗。整个建筑的天然色彩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诗意洋溢[10]。近年来吊脚楼讲究工艺、重视装饰。屋顶多为歇山顶,制作颇为精致。楼外走马廊多置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出楼外的悬柱有八棱、六棱或四方形的,有的将其雕成“绣球”、“金瓜”等形状,涂上彩漆,柱子及横枋多雕有各种吉祥图案[11]。对土家吊脚楼的内部装饰等研究,商守善如是总结:土家族吊脚楼的内部装饰主体现在门、窗户、梁、枋、楣罩、柱头、柱础、撑拱、琴枋、雀替等装饰上。特别是吊脚楼的窗格装饰造型,其品种繁多,诸如:(1)分格类:满布式——“平行直棂”,“攒方锦”,“龟脊锦”;(2)连锁类:肘接式——风车,内外连锁——万不断:(3)波纹类:平行波纹,万字纹,均为直线的横竖、倾斜、长短、疏密的各种组合成条理分明而富有韵律美的窗格图案等。[12]
(四)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生态宇宙观。土家人的吊脚楼在建筑选址上讲究天人合一,凡宅须是左有流水,右有长道,前有污池,后有丘陵,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合一的方为吊脚楼风水宝地。张清平研究员认为土家族先民在建筑选址上,他们不拘泥于汉民族坐北面南的建筑传统,建筑朝向无一定之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有,有些甚至是歪门斜道也不足为奇。他们最为遵循的是和谐,追寻一种和大山、大自然统一协调的意境[8]。曹毅在论述了民间歌谣《上梁歌》一文中提出,从土家人建房仪式中,可以看到土家民居建筑不仅注重风水、龙脉和人神共处的空间神性价值观,而且一再显现“天人合一”观。认为:村落选址是在观宇宙天象,择基地是在选五行地象,那么上梁唱赞歌、说封赠话则是在尽数人象、祝愿命象,取自然中吉象、化天然中险象;在土家建筑文化中,自然不是一个独立于人外的认识客体,而是与人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人是宇宙自然的有机成分,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即自然、自然即人。[13]
2.家庭伦理观念。土家族吊脚楼从布局和位置来看,以主房(堂屋)为核心,王希辉认为土家族以“左”为大,从对左“人间房”居住次序上看,就反映了土家族家庭内部的伦理观念,成为再现父慈子孝、长幼有序的美德的载体[14]。陈素娥也认为把吊脚楼的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提出居室建造和在使用时,采取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最为内聚的地方,“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二是以正房为公共空间,被用来远接神祖、近待友朋。居室的这两个建筑原则,虽然是观念,但带有强制性,它维护家庭繁衍和家族的社会利益。[15]
3.信仰崇拜与宗教意识。人与神祗家先共居是土家族建筑的重要特点。在土家族民间信仰习俗中,立屋则尚屋魂之说,传说“人有人魂,屋有屋魂,人魂脱体人必遭殃,屋魂不善,必遭祸患”[16],吊脚楼内外无处不有神灵——四周的山水井泉,花木果树,均有神灵依附,甚至连偶尔爬进家门的蛇,也成了死去的祖先神灵的化身[17]。因此,在吊脚楼的布局上,吊脚楼正中的正房(一般叫堂屋)都安有神位,主要用于供奉历代祖先灵位、立香火、安祖先等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吊脚楼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不仅展示了土家人的民间信仰崇拜,而且还是土家人宗教意识的主要表现。
(五)土家族吊脚楼的价值
土家族吊脚楼是土家先民在适应山区环境下逐步完善的一种最适宜本民族居住的建筑形制,是土家族建筑文化的体现,凝聚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下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实用价值。一般说来,吊脚楼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居住和生活两个方面。在居住方面,一方面是安全,吊脚楼离地高,可有效地防潮,防蛇、虫、蚊之害;尤其是其悬空部分延伸出的平台,干燥、通风,基本上解决了谷物的存放,是很好的“粮仓”[15];另一方面是方便,人们在选择房址,总是以近水、有水、有路、有田等地方。在生活方面,吊脚楼大多讲究居住适应性,与自然和谐、与环境相适应,充分考虑到山势、水源、耕地、风向等居住相关因素,采用天然的材料和适宜的技术建造来满足人的基本生活的要求,并具有极高的实用和使用价值。
2.艺术价值。吊脚楼的营造技艺堪称精到,给人以一种既有典雅灵秀之美又有挺拔健劲之美的感觉。从宏观上看,吊脚楼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18]。这种独特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及内部结构具有超越视觉的艺术价值;从微观上看,吊脚楼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按古代风水美学理论,空为阴,实为阳,虚则柔,实则刚,这就使之形成虚实结合,阴阳一体,刚柔相济的建筑形式。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变化万千,形成多样化风格[19]。彰显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一般建筑所具备的审美秉性,又展现了独特的民族审美品格。由此,我们可以说,吊脚楼是技术美与艺术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4.科学价值。土家族吊脚楼框架全系榫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等等有上千个榫眼,掌墨师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三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足见土家族吊脚楼营造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二、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特点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关于土家族吊脚楼的研究日趋全面推进,研究不断深入。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研究内容的深入
关于土家族吊脚楼的研究,学者们以敏锐的眼光深入到了土家族吊脚楼的各个领域,不仅研究内容全面,研究的观点也不断创新,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由于过去对这种建筑形制重于文献记载或者结合民族资料去考察,忽略了这种建筑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吊脚楼研究资料的丰富,对吊脚楼研究的认识逐步深入,学术力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各地土家族研究丛书、著作也相继成批出版。为土家族吊脚楼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了土家族这一传统的建筑文化。
(二)多学科和跨学科
回顾以往对吊脚楼的研究,视角多从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很少用建筑学的观点去加以考察。随着吊脚楼研究内容的深入、资料的充实,我们的研究也面向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一方面从我国北方地区穴居体系来考究古老建筑文化;另一方面,以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探究中国建筑史的发展,通过对其多学科的资料整合,研究出吊脚楼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这在建筑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三方面,深入、全面的研究吊脚楼,有利于吊脚楼的传承和保护;有利于学科的健全和完善;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所在,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是最容易消失的,也是不停的变化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相一致的优秀内容,值得继承与弘扬[20]。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反映了土家族的文化传承、风俗民情。这种独特的居住方式记录了土家族地区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载体是传承土家族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吊脚楼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土家族的文化精髓,特别对吊脚楼建筑的解构,更能提出更加健康的居住理念,和积极探寻这种传统居住建筑模式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讲,调查和研究土家族吊脚楼对弥补学术界对之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三)注重专题和个案研究
