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三亚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2011-04-11邓琼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黎族三亚民俗文化

邓琼飞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民俗文化是三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与三亚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就此试作浅议。

一、三亚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背景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而,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1]。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文化影响重大,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民俗文化也就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就三亚而论,下面着重从水文、气候和土壤植被等方面加以具体论述。

(一)水文。三亚市是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城市,而且是滨海城市,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扇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19个天然港湾,沿海有大小岛屿40个。因而,三亚海洋渔业发达,海洋捕捞和养殖成为渔民们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来源。另外,三亚河系众多,有宁远河、滕桥河、三亚河等十余条河流,宁远河是最大的河流,干流83.5公里,流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因此,三亚淡水资源也很丰富,淡水养殖也比较发达。根据统计,2009年三亚渔业总产值合计13.7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3.9%。鱼类等水产品成为人们主要的副食品,很多家庭餐餐不离鱼,而渔民们更是以鱼为生,形成了以鱼为主的食俗。三亚人吃鱼讲究原汁原味,多数时候采用清蒸、清炖、原汁等。由于活捞现做,做出的鱼味道鲜美,保持了自然风味,所以深得海内外各地游客的高度评价。

因为在茫茫大海上从事捕捞,其危险程度高,所以三亚渔民大都信仰妈祖,由此形成了渔民们特有的祭祀和禁忌习俗。妈祖是渔人虔诚供奉的航海保护神,护佑渔人航海安全和世代平安。三亚妈祖庙位于蜈支洲岛上,是海南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渔民们每逢出海和过年过节都要去烧香祈祷。在日常生活中忌讳说“翻”字,吃鱼尤其是在船上只吃一面,绝不把鱼翻过来吃。

由于三亚地处海边,海洋资源丰富,2010年,三亚市出台了《三亚市休闲渔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正是基于三亚丰富的海洋资源,依托天然良港条件发展休闲渔业,拓展垂钓、观光渔业、渔家乐等项目,建设“一线二岛三街七大景区”,涵盖休闲渔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可见,水文条件不仅影响当地民众的生活习俗,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自然依据。

(二)气候。气候是影响民俗事象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之一。由于日照、气温、降水、湿度等气候要素千差万别,各地民俗事象也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来,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习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等多方面。

三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而降水较多,但降水绝大部分集中在台风季节,台风会带来大量降水。三亚多年平均气温为25.4摄氏度,常年为夏天,没有冬天,日照强,全年日照达210天以上。

在这种炎热的气候下,饮食民俗深深地打上了热带气候的印记。三亚人的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大多数家庭以粥为主食,尤其是黎族人一日三餐都以白粥为主食,辅以鱼、虾、蟹、地瓜、芋头、玉米等,少食辣椒,喜吃酸菜。而由于温度高,饭菜难以保存,平常生活中大都小碟小碗,一次吃完。在日常生活中,饮酒则是常见的。

气候对三亚民居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古时三亚民居多为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它是原始的干栏式住宅。据说,黎族人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故以倒扣的船型建造住屋,称为船型屋。但船型屋仍然是适应气候环境而建造,总体上比较低矮,有利于抵抗台风和雨水的侵袭。而架空结构还具有防湿、防瘴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且拆建方便。正是由于具有这些适合热带气候居住的优点,才得以世代流传下来。至今仍有部分居民住船型屋,它被称为黎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土壤、植被。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对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三亚为滨海地区,其土壤、植被均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土质疏松,植被多为热带季雨林。这种环境决定了三亚发展狩猎和游牧的可能性小,而只能是农耕,尤其是对发展热带经济作物非常有利,所以三亚多种植三季稻,发展养殖,生产热带水果如椰子、菠萝、香蕉等,以及橡胶、可可等经济作物。而围绕这些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的民俗事象。

在这种植被条件下,人们形成了对鸟、牛、娃、鱼、水稻、榕树、芭蕉、木棉等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的崇拜。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生产力低下,使得其宗教信仰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还属于原始的自然崇拜。例如,黎族的稻谷崇拜,黎族人认为母稻具有传宗接代的功能,其生命力是相当繁荣和旺盛的。所以在秋季水稻收割之前,黎族要拜祭母稻。收割之时,农户先割几束水稻放在田头,摆上酒肉、糯米糍粑等祭品,然后由长者念祝词,祈祷来年水稻丰收。仪式结束后,农户将糯米糍粑分给众人。来田头吃糍粑的人越多,农户越高兴,认为这样能带来更多的水稻的灵魂,来年的收成也就越好。人们对这些植物的图腾崇拜的根本原因是农作物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而农作物的丰歉影响着个人的生存,于是人们对农作物产生崇拜心情。而北方大山大岭适合生存大型动物,人们的图腾崇拜也就有着巨大的区别,这就是由于土壤、植被等环境不同而造成的生活习俗的区别。

