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悲剧人生
2011-04-11马麟
马 麟
(银川大学,宁夏 银川 750105)
李白的悲剧人生
马 麟
(银川大学,宁夏 银川 750105)
李白作为一个奇人和天才诗人的同时,也有着其悲剧命运的一面。即一生都在“欲济苍生、安社稷”,渴望建功立业,功成身退。可他的政治才能和诗人才华却始终未曾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重用,最后抱着莫大的遗憾,在寂寞、贫困中悲愤地死去。
李白;悲剧;性格
提及李白,人们似乎都会想到他是一位天才、奇人的光辉形象,尤为称道的便是他不朽的诗篇。千余年来早有评定“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的诗歌将唐朝的那种“气来、神来、情来”融为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赢得了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因而,李白的魅力,便是盛唐的魅力。就这样,几千年来,人们义正词严地为心目中的天才涂抹了太多的媚相,几经夸张、粉饰、变形,于是,今天我们所见,所有画上的李白都有一颗永远高昂的头,一张超尘脱俗的脸。然而“一代文人有厄”这个被数载仁人志士追随、仰慕,人民崇拜、喜爱的形象背后,却有着他难以诉说的痛楚。
李白出生的时候,唐朝已建国80多年,由于唐朝初期的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一些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时,唐朝已经步入全盛时期。在这样一个社会富庶、繁荣安定的景象之中,便孕育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不羁的气质。少年的他便是一个“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的勤奋好学之徒,“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又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在这同时,他又学习剑术。20岁以后,他从一个叫赵蕤的友人那里学习纵横术。为了使自己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他勤奋学习,努力从各个方面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人,而这一切都在为他仕途之路所铺设。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时至26岁,他对自己的学业文章已很自负了,他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已经确立。“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他产生要到祖国广阔天地中去施展抱负,贡献才能的强烈要求。他说:“以为士生则桑弧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就在这年秋天,他怀着对前途事业的无限美好憧憬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新的人生征途。在漫游中,李白广泛地进行社会活动,去同各式各样的人物交游,给自己建立社会声誉,制造影响,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创造条件。他求仙访道、结交豪雄。寻仙访道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迷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政治动机,因为当时的许多著名道士都和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他们交往,可以更容易地在上层社会树立声誉,李白的求仙访道也有着同样的动机。李白首先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会晤,司马祯曾多次受到武后、睿宗和玄宗的接见,李白和他会晤,以便得到推荐和重用。而此时的司马承祯已经年逾八旬,不久以后,他便死了。诗人的政治之缨也被无情地割断。“欲济无舟楫”的那份苦楚,谁会比他体验得更为深刻。
开元十六年,他从临汝来到安陆。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隐居生活,同时,仍过着到处漫游,求仙问道的生活。隐居,无疑是一种消极遁世的表现,但,在唐朝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新唐书·卢藏用传》记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司马承祯在长安,卢藏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处”,司马承祯接口说:“以仆观之仕宦之捷径耳。”其实,有那么一些人,当他们仕途不得意时,就退隐山林,表面上标榜自己‘清高’、‘淡薄’无意功名,实际上借此培植自己的身价,猎取声誉,以便更捷径地进入仕途。李白此时隐居和这些人有着相同的一面,都有着造就声誉,为进入仕途造就条件的目的,即“隐居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他自许“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他“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常常与管仲、诸葛亮、谢安等许多古代的大政治家相比,渴望也像这些人一样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能贡献出来,为国家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在焦急的等待着,以待时机。
