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
2011-04-11阳兰梅
阳兰梅
(长沙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 410010)
一、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国内外主要研究
合作学习理论(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是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约翰是其主要倡导者逊。它是指以同组异质小组为单位,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权力再分配和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者角色的再分配。
许多研究显示,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印证了“最好的学习是通过教别人来学习”。Webb发现合作学习中受益最大的是向他人详尽解释材料的人和接受解释的人[1],Slavin研究显示:互相教学的方法可以提高教的学生和学的学生双方的学习成绩[2]。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坦认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有: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3]。王穗平、杨杰将合作学习法用于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课的教学,他们指出:合作学习法培养并发挥了学生对各种语言现象的注意力、敏感性、好奇性、兴趣及审美力[4]。张萍提出,合作学习法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外语交际能力学习上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可行性[5]。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应用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简介。《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是2008年由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它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它是课本、光盘与网络之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一个有机体,它所构建的立体化系统有利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教材独到的编排体系和教材的完整配套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教学实践。其一,合理的分组。合作理论提出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为小组分组
提出很好的思路。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英语水平、自学能力、学习积极性等)和教学内容等进行分组。《海外英语《海外英语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学生是应用翻译专业班的大二学生,大部分已通过CET4级,所以,为方便学生联系合作以及组内成员的相互学习,笔者采取了以寝室为单位的分组,每寝室选出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担任组长。
其二,分派任务。根据学期教学计划,笔者把每单元Section A中课文作为各寝室每次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每篇课文的学习包括:课前Preview或课前小演讲、词汇学习、课文阅读和中心把握(可提问或讨论)、课文结构分析、课文解说、主题或价值观讨论、甚至角色扮演等。在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中,要求小组成员之间既要分工又有合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每次抽取其中的一组讲解或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有序完成各个常规教学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完毕后,再由其他组成员补充评议,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以及总结。
其三,实施案例。本文拟第三册课文第五单元Section A Graceful Hands为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小演讲。针对本教材特点,每单元前有个Preview部分,或英美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或出自名家名作的优美段落。课前要求学生积极准备,课堂上用英语进行3-5分钟的演讲,其他同学就该演讲相关内容的提问进行回答。这样一方面锻炼了演讲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其他同学的听力。
词汇学习。Section A中课文新词汇多达44个,要求合作小组充分利用其资源,正确领读单词,纠正其他组成员的读音错误,如naked应读作[′neikid] 而不是[′neikt];小组查阅资料并讲解switch、secure、hint等14个积极词汇的用法;然后小组讨论做题并讲解课后练习VocabularyⅢ。
课文阅读。要求小组每个成员认真阅读课文,结合标题《优雅的手》(Graceful Hands)概括课文大意,并就文中细节巧设问题,以检查其他组成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不难发现: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我”——一位普普通通的白衣天使陪伴久病不愈的病人克拉克夫人走完其人生最后旅程的感人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克拉克夫人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白衣天使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我”的崇高圣洁。讨论课文大意后,小组成员还可以向全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Why does the writer know that Mrs.Clark will die that night?
2)Why did Mrs.Clark send her family home that night?
3)What does the newspaper report on Mrs.Clark infer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her life?
课文结构分析。这一环节要求本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主要讨论两方面的问题:课文的段落结构以及段落行文特点,并设置相关练习。就课文的段落组织来说,一个典型的结构特点就是Dominant Impression Supported by Details,学生会设置下面的填空练习:
Dominant impression:Mrs.Clark is too weak for anything.
1) She is too weak to make any request and I have to_______________.
2)She is so very small and light that_______________.
3)I rub cream into the yellow skin,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说(重点学习以及难点讲解)。这一环节要求合作小组在全面学习课文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和其它资料,归纳语言重点和发掘难点,先在小组讨论学习,再在全班分享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小组成员归纳出了重点词组如 a mind reader/read one’s mind,sense one’s thoughts等和倒装结构...and not until I run my hand up over her knees do I feel any of the life-giving warmth of blood等;同时,小组成员准备好解答同学提出的其它问题,如Para 5中的V-ing形式较多(如...without asking,avoid injuring...,...feeling perfectly the outline...,placing a pillow between her legs...),有同学提出要求区分分词和动名词。
主题价值观讨论。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彼此的思想,同时,围绕小组讨论的主题,小组成员精心设计了与课文相关的讨论话题,如Why does the writer say it was a priviledge Mrs.Clark allowed her to be there seeing her die?Give your comments on Mrs.Clark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等。在进行话题讨论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各抒己见。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学习后,话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love,duty和 value of a person’s life and death。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多视角看待问题,又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形式。合作小组成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翻阅相关资料,共同设计台词,然后合理分工,承担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三个一组,分别充当旁白者、Mrs.Clark和护士,融情于文,如临其境。
教师补充、总结与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合理运用课程评价机制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评价。期间,教师应做出到位的点评,毫不吝啬对小组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产生成就感,同时,不足之处点到为止,以求下次更好的合作学习。
三、结语
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作者深刻感受到合作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理论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其次,学生日渐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团队合作意识日渐增强;再次,认知发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因为“认知发展产生于概念通过社会间的相互交流而被内化并成为个体知识”[6],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其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运用本理论进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合理分配搭组,同时要深入把握教材,还需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合理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1]Webb N.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A research summary[M].New York:Plenum,1985.
[2]Slavin,R.E.CooperativeLearning[M].NewYork:Longman 1983.
[3]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教育研究,2002(2).
[4]王穗平,杨杰.洋为中用——合作学习法的移植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5).
[5]张萍·合作学习法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法对翻译能力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6).
[6]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