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2011-04-12曹毅
曹 毅
(湖北民族学院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 恩施 445000)
土家族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启,经历了奠基时期、兴起时期和恢复发展时期,至今已走向初步繁荣时期。在土家族研究历程的各个时期其成果各有特点,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预见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指导和建立民族学学科意义。
一、土家族研究历程及其特点
(一)土家族研究历程
我国土家族被确认至今已有54年,土家族研究在此前20年就兴起了。学界通常将有关研究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是奠基时期:20世纪30年代民族学者在湘西对苗族的田野调查中出现了对“土人”的记载,从此开启了对土家族的田野研究。
二是兴起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民族平等政策在土家地区得以广泛宣传,土家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湘西地区以一位名叫田心桃的土家女儿为代表,不断提出自己是“土家”,请求中央派人深入土家聚居区调查,以确认“土家”的民族成分[1]。1956年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潘光旦先生一行前往川东南、鄂西南走访土家,期间留下的摄影纪录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初湘西土家人的情况,所撰写的《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直接促成了中国将土家认定为单一民族[2]。由此学界兴起了对土家族独立学科的研究。
三是停滞时期:20世纪70年代。
四是恢复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为了进一步落实湘、鄂、川、黔交界地区土家族人民群众不断提出恢复民族成分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 组织召开了关于恢复土家族成分的座谈会。之后国家和地方民委都分别派人深入土家族聚居区做实地调查。调查的结果促成了湖北来凤、鹤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的成立。随着民族高校的恢复,不断有学者到四省与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处去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加上各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成立,各县市文化馆的恢复,从而形成了政府、学者、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三路调查研究队伍,极大地配合了中国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工作,促使土家族成分的恢复工作在90年代初宣告完成。
五是初步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家族的调查研究从以政府工作为中心转向以真正的学术研究为重点。
(二)研究的特点与取得的成果
从以上土家族研究历程可将其研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在族源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对民族特征研究,第三阶段关注点在对民俗事像的文化内涵研究及民族社区的个案研究,第四阶段发展为对民族社会发展的综合研究。且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1.20世纪30年代是对土家族研究的前期调查,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家族的调查被涵盖在苗族研究里面。
2.20世纪50~60年代土家族研究特点主要是为识别民族对族源的研究,所以针对性强、政治色彩浓厚。这一时期的研究区域主要是针对湘西,都是中央直接派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调查,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能将国际上成熟和先进的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熟练地运用在土家社会实际中去,所以能得出真实、全面而科学的结论。其研究起点高、成果显著[3]。研究成果从田野调查报告到公开出版专著:如《湘西土家概况》,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体现出对民族特征的语言特别关注。这些民族志著作和民族学资料都成为以后研究的基石。
3.20世纪80年代土家族研究特点是目的十分明确,仍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其规模大,范围广,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实现了异地学者、本地学者、政府部门三者的很好结合。调查结果形成了一批资料性的集子和编写了一些具有民族常识性质的小册子,出现了关于土家族的专集, 如《贵州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九集。这一时期开始系统地整理出版土家族简史、文学史、经济史及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丛书等。各自治州也相应出版了简史、民族志等书,。又由于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委派的学者参与调查研究, 开始了严格学术意义上的民族学田野工作范式。调查结束后,撰写出版了《川东酉水土家》,计25万字。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从过去较单一的族源研究,扩大到语言、文化、习俗等民族特征的研究。不仅恢复民族成份,而且引导、提倡民族地区的群众恢复本民族文化、民间习俗。
4.20世纪90年代的土家族研究特点及成果:一是学者们严格按社会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对土家族社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进行全面调查,对土家族传统观念、民族文化认同等进行了探讨。二是以申报课题的方式对土家族社会的文化事项进行专题个案研究。如:对土家语的调查研究、对鄂西土家族人文资源的研究、对土家族民俗及其变迁的研究等等。三是随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学者将研究转向土家族地区扶贫开发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调查上来。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成果,如《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巴风土韵》、《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湘鄂西山居民族的社会与经济——土家族社区发展调查》等等。这些论著揭示了土家族文化在外来文化压力下的整合方式和生存适应机制,对全面认识土家族文化富有启示意义。自此,土家族研究呈现出初步繁荣景象。
三、土家族研究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土家族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田野调查与文本相结合的实证方法。虽然中国民族学对于土家族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田野调查在土家族研究中的运用也可以窥见中国民族学发展的历程。80年代有学者到土家族社区做个案研究,《川东酉水土家》一书的出版,开启了土家族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从而将土家族研究推向深入。90年代由于文化人类学、民族社会学学者不断译介国际上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促进了土家族研究内容的完成和目标的转换,推动土家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几十年来,土家族研究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