从出蜀远游到寓居南陵,李白在漫游中度过了16个年头,在这16个年头中他辗转各地,为了创造条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他采用任侠、隐居、求仙访道和干谒州郡长官等各种方式同各种人物交往。在这过程中,他曾为经济所困厄遭到地方长官的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谄笑。有时,他也感到彷徨和苦闷,无奈和叹息。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挫伤他的政治热情,打击不了他为实现他的宏大抱负而奋斗的积极性,他对自己的才能的高度自负和对政治前途的执着乐观精神,始终支持和鼓励着自己选定的道路。“浪尖上行船才过瘾”,李白以他积极的乐观精神,自信的人生态度同整个乾坤负隅反抗,他不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道似无情亦有情”,天宝元年,玄宗诏令:“前资官及自身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李白诗写得好,使他“名动京师”,所以征召李白的诏书就接踵而至了。玄宗的征召,在李白的眼前展现了无限希望,如拨开云雾见天日,虹销雨霁、彩彻区明。他以为“扬眉吐气,激昂青云”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奋其智能,原为辅弼”的抱负就要实现了,他无法掩饰内心的兴奋,发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感慨。这个时候,李白似乎已志得圆满,可以大展宏图,建功立业,尽显才能。因为玄宗给他的职务是翰林供奉,其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草拟文诰诏令之类的文件,也可以御驾巡游。表面上看有很高的特权和自由。但,实际上不过是“但假其名,而无所职”,还不是正式任命的官员,说白了只不过是随陪皇帝喝酒,酒兴之余作一些应制,酬唱之诗文——“歌圣德,颂太平”来讨得玄宗开心而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御用文人的角色,以满足玄宗的享乐要求。而更为遗憾的是,李白所寄予希望的对象——玄宗,这个时候却早由一个励精图治,能够任用贤才的开朗君主而转为昏晕腐朽不听劝谏的人了。他满足以往的政绩,迷惑于生平繁荣的表象,以为天下无事,可以高枕无忧。于是,便把“朝事付之于宰相,边事付之于诸将”自己深居宫中,沉溺声色,专事追求起荒淫奢侈的生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对于这样一个皇帝,李白却期望在政治上重用他,当然不免要落空。身欲退而功未成的尴尬,将他陷入更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他对自己的经济之才本自视甚高。但,玄宗赏识的只是他的吟诗弄月的诗才,把它当做歌舞升平的点缀,与李白的自我期待,相距甚远。从“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的自许到“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的自叹,对于不可轻易认输的李白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幻灭,其沉痛令人心摧。
安史之乱给诗人又创造了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李璘特此请李白出山参加他的幕府。虽然,当时诗人有些犹豫不决,难以定论。但,最终还是欣然以往,报国杀敌。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一诗中说“……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翼旌头灭,功成鲁仲连。”诗人的心已完全扑到救国杀敌上去了。然而,他那里知道,仅仅几天之后,他的全部希望和热情就在一场急剧的内战中幻灭了。永王李璘被杀,他也被受牵连(从逆罪,身系浔阳狱中)在友人的多方救助下,最终免于死刑,而流放夜郎,后在巫山途中遇赦。此后,他辗转于金陵、宣城等地。在他逝世前的一年,当听到李光弼讨伐安史余孽时,他不顾衰老,请求从军杀敌报国,后因中途罹病,未能如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逝于当涂,年62岁。诗人的从政理想随着其生命的终结而泯灭。“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已老,李广难封”,知识分子的命运真乃“十命九堪嗟”!由此我们看到了这颗“太白星”陨落的轨迹,看到了一代谪仙诗才的悲剧命运。
“可怜一生负才华,白头到老未功名。”纵观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具有热爱国家,同情人民的炽热情感,渴望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和人民做一番事业。从青年时代起,直到临终前的一年,他都在为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奋斗。他通过求仙访道、隐居、干谒地方长官等各种方式去跻身仕途。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最后抱着莫大的遗憾,在寂寞、贫困中悲愤地死去。
[1]王运熙,李宝均.李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
[2](清)王琦,(明)胡之骥等.李太白全集(上、中、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7.9.
[3]邓乐群.李白政治悲剧的历史审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0(5).
[4]臧清.深入李白:从任达到苦闷[J].中国文化研究,1999,春之卷.
K825.41
A
1005-1554(2011)03-0033-02
2011-05-08
马麟(1981-),男,宁夏同心人,银川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研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