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面临建筑工艺失传、传承者后继无人、政府保护缺位等尴尬局面。同时,现存吊脚楼建筑群也处于濒危边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更多的把视角放在专题和个案研究上,历史渊源、选址与布局、文化内涵、现代价值、营造技艺、传承及其利用应运而生。
土家族吊脚楼是传统山地建筑的优秀代表,它不仅是地域与民族文化及传统精神的载体,同时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有形的物质媒介。我国山地面积远远大于平原面积,出于拓展生存空间或回归自然的需要,城市与乡村将进一步向乡镇发展。因此,研究与利用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及艺术成就,使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思考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土家吊脚楼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家吊脚楼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但目前的研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专家学者们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几点思考。
(一)理论研究的薄弱
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导致吊脚楼研究主体地位确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上的薄弱直接影响操作层面的实践环节。如前所述,现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吊脚楼的介绍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土家吊脚楼研究缺乏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研究理论体系。加之国内的相关研究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其理论研究还很不系统和完善,今后应该在吸取传统和现代、中方和西方以及各个学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二)深入探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
从查阅的有关吊脚楼研究的发现对吊脚楼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是有深度、有广度的文章不多。大部分文献仅停留在描述过程和简单的排比分类上,研究本体缺乏深入细致的深描和总结。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同时又需要从实践中去检验,二者相辅相成,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互通有无不可或缺。既然我们已经明确在对吊脚楼的研究上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那么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由此,现在对吊脚楼的研究应该朝着更细更深的方向迈进,而且应该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性对策。
(三)拓宽研究范围,进行多学科整合研究
吊脚楼研究,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法律、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知识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采用某单一学科的理论架构去研究,只能“略见一斑”和“固步自封”。因此,作为研究者,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对吊脚楼的研究,应开拓把民族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整合运用在吊脚楼研究领域的学术上来;另一方面,要拓宽与国内外古建筑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当地政府执行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沟通渠道,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开设专门化、民间化的研究机构,尽可能进行多学科整合研究。
(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二五”规划中亦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吊脚楼属于居住型建筑,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传统的建筑形制在长期发展中顺应了自然环境,整个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研究吊脚楼,无疑对新兴的建筑环境提出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框架下,深入吊脚楼聚落点,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制定科学政策,注重因地制宜,把符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农村特色的新民居理念传播出去,使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面貌的改善始终沿着中央制定的规划前行。
参考文献:
[1]李长虹,舒平,张敏.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6).
[2]刘晓晖,覃琳.土家吊脚楼的特色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传统民居考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龙社勤.湘西土家吊脚楼形成与发展初探[J].美术大观,2009(2).
[4]张清平.三峡乡土建筑——土家吊脚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5]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生境与文化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08(6).
[6]罗晓光.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7]李钰.空中楼阁——土家吊脚楼[J].国土资源,2006(11).
[8]李婷婷,舒鑫.浅析湘西吊脚楼的建筑装修艺术[J].艺术教育,2007(12).
[9]周传发.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
[10]张劲松.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2010(2).
[1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91-992.
[12]商守善.恩施土家族吊脚楼造型风格审美论析[J].大众文艺,2010(2).
[13]曹毅,商守善.空灵神韵上梁歌[J].建筑,2008(14).
[14]王希辉.土家族吊角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 2008(2).
[15]陈素娥.依顺自然诗意栖居——从吊脚楼看湘西民居的美学诉求[J].文史博览·理论,2006(6).
[16]陈哈林.土家人的吊脚楼[J].今日湖北,2002(10).
[17]祝国超.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18]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9]冯雁军.乡土建筑——重庆吊脚楼[J].中国房地信息,2005(8).
[20]张爱武.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河南工业大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