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和谐农村建设探讨

2011-04-11纪荣菊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村居民伦理

纪荣菊

(长沙市邮政局三农服务部,湖南长沙 410000)

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和谐农村建设探讨

纪荣菊

(长沙市邮政局三农服务部,湖南长沙 410000)

农村经济伦理缺失危及公平和社会公信度。运用经济伦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农村经济伦理缺失的各种现象并剖析农村伦理缺失的原因。提出应当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流转、征用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话语权,发挥邮政绿色走廊传播科技知识、服务三农和倡导合理、健康、绿色消费观念的作用,助推和谐农村建设。

经济伦理;伦理缺失;和谐农村建设;邮政绿色走廊

经济伦理理论最早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于 20世纪初提出,随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对经济伦理学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界定,各种观点所表述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经济伦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决策、经济行为的伦理合理性,并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的伦理规范的学科[1]。和谐农村是农村自组织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农村系统高度发展的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其内在表现为农村道德、人文力量的彰显,外在表现为机制的有效运转。和谐农村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尊重与实现,即让农村能够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中,成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分享者。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农村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甚至有扩大趋势,而且由于农村精神文化设施投入相对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精神生活的缺失,这对于构建和谐农村提出了更严重的挑战。针对构建和谐农村遇到的问题,运用经济伦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剖析农村伦理缺失的原因,探讨建设和谐农村的对策措施,大有必要。

一、农村经济伦理缺失现象

经济伦理寻求经济发展与道德人伦的统一,追求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现阶段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经济伦理缺失现象。

1、农村失地现象严重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资料,不仅事关人类安全的粮食来源于土地,而且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来源于土地。土地对于世代耕种的农民来说,更是赖以生存的源泉。现阶段城市发展空间已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拓展的空间便延伸到了农村。再者,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拥有熟练技能的农民工,部分农村土地的闲置决定了必然会有一部分土地被用作工业生产,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必须掌握好度,需做好制度的衔接,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个好的物质保障,并适当的给予技能培训,使之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不发生激烈的社会动荡;还需要合理控制征用土地的数量,确保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应安全。[2][3]

目前,农民失地形势严峻。2006年 3月,国家农业部曾公开通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每年农村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 400多万亩,其中大约有 200多万亩是属于农民的耕地,这些耕地的占用,可能使 100多万农民失去耕地。照此保守估计,大约有 2000万农民失地。

农民失地后,政府应当承担起农民生活的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为其缴纳五险一金,解除后顾之忧。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大多数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金数额相当有限,远低于土地的实际价值;而且由于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自身又没有一技之长,部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往往力不从心,生活重新陷入困顿,而由此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局面十分严重、骚乱事件频发。

2、部分农村环境及资源损耗严重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在获得巨大发展和收益的同时,自身也遭受着污染及资源损耗之苦。部分农村由于资源丰厚,通过招商引资,已经成功率先走上富裕的道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引资门槛低、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监管,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空气、水、土地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滥用,造成部分农村产出的蛋、鱼、蔬菜等食品受到污染,由此导致的疾病屡见不鲜,群体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已对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3、农民收入偏低

农民从事最繁重的生产劳动,但处在收入分配环节的末端,收入非常有限。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9.5%,为 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33∶1,绝对差距达到 9646元。[4]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仍在以 9.7%的速度增长,达到 13190元,而 2009年的数字为 12022元,[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再者,现阶段虽然国家在农村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力争构建全面一体化的保障体系,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村适学青少年辍学、农村家庭因学和因病致穷现象严重。

4、农村消费能力不足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价格稳步提升以及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劳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收入偏低局面仍没有改变。这导致农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单一,且与城市的消费差距有扩大趋势。农村消费主要集中在住房、教育、看病等实物消费和生存性消费上,文化消费比重偏低,使得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偏高。我国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的长久活力需要广阔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来拉动,因此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否则会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后继乏力。