首先,前期研究历史文献资料零散稀少,并夹杂在苗族研究中间,这给后来识别和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带来些困难。其次,50~60年代初期,主要是为政治服务,调查前的材料准备和运用,研究的理论储备和规划组织等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有限的材料也未能得到很好地运用。第三,80年代恢复时期,调查者参与社区生活的时间短,不持久不深入,调查之后又没有进行重访和跟踪研究,写出的民族志作品很少又回到田野去核证,这必然会影响到调查质量和研究的学术价值。第四,80年代虽步入初步繁荣时期,但研究队伍整合不够,有的急于完成课题,学术上显得有些浮澡, 这不仅影响了土家族研究的进展和学科建设,也影响了土家族研究在学术界应有的地位。 因此,很有必要对土家族研究进行审视,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从而推动土家族研究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从21世纪初的土家族研究看其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CNKI网上搜索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发表的有关土家族研究成果分析,其特点如下:
1.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研究水准提高。民族高校普遍申报了民族学的硕士点、重点高校设有博士点,设立有田野调查基地、研究基地。 从中国学术期刊CNKI网络上查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土家族研究学术论文共计373条,而从2002年开始有第一篇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现已达187篇。尤其是近五年的优秀硕士论文逐年递增达142篇,仅2009年(截至9月)有50篇,大有突飞猛进之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重点栏目就有“土家族苗族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每期刊发30多篇论文,其中30%是这些栏目研究的选题,10%是省级以上课题产文。
2. 研究团队呈多方位、梯队形整体推进。以高校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研究团队、以高校博士生、硕士生为群体的青年研究团队、以各地域研究会横向联合的综合研究团体、以各种论坛为形式的学术交流群体等等。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以土家族研究立项所出成果就有10项之多。[4]
3. 学术交流加强,视野更加广阔。近几年,土家族地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大型的有: 2006年10月 “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召开,当时全国共出版土家族医药专著21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2007年5月 “土家族确认50年暨土家族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恩施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四川、重庆、湖南、贵州、广西、河北、广东、北京、韩国等地的代表120余人,并提交了学术论文200多篇;2008年“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市召开。这些会议的召开促进和加强了武陵地区土家族的学术交流,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协作互补的态势。[5]
4.研究方式和成果呈现跨学科、多视角、多元化态势。第一由土家族原始宗教文化的研究扩展到对土家族哲学的讨论与研究。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土家族哲学通史》[6],第一次对土家族哲学进行了全景式展示,彰显出土家族哲学的民族性、时代性,从视角上拓宽了土家族研究领域。 第二从对土家族宗法制度的改革研究,发展到对土家族地区自治条例进行法理解析、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促进民族法制建设的研究,为“民族自治”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从对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的审视探幽,发展到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对策的思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实现方式研究。第四从试行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发展到提出加快湘鄂渝黔边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民办教育、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形成民族特色教育新格局的新思路。
5.从文化人类学研究发展到影像学、传媒学、审美学、生态学以及医学人类学研究等方面(近10年所发表的土家族研究论文中有40%涉及到医药卫生学)。 各种媒体以及文化部门利用文学艺术形式大力推介土家族文化艺术,如,2010年8月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的“社会转型与土家族社会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云集了国内外民族学、人类学知名学者120多人,学术研讨涉及土家族历史研究、社会文化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贫困与社会发展,旅游背景下的土家族社会文化发展,文化自觉与文化利用—长阳模式研究等10个议题。又如,在2008年举行的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土苗兄妹组合”,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使原生态民歌一时风行。[7]土家族地区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各种推介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人,土家族风情、土家族文化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6.研究方法上更注重比较研究、专题文化研究。如长江流域的三峡文化、中原文化与清江、酉水流域的土家文化比较研究;楚地民歌与土家族原生态民歌比较研究。长阳南曲专题研究、土家族织锦专题研究、土家“女儿会”、“纤夫节”、“摆手节”等民俗节庆研究等都形成了系列研究。土家族研究丛书、学术专著也相继成批成套出版。 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近五年各县市重新整理出版了三套集成(民间歌谣、传说、谚语)、自治州民宗委每年出版一套(10本)土家族民族文化研究丛书。
