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2011-04-11李萌
李 萌
(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2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随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些年来,精细化管理逐步被引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应包含:“精”,即学生工作的重点要突出。学生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要切合实际,只有根据实际确定每个时期学生工作的重点,才能把握方向,才能出效益。二是“细”,即学生工作的覆盖环节要全。需要法治,也需要人治,但最重要的是法治,即具备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细”的另一方面的含义是要“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才能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化”,即学生工作要制度化,把学生工作制度内化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自觉的行动[1]。
(二)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必要性。其一,新形势的变化。受市场经济冲击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重个人价值,轻集体奉献;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信仰;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奋斗。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以及学业压力,学生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粗放式的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其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这就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辅导员如果不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便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另一方面,辅导员大多为毕业生,他们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各种困扰,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时难以把握,在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心理调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人生导师”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头衔。新形势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教育管理要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虽然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但一个辅导员面对三四百学生的现状,使辅导员在各种事务中疲于奔命。大到学生的理想信念,小至宿舍的卫生检查,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研究,以行政管理替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普遍出现,上传下达,这种被动消极的方式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却难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还有学生工作者无法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学生自我管理为由,工作规范粗糙,工作程序不够合理,工作效果不明显,只是在追求狭义的稳定。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无法把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缺乏对服务对象的精准把握和对服务成效的细致检验。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细分学生群体,归类不同问题,采用相应方法,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决策科学化,精细化。首先,转变观念,科学决策。高校的各级领导部门,尤其是分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领导,要转变观念,从决策层面推进精细化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管理层在研究部署工作时既要做到细致,又要注重工作的可操作性,做到精而不繁。比如校园文化活动,要考虑整个校园文化的主体导向,各学院活动之间的整合,活动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不只是一味地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校园里出现“狼烟四起”的场景。另外,广大辅导员要从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高度践行和推进精细化管理,这样,辅导员才能从“保姆”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辅导员要充分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策略,也是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辅导员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主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精、做细,更重要的是取得实效。
其次,具体工作细致操作。辅导员在从事具体工作中,切忌“一刀切”,要细分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全面了解不同年级,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生活水平、各种家境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据此制定不同的措施,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早期教育、个人经历、社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化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坚持人本管理思想,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前提下开展工作。比如,对心理问题学生,要注重心理疏导,并定期跟踪;对家庭困难学生,要适当地给予补贴,并鼓励其成长成才;对成绩较差学生,要督促其加强学习;对学生干部,在培养过程中,更要引导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一视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能因学生情况不同而厚此薄彼。每个阶段的学生工作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大一新生注重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为一些基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地参加课外活动;大二大三是学生各方面进行积累的重要阶段,要注重能力提升和素质拓展,并渗透职业规划教育;毕业班的学生就业工作是重点,并适时进行感恩母校教育。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建立学生档案,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如成员构成,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等;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形成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为学生的成长共同努力。
(二)拟定标准,循序渐进。其一,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评价体系。由于高校的激励机制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各种福利、奖金、职称晋升等主要是与教学、科研挂钩,即使本职工作做得再好,没有课题,科研成果,也无济于事。虽然各高校都赋予辅导员这一岗位教育和管理的职能,但却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具体的内容。辅导员已经成为“全能冠军”:有传教士(思想教育)、管理员(纪律检查)、法官(奖惩实施)、裁判(事故调停)、联络员(各种通知)、消防队伍(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指挥员(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推销员(学生就业)、咨询师(学生日常提问)、慈善家(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讨债人(追缴学生欠费)等十几种说法[3]。辅导员天天应付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时间和精力上便不能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职称晋升上往往比同时进入高校的同等学历的教学人员慢很多;同时,由于工作成果具有滞后性和不具体性,无法像科研一样有论文或是项目等直观的结果;另外,学校和社会还误认为辅导员的工作程序简单,技术含量少,对辅导员工作判定不够客观,从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相应的尊重和认同,这些都严重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致使“心不在焉”的辅导员大有人在。很多辅导员没几年就想脱离辅导员岗位,通过转岗,考取更高学位,考取公务员等途径离开辅导员系统。人员流动的频繁使这支队伍极其不稳定,日常教育管理等严重脱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建立合理的评价晋升体系势在必行。
建立内部交流机制和学习机制。新的时代特征和与之伴随的学生多元化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诸如就业指导,心里干预等等。这就需要学校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辅导员外出考察,进修,支持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参加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交流会等。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但是规矩的制定,体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循序渐进地开展此项工作。
其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生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按程序作业。如制定先进班集体考核办法,优秀团支部考核办法,优秀干部的评比办法,宿舍评比办法,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的评比细则,学生组织的章程等等。要根据新形势修改陈旧过时的条例,制订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其三,学生工作流程化。流程化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将工作事项和流程,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作程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可以流程化进行。如将新生报到手续、发展党员程序等全部绘制成流程图,公布在学校或学院网站,使学生一眼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如何办理,这既有利于学生自觉性的提高,也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流程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充分调动辅导员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在辅导员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充分调动辅导员作为主体和学生作为客体两方面的积极性,只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都能够转变观念,精细化管理才能取得实效。
其一,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使辅导员在业务理念,实际业务中真正体现精细化的要求。辅导员要切实转变观念,做“管理者”和“引领者”而非“保姆”,从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人生导师”的高度总揽全局。辅导员要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服务学生作为根本原则,深入细致地构建起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体系,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意识培养、志愿服务、学风建设、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方面细化内容、精心构思、精密安排,搭建各种平台,利用各种契机,瞄准学生的需求更加细致地开展工作[4]。
其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国的应试教育,使中国的学生即使进入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细化管理要求学生作为个体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在高校,学生干部作为联系学校、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作为辅导员的助手,其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年级和一个班级的综合实力的强弱。因此,学生干部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高。要向每个学生灌输“自我独立”的思想,遇到问题首先要思考如何解决,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再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这样辅导员就慢慢地从“保姆”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辅导员也就有了从繁忙事务中解脱的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有更多地时间去充电,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此可见,辅导员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是相互促进的,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新形势的变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缺失,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不规范的,缺乏指导的,没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在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精细化上多研究,多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1]李智慧,王小风.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2]韩俊彦.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3).
[3]齐路良.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
[4]陈志平.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深入与升华-论精细化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