二、农村经济伦理缺失成因分析

1、农村失地原因分析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农村土地被用作工业用地,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限度内,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去约束和制约。现行征地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规定,对国家建设用地实行征地制度,并且可以采用行政手段强行征地。这就意味着,如果居民与征地方达不成拆迁征用协议,政府可采用强制手段执行。其次,征地补偿过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补偿金额的规定是按照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产值进行补偿,导致每亩补偿金额的上限是 2-3万元,这远不能补偿农村居民失去土地所遭受的损失,而同类别的土地推向市场,则可达到每亩 20-30万元甚至更多,农村居民在土地收益的分成中居于边缘地位。再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国家拆迁法规在具体实行中,被变相打了折扣,导致补偿款受到层层截留甚至被完全扣留,少数地区甚至出现暴力拆迁等土地征用现象,但是违法事件得到惩处的力度却很小,这又变相激励了征地违法事件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失地农民的妥善安置不到位,造成失地农民又成为失业人员,少数地区失地农民甚至成为三无人员,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来源。[6]

2、部分农村环境及资源损耗严重原因分析

首先,部分农村地区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缺乏统一、有效的长远发展规划,盲目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三高企业,且不注重环保设施的修建以及废气、废渣、废液的无公害处理,只注重一时的利益得失,无休止的乱采乱挖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后续发展乏力。其次,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权力寻租现象,当地领导为了个人利益,置当地农村居民利益于不顾,变相处置农村资源,而企业承包者在承包期内,为了收回成本和赚取超额利润,更是变本加厉,对当地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再次,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药化肥滥用严重,造成农产品及土壤的多重污染。

3、农民收入偏低原因分析

现阶段农村收入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产品收入,另一部分是外出务工收入。首先,近几年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但农业所需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随之上扬,部分抵消了农产品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而且由于农民处于农产品交易链条的末端,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有限,手中没有定价权,在整个交易链条中处于被动地位,抗风险能力弱,遭遇自然灾害时,收入更是大幅减少。其次,农民工在城市的建设中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所从事的都是最辛苦、最劳累的行业,但收入有限,而且由于市场用工体制等各种客观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农村居民辛苦工作一年,最终出去花费,所剩无几。再次,国家对农民转移支付的力度有限,支农资金总量投入相对不足,而且在投入过程中遭遇层层截留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拨款发挥作用有限。[7][8]

4、农村消费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首先,大部分农村地区收入渠道有限。虽然近几年涨幅力度增大,但收入依然相对有限。低收入群体受制于收入,会人为的抑制天然的消费需要,目前由于涵盖农村的多层次、一体化消费并未有效建立,使得农民将有限的收入储存起来,以备不时只需,如生病、上学、住房等,从而使得目前农村的消费只注重在刚性消费上。只有真正建立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促进消费。其次,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消费设施有限,而且由于监管乏力,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持币者不敢进行消费。再次,农村落后的消费习惯也是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化决农村经济伦理缺失的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经济伦理缺失问题,必须重视经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树立牢固的社会正义感,加强农村经济正义建设,探索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1、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宏观层面上,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将农业反哺工业的结构改为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是农资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工业必须对农民讲诚信、讲品质、讲服务。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覆盖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养老金等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村收入。还要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合理流动,为失地农民和进城劳务人员建立完善的福利和保障体系,解除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后顾之忧,为建立现代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要出台具体可行的措施,鼓励企业家和农村富裕者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

2、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征用体制

首先,要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合理控制土地征用的力度,能不征用的尽量不征用,征用的须体现市场价值,给予农村居民合理的土地收益。其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土地征用、征收程序,加强土地征收的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征用体制,确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收益不受侵犯。再次,建立妥善的失地农民安置体系,从精神、物质上对失地农民继续帮助,解决失地农民的后续生存问题。