7.提出了构建“土家学”学科问题。90年代末,已故著名楚文化专家、民族学家张正明先生发表的名为《碎语零思论土家》,首次提出了“土家学”的概念[8]。2004年,周兴茂教授出版了《土家学概论》[9],2010年陈兴林博士发表了《关于构建土家学的管见》[10]等论文,从建立和发展土家学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阐述了土家学的内涵、体系,指出了土家学的构建对于土家族研究、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家族研究主要是对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研究。如今,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 西部开发的战略推进,许多学者把研究转向与土家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来。开始在土家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中注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试图以调查研究的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村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名录成为当今的关注重点,体现出研究的现实性、实用性。尤其以民俗节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研究成为热点研究。随着中国西部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家族的社会文化变迁将会成为民族学研究的趋势。
五、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看,要将土家族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使之再上新的台阶,笔者思考建议如下:
1.加强土家族社会多学科综合研究。要更好地整合研究队伍,设立重大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早期对土家族族源的研究,其研究人员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基层文化工作者,由湘、鄂、川、黔各土家族区域的学者们一起来研究完成,才成其为系统地、完整而全面的重大成果,为后来的土家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要从民族生存与发展及在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交融与和谐,对其总体族群社会现状、前景有更深层次的探讨,为充实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也从实践上为土家族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着眼在中华民族新世纪复兴的大目标下推进土家族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2.扩大研究领域,加强比较研究,加强国内外交流。一是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不同地域的民族研究,比如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的研究;二是学科交叉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参与进土家族研究领域中来时,要注重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要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三是还可与国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比较研究,找出更多规律性和独特性特征来;四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国际性学术交流,但还很不够,一次会议也可能就来一两个海外人士。也有来一个团的,但多数是来旅游的,能上台学术交流的只几个。有的地方政府为炒作旅游,几十个学者云集却只给半天时间交流,而新来的外地学者由于对本地文化的不甚了解,又老是在重复前面已讨论过的问题,对学术研究没有推进。
3.加强对民族文化与特征的提炼,重整土家族主要姓氏档案。比如重修族谱,进一步理清理顺族源;又如整旧如旧大的建筑标志,以及本民族从其上层到各层次的生活方式等。既注意土家自身的特性,也注意其与别的民族交流融合的共同特征,实事求是地描绘土家族的全貌,对其民族文化精髓进行提炼,超越草根与民俗考察,充实文化、思想与精神层面。
4.加强对青年研究者的学术训练和学科知识的积累。现在的研究新秀呈80后趋势,研究生、博士生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不多、积累不够,对学科研究的前沿信息了解不够,这样选题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往往只是根据一些浅层次的田野调查资料就匆忙选题,文章做得很辛苦,结果选题没有新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早就研究过的,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学术价值的。所以,在对青年研究人员的培养中,需要加强学术的引导和训练。
5.进一步为民族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学术研究既要有理论性,但也不能纯理论性,要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为社会经济服务做贡献。要加强对丰富的民族资源的开发,利用优秀的文化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尤其是对民间绝技绝活的传承,要有必要的投入和特殊的措施来保障。要善于运用民族学研究成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6.尽快建立中国土家族博物馆。把土家族文化精髓、艺术精品、民间绝技产品等收藏陈列起来,使之更好地得以保护、传承和宣传。
21世纪初有关土家族研究的学术论著成系列出版,标志着土家族研究已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多元化。土家学学科的构建必将为土家族研究拓展更大的空间。从以上中国土家族研究可以预见:21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将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的繁荣时期, 将打破地缘,以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例为背景,研究整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乃至世界民族所共有的问题。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促进中国人民各民族的大团结。
参考文献:
[1]黄柏权,田万振.民族理论与当代民族问题[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135.
[2]潘乃穆,王庆恩.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331-352.
[3]黄柏权.土家族田野调查回顾[J].民族研究,2002(6):41-50.
[4]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介绍[OL].土家族研究网http://public.hbmy.edu.cn/xxxy/minzw/index.php?file=news_list&mod=news&sort_id=3 2010-12-29.
[5]陈正慧,毕晓玲.土家族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
[5]萧洪恩.土家族哲学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曹毅,田赤.原生态艺术资源与“鄂西生态旅游圈”构建——以清江流域为例[J].艺术百家,2009(6):154-156.
[7]张正明.碎语零思论土家——土家学的回顾和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
[8]周兴茂.土家学概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9]陈兴林.关于构建土家学的管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