三亚的这些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对三亚饮食、居住、农业生产、服饰、精神信仰等民俗文化事象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也正是这些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使得三亚民俗文化呈现出特殊性和地域性来。三亚各代先民在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不断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并加以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民俗文化不断整合,最终形成。

二、三亚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背景

人文生态环境是体现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生态环境。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习俗、宗教、道德等各种物质和意识”[2]。人文生态环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代代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它包括历史文物、宗教建筑及遗存、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等等,它是自人类出现之日起,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时代性、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三亚地域的人文生态环境,对三亚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三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一万年以前,落笔洞就有古人类活动。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之后,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亚及整个海南为其辖地。南北朝时设置崖州,后为历代王朝州、郡、县辖地。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置崖县,县城驻崖城,1954年10月县城迁至三亚镇。1984年设立三亚市,1987年12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由于海南四面环海,远离京城,孤悬海外,从唐代开始多成为历代王臣贬谪之地,唐高宗时期宰相韩瑗是最先被贬到三亚的名宦。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曾漂流到三亚,停留期间,修寺造佛,宣讲佛法,受到当地官民欢迎。宋朝名相赵鼎被贬谪三亚的三年间,写有不少诗词。大臣胡铨被贬到三亚,谪居八年之久。宋末元初黄道婆流落到三亚,在崖城水南村居住了四十余年,向黎族人学会了织崖州被的方法,后来成为知名棉纺织家。元朝大诗人王仕熙被贬到三亚后,品题“崖州八景”,并留下了大量诗词。各代文人学士到三亚游玩,留下了多处石刻。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三亚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二)多元文化的汇聚。三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着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流行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疍家话等语言,各民族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服饰、饮食、婚俗、语言、民居等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多元文化发展的空间。而三亚文化也积极地整合各民族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不断融合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形态,为三亚民俗文化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各种新鲜而强大的文化基因,多种文化形态在三亚汇聚,从而形成了今日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

1.百越文化。百越又称为百越族,百越分支繁多,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与古代越人有关的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据研究,“百越民族后裔包括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等民族,国外有越南的贷、侬、泰、布依、热依、高栏等民族;老挝的佬、普泰、润、央等民族;泰国的泰、佬等民族;缅甸的掸族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等”[3],共2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又称壮侗语系民族,有着共同的根。黎族是入住三亚最早的世居居民,黎族人民在弘扬三亚百越文化,如稻作文化、干栏文化等,为今天研究百越民族文化提供了多方面的价值。

2.中原文化。三亚的中原文化是随着汉族迁入海南岛而兴盛起来的。中原汉族移居三亚,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汉文化,促进三亚一带的开发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们一方面继续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与当地黎族、苗族长期杂居,因而在生产、生活习俗上也受到黎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而中原岁时民俗、饮食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也相继在三亚得以流传和扩布,从三亚春节、端午节、祭神祭鬼等习俗可以看到当时中原文化对三亚乃至整个海南的强烈影响。而中原汉族的另外一个支系——疍家人从先秦时代进入三亚,他们聚居在各个渔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海上群落,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生活习俗。

3.宗教文化

由于历史上不断有移民进入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相继进入。据2008年人口统计,三亚汉族30.48万,黎族20.83万人,回族7185人,苗族3382人。因而,三亚具有多种宗教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黎族人自身的原始宗教之外,三亚市另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三个宗教教派,宗教活动场所有南山寺、清真寺庙、基督教堂共九处,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每逢宗教节日,宗教文化活动如期举行,秩序井然,互不干涉,一片和谐。

总之,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文化形态在三亚汇聚,而且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碰撞和影响,最终也经历了一个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共存的局面。因此,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之下,三亚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特色更为鲜明。

三、新时期民俗文化强势营造的景象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海南启动生态省建设、三亚是率先示范城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三亚是排头兵。如今三亚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三亚吸引省内外和世界各国旅游者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三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先后兴起国际婚礼节、本地欢乐节等,先后举办四届“三亚世界小姐选美比赛总决赛”,以及世界先生、世界精英模特、国际自行车赛和国际兰花展与各类会展等,这为三亚的人文生态环境,增添了改革的新内容,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人文环境。民俗文化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异和发展的,新时期三亚的民俗文化呈现出强热营造的新景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城市体现不出独特的人文气息,那么它的经济无论多么发达,也只不过是一副空虚的躯壳而已。在新时期民俗文化的强势营造下,三亚的人文环境越来越优美,除了文化实体建设,三亚还不断重视人文精神的构建,使得三亚的城市文化越来越向着深度和广度延伸。“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三亚独特的文化内涵。

总之,三亚民俗文化是生活在三亚土地上的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其形成和发展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而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文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深入研究三亚民俗文化事象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研究民俗文化传承与发扬光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

[2]周训芳主编.环境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2.

[3]覃乃昌.百越壮都旅游景点开发的意义[J].八桂侨刊,2003,(5):29-30.

猜你喜欢

黎族三亚民俗文化
黎族小伙闯“深海”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海南三亚之旅
『贵州小三亚』——罗甸
三亚的海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