3、加强环境治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观念,改变过渡依赖资源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提倡集约型发展之路,引进效益高、污染低的企业,真正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其次,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农村工业相对分散且效益低的局面,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促进农村工业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第三,建立完善、透明、民主的农村资源转让制度,确保广大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利益。第四,倡导科学环保的农村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要充分发挥现有“邮政绿色走廊”等三农服务渠道的作用。通过邮政绿色走廊,把高质量的农资日化产品、丰富的科技知识、成熟的技术指导送到农民身边;要依托健全、众多的三农服务站等渠道,凭借强大的配送能力,将农资、金融、报刊、通信等多重服务延伸至每乡、每村、每户。2005年至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 7年提出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为此,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 2010年拨付给湖南邮政绿色走廊建设资金 1000万元。目的就是要通过打造邮政绿色走廊,提高邮政网络在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和农资产品分销配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不断扩大农业服务种类,不断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4、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倡导合理消费

首先,要多渠道、多层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三农”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做到财政支出向农村农业的重点倾斜,重点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建设力度。其次,要大力发展涉农贷款业务,确保涉农贷款数量及速度的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特别注意发挥邮政储蓄的支农作用。第三,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惠农举措,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解放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第四,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视发挥邮政绿色走廊传播科技知识、传播绿色消费观念的作用。目前广大农村已经形成以农村邮政支局为龙头,成线状或辐射状分布,整体包括网点、墙体广告、示范田三大部分,下辖网点包括旗舰店、精品店、骨干店、有效点四级的强大邮政绿色走廊。通过绿色走廊的墙体广告、示范田宣传、农技知识讲座培训、到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等,将科技知识传输到农民心中,引导农村居民加大文化消费,倡导合理、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助推和谐农村建设。

5、严格执法,保证农村居民合法利益

首先,要注重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利益,增加农村居民的话语权。其次,加大对违法占用农村土地的处罚力度,严格执法,对侵害农村居民利益的事情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严格处理。再次,对于农村财政补贴和基建拨款等要专设账户,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落实到位,设立监督电话,鼓励农村居民进行监督,严格杜绝挪用侵占行为,确保政府的政策到农村基层能够百分百执行,不打折扣,维护农村的公平正义,确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1]周中之,高惠珠 .经济伦理学 [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3.

[2]曹政军 .中国乡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 [D].湖南师范大学,2009.5-20.

[3]晋利珍 .罗尔斯公平正义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基于经济伦理视角的分析 [J].人口与经济,2008,(1):75-80.

[4]郭春孚 .再为农民说几句话——城乡收入创 30年差距最大引发的思考 [EB/OL].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11&id=88109895&view=2,2011-04-16.

[5]经济日报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元 [EB/OL].http://finance.aweb.com.cn/2011/1/29/22520110 129104636230.html,2011-04-16.

[6]杨宏力 .和谐农村社会经济伦理制序的应然分析 [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63-65.

[7]孙 蕊 .经济发展中伦理道德的价值性解读—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 [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99-102.

[8]杨宏力,巨荣良 .经济伦理视野的和谐农村社会制序解析[J].改革,2009,(9):87-92.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Rural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 ical Ethics

J I Rong-ju
(Service Depar tm ent on Three D im ensional Rural Issues Changsha M unicipal Post Office,Changsha Hunan 410000)

Economical ethics deficiency in countryside endangers fairness and socialpublic credi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why there is economical ethics deficiency in countrys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al ethics.It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hould be quickened,land exchange and requisition system should conform to market economy system,style of economic increase be changed,environmental trea tment be strengthened,rural residents income and peasants’discourse right increased,postal green passage dissemina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lps to solve 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and appeals to reasonable,healthy and green consumption ideas in order to driv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untryside.

economical ethics;ethical deficiency;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untryside;postal green passage

F323

A

2095-1361(2011)03-0139-04

2011-04-12

纪荣菊(1961-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长沙市邮政局三农服务部会计师

(编辑:程甸;校对:朱恒)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农村居民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