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职业教育对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
2011-04-11王国祥
王国祥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一、引言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在国家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海南的职业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长足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已经建立起初、中、高三级职业教育体系,为海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下,海南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对接工作,精心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以便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人才储备,使各类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能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使职业教育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最亮丽的“名片”之一。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赋予海南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性机遇和重大历史使命
2010年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根据战略定位,要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海南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分布不均衡,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离实现人才强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要瓶颈。正如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指出的"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缺宾馆酒店,而是最缺人才"。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作为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最紧密、最直接联系的部分,海南的职业教育必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期。
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海南现代服务业、新兴工业、热带现代农业、海洋产业等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海南旅游等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特别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劳动者的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海南的职业教育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对接,既是长远大计,更是当务之急。
三、海南的职业教育要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对接,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建设国际旅游岛最紧缺的是人才,人才决定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效,决定着强岛富民目标的实现。海南到2020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8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6%以上,其中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73%,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0%,旅游人才总量达到41.9万人。为此,海南的职业教育要依据两个《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对接,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一)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相对接。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是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必须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海南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及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专业对接产业的发展要求,从海南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科学设置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一是统筹规划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推动职业学校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科类。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紧缺人才的需求状况,充分发挥各学校办学优势,优化中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构。重点围绕我省汽车制造、油气化工、林浆纸、医药、商贸旅游、现代农业、海产品加工、建材等重点产业来建设专业,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调整高职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海南的高职院校应以主导产业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全省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热带现代农业、海洋产业等海南重点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打造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和学校实际的特色学科专业、精品学科专业,形成独具海南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学科专业群。三是加强涉农专业建设。要对接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培养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技能型人才,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对接。职业学校是企业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职业学校只有贴近市场、贴近企业需求办学,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适应,学校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才能有出路。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市场认可、企业欢迎的人才。要紧密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才的品种、规格与质量的需求情况,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特别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工模式的对接融合,克服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错位现象,实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企业有用处”的办学目标,培养出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传统的以学校教学为主的办学模式,充分依托海南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园区、旅游景区有实力的企业,推行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如旅游职业学校可以抓住海南打造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契机,结合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特别是新职业岗位变化,与精品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酒店形成长期的招生、教学、顶岗实习、服务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综合素养的人才;技工职业学校可以抓住海南“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建设新型工业省的有利时机,与石油和天然气化工、汽车、纸浆、玻璃、制药等大型企业开展定单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办学,学校可根据企业提出的用人数量、标准要求,量身定做,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训设备,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等。三是有针对性地探索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做到课程、教材与职业资格相对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加快与海南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加工业相适应的重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建设一批技能含量高、体现科技发展前沿技术的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三)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对接。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是终身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主动服务于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展,积极拓展职业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空间,变封闭式培训为开放式培训,从一次性终结培训、阶段培训扩展到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终身教育与培训,从而构建一个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多种形式、层次的技能训练平台。因此,海南的职业教育要从构建和谐旅游岛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海南建成人民的幸福家园的实际出发,将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办好县级职教中心,提升职教品质,使其真正成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主阵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鼓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广泛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努力提高社会成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再就业能力,创造条件推进职业教育终身化,以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省、县市、乡镇三级终身教育网络,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04/content_12751782.htm 2010-01
[2]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10/06/105367/2010-06
[3]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hainan/2010 -09 -10/content_846170_3.html,2010-09